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經絡養生故事

經絡養生故事

發布時間:2020-07-24 00:38:14

1、中國傳統醫葯學的意義, 結合《刮痧》談中西文化差異

一、中醫葯文化的先進性

中醫葯作為中國傳統醫葯學的統稱,距今已有3500年以上的發展歷史,是在充分汲取了我國漢族及藏族、蒙族、苗族、彝族、傣族、回族、鮮族等各少數民族傳統醫葯學理論及對疾病防治經驗系統總結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方醫葯學體系,也是迄今為止世界傳統醫學理論最系統、內涵最豐富、應用最廣泛、保留最完整的突出代表。

經過幾千年的醫學實踐證明,中醫葯學不僅在歷史上曾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過重大貢獻,而且在現代醫學和生命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無論是從陰陽互動的平衡觀、臟腑經絡的整體觀、天人合一的生態觀、以人為本的生命觀、三因治宜的辯證觀對疾病的預防控制上,還是在人類生育、健康、衰老、疾病、死亡等生命現象全過程的科學認識方面,尤其是在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延長人類生存壽命,防治慢性病和老年病,對目前現代醫學病因不清、療效不佳的各種疑難雜症及高死亡疾病如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腎病綜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以及新型的高致病性傳染病,如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甚至對21世紀有黑死病之稱的高致命性傳染病如艾滋病等,都顯示出了中醫葯獨特療效和顯著優勢。對於患有現代社會文明病及佔世界城市人口70%-80%的亞健康人群,傳統醫葯學及中醫養生學在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在對於13億中國人民的衛生保健事業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及獨特優勢。

20世紀9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的西方發達國家對東方醫學最具代表性的中醫葯產生了濃厚而廣泛的興趣,並加大了經費及人員投入,希望能從古老的傳統中醫葯學中領悟其現代生命科學的真諦,尋求解決數量在不斷增加的人類疾病的最終方案。與現代西方醫學生命科學物質還原論研究相反的方向上,傳統中醫葯學對疾病辨證、動態的宏觀認識和對生命現象整體把握,在疾病防治尤其是適應WHO提出的生理―心理―社會及環境適應能力的社會醫學模式方面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可行性。從疾病生物醫學到生命醫學,從生命醫學到生態健康醫學,中醫葯最具有實踐應用價值和科學發展價值,是人類醫學生命科學價值體系的完整體現和先進文化的突出代表。在未來後現代醫葯學發展時代,中醫葯不但不會消亡,將繼續為13億中國人民及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重要貢獻,而且中外醫學界有識之士尤其是從事邊緣科學研究的科學家們已基本達成共識,中醫葯所代表的先進的生命觀和科學的醫學方法論將引領世界未來醫學生命科學的發展方向並將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重大的貢獻。

二、全面繼承和弘揚中醫葯優秀文化

中醫和中葯是傳統醫葯優秀文化不可分割的兩大重要組成部分,要繼承和弘揚中醫葯就必須首先對中醫葯有一個正確、客觀、全面、系統的理解與認識。過去一段時間以來自上而下過度強調了現代中葯研究、中葯現代化和中葯科技產業化的發展問題,而嚴重忽略了對現代中醫研究,中醫對中葯研究的主體指導地位以及中醫產業化開發的問題,出現了「鬍子眉毛一把抓」和「一手硬、一手軟」的政策導向問題。沒有在中醫與中葯的研究及發展方面實現平行互動。由於中葯西制、中葯西用、廢醫存葯傾向,並以中西結合為名而實行以西代中為實的策略,導致了如馬兜鈴酸事件、龍膽泄肝丸事件、小柴胡湯事件等所謂「問題中葯」的社會爭議,接連不斷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的中葯信譽危機,這不僅對中葯產業經濟發展是一個信譽重創,而且在中國加入WTO後將為國外西葯大舉進入中國市場掃平了道路。因此,在弘揚中醫葯的口號下必須重新審視我們過去的政策導向及具體策略,必須以最大程度地滿足13億中國人民衛生保健的實際需求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必須站在為人類醫學生命科學做出更大貢獻的歷史高度。在促進中葯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同時加強傳統中醫葯研究開發並推動中醫產業發展。

