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極的養生功效
2、哪種太極拳養生治病效果
我的老師70多歲了。從小就練陳式太極拳。 他一直以科學的態度追求真實的太極拳。
我的理解,他追求的是太極拳的道。從人的自身的本能出發,適應人體的運動規律。
他多次說過,太極拳不治病,只是讓你活著的時候更舒服些,少些痛苦。 太極拳也不能延年益壽。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說明可以延年。 不過可以讓你更健康,活得更快樂些。
太極拳不治病的理內解是這樣,他不是醫生,不是葯,所以他的功能不是治。 不過,也許可以讓你減少一些得病的可能。 比如按摩效果好,就直接去按摩,不要找太極拳。比如安靜對某些人的某些疾病有好處,有多種方法可以讓心靜下來,而且更直接。
太極拳不是神。不要迷容信。只是客觀的學習研究,才知道太極拳的博大精深。才能更好的愛它喜歡它。而不是迷信或者是誤解它。
3、什麼是食療養生
你好,食療養生即利用食物來影響機體各方面的功能,使其獲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種養生方法。
4、太極拳的養生功效有哪些
5、太極養生具體是怎麼養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6、太極養生具體是怎麼養生的
打太極拳要求松靜自然,這使大腦皮層一部分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而得到休息。同時,打拳可以活躍情緒,對大腦起調節作用,而且打得越是熟練,越要「先在心,後在身」,專心於引導動作。這樣長期堅持,會使大腦功能得到恢復和改善,消除由神經系統紊亂引起的各種慢性病。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有意地運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因而有利於改善呼吸機能和血液循環。通過輕鬆柔和的運動,可以使年老體弱的人經絡舒暢,新陳代謝旺盛,體質、機能得到增強。太極拳在技擊上別具一格,特點鮮明。它要求以靜制動,以柔克剛,避實就虛,借力發力,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隨人則活,由己則滯。為此,太極拳特別講究「聽勁」,即要准確地感覺判斷對方來勢,以作出反應。當對方未發動前,自己不要冒進,可先以招法誘發對方,試其虛實,術語稱為「引手」。一旦對方發動,自己要迅速搶在前面,「彼未動,己先動」,「後發先至」,將對手引進,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轉移對方力量,乘虛而入,全力還擊。太極拳的這種技擊原則,體現在推手訓練和套路動作要領中,不僅可以訓練人的反應能力、力量和速度等身體素質,而且在攻防格鬥訓練中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打太極拳則可使身心俱健,強外固內,有助於疏通經絡,消除心中的郁悶,實是外強筋骨,內調精氣神之有效手段。
7、食療養生吃什麼?
推薦食用蜂蜜,蜂蜜中含有百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酶類脂度類等上百種營養物質,是很好的日常滋補食品問,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
推薦每日選用60°C左右的溫水答沖泡蜂蜜回水飲用,避免水溫過高導致蜂蜜中的營養物質被高溫分解答破壞,從而影響其滋補調理的效用。
8、如何食療養生
注重軟、爛、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魚肉等葷菜,特別是豆類、花生米等硬果類都要煮透、燒熟使之軟爛,便於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纖維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細作,富含營養。保持新鮮、清淡:各種食物均應新鮮,不宜存放過久食用。吃新鮮而含纖維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黃瓜、番茄、土豆、菠菜葉、小白菜、蘋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於消化吸收,又利於胃病的康復。
慢性胃炎患者忌食烈性酒(其他酒類也應少飲或不飲)、香煙、濃茶、咖啡、辣椒、芥末等刺激性強的調味品。不宜吃過甜、過咸、過濃、過冷、過熱、過酸的湯類及菜餚,以防傷害胃黏膜。大量飲用碳酸飲料也會對胃黏膜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
其實,治胃病「三分治療,七分養」,多注意點自己的身體,對自己好點才是最關鍵的,胃不好根在膽,由於長期飲食結構不合理,作息無規律,讓外邪入侵,導致寒氣增加,膽汁減少,部分膽汁逆行入胃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憑障產生破壞形成胃的不適情況,出現打嗝噯氣現象,膽往往是被忽視的地方,可以用其他方式給予調理,或許能改善,但根不除不能完全好起來,膽很多些要,有時間到附近野地刨些帶根的紫花苦菜茶,煮水加紅糖,花冠紫色,莖有白絨,產地灌南,春季採收。去除雜質後,平時食東西清淡些少油,少食生冷油辣之物,盡量不要熬夜,少食多飲多食。
9、國內著名的十大養生專家是誰?
