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心比力食療粥茶屋的18款體質養生粥
<
2、古代名醫
1.扁鵲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內邱縣), 戰國時代名醫。又家於盧國(今山東長清一帶),因名之曰盧醫。《史記》等載其事跡涉及數百年。扁鵲精於內、外、婦、兒、五官等科,應用砭刺、針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相傳扁鵲曾醫救虢太子,扁鵲死後,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於今永濟市清華鎮東。 扁鵲年輕時虛心好學,刻苦鑽研醫術。他把積累的醫療經驗,用於平民百姓,周遊列國,到各地行醫,為民解除痛苦。由於扁鵲醫道高明,為百姓治好了許多疾病,趙國勞動人民送他「扁鵲」稱號。
2.張仲景
張仲景名機,被人稱為醫聖。南陽郡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另說河南南陽市)人。生於東漢桓帝元嘉、永興年間,(約公元150~154年),死於建安末年(約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歲左右。相傳曾舉孝廉,做過長沙太守,所以有張長沙之稱。
張仲景從小嗜好醫學,「博通群書,潛樂道術。」當他十歲時,就已讀了許多書,特別是有關醫學的書。他的同鄉何顒賞識他的才智和特長,曾經對他說:「君用思精而韻不高,後將為良醫」(《何顒別傳》)。後來,張仲景果真成了良醫,被人稱為「醫中之聖,方中之祖。」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關,但主要是他熱愛醫葯專業,善於「勤求古訓,博採眾方」的結果。年輕時曾跟同郡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和臨床實踐,醫名大振,成為中國醫學史上一位傑出的醫學家。
3.李時珍
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身高約合現今1.63米,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李時珍三十八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再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以前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
李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李言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於學。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均名落孫山。於是,他放棄了科舉做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向父親求說並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
4.孫思邈
孫思邈(541或581~682)為唐代著名道士,醫葯學家。被人稱為「葯王」。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葯之資,罄盡家產」。及長,通老、庄及百家之說,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醫,「頗覺有悟,是以親鄰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濟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隱居太白山(在今陝西郿縣)學道,煉氣、養形,究養生長壽之術。及周靜帝即位,楊堅輔政時,征為國子博士,稱疾不就。隋大業(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隱於終南山,與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師,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辭不受,再入峨眉煉「太一神精丹」。顯慶三年(658),唐高宗又徵召至京,居於鄱陽公主廢府。翌年,高宗召見,拜諫議大夫,仍固辭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隨御。上元元年(674),辭疾還山,高宗賜良馬,假鄱陽公主邑司以屬之。永淳元年卒,遺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寧二年(1103)追封為妙應真人。