在發展中醫葯國際化之前首要目標應是中醫葯本土化發展的最大化。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本土是中醫葯文化的發源地,而且還因為中醫葯在中國最具廣泛的群眾基礎,也最具經濟可行性。中醫葯本土化發展應成為中醫葯國際戰略的重中之重,因為它是最大的經濟,也是最大的政治。

中醫葯現代化應在中醫葯研究與研究中醫葯兩個方面同時展開,相互促進,互為條件。中醫葯國際化不僅是技術標準的國際化更是民族文化的國際化。偏面追求唯技術論和唯成分論,只有加速中醫葯的消亡,我們這一代人將成為歷史的千古罪人。只有在傳統醫葯與現代醫葯之間實現東西方醫葯學雙向接軌,以文化輔軌,以理論接軌,以服務為基礎,以產品為載體,才能真正體現中醫葯的價值,才能真正實現中醫葯國際合作與發展戰略。

中葯現代研究方面應在中醫葯理論的指導下,應以復方中葯制劑的方劑學研究與開發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葯復方制劑質量控制及臨床療效兩大標准體系。中醫現代研究方面應在充分保留傳統中醫基礎理論內涵的同時,以中醫現代醫學生命科學表述研究為重點,創立具有中醫葯學科特色的現代中醫生命科學理論及其標准語言體系,尤其在經絡基礎研究及應用技術開發方面是中醫最具國際化發展機會的重大領域,應創立具有中國比較優勢的現代中醫經絡文化並以此為基礎大力開發具有巨大經濟與社會價值的全球經絡養生產業。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除以往重視國家各大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科技資源與技術力量之外,還應加強對民間中醫葯技術與人才資源的開發,尤其是對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民間驗方與治療技術及各醫院門診的內部制劑和協定處方的研究開發給予高度重視,在技術、資金以及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

中醫葯的靈魂在其獨特的先進文化,而中醫葯的活力在於其豐富的臨床醫學實踐經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療效是硬道理,尤其是中醫葯人體臨床應用的醫學實踐研究更具有科研開發的可行性和應用推廣的實用性。過去以往比較重視對中葯新資源、新成分、新機理、新標準的葯學、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實驗動物葯理學研究,卻對在生命整體水平上的醫學實踐及臨床比較學研究重視不夠。而且目前所推崇的循證醫學研究又缺乏中醫葯學科特色及文化內涵,不能完整系統地體現中醫葯在疾病預防控制方面的技術優勢,需要在未來進一步開展具有中醫葯特色並充分體現中醫葯比較優勢的循證醫學研究方法論的研究工作,在此之前不宜將現代西方循證醫學研究方法生搬硬套地用於中醫葯研究,否則將丟失對中醫葯循證醫學研究的科學價值和實際意義。盡管循證醫學的初衷有利於包括中醫葯在內的一切傳統醫學、自然醫學療法及成果在疾病臨床治療規范方案中的應用推廣,但不要因為所採用和實施的具體方案有誤而影響到我們最終目標實現。

在繼承和弘揚中醫葯方面不僅要重視科技與產業化發展,而且更要努力並加快培養與未來中醫葯發展相適應的能夠真正領會中醫葯真諦,有堅實的中醫理論與實踐功底,又具有現代生命科學廣泛知識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須從加強中醫葯的傳統文化教育入手,不僅要繼續重視和加強中醫葯高等教育,而且還要努力發展傳統醫學文化的中等教育,甚至從小學開始就要將祖國醫學養生文化植入全民素質教育之中。因此,繼承和弘揚中醫葯不僅是中醫葯行業內的頭等大事,也是全民族發展的大事,應在社會及經濟發展的高度給予重新認識和政策定位。

