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拜名師修道 先修一些養生之法 等父母半年之後在潛心修煉
養生不是形體上的修煉,是內心的修煉。修心在於,使自己內心平靜、寬容、豁達...讀讀《莊子》和《道德經》 練練太極拳(不是公園早晨跟打麻將那種)
希望這些可以幫助你
2、歷史上文人的養生方法有哪些?
1.逸游法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祖國地域遼闊,山河秀麗,利用節假日外出遊覽,投身自然,探奇覽勝,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郁悶盡置身外。
2.臥遊法在年高體弱無力外出逸游的情況下,將自己喜愛的山水畫貼在居室四壁,足不出戶,卧而賞之。元朝名畫家倪瓚在《仲顧贄見訪》詩中稱之為「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遊」。
3.閑賞法布置好庭院,栽花種草,飼鳥養魚,使環境清雅,能調節生活節奏,陶冶性情。明代詩人、戲曲家高濂曾著《燕閉清賞箋》,把鑒賞清玩作為文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4.沐浴法宋代文人沈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換,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五日則湯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可見定期更衣沐浴不僅是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清除疲勞,身心舒暢。
5.散步法散步是一種輕微活動,尤其適合於長期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古人還強調每次進餐後不能馬上坐下工作或上床就寢。如南朝齊梁時思想家、醫學家陶弘景就說過:「飽食,不用坐與卧,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應徐步緩行,老弱者不妨執杖以助。
6.靜坐法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十分推崇靜坐法,他曾在儋縣建—「息軒」,並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靜坐法要求坐姿端正,兩目微閉,全身放鬆,自然呼吸,寧神靜志,意守丹田,每次時間可為15分鍾至半小時,是用腦間歇的良好休息方法。
7.睡眠法南宋詩人陸游晚間讀書,一般不過晚10時。睡眠是清除精神疲勞的最好辦法,經常熬夜,必然頭昏腦漲,思維能力下降。
3、養生館怎樣留住員工
只要錢給到位 換而言之,養生館首先盈利空間比較大,選擇一個好的模式,能給員工帶來比較好的薪酬
4、《養生》蘇軾 譯文?
《養生》蘇軾 譯文 :
無事以當貴 人不要把功名利祿、榮辱得失考慮得太多,如能在情志上任性逍遙,隨遇而安,無事以求,比大貴能使人終其天年。
早寢以當富 對於老年人來說,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尤其是早睡早起,比獲得任何財富都版更加富有。
安步以當車 人不要過於講求安逸,而應多以步行來替代騎權馬乘車,多運動才可以強健肢體,通暢氣血。
晚食以當肉 人應該用已飢方食,未飽先止來代替對美味佳餚的貪吃無厭。
5、一玄堂風水:風水與養生有什麼關系
風水與養生都是以人為本
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密切關系,認為人是自然界的產物,人的生命現象是自然現象的一部分,人體的機能要和自然界的變化保持一致才能維持生命。
自然界可以理解為環境,環境或環境的一部分就是養生文化中自古流傳的所謂風水,因此,風水應屬於環境科學研究的范疇。
養生是調理生命的內在環境,使人的生命能量與自然能量和諧共存;風水主要是調節生命的外部環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存。養生和風水都是為生命服務,好的風水不僅可以帶給人們健康長壽,平安幸福,還可以滋養人的生命,讓人們的天賦得以更好的發揮。
人的生命就如母親子宮里的胎兒,子宮里羊水就是環境,它的好壞、營養、能量直接影響著生命品質。也如同把一粒種子放在沙漠里和沃土中會有孑然不同的生存結果,一條魚、一隻螃蟹放在不同水域也會長出不同滋味等。
《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氣養人之陽,地以食養人之陰。神即潛意識能量,可以調控身體的荷爾蒙,激素,氣血,津液運行……《易經》記載:陰陽相薄而化生萬物。世間萬事萬物的「生長收藏」之轉化,無不有內在「契機」(氣機)。「氣機」變化—無不因「陽」氣而生,由「陽」氣而動。陽氣是自然生命之元氣!無陽不生,無陰不長,也可以說「獨陽不生,獨陰不長」。一顆種子,在落地之前永遠只是種子,無法生長、繁育成無數的種子。
