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粳米養生

粳米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4 16:12:14

1、請問粳米、秈米、糯米,對於養生各有什麼作用?

粳米品種不同,營養成分也不同,但是差異微小。
秈米的營養成分與粳米相比,差異極小。習慣上將秈米與粳米統稱為大米,大米的營養成分因品種不同而略有差異。同一品種大米的營養成分變化規律是:糙米>標二米>標一米>特等米。這是因為糙米皮層含有豐富的營養素,而在精白米加工過程中,部分皮層被碾磨掉,大米加工精度越高,碾去的皮層越多,大米的營養也隨之降低。
糯米一般不作為主食,更多的是作為小吃食品、地方風味食品的原料。這是由於秈米、粳米和糯米的直鏈澱粉、支鏈澱粉含量不同,造成三者在口感上有一定差異,即秈米米飯黏性小,脹性大;粳米米飯黏性偏大,脹性偏小;而糯米的黏性最大,脹性很小。
糯米與秈米、粳米的營養成分差異甚小。但是祖國醫學認為:與秈米、粳米相比,糯米性偏於溫,是重要的滋補食物。《本草綱目》里把糯米的功效歸納為四種:一是溫脾胃,二是止腹瀉,三是縮小便,四是收自汗。主治: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小便頻數、脾胃氣虛泄瀉、氣虛自汗、妊娠腰腹墜脹、勞動後氣短乏力、體弱。

2、人們為什麼以粳米為主食,而不是糯米?

粳米

簡介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 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相關記載
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逸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 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壯 氣力的良好功效。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 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 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 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 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 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 粥》詩,大力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營養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佔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 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 養成分。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 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 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證。 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醫葯學家常 以米粥作為配合葯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 人、產婦,粥養最宜。」 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 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葯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粘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益中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糯米食品宜加熱後食用。糯米不宜一次食用過多。糯米性粘滯,難於消化,不宜一次食用過多,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對於有糖尿病、體重過重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

糯米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有補虛、補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適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反胃、食慾減少、泄瀉和氣虛引起的汗虛、氣短無力、妊娠腹墜脹等症。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及澱粉等,為溫補強壯品。

糯米製成的酒,可用於滋補健身和治病。可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益壽、舒筋活血的功效。

還有一種「天麻糯米酒」,是用天麻、黨參等配糯米製成,有補腦益智、護發明目、活血行氣、延年益壽的作用。糯米不但配葯物釀酒,而且可以和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常飲能防心血管疾病,抗癌

但是,糯米不宜食之過量,老人、小孩、脾胃虛弱者尤應注意。用糯米製作的年糕可加重咳嗽、令痰多,發熱、感冒、氣管炎患者慎用。

3、請問粳米是什麼米

4、百樣米養百樣人!米的養生保健功效有哪些?

米飯是南方人們的主食,市面上的米有很多種比如糙米薏米黑米等,不同的米帶來的養生保健功效不同,要給你自身的體質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米。

米的養生保健功效有哪些?

1、粳米滋補


在粳米裡面含有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蛋白質,澱粉礦物質以及煙酸等能夠為身體提供熱量及營養。每天堅持喝粳米粥能達到延年益壽以及養生的效果。尤其是粳米粥上的一層油具有補液填精的效果,能夠滋養人們的腎精和陰液,特別適合於老年人、身體虛弱的病人以及產婦等。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粳米具有健脾胃以及除痰止咳的效果,同時也能夠養陰生津以及固腸止瀉,特別適合於營養不良、脾胃虛弱以及煩渴的人群,但是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量。

2、黑米能補腎


黑米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以及鐵鋅鈣等,能夠提高血紅蛋白以及血色素的含量,保護了心血管系統,促進了大腦以及骨骼的發育。中醫認為黑米具有滋陰補腎以及健脾開胃的效果,同時也能夠美容養顏和抗衰老。

3、糯米能排毒


糯米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澱粉、鈣鐵磷以及糖分、蛋白質等,具有補中益氣安胎以及養胃健脾的效果,特別適合於十二指腸潰瘍、尿液增多、消渴,虛寒性的胃痛人群,但是糯米不容易被消化,一定要控制量

