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至養生歌

夏至養生歌

發布時間:2020-07-24 06:10:53

1、夏季怎樣養生

2、夏至怎樣養長?

一、夏至物語

夏至三候為:「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第二候的「蟬始鳴」的蟬,在古代寫作「蜩」,蟬的種類有很多,有良蟬(五彩蟬)、唐蟬(大蟬)、寒蟬(秋天而鳴)、夏蟬(夏天鳴叫)等很多種。夏蟬也叫知了,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夏至第三候「半夏生」的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葯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也是一種陰性的植物。由此可見,風俗夏至正值盛陽覆蓋其上,陰氣始生於下,所謂「陰陽爭死生分」的時節,表示喜陰的生物開始滋生,而喜陽的生物將逐漸死去。

《夏至九九氣候歌》說:「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雪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沐浴;五九四十五,頭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上床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文武百官要放假三天,回家與親人團聚暢飲,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

二、夏至養生

夏至起是真正的炎熱到來,出汗量遠遠大如其他節氣。中醫認為汗液為津液所化,血液唾液同出一源,所以有「血汗同源」之說,而血液為心所主,故又有「汗為心之液」之言。夏至與心氣相通,夏季多汗則易使心氣渙散而不,因而中醫有「春養肝、夏調心,秋養肺,冬因」四季養生學說。《素問?六節藏象論》具體說到:「心者,生之本……為陽中之陽,逢於夏氣。」所謂「心通於夏氣」,是說人的心臟與夏相應心的生理功能在夏季比較旺盛,具體表現在心主血脈,氣血旺盛,運行暢達;汗液排泄增加;陽氣充,浮於外,功能活動亦加強,精力充沛,因此為更好地在從夏季這節氣的整個炎熱的夏日應用飲食養生,必須把握時令與臟腑的關系,有目的地補充心臟所消耗的能量,以保護心氣。

「疰夏」是一種季節性病症,主要源於暑熱和體質虛弱。古人預防疰夏一般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立夏開始,這一時段的習俗很多,比如上海人就有立夏之日吃茶葉蛋的風俗;第二階段則從夏至開始,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夏至食麵,一般指的是面條。北方則主要是打鹵面和炸醬面。

起居嵇康《養生論》中說:「更宜調息靜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熱亦於或心少減,不可以熱為熱,更生熱矣。」意念中存想心中有冰雪,便不會感到天氣極其炎熱了。為順應自然界陰陽盛衰變化,一般夏季宜晚睡早起,盡量保持每天有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

飲食夏季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冷食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損傷脾胃;厚味肥膩之品宜少勿多,以免化熱生風,激發疔瘡之疾。

二、夏至喝茶

綠茶性味苦寒,冬天飲用容易造成胃寒,還可能影響食慾。而夏季炎熱時,喝綠茶正好可以取其苦寒之性,消暑解熱,生津止渴。

據了解,綠茶是不經過發酵的茶,即將鮮葉經過攤晾後直接下到熱鍋里炒制。兒茶素是綠茶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也是一種重要的抗氧化物質,可以清除人體內有害的自由基,從而對預防和改善早老性痴呆症症狀有著很強的功效。每天喝三杯以上綠茶的老人,不僅患老年痴呆症的幾率比較低,他們在總體的記憶力、注意力和語言使用能力上,也要明顯高於平時喝綠茶比較少或不喝綠茶的人。另外,喝綠茶具有養生、抗癌、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以及提神的作用。

3、冬天怎麼養生

冬季養生有八宜
一宜保暖。冬季「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而暴暖大汗。

二宜健腳。必須經常保持腳的清潔乾燥,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用溫熱水洗腳,同時按摩和刺激雙腳穴位。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以活動雙腳。此外,選一雙舒適、暖和、輕便、吸濕性能好的鞋子也相當重要。

三宜防病。寒冷會誘發心肌梗死、中風,使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症狀加劇。患者應注意防寒保暖,特別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葯品。同時還應注意耐寒鍛煉,提高禦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四宜多飲。冬日雖排汗排尿減少,但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仍需水分滋養,以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量不應少於2000—3000ml。

五宜調神。冬天易使人身心處於低落狀態。改變情緒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適宜的活動,如散步、慢跑、跳舞、滑冰、打球、跳繩、踢毽子等,都是消除冬季煩悶、保養精神的不錯的方法。

六宜通風。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應經常打開門窗通風換氣,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七宜粥養。冬季飲食忌黏硬生冷。營養專家提倡,晨起服熱粥,晚餐宜節食,以養胃氣。特別是羊肉粥、糯米紅棗百合粥、八寶粥、小米牛奶冰糖粥等最為適宜。

八宜早睡。冬日陽氣肅殺,夜間尤甚,要早卧遲起。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陰平陽秘,陰陽調和則機體健康。

4、二十四節氣歌謠

5、可查楊建宇 二十四節氣養生歌驚蟄

驚蟄聞雷萬物長,調達肝氣和陰陽,多練靜功防冷風,溫補忌怒肝脾祥,少酸多甘溫不燥,多食野菜保安康。

驚蟄時「春雷響,萬物長」,養生要重視調達肝氣、平衡陰陽。飲食上宜少吃酸味、多吃甘味食物以健脾,適當食溫熱食物以壯陽禦寒,多食野菜亦有利於健康;選擇慢跑、太極拳、放風箏、坐功等較柔和的運動方式;精神上注意調節情緒,切忌妄動肝火。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時值每年公歷3月6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驚」是驚醒、驚動之意;「蟄」是「蟄伏」 之意。內「驚蟄」的意思是說春雷始鳴,驚醒了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

