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堂 癌症只是慢性病

養生堂 癌症只是慢性病

發布時間:2020-07-23 15:05:59

1、如果你得了癌症,還有一年你就會死掉了,你最想做什麼?

許達夫
曾任林口長庚、台南奇美、台中中山醫學中心腦神經外科主任、前嘉義聖馬爾定、台中林新醫院民醫療副院長、中華民國外科醫學會醫療品質委員會委員。現任台中林新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自然醫學診療中心負責人。

一位擁有二十年臨床經驗、開過一萬例腦部手術的腦神經外科醫師,罹患直腸癌第三期,走過生死關頭、也曾旁徨恐懼過,最後悟出與癌共存之道,並自創癌症雞尾酒自然療法,發願幫助所有癌症病人走出死亡幽谷。

擁有20年神經外科臨床經驗、至少開過一萬例腦部手術的許達夫醫師,為何在自己罹患第三期大腸直腸癌後,在和信醫院治療了一半就堅持出院,自己治療自己呢?每位癌症病人都會被好心親友提供的無數「秘方」搞得不知所措,許醫師又是如何從中分辨真偽好壞,做出對自己最正確的判斷與選擇的?

從三年前知道罹癌迄今,許醫師發大願,矢志終身為癌症病人奉獻,24小時開著手機,已經聽過大約兩千位癌症病人的心聲,他也從這些案例中歸結出寶貴的抗癌心得,看完這本書,你將會所有找到抗癌成功的解答。無論是想養生者,或是已經生病的人,相信都能從本書中找到方向,引領自己走向健康。

--------------------------------------------------------------------------------


心念轉變,輕松以對 / 許達夫
當我知道自己罹患癌症時,反應跟多數人一樣,首先是不平:「怎麼會是我?」接著是害怕:「我快死了!」許多癌症病人自認健康狀況一向不錯,又沒做過虧心事,還有很多夢想待完成,人生還來不及享受,聽到醫師的宣判實在不甘心,覺得上帝太不公平了,於是充滿著「怨」,另一方面又對死神的逼近「怕」得不知所措、六神無主,結果病急亂投醫,不假思索立刻同意手術、化療、放療,恨不得立刻把腫瘤切除,把癌細胞殺光光,以為可以因此得救,遠離死亡。

但是你想過嗎,癌症究竟是怎麼發生的?為什麼會發生在你的身上呢?又怨又怕的你或許根本沒想到要自省,但這不是你的錯,因為連醫生也無法回答這兩個問題,只能趕快把它切除或者毒死,希望這樣能救你的命,結果目的達到了嗎?如果達到了,為什麼癌症還是十大死因之首?台灣地區每八分鍾就有一人發生癌症,每天有一百二十人死於癌症,顯見目前的癌症治療是不完美的、是有缺陷的。

既然治療方法不完美又不保證,你一定會想:「那我不是死路一條了?」當然人生最終本來就是死路一條,只是死有先後而已。如果此時你還是怨天尤人,整天愁眉苦臉、茶飯不思、失眠煩憂,那真是死定了。相反的,如果你能釋懷、看開,既來之則安之,正如聖嚴法師說的:「面對它、接納它、處理它、放下它」,情況就會大不相同。我會這麼說,因為我既是一位與你同病相憐的癌症病人,也是一位醫師,我的現身說法,相信有可供你參考之處。

當我確定罹患癌症後,有四十八小時腦筋是一片空白的,六神無主,茶飯不思,但是當我清醒過來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下遺囑,之後就專心到醫院准備接受治療。住院期間我沒有躺在床上自暴自棄,而是馬上找來各種癌症相關書籍,大量閱讀,我發現竟然有如此多的抗癌鬥士,也有數不清的治療方式。等我知道愈多有關癌症的資訊時,我就愈放心,因為我覺得前方未必是死路一條,選擇似乎還不少。

在病床上,我開始回想以前的臨床經驗,最後豁然開朗,原來癌症只是一種慢性病而已,不會致人於死,人會死於癌症是因為自身免疫力降低之故,而免疫力降低是來自於恐懼、沮喪、失眠、營養失調,以及治療的並發症等等。癌細胞原本是正常細胞,因為長期浸潤在有毒環境里導致變性。有毒環境可能是飲食、水、空氣等,因此防癌之道首在改善有毒的環境。化療、放療、手術都只是在治標而已,如果致癌環境不變,就算暫時殺死了癌細胞,遲早還是會復發的。