5.葛洪
葛洪(284~364)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葯學家。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內侯,後隱居羅浮山煉丹。著有《抱朴子》、《肘後備急方》、《西京雜記》等。其中丹書《抱朴子·內篇》具體地描寫了煉制金銀丹葯等多方面有關化學的知識,也介紹了許多物質性質和物質變化。葛洪精曉醫學和葯物學,主張道士兼修醫術。
6.黃甫謐
皇甫謐,幼名靜,字士安,自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肅靈台縣朝那鎮)人。生於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於西晉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活了六十八歲。他編撰的《針灸甲乙經》,還有《歷代帝王世紀》、《高士傳》、《逸士傳》、《列女傳》、《元晏先生集》等書,在醫學史和文學史上都負有盛名。
7.華佗
華佗(約145-208) 東漢末醫學家,漢族。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後漢書•華佗傳》說他「兼通數經,曉養性之術」,尤其「精於方葯」。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整理成一部醫學著作,名曰《青囊經》,可惜沒能流傳下來。
華佗醫術十分精湛,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葯,而且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
8.錢乙
錢乙,字仲陽。祖籍浙江錢塘,後祖父北遷,遂為東平鄆州(今山東鄆城縣)人。約生於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於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
錢乙的一生,在治學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專一為業,垂四十年」。
我國醫學史上第一個著名兒科專家錢乙撰寫的《小兒葯證直訣》,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兒科專著。它第一次系統地總結了對小兒的辨證施治法,使兒科自此發展成為獨立的一門學科。後人視之為兒科的經典著作,把錢乙尊稱為「兒科之聖」,「幼科之鼻祖」。
9.朱震亨
朱震亨,字彥修,生活於公元1231~1351年。元代金華(今浙江義烏縣)人,家居於丹溪,故後人尊稱為丹溪翁,亦稱為朱丹溪。自幼好學,師事朱熹的再傳弟子許謙學習理學,精通文哲,至四十歲才開始習醫,首先自學《素問》,而後又受業於劉完素的再傳弟子羅知悌門下。羅知悌雖為河間弟子,但旁通張從正、李東垣之學,故將劉河間、張從正、李東垣、王海藏諸家之書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當時名家之說,開拓了知識范圍。通過多年臨床實踐,朱氏自創新說,自成一家之言,創立了有名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及「相火論」學說,並於雜病提出了以氣、血、痰、郁的辨證治療方法,於醫學理論的發揮及雜病的治療作出了貢獻,被譽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論》、《局方發揮》、《金匱鉤玄》、《本草衍義補遺》等。此外,流傳有關丹溪之書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後人將朱氏臨床經驗整理而成。
10.葉天士
葉天士,名桂,號香岩,又號上律老人。江蘇吳縣人,約生於清代康熙五年(公元一六六六年),卒於乾隆十年(公元一七四五年)。
葉天士少承家學。他的祖父叫紫帆,名時,父親叫陽生,名朝采,都精於醫術。白天,他從師讀經書;晚上,他父親就教他「岐黃學」。因此,他從小時就自《素問》、《難經》及漢唐宋諸名家所著書,無不旁搜博覽。
3、比心比力食療粥有哪些
粥,不僅是我國人民的傳統優良飲食,而且還具有治病強身的功效,可以輔助治療疾病,保健養生,使人延年益壽。為病人康復中不可缺少的調理飲食。據《本草綱目》記載:粥淡滲下行,能利小便,每天晨吃餐粥,可以暢胃氣,生津液。
但是,中國人的粥,總的來說成分比較單一。北方的粥主要以大米、小米等穀物為主;南方人雖在粥里添加了少量蔬菜、肉、蛋或水果,但菜、肉等副食的種類及營養含量和正餐比起來還是偏少。很多人往往因為粥比較「頂飽」,所以喝粥時僅伴以少量清淡少油的鹹菜,這樣一來,人體日常必需的營養素就會攝取不足,長此以往必然造成體質的下降。
