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人了解跨境醫療旅遊嗎?
醫療旅遊,是將旅遊和健康服務結合起來的一種旅遊形式。醫療旅遊全球醫療旅遊人數已經上升到每年數百萬以上。
2、什麼是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
這是海南在建設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3年後,國家再次出台又一戰略舉措支持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區」的通過國務院批復,標志著我國首家以國際醫療旅遊服務、低碳生態社區和國際組織聚集為主要內容的國家級開發區宣告成立。現在 海南啟動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健康島醫療健康與旅遊信息項目」
3、醫療保健旅遊是那個國家最先推行的?
浙江旅遊職業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來自俄羅斯、加拿大、瑞士等國的旅遊者。此外,上海、杭州、南京、宜昌等地也相繼推出了醫療旅遊項目。
(三)我國醫療旅遊發展存在的不足盡管醫療旅遊在我國已經興起並發展開來,但與印度、
泰國等醫療旅遊發展較好國家相比,仍存在著諸多不足。
1.鑒於醫療旅遊自身特性,它要求從業
者不僅有具備高水平的專業素養,還要具備基本的語言交流能力,泰國不少醫院中就聘請了多國語言的翻譯,像位於曼谷Bumrungrad國際醫院,聘請了70位翻譯,他們有講英語的,也有能翻譯阿拉伯語、孟加拉語、華語、日語、朝鮮語甚至西班牙語,我國醫療機構還未配備此類人員。而且發展醫療旅遊要同國際醫療技術接軌,派遣醫療人員到發達國家去學習先進的醫療技術和醫學理念,印度已有35000名醫學專家直接畢業於美國[8],我國這樣的專家則很少,提高醫療人員的醫療水平和服務態度刻不容緩。
2.由於我國醫療旅遊尚處於初步階段,還
沒有全國性的、較為完善的法律法規來約束和規范全國醫療旅遊市場,以致很多未獲得職業證書的機構與個人湧入這一市場,提供低劣服務,造成了市場混亂。
3.中醫葯文化是我國的瑰寶,目前有很多
旅行社推出了中醫理療、中醫保健等項目,但參與者不多,主要是受文化習俗方面影響,外國尤其是歐美國家人士對我國中醫很難接受,需要加大宣傳力度,減少人為誤解,規范旅行社經營,促進醫療旅遊發展,同時使我國中醫葯文化大放異彩。
4.參與醫療旅遊的遊客大多是國際遊客,
因此,與一般旅遊形式相比,它涉及多個部門,牽扯許多環節,需要政府進行統一協調與監督。此外,印度大部分醫療旅遊者都是通過網路來了解各種醫療旅遊信息和隨訪的,而我國醫療信息化水平不高,政府應加快我國醫療信息化建設,盡快搭建起網路這道交流平台。
在進一步改革開放的今天,隨著我國醫療
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我國旅遊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在國際上聲譽的不斷提高,相信以中醫、中葯和中華武術等為內涵的我國醫療旅遊事業,將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六、結語
一些重要的趨勢保證了在未來的幾年裡醫療旅遊仍將繼續擴大發展。單就美國而言,據統計美國全國大約有4300萬人沒有醫療保險,
1.2億人沒有牙科保險,這些數字還可能會繼續
增長,醫療旅遊對美國人的吸引力就可想而知了。英國、加拿大和其他醫療等候時間長的國家也會更傾向於利用國外醫療的機會。此外,中東醫療旅遊客源市場近幾年來也呈現出擴大的趨勢,面對日益膨脹的全球醫療旅遊市場,伴隨國際廉價航空的興起以及互聯網的普及,已有越來越多的國家進入到瓜分醫療旅遊這塊蛋糕的競爭中,已利用各自的優勢使本國成為重要的醫療旅遊目的地國,這一趨勢必然加速全球醫療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
4、境外醫療旅遊是坑還是商機?
「美國每年接待約20萬國際轉診患者,創造三四十億美元的收入。以前歐洲來美就醫者多,近3年中國客戶增長迅速。」美國天機醫學咨詢中心執行總裁楊雷說,該中心就是瞄準這個趨勢,3年前在紐約成立的。
楊雷介紹,中國患者赴美就醫主要看兩類疾病,一是癌症,二是不孕不育。前者多去美國東北部的麻省總醫院、西北明尼蘇達州的梅奧診所、南部德州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不孕不育患者青睞加州和紐約等地醫院。
如今,美國在全球最先進的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及輔助生殖質控標准,每年吸引中國數萬人赴美就醫。在康涅狄格州新英格蘭生育治療診所,北京一對高齡夫婦慕名美國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和基因檢測技術,來做試管嬰兒。當受精卵在暖房恆溫儀器中培養了5天時,醫生從處於囊胚期的胚胎滋養層中提取一兩個細胞,進行基因疾病和染色體異常的篩查及人工干預,拿掉、修補缺陷基因後,將胚胎植入子宮。最終,讓他們生育了一個健康寶寶。
「赴美醫療確實幫到一些患者。」美國先行國際醫療公司聯合創始人朱曉偉說,美國一些先進的治療方法和葯品器械進入中國需要一段時間。有些中國患者腫瘤復發,在國內已無法醫治,來美國接受癌症免疫治療,病情得到穩定。也有肺癌晚期患者,到美國採用靶向療法,延續生命。美國癌症5年生存率較高,總體達到66%,遠高於中國31%的水平,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康復期的治療。因此,有些患者手術後,繼續在美進行康復治療。美國有專門的醫療簽證,中介提供一站式服務。
「10年前,全球著名的德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一年有十幾個中國患者,現在增加到幾百個。」朱曉偉認為,這還與中介機構轉診網路鋪得越來越大、宣傳越來越多等有關。朱曉偉說,當前赴美醫療走的是高端路線,一些中介收費12萬元人民幣起價,增加接機、陪同患者第一次門診等服務,增至15萬元人民幣。如果全程陪同,高達80萬元人民幣。而且美國的治療費昂貴,至少是中國的兩倍。
5、馬來西亞的醫療旅遊好不好,讓去過的人來告訴你
已磨好刀,只等上架,
6、健康旅遊醫療旅遊的區別?