上映於2001年的電影《刮痧》以其曲折跌宕的劇情、發人深省的文化沖突主題以及對個體文化身份、精神困境的刻畫與揭示,贏得了無數觀眾的關注與青睞。影片講述的是一個中國移民家庭在美國所遭遇的一場法律風波。許大同與妻子簡寧來美8年,事業漸有起色,夫妻恩愛,5歲的兒子丹尼斯也乖巧可愛。然而,正憧憬著未來幸福生活的一家人想不到,需要面對的真正困難才剛剛開始。由於來美探親的爺爺看不懂英文葯品說明,便用中醫的刮痧療法給小孫子治病。丹尼斯背部留下的青紫偶然被兒童醫院的醫生看到。這個意想不到的誤會竟使許大同陷入了虐待兒童的法律訴訟當中。許大同無法理解美國人的法律邏輯,加之性情使然,導致整個事件愈演愈烈。幸福的家庭、和睦的社會關系、蒸蒸日上的事業,眨眼之間便化為烏有。
許大同一家在美國的不幸遭遇激起了觀者對主人公一家強烈的同情心。其背後所指涉的文化主題,即異質文化之間的隔閡、對峙帶給個體的文化生存困境也極其醒目,發人深省,使人們清醒地認識到這個全球化時代,依然存在著民族身份、文化認同的巨大困境。主創者在這部電影中預設了中國文化、人倫親情與西方文化、工具理性的對峙、碰撞,由此鋪陳情節、演繹故事、表現主題。[1]本文從理性觀、家庭觀與個體利己觀三方面出發,分析了影片《刮痧》中所揭示的中美文化間差異。
一、理性觀:偏主觀與重客觀
從《刮痧》這部影片上看,許大同這一人物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理」的思想。影片一開始給觀眾傳遞了一個假象,即許大同已經完全適應了美國的生活,並能與他人建立極為和諧的社會關系。在參加電腦游戲設計大獎的頒獎儀式上,他直言不諱地跟老闆昆蘭說該給他加薪,走進展廳後,許大同說自己的獎杯很醜。直率、幽默正是典型的美國個性。但隨後,導演便向觀眾表明,這些都是在未觸動某些原則前提下的表象。影片通過孩子間的一次小沖突,觸及了許大同的原則底線。這段小插曲打破了之前所營造的和諧氣氛,為隨後的情節發展埋下了伏筆。由於丹尼斯不為自己打人的行為道歉,並當眾向昆蘭的兒子保羅的臉上啐了一口。這讓許大同深感尷尬。為了給自己和昆蘭「下台階」,他當眾打了丹尼斯一巴掌。從許大同與丹尼斯回家後的對話中,觀眾得知,他此前從未打過孩子。這也說明了這件事情在許大同心裡的厲害程度。
從根本上說,中美文化中都有理性的概念,不同的文化主體在思維方式與行為選擇上都重「理」,但雙方「理」的本質卻迥然不同。理性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儒家的思想之所以能夠很好存在下來,就是因為自身具有極強的理性。但這里的「理」與美國文化中的理性主義不同,其本質是道理與情理,即合自然、合人情,具有濃郁的主觀色彩。當然,這里的主觀不是指個體的主觀,而是一個民族在其歷史進程中逐漸積淀,並被繼承下來的一種集體意識,是得到公認的,具有普遍性的價值標准,諸如社會的傳統道德禮教等。因此,中國人的思考邏輯和行為選擇更多傾向於從自我的角度和立場出發,其標準是主觀色彩較強的情理與道理。儒家思想中強調「和」的概念,強調「以和為貴」。孩子間的打鬧和無禮,在許大同看來不但破壞了自己家庭的形象,更是有損於兩家人的和睦關系。當這一生活細節被上升到這一層面時,許大同只有通過教訓孩子來化解矛盾。許大同在面對人與人之間的矛盾上,表現出明顯的「克己」態度,顯示出其為人處世的理性。但他的做法卻並沒有得到朋友的理解和認同。許大同在打了丹尼斯之後,影片將鏡頭聚焦在昆蘭茫然和不安的臉上。面對這種情景,昆蘭與夫人不知所措,和諧的氣氛瞬間轉變成尷尬與沉默。值得注意的是,許大同並沒有注意到朋友不自然與不理解的表情,在其意識里也始終認為這是一種識大體的舉動,是對朋友的尊重。
這件事情雖小,卻反映出人與人之間,由於不同的文化和觀念而造成的理解上的誤區。昆蘭是美國價值觀的典型代表,是美國式理性文化[2]的體現。他重事實、處事冷靜、態度客觀。在影片中昆蘭的行事邏輯體現為對事而不對人,小孩子間的吵鬧就是小孩子間的事情,不會上升到其他層面;在法庭上他證實許大同打過孩子;為了幫助許大同,他親自跑到唐人街去尋找證據。這些都表現出其鮮明的西方理性思維。並且,美國的司法程序也同樣重事實,講求證據,據此進行邏輯判斷。即使是一個父親愛自己的孩子,都要憑證據說話。從影片中可以看出,美文化中雖然都強調理性,但其本質是不同的。許大同從幼年到成年,一直生活在中國的社會環境中。這些觀念一旦形成,便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思想和行為方式。雖然來到美國後,環境有所改變,但骨子裡的一些觀念性卻還是根深蒂固存在著。當許大同與妻子簡寧為丹尼斯的訴訟案作準備時,許大同思索自己提供愛孩子的證明時,仍談及了曾託人從北京帶「中醫偏方」這個敏感的字眼,並糾結於求證這種「天經地義」的事情是何等荒謬的。這些都表明許大同沒有意識到遭遇法律訴訟的根本問題和症結所在,面對現實他既固執,又極度茫然。