如果用其他食物與米同煮,那粥的種類和功用也就完全不同了。我國歷史上許多醫家研製了不同種類的粥,各起著不同的作用。明代偉大醫家李時珍,對於粥品就有著深入的研究,並在《本草綱目》中具體闡明了各種粥品的食療作用。比心比力食療粥,取法各家名方,精製而成5個系列18款上品食療養生粥。
(一)比心比力養肝粥系列
1、疏肝解郁粥 出自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適於疏肝解郁,調理脾胃,適合學習工作壓力大的人士食療養生。 2、養肝護肝粥 出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適於滋補肝腎,養血生精,保肝排毒,防膽固醇在肝臟內沉積等食療養生作用。 3、八寶養血粥 出自唐•陳藏器《本草拾遺》 ——適於補血養血,能促進血小板再生,是女性補血等食療養生。 (二)比心比力養心粥系列
4、安神補腦粥 出自《名醫別錄》 ——功能滋陰清熱,養血安神,適合心煩失眠,精神倦怠,注意力不集中人士食療養生。
5、健腦益智粥 出自明•蘭茂《滇南本草》 ——適於調節大腦神經,緩和大腦疲勞,消除緊張情緒等,特別適合用腦過度壓力過大,記憶力減退,心悸失眠者食療養生。 6、美容養顏粥 出自清•鄒澎撰《本草疏證》 ——適於養血活血,排毒養顏,美白祛斑,改善膚質,增強皮膚光澤度和彈性等食療養生。
(三)比心比力養脾胃粥系列
7、健脾養胃粥 出自清•黃元御《四聖心源》 ——適於健脾養胃,增進食慾,補氣養血,改善疲勞虛弱等食療養生。 8、兒童營養粥 出自東漢•張仲景《金匱要略》 ——適於全方位的補足兒童的營養保健,具有健脾養胃,強健體魄的食療作用。 9、雜糧營養粥 出自《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適於補充營養,保持膳食平衡,適合人們日常食療養生。 10、滋陰養生粥 出自《神農本草經》 ——適於想要控制體重的女士,以及需要降低血糖、血壓、總膽固醇、甘油三脂等人士食療養生。 11、益壽養生粥 出自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適於抗病強身,延年益壽,平補陰陽,非常適合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士食療養生。 12、母嬰保健粥 出自唐•孟詵《食療本草》 ——適於補氣養血,均衡營養,適合孕產期婦女食療養生。 (四)比心比力養肺粥系列
13、排毒養顏粥 出自明•李時珍《本草綱目》 ——功見清熱利濕,理氣活血,適合便秘,皮膚粗糙,急躁易怒的人士食療養生。 14、長 壽 粥 出自國醫大師朱良春益壽延年粥 ——適於延年益壽,具有通調氣血,補益五臟,緩解疲勞等食療養生作用。 (五)比心比力養腎粥系列 15、補氣養腎粥 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 ——具有補腎養肝,緩解疲勞,增強身體活力,烏發明目等食療養生作用。 16、補鈣壯骨粥 出自東漢•張仲景《傷寒論》 ——具有養腎壯骨,增強身體抵抗力,健脾益智等食療養生作用。 17、瘦身健美粥 出自《神農本草經》 ——適於除濕降脂,健脾清熱,適合需要控制體重的人士食療養生。 18、情 侶 粥 出自《中華食療本草》 ——具有滋陰補陽,通調臟腑經絡,使氣血充盈而調和的食療養生作用。 用粥食療養生在我國由來以久,它把葯食同源中葯材的食療作用與米粥健脾補中氣的食療效果有機地結合起來,寓粥於食補之中,具預防疾病的養生作用。
眾所周知,五穀雜糧不易消化,中葯材口感往往不佳,各種原料混合後在熬煮的時又多費時費力。因此,養生粥在普通家庭中並不多見。因此,在古代,人們將五穀雜糧研磨後熬煮成米糊食用,《古樂府》中就有對米糊的記載,古人認為「米糊」是第一補人之物。五穀雜糧熬煮成米糊後,呈液態,營養更易消化吸收,與腸胃相得。各種雜糧果仁一起熬煮,營養更為豐富。
濟南比心比力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於食療食品的專業研發生產機構,一直專注食療粥茶產品的開發與推廣。通過結合現代化的烘焙提香、梯度粉碎等技術將精選出來的傳統中醫名家食療名方製作成多款養生粥料。具有以下特點:
1、 組方精良——每款粥都是一個完整的中醫名家粥療配方。
2、 選材道地——每種葯材原料都是道地產區葯食同源中葯材。
3、 營養豐富——每一口粥都包含不下10種養生食材。
4、 時尚快捷——現做現賣,紙杯盛放,隨買隨走。
一杯熱粥,兩碟小菜,方便卻不簡單,對每個人卻都有著永遠解不開的情結,比心比力養生粥彌散著穀物的清香,匯集了中草葯的精華,潛移默化地關心著您的身體,更是您養生保健、健康長壽的最佳選擇。
每天一杯粥,生活樂無憂,品味、時尚、健康,當然喝比心比力食療粥。比心比力食療養生粥,不止是好喝!
4、那個國醫大師 朱良春 能治癌症 是真是假啊
國醫大師朱良春,這個國醫大師是國家評定的,不是協會、學會評定。朱良春老先生確實是中醫泰斗,治療各種疑難雜病,療效都是很高的。可惜已經去世,享年98周歲。
5、五穀養生粥都包含什麼原料!聽說可以均衡營養,促進健康。是真的嗎?