可見,風水是調節人與自然和諧關系的藝術,而養生是調節人的生命能量與自然能量和諧共存的藝術,兩者缺一不可。風水的關鍵是「風和水」,即空氣和水;生命的關鍵是「精氣神」。
好風水孕育長壽之鄉
五百里幕阜山余脈綿延至湖南嶽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使其處於三面群山環繞,南面敞開,房屋隱於萬樹叢中。它的東、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有如三大花瓣擁成一朵蓮花。
明代宣德年間,張谷英來這里定居,五百年來發展成六百多戶有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間房子串通一氣,男女老幼尊卑有序,過著安寧祥和的生活。像張谷英村這樣因依山傍水而興旺發達的村子,在許多地方舉不勝舉。
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巴馬瑤族自治縣巴馬巴盤屯被譽為「世界長壽之鄉·中國人瑞聖地」,2003年11月,國際自然醫學會授予巴馬「世界長壽之鄉」證書。
巴馬人長壽,不少人進行了研究:一般的說法是符合風水說的村落依山傍水,民房坐北朝南,大多都依山而建,背靠獅子山,前臨盤陽河,寬闊而又清澈的盤陽河環繞著村落,河的對面就是碧綠的田野。
廣西醫科大學對巴馬現象進行了專門研究,有三點與長壽有關:一是飲用水為弱鹼性水,pH值為7.44,它能使人體內有害的酸性物質被中和消除;二是空氣清新,負離子濃度達3萬個/立方厘米,是一般空氣中負離子含量的200倍;三是這里為一個高磁場,磁場強度為0.5高斯(註:磁場強度單位),一般只有0.2高斯,這種強度的磁場有如自然界對人體進行磁療而能調節免疫功能、改善睡眠和延緩衰老。
巴馬人的長壽實質是地貌、氣象、水文地球化學和地球物理磁場等有利於人體健康的因素的疊加。
室內風水也講天人合一
家居風水是風水研究的一部分,它研究的對象是人與環境,研究如何能使二者相融、相宜、相合。它可以對家居的外部環境和室內環境進行細致分析、觀形察勢。以人為核心,結合時間和地運,綜合全面的評測後得出結果,並根據出現的問題,設計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它貫穿家居的選擇環境、優化環境、改造環境的過程中,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在風水學上,有這樣一種說法:「宅之三要大旨,曰門、曰房、曰灶是也」。也就是說,大門是指一個人走的路,是一個人進進出出的的必經之路,在一家之中,風水原理上首重居家大門。要注意的是住宅大門不宜過於低矮、破舊,否則容易運勢不暢,也不可以正對著屋角、獸頭牌等凶物,因為其殺傷力在風水學上稱為「煞氣」。如果大門被凶器煞住,那麼家庭成員容易出現紅傷或不能和睦的現象。
民諺曰:「男主外,女主內」,廚房家居風水的好壞,對女主人的影響很大。好的廚房家居風水,能讓丈夫、孩子聽話,女主人省心省事。那麼,廚房的風水之中,有兩點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是切忌開門見灶。據風水古籍《陽宅集成》雲:「開門見灶,錢財多耗」。所謂的開門見灶,就是入門處距離灶台很近,灶台火氣很旺,阻擋財氣無法進入。第二是切忌廚房開門見鏡子。眾所周知,鏡子具有反射作用,如果我們在廚房門口處擺放鏡子,那麼廚房的風水氣場就被反射掉了,好運自然就沒了。
風水中,居家的房間方位是有特殊講究的。在《易經》卦辭之中,乾卦為西北方。乾為天、為陽性,人物代表為父親;坤卦為西南方、為地、為陰,人物代表為母親。因此,居家房間尤其是卧室如果設計在西北方位,就最適宜作為一家之主的卧室。
應該說,家居風水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比如,家居以藏風聚氣為吉格,「喜迴旋忌直沖」。傳統風水學認為,門相沖(卧房門正對大門)是禁忌。實際就是因為門相沖不聚氣,空氣從大門進來是直沖,生硬的風速超過了人的血流速度,對身體不利。而且,房門相沖在使用、觀感和心理上也不太適宜,所以,能避則避,不能避就化解,例如擺設屏風來作遮掩。
還有,房屋的大門正對直沖而來的大路也不好。那條路越長,則凶險越大,車輛越多則禍患越多,風水上將這類居所稱作「虎口屋」,亦稱「穿心殺」,實際指的就是居所所處的環境不佳,令人感覺心理壓抑,缺少安全感。此外,房屋的中心不正,即在屋內找不到中心點,也是不吉之象,因為它不符合「整體布局平衡論」。
風水,簡單來說,就是人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相處,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而現當今,所流行的「城市山林」、「人性化建築」、「回歸自然」、「取法天然」等說法,正體現了中國傳統上的「天地人」合一的理念,也是風水學中的基本原則。