4、小米能養胃


小米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脂肪蛋白質以及鈣鐵磷等。中醫認為小米具有健脾和中以及利小便的效果,能輔助治療脾胃虛弱、產後身體虛損、沒有任何食慾的人群,但是小米偏涼,不適合於體質虛寒以及氣滯的患者。

5、糙米能夠促進消化


糙米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以及脂肪,尤其是含有的粗纖維分子最為優越,能刺激胃腸道蠕動,輔助治療便秘以及胃病和痔瘡等。另外糙米也能夠幫助降低膽固醇,降低了中風以及心臟病發作的次數。除此之外糙米的血糖指數比較低,能夠給人們一定的飽腹感,適合於減肥的人群。

5、粳米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粳米,又稱大米、精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熱量。糙米中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含量都比精白米多,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對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疾病有一定治療效果。用粳米煮粥來養生延年已有2000多年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能補液填精,對病人,產婦、老人最適宜。

6、粳米的保健作用

<

7、粳米是什麼米?是我們平時煮飯的米嗎

8、哪幾種米是養生良方?

我認為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們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正如《舌尖上的中國:主食的故事》中所說:從南到北,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不僅提供了人身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熱量,更影響了中國人對四季循環的感受,帶給中國人豐饒、健康、充滿情趣的生活……

我們選擇主食不僅僅為了填飽肚子,在中醫眼裡,主食還有不同的保健養生功效;

1、最滋補——粳米

粳米,又名大米、硬米、糧米等。是中國人的主食之一,有「米中之冠」的美稱,無論是家庭用餐還是去餐館,米飯都是必不可少的。作為日常食用米,粳米含有人體必需的澱粉、蛋白質、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

同時,粳米具有健脾胃、補中氣、養陰生津、除煩止渴、固腸止瀉等作用,適合脾胃虛弱、煩渴、營養不良、病後體弱人群食用。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而米湯,也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用粳米煮粥以養生延年在我國已有2000年的歷史,粳米粥最上一層粥油有益氣、養陰、潤燥的功能,有很好的補養作用。

2、最排毒——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味小吃,是粽、八寶粥、各式甜品的主要原料,深受大家喜愛。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

同時,糯米可以補中益氣、健脾止瀉。可緩解脾胃虛寒、消渴尿多、自汗等症。此外,用糯米製成的酒,還可用於滋補強身。選用糯米、杜仲、黃芪、杞子、當歸等釀成「杜仲糯米酒」,飲之有壯氣提神、美容排毒、舒筋活血的功效。糯米不僅可以搭配中葯釀酒,還可以與果品同釀。如「刺梨糯米酒」,適當飲用能預防心血管健康問題。

3、最助消化——糙米

所謂糙米,就是將帶殼的稻米在碾磨過程中去除粗糠外殼而保留胚芽和內皮的「淺黃米」。米糠層的粗纖維分子有助於胃腸蠕動、助消化,能緩解胃病、便秘、痔瘡等消化道健康問題。但由於糙米口感較粗,質地緊密,煮起來也比較費時,建議大家煮前可以將它淘洗後用冷水浸泡過夜,然後連同浸泡水一起投入壓力鍋,煮半小時以上

4、最補腎——黑米

黑米自古就有「葯米」「貢米」「壽米」的美譽,中醫認為黑色入腎,常吃黑米可以滋陰補腎。同時,黑米營養豐富,含有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它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可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復,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佳品。

黑米多半在脫殼之後以糙米的形式直接食用,這種黑米口感較粗,適合用來煮粥。煮粥前先浸泡,讓黑米充分吸收水分。泡米用的水要與米同煮,以保存其中的營養成分。

5、最養顏——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米、苡米。薏米營養豐富,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脂、固醇、氨基酸、精氨酸等多種氨基酸成分和維生素B1、碳水化合物等營養成分,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解毒的功效。另外,薏米對於美容的功效也十分顯著,常吃能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愛美的人士不要錯過噢。