二、家庭觀:家本位與個體本位
影片從各個角度出發,為觀眾塑造了一個實實在在的善良、敢擔當、仁義、愛家的好人許大同。但正是這樣一個在道德上近乎完美的人物,卻承受了本不該屬於自己的遭遇。這無疑會引起觀眾極大的同情與思索。首先,許大同認為孝道是最基本的家庭道德。當法官問及他是否親自給兒子刮痧時,許大同僅有片刻的思索,便點頭承認,他既擔心父親以後無法在美國定居,也擔心年事已高的父親接受庭審。當簡寧站起來想要反駁時,這位一向疼愛自己妻子的丈夫,表情變得少有的嚴肅和不容置疑。丹尼斯住進福利院後,他也向父親隱瞞了原因。父親回北京前,他甚至不顧法庭的禁止令,自作主張將孩子帶去機場,為的只是見爺爺一面。影片通過這些細節的描寫,揭示了許大同對孝道的恪守。即使自己需要背負上難以承受的重壓,違背法律,他都在所不惜。在昆蘭的視角,刮痧是許大同父親做的,當然就應該由許父承擔,許大同怎能替別的個體頂罪呢。但在許大同眼裡,代父受過是必守的孝道,是天經地義的。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同樣一件事情,得出完全不同的看法。 其次,在對待許大同打小丹尼斯的事情上,也體現出中西家庭觀上的巨大差異。根據中國傳統觀念的「父為子綱」,孩子是父母私有財產的一部分,孩子要無條件服從父母。孩子首先是家庭成員,然後才是社會成員。只要有「打」的理由,父母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孩子的感受是其次的,因此才會有爺爺和小丹尼斯解釋說「打是親罵是愛」。昆林覺得許大同在大庭廣眾下竟然動手打丹尼斯,這無疑是對人權的踐踏。父母從為孩子好的角度出發,查看孩子的日記、信件,禁止孩子在中學階段戀愛等現象,在中國很常見。在美國,孩子首先是作為平等的個體的社會一員,然後才是家庭成員。美國人的思想中,人生而平等,孩子與父母是平等的,不具有從屬關系。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擁有自主的生存和發展的權利,父母無權剝奪。西方國家中父母與孩子以平等的朋友關系相處,父母進入孩子房間之前會先敲門等,孩子成年後會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由此,我們可以發現,許大同行為中的欺騙、分居甚至是劫持等,都是從集體為基礎的家庭觀念出發,而他自己背負的是超越個體的家庭利益。
三、個體利己關:偏秩序等級與重絕對平等
影片為主人公設置了許多障礙與挫折,通過許多的細節鋪陳將戲劇矛盾一步步推向激化。其情節牽動人心的關鍵在於許大同越是極力維護家庭中其他成員的利益,使他們不受到傷害,便越是使事情陷入難以收拾的境地。首先,許大同的努力其實質也是一種利己的行為。因為在他的意識中,只有家庭幸福,才有個人的幸福。從最開始的當眾訓斥孩子、「替父頂罪」、庭審上的公開憤怒、對美國司法邏輯的抱怨,到怒斥好友、憤然辭職、違背法庭禁止令,再到不顧生命危險爬上九樓給孩子送聖誕禮物。雖然主人公吃盡了苦頭,但他維護自己和家庭利益的方式卻背離和超越了美國社會所能提供給他的合理方式,因而距離理想的結果也越來越遠。許大同的形式邏輯體現了中國傳統社會仁愛所強調的差序格局,這種格局以「己」為中心,如石子投入水中推開的波紋,一圈圈愈推愈遠,愈推愈薄。[3]特別是許大同在對自己的案子上,並不是從專業的角度出發,而是從信任的角度出發,要求一向涉及知識產權案子的昆蘭來做自己的辯護律師。根據血緣關系的親疏遠近,由愛父母推而廣之,仁愛程度也逐漸遞減。中國的「利己」包含了主體自我價值的實現及根據親疏一定程度的「利他」。由此,就不難理解許大同以這種思維方式出發的做法了。
其次,美國的「利己」思想,包含了對個體追求個人利益的肯定,強調個人本位,即以人的自由、平等為基礎,追求自身利益的合理性。西方基督教宣揚包含「愛你的敵人」的對一切世人的無差別的愛,不會因親疏遠近發生變化。因此,當昆蘭在聽證會上看到那些孩子背部的照片時,完全沒有考慮過當事人與自己的朋友的關系,而是當眾義正詞嚴說,「你怎麼能這樣對自己的兒子」,「如果你把這稱之為治療,我不知道什麼才叫虐待兒童!」此外,昆蘭認為許打孩子是侵犯孩子的個人權利,和「給他面子」等混亂的邏輯聯系不上。類似的,昆蘭在法庭上講出許打孩子的事實,也只是基於在法律面前講出事實而已,因此也導致了許認為昆蘭出賣他。中美文化的差異導致理解的鴻溝,二人基於各自的文化背景對對方的做法作出判斷,產生誤解是在所難免的。
綜上,影片《刮痧》中,許大同的行為之所以會引起他人的誤會,是因為其置身於一個與自己文化觀念、價值原則完全迥異的環境當中。而許大同對美國文化價值觀的困惑不解,也正源於其自身根深蒂固的中國文化觀念,並固執、無意識地以此為出發點來審視與評判外界。影片雖然以大團圓結局,但其所觸及的文化主題卻必然引起觀者的長久思索。