解讀「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
在談及房屋風水時,經常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之說,很多人都弄不清其中的含義。其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是四種圖騰動物,朱雀即鳳凰,玄武即龜蛇。
以座北朝南方位來講,青龍方即屋宅的左手方。左方的山巒或建物宜高不宜低,宜喧不宜靜,宜潔不宜臟。俗話說「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撐出頭」。青龍的高和喧,表示多貴人相助,人氣旺。青龍的潔,表示主人健康清爽。
白虎方即屋宅的右手方。右方的山巒或建物宜低不宜高,環境宜靜不宜喧。白虎方山巒或建築物太高或前伸即「白虎撐出頭」,表示小人當道、小人欺主。
朱雀方即屋宅的正前方。寓前坪棲鳳之意。朱雀方宜空曠平坦,不宜雜亂無章。前窗平曠見水,可使財源滾滾,生意人居這樣的樓宇,生意更加興隆。
玄武方即指屋後的靠山或建築物。玄武方的靠山或建築物高度適當高過主屋即可,不宜過高,宜靜不宜喧,形狀宜吉不宜凶。如屋後山形崢嶸,山石嶙峋,就是凶象。若在現代都市叢林中,屋後高塔、大樓、劍煞、壁刀沖射,如同背後一刀,對事業或健康都極為不利。
民間流傳的風水口訣
宅東有水,紫氣東來。 大門低矮,財運之宅。 屋小門大,破財口角。
宅北有龍,前程無窮。 高牆當戶,氣勢受阻。 鐵路旁住,散氣之戶。
宅旁有砂,財富到家。 前門大空,宜室宜家。 斷垣之壁,財運之象。
開門枯樹,如見大墓。 舊屋加樓,當心受克。 橫梁壓頂,情緒不行。
白牆蘭瓦,居喪之家。 寧住廟前,不住廟後。 門前垃圾,霉運連連。
窄巷開門,居之不安。 牆如監獄,日漸窮困。 浴廁切床,當心要疾。
屋前綠化,有利開運。 小橋沖屋,家破財散。 市場之住,大凶在戶。
西北有樹,財運光顧。 屋型如舟,難活到頭。 瀑布近旁,不宜新房。
屋南巨蔭,難展乾坤。 圍牆開窗,朱雀開口。 床邊設鏡,安眠受行。
大樹穿屋,運勢不出。 脊高之屋,不吉不住。 有床之床,床下忌物。
庭院雜草,敗運之象。 屋東開窗,紫氣東來。 床頭煙缸,肇禍身傷。
引溪入院,財走人空。 圍牆帖屋,諸多不順。 居住之處,隨俗福祿。
爬滕纏屋,情海生波。 鐵窗過密,運勢難旺。 雙龍抱珠,納氣迎福。
高塔近旁,禍走蕭牆。 西邊大窗,白虎開口。 太歲上座,動土有禍。
6、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是什麼意思??最好能解釋的詳細點!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如何理解了這句話:人一出生就有了八字也就是先天的命局,但僅從八字里看全一生的榮辱是不能詳盡的,那麼先天的命局還要加上後天的運行,也可以說是你的言行舉止,你的想法等等把先天命局引發才是你的運氣,然後就是你的生活環境,這些都屬於你先天運氣的一部分,那麼要想改變自己的運氣就是後面的;四積陰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
一命:命是先天註定
原理:時間是決定事物最重要的因素。時間和空間決定事物性質。
古時候把人分為4種職業,即「士、農、工、商」。過去讀書人的地位是最高的,但讀書人要得到社會地位,必須參加考試,考中了才能稱為士。成為士就可以當官,當了官就能榮華富貴。自隋唐以來,普通人要想當官,唯一的出路就是參加科舉考試,所以有句話叫做: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
那時候的讀書人,常會說「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說這五樣都得具備才能考上。如果考不取的話,是命中不該有。漢朝的大學者王充,一生反對迷信,不信鬼神,但他堅持「命」是客觀存在的,一個人的命運是由天註定的,「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
中國人所講的「命」,就是一個人的「八字」。根據你出生的年月日時,換算成「天乾地支」,總共八個字。根據這八個字,就能推算出一個人一生的榮辱禍福、貧富壽夭。
現代的人,要想做官也得考大學、考公務員,這與古代相似。但當下社會對於成功人生的評判標准發生了變化,大家一起向錢看,有錢就有地位,有錢就能被人尊敬,而且不論什麼行業,都可能獲得所謂的「成功」,而對於命運中其他幾個因素,例如健康、長壽、榮譽、沒有災禍等等,反而不去重視,可嘆很多達官貴人、豪富明星,盡管擁有了值得誇耀的財富,但或短命、或深陷囹圄、或重病纏身、或意外死亡、或身敗名裂,這種人生,談何成功?