分析如下:
1、中里巴人:中里巴人家學淵源甚深 其父為八卦掌第四代傳人。
2、林海峰:國際著名營養大師 整體自然醫學療法創始人,青年時期開始學習微生物學和細胞學,師從美國營養學博士謝立啟先生。
3、朱鶴亭:道號玄鶴子。國際著名養生學家、中華醫學家、食療學家、玄學家、武學家。自幼承受家教,熟讀四書五經,習醫、武、堪輿 學道家養生學術。讀中學和在入北京大學學習時期,研修中西醫理論、 潛修老莊哲學,道、佛學經典。
4、楊力:著名中醫學家、作家、學者、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北京周易研究會會長。
5、張國璽:現為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璽研究員從事老年醫學及養生保健方面的研究近20年。
6、胡維勤:中央警衛局中南海門診部保健專家、主任醫師、正師級教授。
7、張家瑞:台灣省台南縣人,1948年6月出生。財團法人台南高工文教基金會董事 ,台灣中華全民自然養生協會秘書長,台灣中華離子醫學民間團體教授,台灣中華自然醫學宣導中心創辦人。
8、曲黎敏:北京中醫葯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華醫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9、孔令謙:四大名醫孔伯華嫡孫、著名中醫孔少華之子、多年來研習太極與養生之道20餘年。
10、王洪圖:研究《黃帝內經》三十多年。發表論文四十多篇,出版的專著有二十多部,他能把兩千多年前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倒背如流。因此他在業界被尊稱為內經掌門人。
(9)太極食療養生擴展資料
養生,動詞也,亦可為名詞。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養,即調養、保養、補養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長之意。現代意義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
養生學是一門涉及諸多學科的綜合科學,它包括中華中醫學、康復學、營養學、美學、心理學、國學、物理學、化學、藝術、烹飪、運動學、佛學、道學、儒學等等。
10、養生食療有哪些
蓮藕
蓮藕具有多種食療效果。現代科學分析,蓮藕含有大量鐵質,具有補血作用。
蓮藕片(11張)
豐富的維生素C、抗氧化物、多醣和多酚類則可達到抗癌效果。以中醫來說,生熟藕各具不同效果,蓮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熱涼血;煮熟後性味溫平,有助健脾胃,《本草綱目》稱為「靈根」。
蓮藕生食可清熱、止血、散瘀,適用於經常口乾舌燥和火氣大的人。生藕並有清肺止血效果,早期常用來治療肺結核;且對於經常流鼻血的人,也有止血效果。對情緒不穩定、焦慮、失眠或神經緊張,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但生藕有類似收縮血管效果,如有婦女痛經、經期不順或手腳冰冷的人,不建議經常吃;產後需等惡露排凈再用。蓮藕煮熟則有健脾胃功效,很適合老人、小孩補養。
提醒:蓮藕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蓮藕含高纖,會促進腸蠕動,建議有潰瘍、脹氣和大腸激躁症的人不要吃多。
燕麥
燕麥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糖,可增加膽固醇代謝,很適合高血脂的人。
燕麥
燕麥的麩皮含豐富維生素B群,有助胎兒發展,孕婦可以多吃;燕麥的維生素E則可增加記憶力;葉酸、礦物質及鐵質,可抗癌、預防貧血並幫助傷口癒合。燕麥纖維含量高,易有飽足感且幫助排便,不但延緩血糖升高速度,減少脂肪堆積,且熱量比米飯、面條低,很適合作為減重食物。
提醒:燕麥屬於高纖食物,脹氣及對麩質過敏的人不適合吃。[2]
核桃