2、中醫葯故事

老鸛,是鳥名,它羽毛灰白色,嘴長而直。一般住在江湖池沼近旁,捕食魚蝦等為生。

這里有個故事。相傳,在隋唐時期,我國著名醫葯家孫思邈雲游在四川峨眉山上的真人洞,在洞中煉丹制葯,為患者治病解疑。由於四川屬盆地氣候,濕度很大,上山求醫的患者中有許多風濕病患者,孫思邈卻束手無策。

這天,孫思邈帶著徒兒上山采葯,忽然發現一隻灰色老鸛鳥在山崖上不停地啄食一種無名小草,許久之後,才拖著沉笨的軀體緩慢地飛走了。過了幾天,孫思邈又見到這只老鸛在啄食這種小草,隨後飛走了。奇怪的是,老鸛已無病態,飛得輕巧雄健有力。

孫思邈對身邊的徒兒說:老鸛鳥常年在水中尋食魚蝦,極易染上風濕病痛,老鸛鳥能食此草,說明此草無毒,能治療風濕病,我們也把這草採回去試用。

風濕病患者用水煎此草服汁,連服幾天之後,奇跡發生了,原來雙腿紅腫的關節,都腫消痛止,可以行走自如了。

喜訊傳開,慕名前來求治者絡繹不絕,治癒的人也越來越多,大家請孫思邈為小草起個名,孫思邈說:這葯草是老鸛鳥認識的,就叫它「老鸛草」吧!

現代植物為牻牛兒苗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牻牛兒苗,或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老鸛草,除去殘根的全草入葯。性味苦辛、平,祛風、活血通絡。治風濕疼痛,肢體麻木,關節酸痛,癰疽,跌打,腸炎,痢疾。

據《滇南本草》載,老鸛草可祛諸風,治皮膚發癢,通行十二經,治筋骨疼痛、痰火痿軟、手足筋攣麻木等。用法與用量為:水煎內服6-15克干品,或浸酒或熬膏。在民間,運用老鸛草治療風濕病,由於療效顯著而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2)經絡養生故事擴展資料:

基礎理論

中醫基礎理論是對人體生命活動和疾病變化規律的理論概括,它主要包括陰陽、五行、運氣、臟象、經絡等學說,以及病因、病機、診法、辨證、治則治法、預防、養生等內容。

陰陽

是中國古代哲學范疇。陰陽學說,認為宇宙間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對立又統一的陰陽兩個方面,經常不斷地運動和相互作用。這種運動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運動變化的根源。古人把這種不斷運動變化,叫做「生化不息」。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對立統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則),萬物之綱紀(一切事物都不能違背這個法則而存在),在變化之父母(事物的變化是由事物本身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形成的),

生殺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來自於這個根本法則),神明之府也(這就是自然一切奧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須從這個根本問題-陰陽上求得解決)」。闡明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生長、發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陰陽兩個方面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因而,陰陽學說也就成為認識和掌握自然界規律的一種思想方法。醫學屬於自然科學范圍,認為人體生理活動,疾病的發生發展,也超越不出陰陽這個道理。因此,我們想要掌握疾病的發展過程,探求疾病的本質,從而獲得滿意療效,就必須探求人體的陰陽變化情況。

五行學說

即是用木、火、土、金、水五個哲學范疇來概括客觀世界中的不同事物屬性,並用五行相生相剋的動態模式來說明事物間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五行學說」是指這五類物質的運動變化,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以相生、相剋作為解釋事物之間相互關聯及運動變化規律的說理工具。

中醫主要用五行學說闡述五臟六腑間的功能聯系以及臟腑失衡時疾病發生的機理,也用以指導臟腑疾病的治療。

運氣學說

又稱五運六氣,是研究、探索自然界天文、氣象、氣候變化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影響的學說。五運包括木運、火運、土運、金運和水運,指自然界一年中春、夏、長夏、秋、冬的季候循環。

六氣則是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運氣學說是根據天文歷法參數推算年度氣候變化和疾病發生規律。

臟腑學說

主要研究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和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經絡學說

與臟腑學說密切相關。經絡是人體內運行氣血的通道,有溝通內外,網路全身的作用。在病理情況下,經絡系統功能發生變化,會呈現相應的症狀和體征,通過這些表現,可以診斷體內臟腑疾病。

3、古代人養生很重視睡覺,現代人要養生該向他們學習些什麼?

古人是我們看不透的人,古人的生活方式我現代人的生活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古人有很多行為方式是我們現代人無法理解的,但是古人卻在養生方面很注重,比現代人要健康很多,那麼現代人該向古人在養生方面學習什麼。

1、經絡養生

我們現代人認可經絡的存在,但是古人卻相信經絡的存在,不然古代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神話故事,而且古人還認為經絡養身對身體非常有用,古人在皇帝《黃帝內經》當中就曾記載過,經絡具有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之作用。

可見經絡養生對於古人而言有多重要,所以古代中醫認為,疏通經絡可以作為治病的重要方法,其次就是認為中醫養生可勇於古代生活當中,所以古代才有了按摩、針灸的治病和調理方法。

2、飲食養生

古人對於飲食方面非常注重,雖然電視上也曾演過許多相同的場景,但卻能夠感受到古人對於飲食方面有多注重,但是現代人卻經常點外賣,不做飯,而在古代家家戶戶都要做飯,就算是貧窮人家,吃不起貴的東西,在飲食方面也格外主動,有能力的古代的人飲食養生更加註重,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古人飲食養生的方法。

3、修身養性

現代我們常說人想要一個好身體,就不要身體,而古人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古醫家孟說雲:「若能保身養情者,常須善言莫離口」,「口有善言,又當身行善事」。這句通俗的解釋,人想要一個好的身體,就要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4、養生之道是什麼?

5、求醫不如求己第一本 07.2月出的第一版和07.4月出的第二本有什麼不同?