不過無論哪種情況,一個人的命運從出生那天就已經註定,我們可以藉助八字分析,提前預測出這個人的人生軌跡來。
二運:運勢可以變化
命好不如運好,運氣猶如春夏秋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生經歷童年、青年、中年、晚年四季。有一生旺,有一生衰;有早年旺、中年旺、晚年旺。甘羅十二為秦相,姜太公八十遇文王。孔明初出茅廬,范蠡泛舟西湖。花開花落,日出日落。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守得雲開見日出。能進能退,能上能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旺運時積極奮進,衰運時退壁三舍。總之,要做到等待時機,抓住機遇,功成身退。
1、時代是一種大環境。時代不斷更新也是天意。戰爭與和平,刀耕火種與手機電腦,紅樓夢與青春之歌。時也命也。同樣的命在不同的時代導致不同的命運。要根據時代來決定自己的選擇:順則昌逆則亡。
2、命是車,運是路。命運如舟與水。路影響車,水影響舟。先天的出生日期影響後天的運氣變化。十年一大運,五年一小運。
這樣看來,一個人命好不好,完全不能由自己決定。這不是宿命論嗎?
不對,大家別忘了,後邊還有「二運三風水」呢。來運時你就可以自己做主了。「運」就是「動、運轉」的意思。在八字體系中,對八字造成影響的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大運,每步大運是十年,也就是說每十年都轉一次運,每個人起運的年齡是不一樣的,從1-9歲不等。這個大運是從一個人出生的月份推算出來的。
還有一個是流年運,這個流年是天下人共享的,例如今年流年是「癸巳」。如果你八字需要「癸水」。大運走到某個階段,出現了癸水,那這十年你都會很風光。大運遇不到「癸水「,可遇到今年,流年是「癸水」,那你今年也會走好運。
所以說:命中沒有,只能來行運。每個人一輩子,無論多麼命苦,都有走好運的時候;無論命多好,都有走霉運的時候。好運來時雖然事事都比較順利,但禍福是相依的,最好的時候要防範最壞時候的到來。好運來時,就等於把土變成了山,這個需要好多年。可是當山要倒的時候,卻在頃刻之間,所以民間有:「運來如抽絲,運去如山倒」的俗語。
所以古人教導我們:一個人活在世上最要緊的是要懂得「惜福」。古訓說:「一粒米都不能糟蹋。」這不是惜財,而是惜福。「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為何福無雙至?運好時人要是一驕傲,第二個福就不會來了。但是禍要是來的話,人卻很少會自我自省,所以第二個禍就跟著來了。
八字是隨著人走的,人不要隨著八字走。跟著它走,人就成了八字的奴隸。
三風水:風水是自然之妙
地吉苗旺,宅吉人旺。黃帝建城時就有:察其陰陽觀其向背。自古主張「明堂平曠,萬象森羅;眾水朝歸,諸山聚會;草盛木繁,水深土厚」,「山清水秀出美人,窮山惡水出刁民」,「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好風水與環保同行。「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中國好風水:北京、上海、廣州。海南好風水:海口、三亞、文昌、萬寧。
出生地風水:
(一)領袖富豪多生於依山面水藏風聚氣風景秀麗之地。脫胎剎那秉賦天地靈氣。
(二)近水者多智慧,靠山者多道義。蘇南人多文才,江北人多政要。
長期居住房屋風水:
移居祖屋後另設的住宅與辦公室、營業場所更為重要。要研究以下幾方面:
(1)形狀結構(2)光線(3)空氣(4)水源(5)傢俱物理屬性
(6)傢俱擺設方位(7)衛生程度(8)顏色(9)門窗方位(10)聲音
所在的城市風水:
1)地形2)經緯度3)溫度 4)道路5)綠化6)水源7)方位等等。
所在國家風水:國家所處的緯度經度溫度地形河流及其經濟政治文化情況。
祖先安葬之地風水:遺傳基因與心理因素的互相影響。
玄空法:三元九運,二十年吉凶方位一個變化。二十年中每年變化。六十年風水輪流轉,一個周期。大門向吉方。
「風水」這兩個字出於寺院里的和尚,和尚們非常講究風水。「天下名山半屬僧」,是說天下的名山的一半都被和尚佔了。
風水很簡單,就是空氣跟陽光。好風水就是要靠著山,很穩當,然後前面是水,再前頭一定有一片綠地,叫明堂。門前有小河,屋後有山坡,客家人永遠在他家的前頭弄個水塘。所謂客家,就是經過大亂南移而來的人。因為八方的風是亂吹的,什麼能把風治住?是水,所以家前頭有個小水池,就能把亂風聚住。
風水很簡單。比如不要一條路直沖大門,這叫一箭穿心;廚房不要擱屋子中間,等於中間火燒,主人心不安;家裡不要門對門,否則就等於口對口,永遠鬧是非。這些好像是迷信,其實有一定道理,是經驗積累所得。
北宋大政治家范仲淹處理過一個官司:兩個親家分地方,其中一塊因石頭對著房子中心,叫萬箭穿心,就都不想要那塊地方,爭執不下。范仲淹說沒關系,我有個好地方,我和你們換。結果沒過多久,突然大風大雨,結果所有的石頭都被風雨刮到門前堆了起來,結果萬箭穿心變成萬戽朝天,變成大吉利。
這個故事,揭示了風水中一個很重要的法則:「福人居福地」,你要是沒福,就不會居住到好風水的地方。一個人選什麼樣的房子,看似都是自己決定,其實都是命中註定的。命好就會不自覺選中風水好的房子,該走霉運了,就會選擇風水差的房子。可一個人要是聘請有真才實學的風水師為他調風水,那也是到了他命運該發生變化的時候了,這個風水師就是他命中的貴人!