我從發病(大便出血)迄今已近四年,開始治療到現在也有三年半了。這期間不斷獲得新資訊,也不斷增強我與癌和平共存的信心。在練功與吃素後一個月再到和信醫院復檢,腫瘤消失了,癌症指數(CEA)也從二十九降到○?九,我明顯感到身體愈來愈好。

當時醫師希望我開刀,理由是手術可以切除絕大部分的癌細胞,而且根據和信醫院兩百多例之臨床經驗,手術後五年存活率是八成;而不開刀的病人,一年內有九成會因復發而死亡。但我心想,開刀除了讓我生活不便(要用人工肛門)、破壞我的免疫力,又不保證絕對不復發,加上癌症成因來自環境因素與個人體質,那為什麼我要開刀?當我決定不開刀時,所有親朋好友與和信醫師們為之震撼,他們不斷苦勸,但我心意已決。我不是盲目,更不是無知,而是經過深度思考之後才決定的。任何癌症病人要想活下去,必須要有深度的認知,要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就像李鳳山師父所說的:「心中有主,主就是主張」。清楚認知之後做出的決定,才可以發揮最大的力量。

罹癌、治癌、抗癌是一條漫長而痛苦的路程,失敗者多,成功者少。但是比起一些抗癌成功的鬥士,我可能沒那麼痛苦,因為我在最恰當的時機,做了最恰當的決定:不化療、不開刀,走上自然療法。這過程中一個主要支持力量就是「無懼」,也就是不害怕。既然遺囑都寫好了,死對我而言就不再可怕,無懼時你不會去尋死,反而更積極的每天告訴自己:「生命非常可貴,要好好活下去!」我主張與癌共存,反對「趕盡殺絕」的那種抗癌概念。三年前我曾經出過一本小冊子,標題就是「輕松抗癌」,已經被索取了數萬本,感動、激勵了很多癌友,但是也引起很多爭議,不過,「輕松」的確是我這三年來很重要的感覺。

我認為自己是最有資格站出來分享抗癌經驗的人,因為我具有二十年臨床經驗、至少動過一萬例腦部手術,對正統醫療、醫院內幕、醫師思維、治療效果,了若如掌;因為我三年前罹患第三期直腸癌,經歷過癌症病人的恐懼、無助,並面對生死,對病人最了解;因為我罹癌之後,拒絕化療與手術,走上自然療法,如今不僅癌症得到控制,身體更好,並獨創雞尾酒自然療法;因為我三年來手機二十四小時開放,至少聽過二千位癌症病患或家屬的經驗,看到很多失敗與痛苦,也驚訝於不少成功與喜悅;因為我發大願終身奉獻給癌症病人,終身為社會大眾之健康奔走,終身為提倡自然療法而努力。

人的行為由於其個性、背景、特質、價值觀、教育與環境而決定,本書將從我的故事開始談起,當你了解我的個性與背景之後,才能理解到為什麼我敢拒絕化療與手術。其次談到癌症的正確觀念與醫療真相兩部分。接著告訴讀者,在背離正統醫療之後,我做了什麼?什麼又是雞尾酒自然療法?最後是舉了一些成功與失敗的例子,期盼大家從成功中分享經驗,從失敗中記取教訓。最後期盼所有癌症病人都能與我一樣,心念轉變,輕松以對,更希望所有醫護人員,尤其是醫師們也能心念轉變,發揮醫德,醫病也醫人。

目錄
李鳳山師父開示
序 恭喜你得了癌症 -李豐
序 化煩惱為菩提 -慧開法師
序 體驗自愈力的力量 -梅襄陽
序 化癌為愛 -周建華
序 提升免疫力,防病於未然 -呂鋒洲
序 毅力、理性、活出自己 -許須美
序 抗癌成功的典範 -賴基銘
序 最好的外科醫師 -林承箕
序 視病如親,堅持理念 - 賴連金
序 發揮宗教家精神的醫師 -盧繼徽
序 上醫、中醫、下醫 -林建發
序 一位捍衛真理的戰士 -胡保華
序 因書療愈,眾生得望 -董逸璞
序 合乎人性的自然療法 -吳剛
序 良知與勇氣 -秦家偉
自序 心念轉變,輕松以對