推薦:薏米八寶粥。選用薏米、白扁豆、蓮子肉、核桃仁、桂圓肉各10克,紅棗5枚,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全部洗凈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調入紅糖即成

6、最養胃——小米

小米又稱粱米、粟米、粟谷。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B2、煙酸和鈣、磷、鐵等營養成分。

中醫認為,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小便、治煩渴的功效,是調理脾胃虛弱、養胃護胃、體虛、精血受損的營養康復良品,被營養專家稱為「養胃米」。

9、吃粳米的好處

粳米又名大米,有早、中、晚之分,南粳溫,赤粳陳粳熱,白粳新粳涼。粳米煮粥最養人,老少咸宜。國人自古至今,都視粥為美食,粳米煮粥,香氣撲鼻,別有風味,南宋陸游在《食粥》中寫道:「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粳米除了熬粥外,可以蒸米飯、燜米飯、做年糕。粳米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維生素(B1、A、E)以及微量元素。有健脾養胃、補中益氣、強壯筋骨、長肌肉、通血肪和五臟、止消渴、止虛寒瀉痢等功效。但精細粳米雖好吃,但它的營養不如糙米好。
粳米為禾本科植物粳稻的種仁,即今人常吃的稻米、大米。歷代醫家對粳米功用論述頗多,諸如:益氣、止煩、止渴、止瀉、補中、壯筋骨,益腸胃;煮汁主心痛,止渴,斷熱毒下痢;合芡實作粥食,益精強志,聰耳明目。
粳米性硬少粘,氣味苦、甘、平、無毒,入脾、胃經。宋代有人雲:「粳米以晚白米為第一,……平和五臟,補益胃氣,其功莫逮。」明代汪穎也說:「粳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為第。……天生五穀,所以養人,得之則生,不得則死。惟此谷得天地中和之氣,同造化生育之功,故非他物可比。」
粳米含澱粉、蛋白質、脂肪、及少量B族維生素,其成分與糯米相近,惟含磷略多,而鈣較少。
葯膳方選:
粳米湯:粳米500克、水三大碗,煮六、七沸服。治卒心氣痛。

10、粳米是什麼米,有什麼俗稱沒有?

粳米,是粳稻的種仁,又稱大米。其味甘淡,其性平和,每 日食用,百吃不厭,是天下第一補人之物。

唐代醫葯學家孫思逸在《千金方·食治》中強調說,粳米能養 胃氣、長肌肉;《食鑒本草》也認為,粳米有補脾胃、養五臟、壯 氣力的良好功效。

粳米是我國南方人民的主食,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約占 79%,是熱量的主要來源。

粳米中的蛋白質雖然只佔7%,但因吃 量很大,所以仍然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粳米所含人體必需氨基 酸也比較全面,還含有脂肪、鈣、磷、鐵及B族維生素等多種營 養成分。

米飯,是補充營養的主食;米湯,又是治療虛證的食療佳品。 食養食療專著《隨息居飲食譜》就十分推崇米湯的補養功效,認為 濃稠的米湯,可以代替人參湯,用以治療虛證。 米粥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便於吸收,所以醫葯學家常 以米粥作為配合葯療的調養珍品,《隨息居飲食譜》就強調說:「病 人、產婦,粥養最宜。」 經常食用米粥,是最簡便的食養之法,許多文人墨客也深受 其益,有的寫文章談體會,有的吟詩作賦,大加贊譽。

北宋文人張耒,對米粥養人的體會很深,認為每日清晨吃米 粥是進食補養的第一妙訣。他在《粥記》中寫道:「每日起,食粥一 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 之妙訣。」

北宋文豪蘇東坡,也經常食用米粥以調補,他的體驗是夜晚 吃粥更妙,他說:「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也。」

詩壇壽翁陸游,享年八十有六,他深受米粥補養之益,從中 悟出吃粥養生是延年益壽最簡便有效的妙法。他專門寫了一首《食 粥》詩,大力贊頌:「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 丘平易法,早將食粥致神仙。」

與粳米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