第四、建功立業積善成德(功德):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德不孤必有鄰」。「千夫所指,不病而死」。滴水可以穿岩,善亦如此惡亦如此。
1、對社會的貢獻叫功勞。首先是你的專職工作正面作用越大,功勞越大,回報越大,命運越好。反之則越差。
2、德高才能望重。品德越好,擁護越多,命運越好。「德不孤必有鄰」。
3、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用功德去換回報,天經地義,是平衡原則,不可違背。天與不受,反受其譴。
4、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滴水可以穿岩。千夫所指不病而死。
5、命中劣根性者尤其要積德,否則有大難。
6、積大功德一定要立大志許大願。
7、研究命理能發現一個人的品德高下。
第五,讀書自己改變命運
萬般皆有用,唯有讀書高。讀儒道佛,四書五經,辯證觀點看問題,要懂得做人道理。
青少讀科學打好基礎;中青年讀儒家,懂得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老年讀道家望長命百歲;晚年讀佛,現世的繁華已無意義明確靈魂往何方。
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第一個大家都知道,讀書讀得好,考學優異,可以進入各種單位,如果單位好、效益佳,或者考上公務員,都可以改換門庭。
第二個是通過讀書,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學到別人的經驗,人生就會少走彎路,也能發現成功的捷徑。
不過這里重點要給大家講的是「積德」對命運的改變力量:積德有積陽德與積陰德兩種。所謂陽德,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德行。有些人做善事故意想要讓別人看見,這是「有心為善」,老天對於這種人,有句話叫做「其善不賞」,就是不會給你多少福報。而「積陰德」,就是暗自幫助別人,做應該做的。
雖說善有善報,但如果你把做好事當做交易來做,那你是跟命運在做買賣。「我做了這么多好事,會有多少好報」,要是懷著這個心的話,這個善報很小很小。還有人把佛當神來拜,認為給佛磕幾個頭,燒點兒香,捐點錢,佛就會保佑。這不但是對佛不了解,還 可說這是侮辱佛。佛不是讓人這樣信他,而是要讓人明白他的道理。
那我們該如何積陰德?首先要發願,所謂發願越大,力量就越大。努力去幫助一切你可以幫助的人,不去計較對方知道不知道,不去追求回報,也就是沒有任何目的與功利心。做過就放下,不沾沾自喜。時間久了,這個行善的念頭,都是出於本心,行善的行為,自自然然,就跟餓了要吃飯、困了要睡覺一樣的平常。如此下來,這個陰德就會積累得很大,它對你的命運改變的力量極大,不但可以讓你遠離災禍,延長你的壽命,增加你的財富,而且可以惠及子孫。
第六,名字稱號(名):
任何人離不開名字,要使用一生,很重要。生命代號,信息密碼,終身廣告用語。不怕生錯兒子,就怕起錯名字。賜子千金,不如賜子一名。劉德華:德才兼備。宋美齡:美好年齡。董建華、何厚鏵:港澳歸華。問自己:什麼名?