第一章 我的故事
成長背景
生病原因之一:過勞
生病原因之二:不當飲食,很少喝水
生病原因之三:個性沖動
首次面對自己的生死
住院治療
心念初轉
肛門疼痛如刀割
拒絕手術
壓力排山倒海而來

第二章 抗癌的正確觀念
認識人類正常細胞
細胞突變
致癌物與自由基
癌症診斷必需百分百
真心懺悔,希望無窮
癌症的復發的陰影
再一次面對生死

第三章 你所不知道的醫療真相
健保制度下的醫療品質
醫療與醫學有其限制
親身感受到什麼是好醫院
自然醫學診療中心暨希望病房

第四章 癌症雞尾酒自然療法
自然法則
嘆為觀止的人體
對抗式的現代醫療
什麼是雞尾酒自然療法?
到醫院做適度的檢查與治療
飲食治療
抗癌產品
天仙液
細胞食物
電解水
生物能療法
氣功療法
心靈療法
手機是一條生命線
與癌症病人面對面
天助人助不如自助
做最壞的打算,盡最大的努力

第五章 成功與失敗…
生機換生機,先知李秋涼
佛力、自力、他力
道證法師
很高興得到癌症的病人
他們重回醫院,都失敗了
阿貴的故事
感性十足的劉老先生
電腦新貴,罹癌後趴趴走
四姐之死,讓我震驚
肝癌患者,有幸與不幸!

結語 感謝老天,我得了癌症

2、為什麼很多慢性病疾病治不好呢?

慢性病就是不容易治癒的,會反復發作的病,甚至於成了疑難病症。大到危及生命的心、腦血管病、糖尿病、肝的病變、腎的病變,以及各種癌症等,小到鼻炎、咽炎、皮膚病等等。每一個人放眼周圍的親朋好友,都會有人患上這些疾病。
這些病最困擾的是沒有根治的方法。一開始吃葯,就永遠不能停,從此就成為醫院里長期的病人。然而越是不容易治癒的病,治療的葯物、方法就越多,患者多數不知如何選擇,聽醫生的,聽廣告的,聽病友的,各種葯物、治療方法都在用,治病的效果忽好忽壞,最終多數人還是死在各種慢性病上。
但是慢性病真的是不能根治嗎?從中醫的觀點,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慢性病不過是不同程度的陽氣不足的症狀而已,只要能使陽氣從下降趨勢反轉成上升趨勢,所有的慢性病都有機會痊癒,也就是中國人所說的「斷根」。
既然不同的慢性病只是不同程度的陽氣虧虛,那麼治療的方法也就大同小異。只要能提升陽氣,打通阻塞的經絡,就可以去除各種疾病。