【五穀養生粥】
原料: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粳米100克
做法: 1、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洗干凈後泡水兩個小時。桂圓去殼。紅棗、粳米洗凈待用。
2、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壓鍋,加上1500ML的水,蓋蓋壓閥,大火噴氣後,關火。等到氣全部泄光後,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三次後即可。
3、喜食甜的,食用時可以加糖,但是最好是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最佳。
貼心建議:
1、介紹一種高壓鍋煮稀飯省氣快速的好辦法:如上所述,蓋蓋壓閥大火燒至噴氣後,關火。等到氣全部泄光或者15分鍾後,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23次後即可。我的體會是,如果是普通的白米稀飯,只用兩次就非常好。如果是五穀雜糧飯,事先沒有泡發雜糧的話,三次即可。事先泡發的話,兩次也足夠了。當然還要根據各家壓力鍋的具體情況而定。我家用的是蘇泊爾的聚能環,效果確實不錯,我有時偷懶,根本不等到泄完氣,就又開火,效果也很好。至於電壓力鍋,沒有試過,大家可以試一下,原理都是一樣,只不過是時間不同而已。但是一定要等到氣全部泄完再開蓋。
2、趕時間的話,雜糧也可以不事先泡水。我常是下班回來,抓上一把就煮,味道口感沒有什麼差異。
3、除了上述雜糧外,大家還可以根據自家情況,酌情自定。但不管怎樣,還是建議薏米、黑米、芡實、糙米、紅豆、紅棗、桂圓、粳米不要省。
4、粳米一定不能省。它在這里的作用既能使稀飯產生粘性,同時又緩和了雜糧粗糙的口感,保護了胃。用糯米代替也可以,但是容易增加胃部負擔。而且糯米的熱量也高。我個人還是喜歡粳米。用東北大米就很好。
蕎麥:富含保健療效功能的纖維素,多種維生素和礦質元素,其含量均高於其他禾穀類糧食作物。蕎麥中含有其他糧種沒有的維生素P,它具有軟化血管、降低人體血脂和膽固醇的作用,對預防和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病、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蕎麥粥營養價值高,能治燒心和便秘,是老人和兒童的保健食品。
薏米:含有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減少胃腸負擔的作用,還能增強腎功能,清熱利尿。薏米還具有防癌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可用於胃癌、子宮頸癌的輔助治療。薏米中含有一定的維生素E,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膚色。
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明目活血的功效。用它入葯,對頭昏、貧血、白發、眼疾等療效甚佳。具有較強的抗衰老作用,並且預防動脈硬化效果是白米的5倍之多。
芡實:又名雞頭米、水雞頭、雞頭苞等,古葯書中說它是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糧菜佳品。它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是秋冬進補的首選食物。
綠豆: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葯用價值,有濟世之良谷的說法。
糙米: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還有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和貧血症。它還保留了大量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有益菌增殖,加速腸道蠕動;膳食纖維還能與膽汁中的膽固醇結合,促進膽固醇的排出,從而幫助高血脂症患者降低血脂。還能幫助人們消除沮喪煩躁的情緒,使人充滿活力。
紅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
麥仁:不含膽固醇,富含纖維。含有少量礦物質,包括鐵和鋅。
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還具有保肝護肝和較強的抑癌、抗過敏等作用。
桂圓:其主要功能是安神,治失眠、健忘、驚悸。《名醫別錄》稱之為益智,言其功能養心益智故也。有滋補強體,補心安神、養血壯陽,益脾開胃,潤膚美容的功效。
6、我有頑固性失眠15年了請問找那個醫生?
頑固性失眠最難治癒了。找醫生葯補不如食補,每天喝一碗養生粥,一月左右就可以了治癒了,用五穀雜糧做的粥。
7、冬季適合女性喝的粥有哪些?
