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從養生的角度講,練哪種太極拳最好
和式太極拳是傳統拳術,屬於太極拳流派之一。始創於清末河南溫縣趙堡鎮太極拳名家和兆元,因地域亦被稱為趙堡太極拳。和式太極拳除具有一般太極拳的要點外,在理zd論、技術技法、強身養生方面都有其獨特之處。和式太極拳以《周易》理論為基礎,像其形取其義用其理,移動周身處處走圓,無不是圈,行成周身無處受力,自然圓活。和兆元出生於中醫世家,自幼習文學醫。1825年,師從本鎮拳師陳清平習武。後在北京供職,官授武信郎。在理學大家李棠階影響下,對太極拳版進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極拳理論有了長足發展。以理學、儒家、道家並結合醫學理論來指導規范拳架,使理論與實踐完美結合。創編了一套體用一致,技理相合的代理架,即和式太極拳。
相比較陳家權溝幾家的太極拳而言,和式太極拳運勁走圓,刪繁就簡,純粹自然,在集技擊,導引,散手於一身的同時,更加具備養生的作用。
2、練什麼太極拳養生最好
太極拳養生學蘊含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它和道教文化相結合,融入了道教中的精華——靜字,同時它又是一項武術運動,太極是一部充滿陰陽矛盾而又對立統一的辯證學說。其神玄絕妙不能一日而成。需要日積月累的修煉和領悟才能達到太極拳養生效果。
太極拳養生是動靜、虛實、開合、吞吐、剛柔、攻守、奇正、上下、內外、左右、進退等陰陽交替運動。人體各系統生理機能內部或機能之間,通過這種陰陽的交替,進行二元或多元交替運動鍛煉,克服對偶失衡狀態。
太極拳學靜勢動態的平衡,動中的秩序與和諧,自然與人的相對應而一致。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變人的心靈、性情、氣質和風貌,才能提高人的修養和理性。對太極拳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才能練好太極拳。
根據前輩拳論和自己多年的實踐體會,總結了三練三不練的練功法則,即練理不練力,練本不練標, 練身不練招。
一、練理不練力
「理」就是太極拳的道理、原理。太極拳練的是大道,即太極陰陽轉換中陽極 生陰、陰極生陽的原理。太極拳剛中寓柔,柔中寓剛,剛柔相濟;虛極生實, 實極生虛,虛實轉換。通過精神集中、以意導氣、以氣運身、意到氣到形隨的 練習,做到一動全動,周身相隨,內外相合。練功時循規蹈距,順其自然,不 能急於求成。練力指的是練習氣力,這種練習雖然將局部力量練得很大,但這 種力量是拙力、僵力,缺少靈性,為太極拳家所不取。
二、練本不練標
「本」是指本源、根本,即腎中元氣和下盤功夫。腎藏元陰元陽,為先天根本、 發氣之源。腎氣充足,則五臟得養,肝、心、脾、肺、腎各行其職,故能精力 充沛、力量充足、反應靈敏、身體協調。內氣充盈為本源之一。其二是指在周 身放鬆的基礎上,氣納丹田,沉入湧泉,達到上盤靈,中盤活,下盤穩固,落 地生根。「標」是指以練習身體各個部位的力量和硬度為主要目的的局部練習 方法。太極拳是內功拳,內外兼修,以練內培元為主,「培根潤源」,「培其 根則枝葉自茂,潤其源則流脈自長」。
三、練身不練招
練身就是練整體功力,招則是每一動作的攻防含義。初練太極拳的人,往往最 愛了解每招每勢的用法。如果單從招勢上去解釋和理解太極拳用法及內涵,不 可能得到太極拳之精髓。練太極拳必須經過熟練套路、動作正確、去僵求柔的 過程,使周身相隨,內外相合,內氣充實飽滿,把功夫練上身。太極拳主要是 訓練自身整體功力,在臨敵應用時則根據客觀形勢,舍己從人,隨機應變,並 不拘泥於一招一勢。內氣充實了,全身尤如充滿氣的球體,有感皆應,挨著何 處何處能擊。如拳論所說:「到成時,敵人怎來怎應,不待思想,自然有法。」
總之,太極拳行功走架要求松靜、柔和、緩慢,能耐下心來,心平氣和地練拳,產生急躁情緒,結果會適得其反。太極拳是一個長期的身心修煉過程,在行功走架上怡養浩然之氣,達到身心雙修,自然水到渠成。此做才能真正達到修養身性的養生作用。
3、養生氣功練什麼功法最好?
真氣運行法。
這個是最好的功法(沒有之一)。
偏差少,見效快。(最快的半天就通了小周天)
而且其創始人李少波先生也是氣功大師裡面最長壽的,現在還健在(101歲)。
4、真正的練氣和養生,到底是什麼?