3、癌症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生活中哪種女人更易患癌症?最近有研究表明,城市女性癌症患者中,70%屬於「好女人」,這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她們特別認真、一絲不苟、不善於釋放壓力,反而容易患癌。 壞女人為何不易得癌? 她們具有比較較真(財務、文秘);無法及時自我釋放或轉化壓力;從事低控制力的工作(只是服從);孤獨的社會生活(內向性格)等特點。城市人防治癌症,關鍵的是要學會釋放或轉化壓力。癌症只是慢性病,可防也可治。心能造病,亦能祛病。 一、生活中哪種女人更易患癌症? 案例:患者是一位女性,婚後多年夫妻關系良好,是受人羨慕的一對。直到「文革」……變故發生在「文革」期間,夫妻倆一同下幹校,由於受「極左」思潮的影響,這位女性曾給丈夫貼過大字報。此事極大地傷害了夫妻關系,以至於「文革」結束後的許多年中,丈夫對她始終十分冷漠。雖然夫妻倆還保持家庭形式的完整,但已經失去曾有的親密,白天各上各的班,晚上回家照照面,丈夫就去自己的房間讀書看報,彼此基本無話可說。冷漠的家庭關系自然對這位女性形成持久的壓力與打擊。正如前面所述的疾病學理論,她先是患上婦科病,繼而是腸胃消化系統的疾病,比如胃炎胃潰瘍,比如長期便秘! 她內心「消化不了」這種家庭現狀。然而,這個家庭也就這樣維持了下來,她體檢也未發現更嚴重的問題,這是因為她在生活中還有兩個重要支撐,一個是上班,一個是帶孫子。但兩個支撐又先後喪失。 她先是退了休。對於一個幾十年習慣每天上班的人來說,這不啻是一次精神上的重創,她每日待在家中很是郁悶。不久,一直帶在身邊的孫子到了入學年齡,被父母領走。她的生活一下出現了巨大的空白。與丈夫關系的冷漠這時才真正表現出對她的全部壓力。她難以承受但又生性自尊,壓抑著不說,只偶爾和女兒慨嘆一兩句:「活著很難」,「人活著真是沒什麼意思」。 一個重要的生理現象為這個慨嘆做了注釋:沒過多久她患腸癌。雖經手術葯物多方治療,但一年多就去世了。臨終前還對女兒談到自己很難面對的現狀。 這個癌症病例特別令作者注意的是,患者那「活不下去」的內心獨白。它有理由讓我們想到,癌症作為一種一定意義上的「不治之症」,正是這種「活不下去」的心理語碼的象徵圖畫。 婦科病、一般的腸胃病曾經「象徵」地訴說了這位女性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壓抑,但由於那時還有上班、帶孫子這兩大精神支撐,所以,還不曾有「活不下去」的內心語言。一旦兩大支撐消失,覺得「活不下去」時,癌症出現了。 二、有一種失敗讓人「痛不欲生」 癌症在一定意義上很可能就是「活不下去」這種心理語碼的軀體化。然而,會有很多人說:誰不願意活下去?我們說,是的,絕大多數人是願意話下去的,包括絕大多數癌症患者在治療中都表現出很強烈的求生慾望與戰勝疾病的決心。但是,對於有些癌症患者來說,在潛意識中,他(她)確實是一方面很想活下去,另一方面潛意識中又壓抑著「活不下去」的苦悶。正如上面講到的這位女性,她在生命的最後階段不止一次大聲說,她不想死,她要活下去。但同一個她,又在內心壓抑著「活不下去」的潛意識。人的心理就是這樣對立統一著。 人在特別痛苦郁悶時會有「不想活」的內心沖動。當這種內心沖動一旦軀體化為「癌症」時,他也許後悔也許不後悔。但不管怎樣,有時後悔也已經晚了,軀體化的疾病有時不可逆轉。 案例:一位女性,丈夫在有了第三者後與她離婚。離婚後丈夫很快與第三者再結婚。這對這位女性是毀滅性的打擊。她過去身體一直不錯,卻在離婚後的不長時間患了癌症。得知她病危的消息後,滿懷愧疚的丈夫夫立刻回到她身邊,除了求醫問葯付出巨額花費,更重要的是陪在她身邊度過了生命的最後一段時日。據親屬說,這位女性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但丈夫最後的守護與愧疚讓她得到了極大安慰,離去時很安詳很滿足。 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癌症是因為婚姻失敗後「痛不欲生」造出來的,「以前好好的,離婚沒多久就得癌症了」。許多人說她真夠傻,為了婚姻把命也搭上了,很不值得。然而,如果真正進入這位女性的心理,我們會發現,在有些時候死亡比某種精神上的痛苦更容易接受。人們常說的「死是一種解脫」,在《破譯疾病密碼》的意義上還是一個特殊的公式。如果一個女人將一生的幸福系於婚姻與家庭,她曾為這個家庭做出了種種奉獻與犧牲,她把這個婚姻看成自己人生成敗的主要價值評價,看成自己的人格、尊嚴與驕傲,那麼,當她遭受失敗的打擊時,她肯定難以面對。 人是有心理防禦機制的高級生命。心理防禦機制的軀體化就是製造疾病。當一個人「活下去」顯得比死亡更難更痛苦時,潛意識就可能會造出癌症這樣的「不治之症」。