冬季宜喝哪些粥
第一,宜喝二乳粥。鮮牛奶250克,鮮羊奶120克,粳米90克,白糖適量,水煮成粥。二乳粥具有補虛損、潤五臟的作用。適用於體質衰弱、氣血虧損、病後虛羸、便秘等病症。
第二,宜喝雞汁粥。母雞1隻,粳米100克,精鹽少許,水煮成粥。雞汁粥具有滋補氣血、安養五臟的作用。適用於虛勞諸證、精血虧損、腎氣不定、產婦營養不足等病症。
第三,宜喝核桃粥。核桃仁30克,大米適量,水煮成粥。核桃粥具有補益身體的作用。適用於老年人、小孩體弱者。
第四,宜喝栗子粥。粳米250克,栗子50克,水煮成粥。栗子粥具有養胃補腎、壯腰膝、強筋骨的作用。適宜於腎虛腰酸、腿足無力以及中老年多尿者服食。
第五,宜喝芍葯知母紅糖粥。芍葯、桂心、防風各10克,知母、麻黃各6克,制附子8克,甘草3克,粳米150克,紅糖適量,水煮成粥。芍葯知母紅糖粥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適用於四肢關節疼痛、腳腫、頭暈短氣等病症。
哈哈,姐姐養顏噢!!!
8、「粥公粥婆」的由來和哪位大人物有關系呢?
「粥公粥婆」是從清朝時期開始流傳的,當時還和清朝的康熙皇帝有很大的關系,因為當時皇帝出宮微服私訪,到了廣州的時候,中了風寒,病了好長時間都不見好,後來吃了粥公粥婆熬得葯膳粥,很快就好了,粥公粥婆也因此出名了。
在清朝康熙16年的時候,又一次康熙皇帝為了體察民情,第五次離開京城去微服私訪。在秋天的時候,皇上攜帶隨從來到了廣州,但是在路上染了風寒,很長時間都沒有治癒。當時廣東封疆大使察哈爾下文通告嶺南各路名醫為皇上治療疾病,但是都沒有結果。後來聽說梅州鄉間有一對年逾八旬的阿公阿婆非常擅長熬粥,他們所熬的粥是根據家傳密笈配製,除了滋潤可口,還能養生健體、消病祛疾。
於是察哈爾派專人把這對阿公阿婆接到了巡督府,並且按照阿公阿婆的要求架起了柴鍋土灶,以精選的嶺南特有烏梅為主料,再配以其它輔料及若干味中葯,經過好幾個時辰的文火慢熬,一鍋飄著葯香的養生粥就熬制完成了。康熙皇帝小啜了一口,頓時感覺氣順了,連續三碗下肚,血脈開張,印堂發亮。後來沒出三天,康熙皇帝就精神氣爽,徹底的痊癒了。而這對年邁的阿公阿婆一時間也是名聲大振,遠近聞名。
後來,梅州的這種養生粥在民間廣為流傳,並被冠之以「粥公粥婆」的美譽。至民國初年,隨著廣州、潮汕、梅州客家人赴南洋淘金熱的興起,深得真傳的阿公阿婆的兒子一同前往,在馬來西亞以「粥公粥婆」養生粥坊為生,他通過多年的實踐和經驗的代代積累,「粥公粥婆」無論是從營養、色澤還是口感上,都不斷提升,並被不同膚色的人們所鍾愛。
9、去醫院看失眠,醫生給我開了瓶五維他口服溶液,還往裡配了很多針劑,黃色的讓配進去喝。哪位大神知道配的
不要著急,一定是心事太重了,
失眠是身和心的雙重問題,身體問題一定要到中醫大夫處望聞問切四診辯證中葯調理,剩下就是心理問題了,
建議:
將不良情緒放空,放鬆心情,不要讓太多的事情纏繞你,不然華佗再世也無招,
晚飯不要吃太多,8點以前吃完,睡前調整情緒,不要興奮,喝一杯牛奶,11點躺在床上睡覺時一切都要准備好(只剩下床頭燈未關),看一本書(你最不喜歡看的書),有困意扔掉書原姿勢閉眼就版睡,甚至可以不抬手關台燈;
如果半夜醒來難再入睡,建議不要看錶(知道時間對你是個惡性刺激,你又會想,壞了,我又要睡不著了),盡量讓自己平靜,或繼續看你最不喜歡看的書,或按揉雙側「神門」穴位,連續一周試著把生物鍾調整過權來,建議你試一試,祝做個好夢!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