核桃,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並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乾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製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核桃果在國外,被稱為「大力士食品」、「營養豐富的堅果」、「益智果」;在國內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生之寶」的美稱。其卓著的健腦養生效果和豐富的營養價值,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推崇。[3]
現代研究發現,核桃的營養非常豐富,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因此,常吃核桃,可為大腦提供充足的亞油酸、亞麻酸等分子較小的不飽和脂肪酸,以排除血管中的雜質,提高腦的功能。另外,核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對於治療神經衰弱、失眠症,鬆弛腦神經的緊張狀態,消除大腦疲勞效果很好。核桃有益大腦的真正原因是核桃仁中富含磷脂,磷脂在體內通過轉換能夠起到活躍大腦神經的作用,從而使人體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記憶力。以核桃為原料的植物蛋白飲料如六個核桃、核桃花生露等,飲料中富含的亞油酸甘油脂、亞麻酸及油酸甘油脂,尤其對於老年人來說,也省去了剝殼的工序。
核桃功效
【健腦益智功效】:核桃中所含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亞油酸甘油脂,這些油脂還可供給大腦基質的需要。核桃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鋅和錳是腦垂體的重要成分,常食有益於腦的營養補充,有健腦益智作用。
【抗衰老功效】:核桃仁中所含維生素E,可使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害,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的作用,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於彈性[4];是醫學界公認的抗衰老物質,所以核桃有「萬歲子」「長壽果」之稱。
【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臟】:核桃具有多種不飽和與單一非飽和脂肪酸,能降低膽固醇含量,因此吃核桃對人的心臟有一定的好處。
【治療失眠、神經衰老】:經常食用核桃仁對腎虛引起的失眠有醫治作用。另外,患有頭暈、失眠、心悸、健忘、食慾不振、腰膝酸軟、全身無力等症狀的老年人,每天早晚各吃1~2個核桃仁,即可起到滋補治療作用。
【鎮咳喘】:核桃仁有對抗組織胺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還有鎮咳作用。《本草綱目》記載:「洪邁雲:邁有痰疾,以胡桃仁三顆,生薑三片,卧時嚼服,及飲湯兩三呷,又再嚼桃仁、姜如前數,即靜卧,及旦而痰消嗽止。」
此外,核桃樹枝對腫瘤有改善症狀的作用,以鮮核桃樹枝和雞蛋加水同煮,然後吃蛋,可用於預防子宮頸癌及各種癌症。[5]
提醒:
1、核桃的熱量高,油脂多,此外,陰虛火旺者、腹瀉的人不宜吃。
2、核桃仁有通便作用,但核桃外殼煮水卻可治療腹瀉。
3、吐血者、出鼻血者應少食或禁食。
4、吃得過多,會生痰、惡心,嚴重者會有嚴重的腹瀉,甚至水樣大便,造成身體脫水,如果因食用核桃造成腹瀉,必須及時就醫。[6]
黑芝麻
黑芝麻有健腦烏發養血功效,很適合大量消耗體力的人。現代科學證實,
黑芝麻(3張)
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飽和脂肪酸及亞麻油酸,是很好的護心食物。其中芝麻素可預防皮膚癌、降低膽固醇,對肝臟及腦神經具有保健效果。專家建議一定要咬破或碾碎吃,不然芝麻素無法被身體消化吸收。