養生就是養氣 練功就是練氣
有人覺得,不管是「太極」、還是「陰陽」或者說「道」,都是太復雜、太玄妙的東西。其實,它都是一個概念,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怎麼去理解呢?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
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陰陽兩個方面構成的,都是陰陽二氣交感而形成的。誰能逃脫陰陽?誰能逃脫寒暑?宇宙萬物,就是在這一陰一陽,一熱一冷,一虛一實,一動一靜中運動著變化著的一團氣。人和宇宙一樣,也是這樣的一團氣。「氣」是什麼?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人一不呼吸,一「斷氣」不就死了嗎?把人放在一個真空的沒有「氣」的環境里,人也沒法生存。這就說明,人自己本身有「氣」的運行,和外界也有氣的交換,二者缺一不可。
人在氣中、氣在人中。氣在人就在,氣熄人就亡。就是這兩種氣的交換形式,決定了人身體的健康與否。人不斷地與大氣進行著交換,不斷地吸清呼濁,就這樣維持著生命。所以說,養生就是養氣,練功就是練氣,氣是人生命的本源和根本。
運氣練功會走火入魔嗎?
在王道醫的道醫館,筆者看到王道醫教一位病人以蹲起配合呼吸的練功方法,來輔助他治療胃病。這位病人問王道醫:「這是氣功嗎?練氣功會走火入魔嗎?」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王爺解釋道:「讓你這樣練氣,是針對你的病,來疏導你的胃氣和肝氣。氣對於不同身體素質的人來說是不一樣的,所以不能隨便練習,必須有人指導。如果一個身體非常虛弱的人,他本身就氣不足,最需要的是守住身體中氣,如果像這樣吐納疏導,對他一定是非常有害的。練氣功是會走火入魔,但你一定是沒有指導,沒有適應自己的身體狀況造成的結果,所以一定不要隨意練氣功。」
5、想問你們覺得練什麼養生、健身之道比較適合學生?
作為男的,養生的話當然就是太極了,就看你能不能靜下心。如果女的,當然就是瑜伽,健美操了。對,國標男女都行
6、楊春雷的大成養生功法堅持練習都有什麼功效啊 對身體有什麼好處?
我覺得像他這樣的一般都是比較健康的,而且是比較安全的一種方式,因為他這種方式去養生,我覺得確實會有很多的效果。
7、經絡養生健身操什麼時間練好
跳健身經絡操的最佳時間:其實時間上都差不多,不過飯後不要做,相對來說下午五點左右好點。有氧健身操是一種富有韻律性的運動,它通過長時間(30分鍾以上)持續的運動,不僅使心肺功能增強,而且還鍛煉了大肌肉群。
有氧健身操主要分為兩類:高沖擊和低沖擊。高沖擊健身操是傳統式的健身操,經常做單腳或雙腳的跳躍,能量消耗大,心肺鍛煉效果佳。但是對一些平時很少運動和過胖的人士及初學者,可能會因運動量過大和過分刺激心肺而接受不了。低沖擊動作較緩和,但由於持續運動15~30分鍾,因此能保持運動的強度可提供足夠的刺激來鍛煉心肺。
但是,練有氧健身操還需注意以下事項:
循序漸進 剛開始時,應採取步伐走動的方式,以使身體和下肢有充分時間適應。開始不要做太長時間,以10分鍾為宜。
在步伐走動之前,先做熱身和適當的伸展運動,特別是下肢的適度伸展非常重要。天冷時,熱身時間要長,並多穿些衣服。在步伐走動前後測一下自己每分鍾脈搏數並記錄下來供參考。長時間鍛煉後,心肺耐力會增加,心率會降低,運動後心跳恢復正常較快。初學者以每周兩三次、隔日為宜。然後可適當增加次數,直到自己感覺適量為止,絕對不要勉強。
衛生與健康 健身操運動後,要及時更換汗濕的衣服,避免著涼,特別是在空調房內運動後應做些伸展運動再行淋浴。經常做有氧健身操者,要留心自己的腳部,常修剪腳趾甲。熱天運動出汗較多,汗留在趾縫中容易讓細菌孳生,所以應時常保持腳部皮膚乾燥。4.適當的服裝 做健身操時,應穿合身透汗的健身操服,不要赤腳穿普通皮鞋。健身鞋應有較厚的護墊,以減緩足部與地面撞擊而造成的震盪。鞋身不宜太軟,可採用半高筒式,以保護腳踝。
8、老年人練什麼養生功(拳)好?
首先,健身用太極拳網上都有視頻,自己搜一下就好知,就是鍛煉而已,很簡單,具體療效么,不好說,只能說是對身體有益。上火則是身體本身的素質問題,可能是肝火旺,亦道或者是肺火旺。這個其實,可以依靠平時的飲食調理,問題不大,保證平穩的心態就好。至於心法…這個我不做評論,就專類似於練功練內功…您說是項羽的內功好,還是尉遲恭的內功好?(註明:內功這個詞是金庸創造出來的)。這東西,自學比較好,網上有視頻,沒必要花屬錢,本人以前學過,花錢嘛,就是找個心理安慰。注意的就是根據打拳的招數,要調整好呼吸。祝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9、練什麼氣功對身體好
「氣功是建立在整體生命觀理論基礎上,通過主動的內向性復運用意識活動的鍛煉(調心、調制身、調息是其外延),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百,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能的實踐。」
這個定義指明了氣功的理論基礎,講清了氣功特殊的鍛煉方法和鍛煉內容,描度繪出了氣功知的鍛煉目的。這個定義包括了氣功的全部特徵。
練氣功最重要的是呼吸、自然道、精神集中。注意道法自然、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