三、比死亡更可怕的「成功焦慮」 「活不下去」的心理感受是多種多樣的。 案例:一位公司老總事業有成,表面看來很是風光,但他每天活得很累很焦慮,有時脆弱到不能上電梯坐汽車。到醫院去看,自然是焦慮症,還伴有血壓高腸胃病之類。但這都擋不住他的野心與貪念。直到有一天,醫院檢查說他得了癌症,這自然引起家人的恐慌,他本人反而一下安靜下來。 事後他說,那時的心理是一種從來沒有過的安然。覺得身體都成這樣了,就什麼也用不著操心了。於是,他把公司業務一一交待給手下,自己專心和癌症斗爭。平日里念佛吧,修煉吧,吃野菜爬荒山吧,搞自然療法吧。總之,一下活得放鬆了。他甚至能很從容地安慰家人,讓他們不必難過。所幸後來確診不是癌症。 這位老總在得知自己患癌症時竟然不是恐慌,而是感到放鬆下來,可見他先前那種高度緊張的壓力,那種「活下來」的困難,已經有些超過對「死」的恐懼了。這個案例中癌症雖然沒有出現,但它同樣證明,死亡、與死亡相關聯的癌症,有時是人「難活」的一種「解脫」。要真正看到癌症的心理語碼。 四、「活不下去」的心理情結 潛意識不僅製造疾病,還製造疾病的最高形式:死亡。大量的不治之症、絕症,在一定程度上也確實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圖畫。也就是說,一些不治之症、絕症,也是我們心中「想」出來的。特別如癌症,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別有用心」的圖畫。 我們沿著《破譯疾病密碼》的思路,很容易在毫無偏見的分析中發現這一結論。而且可以發現,癌症這一疾病,是論證本書理論的典型論據。 1.首先,我們會注意到,癌症是潛意識運用隱喻手法製造出來的許多疾病的延伸與升級。 譬如,潛意識因為有了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壓力,於是用隱喻的手法製造了胃部疾病腸部疾病,或消化系統各種疾病。當這種疾病還未達到目的時,還未能解決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問題時,而且情況更加惡化時,那麼,它也可能惡化,最後演變成癌症,像本章寫到的那些女性,由最初的普通腸胃病最後發展為腸癌。 又譬如,一般的良性子宮瘤、乳腺瘤,最初是以隱喻的心理機製造出來以表明患者在家庭生活中的不良處境的。如果這種疾病長期未能解決矛盾,而且事態進一步惡化,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那麼,它們便可能演變成子宮癌,乳腺癌。其餘一般疾病演變成癌症的情況,都可以很清楚地說明這一點。 2.在這里,對癌症病人的潛意識分析是分兩步的。 第一步,尋找到癌變前疾病產生的心理原因。例如,思想上消化不了的壓力,如何具體地製造出了消化系統疾病。夫妻關系、子女關繫上的心理情結,如何製造出了婦科病。這種分析要十分具體,要根據病人本人的回憶、體會,找到令他(她)本人及醫生都確信不疑的病因認識。真正找到潛意識製造疾病的象徵意義。 第二步,詢問癌變前的那種疾病為何久治不愈。詢問癌變前的普通疾病在什麼情況下演變為癌症的。這是極其重要的。一般說來,癌症不是突發病,它常常從其他病症演變而來的。有些癌症病人似乎從一開始發現疾病,就已是癌症。那是因為癌症前的疾病未引起注意而已。 如果一種疾病演變為癌症,那麼我們把後者稱為前者的「終極形式」。而把前者稱為後者的「准備形式」。例如,子宮肌瘤演變為子宮癌。子宮癌是子宮肌瘤的「終極形式」。子宮肌瘤是子宮癌的「准備形式」。 3.有些病人承受的心理壓力是以突發的、劇烈的、摧毀性的重創形式出現的。那麼,潛意識可能在以隱喻手法製造一般性疾病的同時,已經開始製造癌症。這種情況下,癌症來得快,沒有太明顯和長時間的「准備形式」階段。 這里有兩種情況。一方面,癌症的種子可能預先已埋伏在健康的軀體內,只不過對於健康的軀體,它可能永遠沒有萌發的日子。而對於那些心理受到重創的人,就可能立刻被潛意識「直接」哺育出來。另一方面,一般性疾病突發,迅速惡化,很快「升級」為癌症,這也是可能的。 4.無論癌症是哪種情況,或是有「准備形式」的疾病,「升級」而來,或是似乎沒有「准備形式」的疾病,「直接」出現的就是癌症,這兩種情況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 相當一些癌症患者心理中都有「活不下去」的情結。都有「不想活了」這一潛在情緒。雖然,我們見到的絕大多數癌症患者都有著很強烈的求生慾望,然而,這只是事情的一方面,只是公開的一方面,只是顯意識最容易觀照的一方面。只要對癌症患者的生活環境、心理深處做一番細致的調查了解,那麼,可以肯定的是:相當一些癌症患者之所以得癌症,之所以得這種接近死亡的疾病,除了其他原因,還因為他們內心深處有「活不下去」的生活因素與心理因素。 也就是說,患者在生活中承受到的那種使他感到「活不下去」的壓力,潛意識深處那種「不想活了」的傾向,最終是以癌症這種象徵死亡的疾病圖畫表現出來。在這里,潛意識依然嚴格地遵循了製造夢、製造神經症等圖畫時所遵循的隱喻手法。