改名標准:
1、名稱含義要吉祥如意名符其實
2、與生辰八字中陰陽五行相諧調
3、筆劃符合五格(天格人格地格等)
4、音調音韻流暢和諧
5、字相穩定疏密勻稱
6、筆劃五行相生
7、與生肖屬相不沖。
名字:梁舒晴(女)
(1)數理:11、12、12=總格35(優雅發展)、人格23(壯麗)、地格24(得金)、外格13(春日牡丹)
(2)含義:舒展的晴天
(3)音調:第2聲+第1聲+第2聲協調
(4)字相:橫豎結合 勻稱穩重
(5)五行:木、火、火、相生
(6)八字:辛巳、壬辰、乙巳、甲申、二金一水二木一土有火為妙
第七,相貌儀表(相):
骨格定一生之榮枯,氣色看行年之休囚。
體態豐滿,紅光滿面,目光炯炯,吐詞清晰,聲如洪鍾,相好得人緣。
印堂發黑,兩目無神,語無倫次,東倒西歪,尖嘴猴腮,霉相討人嫌。
一面相:十二宮,三停三才論,四學堂八學堂論,五官說,五嶽四瀆,五星六曜,九洲八卦,流年運氣部位歌。
二手相:上帝將你的真相放在手掌之中。天紋地紋人紋,玉柱紋月暈紋旅行神密紋;
三身相:腰圓膀粗,虎背熊腰,腹拱垂體,手長過膝……
四動相:龍行虎步,獅子回頭,笑不露齒行不露足,靜如松坐如鍾行如風……
五聲相:說話有大小、清濁、快慢、虛實、厚薄、冷熱等分別
六心相:心在形先,形居心後。未觀形貌,先相心田。眼惡心必惡,眼善心必善。修德於心,吉凶可易。心發善端諸福集。
七衣相:服式整潔,顏色諧調,款式符合身份;有華麗朴實端莊休閑等分別。
八相自己相他人:懂得自己哪裡好哪裡不好;懂得別人是什麼人。
九改相:相由心生。善心生善相。惡心生惡相。按摩美容都可以改相。
第八,敬神感應(神):
地生萬物養人,地球是人類母親;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是人類父親。信息流通有如神助,感天地泣鬼神。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外;人比狗螞蟻樹石頭高級,比人高級的是什麼呢?人無法完全理解,猶如螞蟻無法理解人類一樣,只能冠之以神或上帝之類的稱謂。如果否定比人更高的層次,不符合辯證法,道理上不通。
一、宇宙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二、按層次人高於狗、螞蟻,狗高於樹,樹高於石頭。比人高級的層次肯定存在。最高層次的稱之為神。
三、神:推理得出,人很難實驗證明神。讓人證明神如同讓螞蟻證明人的存在?
不能證明神的存在不等於神的不存在。因為你不能證明神的不存在。
四、可能太陽地球及無數天體都是高於人類的生命存在。面對浩瀚的宇宙,人類只是微不足道細菌。聖仰之情油然而生。只有狂妄之人才會貶低宇宙。
五、萬物生長靠太陽地生萬物養人;我們感謝太陽父親地球母親。
六、感天地泣鬼神,頭上三尺有神靈。到處是電磁場信息。
七、歷史悠久的各大宗教影響巨大,都有其內在知識價值。政教要分離,歷史上每當宗教過份干預政治時這種宗教就滅亡了。千萬年神廟教堂的大量存在象徵人類渴望與神溝通,很難,是一種奢望。盡管如此,人們還是希望有如神助。
八、人的先天秉賦不同,各人意念的力量也不同。
九、上帝,佛祖,神靈;大同小異,都是最大之神。財神,媽祖,關公等等是行業之神。
十、人如有活的肉體,且食人間煙火,就不是神。人不食人間煙火叫仙人(長壽者)但不是神。神學研究者也不是神,如教主。
十一、人不要冒充神,否則要報應。眾人要學會識別真神假神。
十二、真神要用心感應。心誠則靈。阿彌佗佛!
第九,結交貴人,與高人為伍你就會出類拔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道德,有知識,有經濟,有管理能力者,貴人也,勤交。酒肉朋友、孤朋狗友少交,吸毒偷盜犯法作亂者不交。
一、要勤交七種貴人:
1.有道德者
2.有智慧者
3.有權利者
4.有財富者
5.有健壯者
6.有美麗者
7.有信息者
二、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相逢不相識。交貴人要有緣份。用命理研究自己與貴人緣份何在。
三、用人之道
1)用業務人才(旺人緣)
2)用技術人才(旺文星)
3)用管理人才(旺官運)
四、遠離凶惡的小人。
五、上級,下級,平級。要正確處理三個方面的關系。
六、人和人之間、人和物之間有相生相剋。
第十,養生之道(養生):
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身心健康就有快樂,身心健康才能思維平衡、頭腦冷靜,產生正確的計劃與行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身心健康就有快樂和福分,都與衣食住行等有關。
注意下面九個方面
一、飲食
1) 多喝很清潔的天然水
2)每天食30%以上的穀物
3)每天食30%以上的素菜
4)年齡越大吃葷菜的量就越小(20-30歲是30%,30-40歲是20%,40-50歲是10%,50-60是5%,60歲後食素
5)忌過咸過辣過甜過酸過苦及化學制劑的食品。
二、運動
1)年齡越大運動量越小。
2)年齡越大運動時間越長。
3)清晨最佳,其它次之。
4)有草木清水的地方。
三、靜坐
1)有動必有靜,動靜相兼。
2)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內經)
3)進而達到不動不靜不生不死不垢不凈不加不減之境界。
四、夜卧
1)早睡早起
2)聖人無夢
3)足夠的睡眠
五、情緒
1)制怒
2)微笑
3)勝不驕敗不餒
六、起居
1)有規律
2)較固定
七、衣著
1)絲棉麻天然織物
2)清潔衛生
八、按摩洗澡:
能疏通經絡,活血化淤,減少脂肪,增加氧氣。
九、習慣愛好
1)不嗜煙酒
2)不好賭不好色
3)不痴迷於玩物
合乎規律者勝,掌握天機者贏。窮凶極惡者凶,安定團結者吉。
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認真讀,耐心悟,人生處處有幸福!