提醒:黑芝麻在中醫里屬發物,有些人吃了會產生疹子或引發舊疾,若有這類體質的人要忌口。
白木耳、蓮子
白木耳,真菌類銀耳科銀耳,又稱銀耳、白木耳、雪耳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稱。它既是名貴的營養滋補佳品,又是扶正強壯的補葯。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做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葯」。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另外,銀耳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以及增強腫瘤患者對放、化療的耐受力。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在煮粥、燉豬肉時放一些銀耳,這樣即可以享受美食,又能滋補身體,一舉兩得。銀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等,所以銀耳粉有抗老去皺及緊膚的作用,常敷還可以去雀斑黃褐斑等。[7]白木耳有潤腸通便、潤肺生津功效,可緩解秋天的燥咳,所以有「平民燕窩」之稱。
白木耳、蓮子(7張)
蓮子可以健脾胃、清心安神。四神湯含蓮子、芡實、茯苓和山葯,可健脾胃、去除體內濕氣,是很好的養肝食物。白木耳蓮子湯含大量膠質並可安定心神,有美白回春功效。
蓮子營養價值
【防癌抗癌】:蓮子善於補五臟不足,通利十二經脈氣血,使氣血暢而不腐,蓮子所含氧化黃心樹寧鹼對鼻咽癌有抑製作用,這一切,構成了蓮子的防癌抗癌的營養保健功能;
【降血壓】:蓮子所含非結晶形生物鹼N-9有降血壓作用;
【強心安神】:蓮子芯所含生物鹼具有顯著的強心作用,蓮芯鹼則有較強抗鈣及抗心律不齊的作用;
【滋養補虛、止遺澀精】:蓮子中所含的棉子糖,是老少皆宜的滋補品,對於久病、產後或老年體虛者,更是常用營養佳品;蓮子鹼有平抑性慾的作用,對於青年人夢多,遺精頻繁或滑精者,服食蓮子有良好的止遺澀精作用;
【清心、祛斑】:帶心蓮子能清心火,祛除雀斑,然不可久煎。[8]
提醒:蓮子屬澱粉類,糖尿病患者要適量攝取。另外,脹氣、大便乾的人,也不要吃太多。
空心菜
空心菜可清熱解毒、潤腸通便,如同天然保護罩,可防止夏天的細菌病毒入侵
空心菜
體內。以營養學角度來看,空心菜的鹼性會降低腸內酸度,大量纖維質可降低膽固醇。
提醒:空心菜性味偏寒,體虛者不適合多吃。空心菜會影響中葯補養葯物,如服用人參、當歸、川芎、何首烏,宜錯開2—3小時後再吃空心菜。
白蘿卜
白蘿卜具多種養生價值,維生素C豐富,是蘋果和梨子的10倍。白蘿卜生
白蘿卜
食可止渴、清熱,並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有「小人參」美稱。
提醒:服用補氣的人參和高麗參時,要避開白蘿卜,以免補氣效果減半。因白蘿卜較寒,胃潰瘍、先兆性流產和經期不順的人,勿過量生食白蘿卜。
甘蔗
甘蔗味甘平,具有解熱止渴、生津潤燥、利尿和滋養功效,生飲甘蔗汁可
甘蔗
清熱助消化,凡是口乾舌燥、反胃嘔吐、消化不良和發熱退燒皆可使用,有「天然復脈湯」的稱呼。
提醒:甘蔗糖分高,中醫認為甜食會生痰,痰多的人不適合生飲甘蔗汁。糖尿病患者、代謝異常及血脂高者要小心飲用。
魚
魚類蛋白質利用率高、消化率達九成,容易消化吸收,適合老人、小孩或
魚類
腸胃剛恢復的人。魚類經過烘烤和水煮,能提升Omega-3脂肪酸效益;搭配低鈉醬油和豆腐,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提醒:魚類雖含有優質脂肪酸,但中醫認為,海鮮容易引起過敏,仍要適量攝取。
大米
中醫認為白米可以「強身好氣色」,以現代科學來看,米飯含有足夠的醣
大米飯
類和蛋白質,能夠提供能量來源,且蛋白質吸收率是所有谷類中最高的。
提醒:白米屬於澱粉類,若有其他五穀雜糧搭配,如地瓜,米飯分量要再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