5.因此,我們的結論是:只有疾病可以自由地製造。某些癌症患者在生活環境中很可能有「活不下去」的情結因素。某些癌症患者在心理深處很可能有「活不下去」的情結因素。而這些因素一般是潛藏的,因為在人類社會中並不是可以自由隨意表達死亡願望的,並不是可以隨意表達活不下去的痛苦和不堪重負的困苦的。人有責任,有義務,有倫理道德規范的各種言行准則。只有疾病可以自由地製造。惟有疾病是隱諱的也是自由表達的手段。專家在對一些癌症病人的考察中發現,很多癌症病人在患病前都有某種極為強烈的「活不下去」的生活原因及心理情緒。 6.因此,在治療癌症時,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挖掘出患者癌症的潛意識病因。要使患者找到潛意識中那種「活不下去」的情結。不放下這種情結,潛意識中始終壓抑著一種要製造死亡疾病的沖動,任何治療都難以真正奏效。 7.因為死亡的沖動、活不下去的情結更多地是在潛意識中的,所以,我們觀察到的癌症患者,大多數都有很高的求生慾望。求生的慾望與死亡的沖動是事物的兩個方面。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在製造疾病與死亡,另一方面在追求生命,在與疾病和死亡斗爭。這正是一個完整的人在疾病問題上的完整的心理結構。 絕不應該看到患者那麼迫切的求生欲,就忘記了他潛意識中那種「活不下去」、「不想活」的心理。也不應該看到了患者「活不下去」、「不想活了」的心理原因後,忘記了他有強烈求生的一面。越是臨近死亡,可能產生愈加強烈的求生願望。這常常是啟發病人放下「活不下去」的情結,戰勝疾病的有力因素。 8.癌症當然還有許多其他致病原因,如環境污染,如吸煙,如遺傳,等等,然而,癌症在一定程度上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圖畫這一論斷是沒有問題的。在潛意識製造圖畫時,「活不下去」的生活原因及心理隱語起了重要作用。 潛意識非常明確癌症這種疾病的死亡性質,它就是以此來象徵「活不下去」,這是非常確切達意的。相當多數的疾病都是為了象徵表達患者在某一方面承受不了的壓力。當這種壓力持續並增加到了使他有「活不下去」這一感覺時,癌症就出現了。「活不下去」,是癌症出現的潛意識臨界點,是人的心理深處感覺的臨界點。我們應該在這方面廣泛考察,以進一步掌握這里的全部規律。 五、心能造病,亦能治癌 癌症,被現代醫學認為是最難治癒的疾病之一。我們認為,在一定意義上,癌症應該有更多的預防手段及治癒的可能性。《破譯疾病密碼》的理論及分析,或許能使我們對癌症增添一些正確的認識。 第一,癌症既然在一定程度上是潛意識製造出來的圖畫,是「活不下去」的心理的生理面貌,那麼,預防、根除癌症的方法之一就是要使我們的「心」明白。 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生活態度,是預防癌症的有效措施。可以說,把自己的心放平,放好,放在陽光下,就可以很大程度減少患癌症的可能性。癌症,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社會生活陰暗面在軀體上的圖畫,是心理有嚴重問題的圖畫。 第二,癌症是高度郁結的「活不下去」的情緒,或者說「難過」的情緒。 因此,一個人產生這種情緒時,要善於疏導自己,善於使情緒釋放出來。而對於家庭關系、人際關系而言,相互之間一定要給予對方以釋放各種情緒的條件。這是現代文明──或者說健康文明──應有的起碼條件。任何使他人處於絕對壓抑的作法,無論是家庭什麼成員,社會機構什麼成員,都是不人道的。都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當人有了一種普通疾病後,要善於分析這種疾病的心理根源。要明白自己的潛意識有何目的。這樣,就等於與潛意識有了交流。同時,就接受了它的諫勸。就應該對自己的生活及思想有所調整。這樣就避免了任何疾病向癌症發展的可能性。 一切疾病都是警告。疾病的警告常常是逐步升級的。要從最初的警告開始就認清自己。 第四,即使已經發現自己患了癌症,或親人患了癌症,都不必恐懼。既然心能造病,心亦能滅病。陷之死地而後生。只要下定決心,「痛改前非」,改變使自己致病的生活方式,改變使自己致病的心態,脫胎換骨,就一定能在各種醫療手段的配合下戰勝癌症。 癌症,有時不過是潛在的「難過」情緒郁結出來的。如果真正想活下去,想維護自己生命的權力,那麼,放下心來,立地成佛! 要徹底使自己從病人的角色中、情緒中掙脫出來。癌症,對於一個心地明白的人,並非是最難治療的疾病。所謂難治,是因為癌症的心理情結往往比較深刻有力。 放下這一情結,換了思想,那麼,癌症起碼就失去了心理根源。如果我們又有戰勝疾病的決心,那麼,大多數早期癌症乃至中期癌症,就有了很大的治癒可能性。 晚期癌症,作為一種生理病變,凝固了較長久的致癌因素包括心理因素,可能有些積重難返。