你好,請採用。
7、古人的養生方法~
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順時養生
天有四時氣候的不同變化,地上萬物有生、長、收、藏的規律,人體亦不例外。人的五臟六腑、陰陽氣血的運行應與四時相適應,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古人從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了順時養生法則。因時制宜調節自己的生活行為,有助於健體防病,否則,逆春氣易傷肝,逆夏氣易傷心,逆秋氣易傷肺,逆冬氣易傷腎。
修身養生
凡追求健康長壽者首先應從修身養性做起。平日應排除各種妄念,多說好話、多行善事。唐代醫學家孟詵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孫思邈則說:「心誠意正思慮除,順理修身去煩惱。」故常做利於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開闊、情緒安定。
靜神養生
靜神養生在傳統養生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古人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保持神氣清靜,心理平衡,可以保養天真元氣,使五臟安和,有助於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和延年益壽。反之則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以至誘發種種身心疾患。
動形養生
古人認為「人慾勞於形,百病不能成」;詩人陸游說「形要小勞之」,都說明古人認識到適度運動對健康的積極作用。古人在實踐中摸索形成了如按摩、氣功、太極拳、八卦掌、五禽戲等動形方式,以強身延年。人若貪圖安逸,運動不足,或是勞累過度,則容易引起「勞傷」,也稱「五勞所傷」,即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
飲食養生
合理飲食可以調養精氣,糾正臟腑陰陽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壽。飲食要以「五穀為養,五果為助,無蓄為益,五菜為充」,還要重視五味調和,否則,會因營養失衡、體質偏頗、五臟六俯功能失調而致病。
進補養生
傳統醫學十分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補益臟腑、滋養精血。合理進補可以強身防病、祛病延年。進補既要辨證,又要適量,還應考慮順應四時。服用補益葯時,如系入肺葯,在秋季比較適宜;如系溫補葯,則在冬季比較適宜。
經絡養生
經絡是遍布人體全身的一個「網路」系統,它控制血和氣的運行流動,以保證各組織系統的正常功能。《皇帝內經》經脈篇中說,經絡可以控制人體一切功能,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的作用。古代養生家認為,疏通經絡可作為攝生的重要措施,最簡便的方法是經常刺激、按摩、針灸人體的三個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內關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顏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內關穴有助於防治心臟病,足三里穴則對五臟六腑特別是消化系統疾病有效。
固精養生
古人認為,精血是人體營養物質中的精華部分,是生命的物質基礎,五臟六腑得精血濡養,才能保持正常功能。如果性慾無節制,精血虧損過多,會造成身體虛弱,減損壽命。如果婦女性慾無度,也會導致腎氣衰竭。晚婚、節育等保養陰精措施,可防陰精妄耗,延緩衰老。
調氣養生
人體元氣有化生、推動與固攝血液、溫養全身組織、抗拒病邪、增強臟腑機能的作用。營養失衡、勞逸失當、情志失調、病邪夾擊等諸多因素,可致元氣虛、陷、滯、逆,進而使機體發生病理變化。調氣養生法主張通過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等一系列措施來調養元氣、祛病延年。