求醫1和2是不一樣的.第一本的目錄如下:
代序:我與《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不解之謎
第一章 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1.獻給父母的愛
2.即時的回報
3.一切醫療的最終目的都是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
4.原來生病並不是一個人的病
5.身體的開關――人體自我的診斷程序
6.每個人的身體都是陰陽不平衡的
7.如果疾病是魚,那麼身體應該如何養它
8.為什麼要讓身體撫養疾病――千萬別讓亞健康得逞
9.要相信人體有很強的自愈能力
10.對待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11.如何吸收自然界中的各種正面能量
第二章 保養先從經絡開始
1.學習經絡養生治病的最好捷徑
2.神秘的三焦經――人體健康的總指揮
3.救命的心包經――人體自身的靈丹妙葯
4.小腸經――心臟功能的晴雨表
5.肝經上的太沖穴――最值得人心生敬畏的穴位
6.膀胱經――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
7.膀胱經的妙用
8.補腎最強法――玫瑰的激情
9.腎經――生命的至寶
10.這種升陽強壯法可以讓你在瞬間強壯起來
11.預防衰老的秘方――獻給工作狂們的禮物
12.按摩脾經治大病
13.外國人的心經
14.肺經――大器晚成的相傅
15.膽經――排解憂慮的出口
16.一覺睡到自然醒――非常簡單的失眠調養絕招
第三章 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葯齊全
第四章 自己才是葯師佛
第五章 慢性病可以這樣去治
第六章 思考疾病
後記:這是一本給我們生活帶來福氣的書
附錄一:中里巴人護生演義
附錄二:《求醫不如求已》常用穴位指南

第二本的目錄如下:
我們可以對我們的身體放心了〔代序〕
第一章 保養人體的「生、長、收、藏」
1.春天是祛病養肝的良機
2.冬病先從夏天治
3.秋季要「嬌生慣養」肺
4.冬季養生從避寒開始
第二章 到處都是祖傳秘方
1.到處都是祖傳秘方
2.「海的女兒」的養生經——雙腳同時寫「馬」字
3.強壯我們身體和心靈——道家養生功中的「撞丹田」
4.來自天涯的寶貝——敲帶脈
5.減肥要和自己的喜好結合才有效
6.讓生命的每一天都有神醫的護佑——奇妙的足底反射療法
7.可以終生相依的朋友——好補氣血的山葯薏米芡實粥
8. 虎虎生風——決定男子性能力的是肝腎兩經
9.千年導引術——五行相配的穴位才是人體的妙葯
第三章 每個人都將是解救自己的觀音
1.每個人都將是解救自己的觀音
2.孩子的聲音是上天派來給我們打通周身萬脈的
3. 處無爭之地,騎獨後之馬,得自然神力
4. 喜悅來自於脫胎換骨
5.同氣相求,心安身健
6.被人罵的滋味——都是《求醫不如求己》惹的禍
7.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葯
8. 無言得博雅,未名大歡喜——來自於北大的感動
9.人最大的病就是恐懼
10.獻給父母的愛〔2〕——推腹法、跪膝法、金雞獨立
第四章 華佗妙手自家生——人體常見小頑疾根除法
1.用刮痧和掌根按揉法就可以把頸椎病治好
2. 獻給電腦族們的福音——肩膀痛的自我防治法
3.鼻子只是鼻炎的替罪羊
4.養生最要緊的是樂在其中
5.讓痘痘曇花一現
6.一招天河水,拳拳舐犢情——小兒發熱的通治之穴
第五章 感悟《黃帝內經》
1.古法今用
2.破解穴位的不傳之秘
3.輕松找穴位
4.讀中醫書要學對自己身心有用的
5.為自己把脈——觀賞五臟的精靈之舞
第六章 讓身心一天比一天強壯
1.長生從養「筋」開始
2. 打通督脈和膀胱經——防治眾多疑難雜症的萬能功法
3.美麗新生活——四十歲只能算青少年
4.夢是生活的回報
5.美夢入懷隨喜去
6.妙用小周天,壽比彭祖年——改變我們先天之本的道家真功
7.彈指一揮間——抑鬱症的通用療法
8.無敵瑜伽
第七章 百病漸消,清福自來——經絡是人體的醫魂
1.福由心經生——心腦血管的通用保健之穴
2.危難時刻顯身手——化生氣血的小腸經
3.用心包經來包治百病
4.肝經的五輸穴是我們消解生活壓力的本錢
5.膽經養生大法——結拜膽經上的五大英雄之穴
6.治療一切慢性病的關健就是健脾
7.三焦經的啟示
8.腎經,強壯一生的經絡
9.膀胱經——身體的馬其諾防線
10.被忽視的大腸經
11.細說肺經
12.胃經——多氣多血的勇士
附錄
1.像中里巴人那樣生活 ——《求醫不如求己》的幕後故事
2.《求醫不如求己》讀者文摘
3.《求醫不如求己》解惑錄

不過建議你到迅雷網上下載視頻,因為看那個比看書容易理解

與經絡養生故事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