從概念上講「健康旅遊」更通俗,含義與內容比「醫療旅遊」更寬泛和全面,只要與健康相關的項目都涵蓋在內,而後者(醫療旅遊)一般是指與專業治療或體檢相關的項目。
其實健康旅遊是從路上開始的。可以包括以下內容:
1、保持車內空氣新鮮:車廂內人多,人體代謝產物也多。其中尤以二氧化碳排出量最多,當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到0.5%時,人就會出現頭痛、頭暈等不適感。加之汽車發動機產生的一氧化碳以及有些人在車上吸煙,均使車廂內空氣質量下降。因此,車窗要適度打開,通風換氣,車廂內空氣新鮮,才能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2、預防旅行者水腫:長時間坐車,可出現下肢腫脹,醫學上稱為「旅行者水腫」。因此,乘車時不要總是坐著,應常變換一下體位,或站一會兒或抬高下肢坐一會兒,也可用手從上往下進行下肢按摩,幫助血液迴流。
3、預防暈車病:為了預防暈車病的發生,可在開車前半小時,服用乘暈寧。在旅途中要盡量減少頭部活動,可將頭靠在座椅背上,閉目養神,避免看窗外移動的景物。一旦出現全身疲乏無力、頭痛、頭暈、惡心、嘔吐、全身冷汗、面色蒼白等症狀時,應閉目仰卧,保持安靜,可用冷毛巾敷前額或坐在靠窗處,保持空氣清新、流通。
4、謹防傳染病:車廂是公共場所,在乘客中,有患流感的人,可通過談話、打噴嚏、咳嗽等將細菌或病毒傳染給他人。另外,車廂內的拉手、椅背扶手、車窗等部位,均有檢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的報道。醫學研究證明,在「澳抗」陽性者的唾液、汗液中存在著乙肝表面抗原。車廂內人多,污染嚴重,加之有的乘客隨地吐痰,更增加了傳染疾病的機會。
常見的健康旅遊項目包括日光浴、海水浴、空氣浴、沙浴、泥療、礦泉浴等,相對而言更休閑娛樂。
「醫療旅遊」是將旅遊和治病、療養結合起來的一種旅遊形式。旅遊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病情、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游覽區,在旅遊的同時進行治療。
世界醫療旅遊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泰國,除此以外,包括印度、印尼、哥斯大黎加等國目前均在大力發展醫療旅遊產業。中國香港與台灣地區也在大力發展該新品,但由於這兩個地區的人力成本較上述東南亞國家要高,故在收費上難以與印度、泰國等抗衡。2007年,印度、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5國的醫療旅遊產業年收入合計高達34億美元,大約有290萬外國人到這5個國家進行觀光旅遊兼治療。
目前各國特色的醫療旅遊項目主要有:韓國的整形整容手術與幹細胞療法、馬來西亞的健康檢查、新加坡的減重手術與健康檢查、匈牙利的修復殘齒與種植新牙、以色列的試管嬰兒手術、印度的心臟搭橋手術等。
希望能夠幫到您!
7、海外健康旅遊有哪些特色的?
您好,首先要看您的側重點在哪方面,是偏向於旅遊、觀光,還是傾向健康、醫療。本人用淺薄的專業知識給您來解答一下。
目前在國內,並沒有完整的健康旅遊定義,業內對其的名稱比較多樣性(養生旅行、醫療旅遊等等)。作為健康與旅遊的跨界綜合體,醫療旅遊的范疇實際上非常廣泛。顧名思義,將醫療與旅遊相結合,在獲得健康管理的同時,又體驗旅遊的樂趣。但是,作為醫療旅遊重量級「板塊」重症治療,其實已經完全脫離「旅遊」的本意,更准確的稱謂應該是海外就醫(或者國外看病,轉診),實在解決患者治療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旅遊的配套服務而已,比如簽證、機票、住宿等。
客觀的說,國內的很多醫院醫生確實被妖魔化了,我們的視野中不乏一些負面的新聞,但畢竟無風不起浪,國內眾多的知名醫院也存在只認錢不認人的情況,這是由國內社會現狀的大環境所釀造而成,絕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對比來看,國內醫療資源的配比、醫護人員的素質、醫療技術的手段、葯物的研發等條件均相對滯後。客觀而言,如果家庭條件允許,一些重大疾病還是應該咨詢下類似北京新視野(新視野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寧璞醫院管理有限公司)、攜康、聖諾等專業的海外看病醫療機構,多方面尋求治癒的可能性,希望我的答案對您有所幫助。
8、震驚10萬中國人出國就醫,為什麼醫療旅遊這么火
那麼簡單,幾個原因
(1)看病耗時:很多時候看一個小病,在醫院待一整天,萬一感染,小病變大病。
(2)醫德問題:非必要檢驗多,葯費高,抗生素使用泛濫。
(3)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素質高的醫師,只在大城市,還得索取高額專家掛號費。有時候高達4500人民幣。
(4)技術不先進:遠不如日本韓國台灣,就別提先進的歐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