減毒養生
人若喜怒無常會致體內陰陽、氣血失調,勞累過度會損傷脾氣,傷於飲食則生濕、熱、痰濁,冒犯六淫、疫癘(傳染病),傷之外邪則百病叢生。這種致病因素對人體健康均可視為「毒」,因此提出以「減毒」來保全真氣的養生之道。通過飲食調理、服用葯物及其他措施,減體內積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壽。
8、四個有名的刀的主人
1、鳴鴻刀:
上古時期軒轅黃帝的金劍出爐之時,原料尚有剩餘,由於高溫未散,還是流質的鑄造原料自發流向爐底,冷卻後自成刀形。黃帝認為其自發的刀意太強,足以反噬持刀者。黃帝恐此刀流落人間,欲以軒轅劍毀之,不料刀在手中化為一隻雲鵲,變成一股赤色消失在雲際之中。
該刀長為三尺,其餘資料無記載。後由漢武帝得到,轉贈東方朔。
評定:光從材質的資歷上來看,鳴鴻刀足以與軒轅劍相提並論,如果也能在逐鹿之戰中取得一些戰績的話,其地位不亞於天下第一劍的軒轅黃金劍。然而黃帝恐其「喧賓奪主」,封殺了這把名刀的前途。
2、苗刀之祖:
苗刀,短刀的一種。刀長一尺二,向外曲凸。刀背隨刃而曲,兩側有兩條血槽及兩條紋波形指甲印花紋,刃異常犀利,柄長三寸至四寸,用兩片木料,牛角或獸骨夾制而成,以銷釘固定。
上古三苗九藜部落聯盟首領蚩尤的配刀,被後世命名為「苗刀之祖」,逐鹿之戰中,敗給了軒轅劍。
評定:為什麼鳴鴻、苗祖著兩把刀之祖都或直接或間接地敗給了軒轅劍呢?難道註定是天意,軒轅劍下不容第二……
3.4.5、龍牙、虎翼、犬神
上古三大邪器,造刀者不明,相傳鍛造原料中使用了許多惡毒之物,並有多種詛咒纏縛。夏朝末期為君主桀所有,之後暴政開始。三刀被供奉於夏朝太廟,據史料記載,商湯攻入夏朝太廟之時,黑雲蔗天,鬼哭神嚎,龍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為三股妖風襲來,頓時商朝大軍死傷無數。湯王棄戈下馬,手持軒轅黃金劍單人闖入太廟主殿,揮劍疾斬,三大邪刀被擊成碎片封印於地下。
時代遷移,北宋朝著名鐵匠韓蘄在一處深山之中發現了商朝太廟的遺址,並開啟封印得到了龍牙、虎翼、犬神三邪刀的碎片,其時「碎鐵中隱隱有黑氣,觸之即發」。後由韓蘄與宮廷鑄劍師合力鑄造,耗時一年零八天,鑄成降龍、伏虎、斬犬三把鍘刀,由大宋天子御批存放於開封府,時任開封府尹包拯成為第一個「開封三鍘」的持刀人。
評定:又是軒轅劍……唉,沒什麼話好說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數千年前的三大邪器在被軒轅劍擊碎之後,長年封印,日後居然成了代表天下正氣的「青天三鍘刀」,真可謂物極必反。
6、大夏龍雀
古代名刀,為春秋五霸中之晉文公所有,後世相傳,在後來的第三次晉楚戰爭時,敗給了名劍湛盧。
評定:刀為什麼一定要敗給劍呢?或許可以這么理解:劍代錶王道,刀是霸道的象徵,而中國一直都是以「仁」之王道為主流的,所以刀這種武器就被時代所壓制了。
7、青龍偃月
東漢末年名將關羽所用戰刀,為重騎兵大刀類型。身經百戰,所向披靡,具體的就不多說了,實在是名副其實的「眾所周知」。
評定:青龍偃月跟關羽一樣,都已經變成了中國人心中「神」之化身,可以說是刀中比較成功的一把了,不論其材質、資歷、戰績、神韻,都是無可挑剔,實可當為「中華刀祖」。
8、新亭侯
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候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評定:純屬剋死主人的「邪器」,與日本的名刃「妖刀村正」有得一比。
9、寒月
戰國末年趙國徐夫人的名刃,形若新月,寒氣四射。後燕國皇室花重金購買,交由宮廷匠師反復淬煉之後,終於成為一把見血封喉的毒刀,其強度也得到大幅提升,足以斬斷當時的秦王佩劍——干將莫邪。
燕國刺客荊柯攜寒月刃刺殺秦王,失敗被殺,後寒月刃不知下落。
10、庖丁菜刀
古代名廚庖丁所用菜刀,是用最普通的鐵刃和最常見的木柄製成,然而由於庖丁技術高超,即便用之解牛也是「游刃有餘」,所以經久不壞,數十年不磨依然刃口如新。
評定:幾乎所有的刀都是殺人的利器,而唯獨這把刀宣揚的卻是道家經典的養生之道,隨波沉浮,消極無為,一切順其自然,則再普通的事物都能「游刃有餘」,刀不在利,而在用刀之人。庖丁菜刀是最朴實無華的刀,卻是最完美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