4、得了治不好的慢性病,怎麼辦? 每天身體難受,心情超差,還要工作,病還治不好。 還有比我慘的嗎?『=

永遠記住,自己不是這世上最不幸的人,你又不是癌症中晚期,只是慢性病,不一定治不好呢,能告訴我是什麼病嗎?也許我有方法,但你首先要有好的心態,心情好一切才好啊!對你的病也有好處的,相信我!

5、中醫能治癌症么?

癌症不是絕症,只是慢性病,應當採用中醫保守治療,不要被輿論媒體所恐嚇,調整心態。
極度有錢的一些人在世界最科學的機構治療,最後掛了,他們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催命三招:手術,放療、化療。

6、我想看TV養生堂2月26日《癌症只是慢性病》的視頻

h

7、誰才是真正治癒癌症的中醫國手

對於一些確診年紀沒有很大的患者,醫生還是優先建議選擇西醫治療的。隨著西醫治療的進行,不可避免地會損傷機體的正常功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例如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白細胞低等)病人會吃不香、睡不好,或者有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症狀。
這時中醫可以發揮其最大長處,就是調整病人的氣血和陰陽平衡,為放療、化療減毒增效,治療並發症,提高腫瘤病人的生活質量。在治療攻堅戰之中,中醫葯更多地起輔助作用,為西醫葯的強力攻勢「壓陣」、拾遺補漏。
中醫治療,作為第二選擇
對於一些無法用西醫治療的癌症患者,中醫治療可以作為第二選擇。
像晚期腫瘤(或已有遠處轉移,失去手術價值)、因身體情況不能手術、放化療後復發或本人拒絕手術的病人而言,它們的治療多以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為目的,因此中醫葯發揮的作用更大,特別是扶正固本並增強免疫力、對症治療、預防復發等方面,效果更好。

8、家庭經濟困難,得了絕症的人應該放棄治療還是舉債治療?

對於沒有治癒希望的疾病,普通人還是放棄吧。為多幾天或一、二個月的存活,而讓生者陷於困頓,實在毫無意義!

9、癌症只是慢性病的圖書目錄

癌症,其實就是慢性病,這需要患者醫生一直努力防癌抗癌,非癌症患者也要注意。
臨床上對於腫瘤的治療都是早期進行手術。和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服用中葯進行治療,它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既能鞏固放療、化療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療的毒副作用,從而提高人體的代謝功能,杜絕癌細胞的復發轉移,可以實現帶瘤生存。至於要喝什麼中葯,得去看中醫配。

與養生堂 癌症只是慢性病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