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一個節氣。按照容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天氣已開始轉暖,雨水漸多,我國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上升至3~6℃,江南一帶氣溫升至8℃以上,西南、華南地區氣溫一般可達到10~15℃。與其他節氣相比,驚蟄時的氣溫回升是全年最快的。

6、孫思邈養生歌

孫思邈衛生歌

天地之間人為貴,頭像天兮足為地。

父母遺體宜保之,箕疇五福壽為最。

衛生切實知三戒,大欲大怒並大醉。

三者若還有一焉,須防損失真元氣。

欲求長生先戒性,火不出兮神自定。

木去火兮不成災,人能戒性方延命。

貪欲無窮亡欲精,用心不已走元神。

勞形散盡中和氣,更復何能得此身。

心若太費費則竭,行若太勞勞則怯。

神若太傷傷則虛,氣若太損損則絕。

世人慾知衛生道,喜樂有常嗔怒少。

春噓名目木扶肝,夏至呵心火自閑。

三焦喜嘻除煩熱,四季長呼脾化餐。

切忌出聲聞口耳,其功猶勝保身丹。

發宜多梳氣宜練,齒宜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揩摩常在面。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減欲苦,秋辛可省便加酸。

季月少咸甘略戒,滋味偏多病相連。

若能全減身康健,自然五臟保平安。

春寒莫放綿衣薄,夏日汗多無病難。

秋冬衣冷漸加添,莫待病時才服葯。

太飽傷神餓傷胃,太渴傷血並傷氣。

餓餐渴飲勿太過,免致膨脹傷心肺。

醉後強飲勿太過,未有此身不成疾。

人資飲食以養身,去其甚者自安適。

食後徐行百步多,手磨臍腹食消磨。

夜半靈根灌清水,丹田濁氣切須呵。

飲酒可以陶性情,太過飲多防有病。

肺為華蓋倘受傷,咳嗽勞神能損命。

坐卧防風吹腦後,腦內入風人不壽。

更兼醉飽卧風中,風入五內成實咎。

身安壽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積善多。

惜命惜身兼惜氣,請君熟玩衛生歌。

7、有關夏季飲食的順口溜和詩

養生粥歌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來蓮。要想皮膚好,米粥加紅棗。
氣短體虛弱,煮粥加山葯。治理血小板,花生衣煮粥。
心虛氣不足,桂圓煨米粥。要治口臭症,荔枝能除根。
清退高熱症,自煮粥加蘆根。高血壓頭暈,胡蘿卜粥靈。
要保肝功好,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煩燥,粥加獼猴桃。
防止腳氣病,糙米煮粥飲。腸胃緩瀉症,胡桃米粥燉。
頭暈多汗症,煮粥加薏仁。便秘補中元,藕粥很相宜。
夏令防中暑,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粥中zd加旱芹。
風熱頭痛症,菊花煮粥靈。治療腰酸痛,栗子把肉燉。
君要利腸胃,玉米煮粥好。止瀉又健脾,煮粥扁豆米。
若要補腎損,骨頭與粥燉。要想睡覺好,百合煮粥妙。

8、「九九節氣歌」是怎樣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凍河開,八九燕歸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析:

1、一九二九不出手: 一九二九冬至後天氣比較冷, 手放在外面會太冷, 難以承受, 甚至會產生凍傷, 所以忍不住在口袋裡, 這是 "不出手"。

2、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河裡有厚厚、堅固的冰, 行人可以安然無恙地在河上行走。

3、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在最寒冷的時候, 當五九六九天氣開始逐漸升溫, 柳枝種植的河流開始發芽, 一切逐漸恢復, 以消除冬季的抑鬱症, 人們不禁看到柳樹。

4、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七九當冰雪開始融化, 凍結的河流將慢慢解凍, 並聽到水的雜音, 到八九溫暖的天氣, 燕子將從南方飛回築巢, 開始新一輪的忙碌和無休止的循環。

5、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天氣轉暖,漸漸有了春水,天氣一直比較暖和,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到處都是牛的工作,忙得不可開交,而且還預示著一個新的希望和一個新的開始。

(8)夏至養生歌擴展資料:

過了冬至,隨著太陽直射的北移,白天的時間便逐漸長起來。俗話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從這一天以後到立春的45天,陽氣漸生,陰氣漸降。

冬季防寒尤需重視,寒為冬令主氣。寒邪屬陰邪,易傷陽氣,可導致機體新陳代謝減弱,出現手足不溫、畏寒喜暖等陽氣虛的表現,引發許多疾病或使舊病復發加重。因此,在穿衣和居家等方面要有足夠的防寒保暖措施。

冬季飲食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飲食忌辛辣燥熱,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9、夏季養生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夏季養生,清燥解熱是夏季養生的復關鍵,養心最重要。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伏陰制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於機體表面。 注意養心,夏季是心臟病的高發期,中醫認為"心與夏氣相通應"心的陽氣在夏季最為旺盛,所以夏季更要注意心臟的養生保健。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與夏至養生歌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