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秋季兒童養生食譜大全

秋季兒童養生食譜大全

發布時間:2020-07-23 10:01:40

1、秋季有哪些養生食譜,簡單一點的?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秋季養生重在調養。 應做到: 1、「多事之秋」先調睡眠, 2、秋風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鬱情緒。 3、調整飲食防止秋燥,以清補為主。 4、秋季養生總在養肺、肺主秋飲食應增酸少辛。 下面介紹幾則防秋燥保健食譜: 1、芝麻核桃粥 黑芝麻、核桃仁各20克,炒熟,將核桃仁切碎、芝麻研細。取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將稠時,加入芝麻與核桃仁共食。此粥補肝益腎、潤燥通便,對年老體弱、病後體虛、頭暈目眩、腸燥便秘者最為適用。 2、百合四寶粥 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銀耳(清水泡發)、枸杞子各10克,與粳米適量共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此粥補益肺腎、止咳化痰,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腸燥便秘、頭暈目眩等肺腎雙虛者功效較好。 3、黑白雙耳湯 銀耳、黑木耳各10克,冷水泡發後洗凈,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及冰糖20克,燉至木耳酥爛,吃木耳喝湯。銀耳、黑木耳滋陰潤肺,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對防治虛勞咳嗽、肺結核、血管硬化、高血壓、大便燥結等有較好功效。 以前對秋季養生食譜我也不知道,曾查了很多的秋季養生食譜的資料及秋季養生食物、養生食療、葯膳等資料,對秋季養生食譜有了一定的了解,還有更詳細的、具體的秋季養生食譜的介紹你可以到上面的網站看看,對你了解秋季養生食譜會有幫助的。

2、秋季食譜大全,秋季吃什麼,秋季菜譜

中醫講究「四季五補」,即春季「升補」,夏季「清補」,秋季「平補」,冬季「滋補」,四季宜「通補」。
秋季三個月的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秋季的養生准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於天氣乾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嘴唇開裂等氣候乾燥對人所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葯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內容。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要以不傷陽不耗陰為度
秋季三個月的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秋季的養生准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於天氣乾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嘴唇開裂等氣候乾燥對人所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葯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內容。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要以不傷陽不耗陰為度
秋季三個月的飲食總原則:宜少食辛味,多食酸味,即減少食用辛辣口味的食物,如:蔥、姜、蒜、韭菜;多食用口味酸澀的水果、蔬菜。秋季的養生准則與春夏兩季截然不同,是以養人體陰氣為本。飲食以滋陰潤肺,回收陽氣為主,即平穩地完成夏冬兩季熱、冷的交替。多食性溫之食,少食寒涼之物,以鞏固攝人體內的正氣。由於天氣乾燥、涼爽變化不同,飲食原則可依據節氣的變化相應調節。

補肺潤燥,要多用芝麻、蜂蜜、水果等柔軟、含水分較多的甘潤食物。一方面,可以直接補充人體的水分,以防止嘴唇開裂等氣候乾燥對人所產生的直接傷害;另一方面,通過這些食物或葯物補養肺陰,防止因機體在肺陰虛的基礎上再受燥邪影響,產生疾病。早晨飲淡鹽水,晚上飲蜂蜜水,既是補水分、防便秘的好方法,又是養生抗衰的重要內容。總之,秋季進補要甘潤溫養,既不可過熱,又不能太涼,要以不傷陽不耗陰為度

1、朝朝鹽水,晚晚蜜湯;古人對付秋燥早有良方即「朝朝鹽水,晚晚蜜湯。」也就是白天喝點鹽開水,晚上喝點蜂蜜水,這樣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良方;小貼士:這樣的良方貴在堅持,早飲鹽,晚喝蜜,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2、秋後蘿卜賽人參;蘿卜具有吸氣、消食、止咳、化痰、生津、除燥、散淤、解毒、利尿功效,不僅營養豐富,而且有較高的食療價值。因此民間有「秋後蘿卜賽人參」的說法。
治口腔潰瘍:榨取鮮蘿卜汁100毫升,加涼白開100毫升,調勻後漱口,每日早、中、晚各數1次,對口腔潰瘍有功效。
治扁桃體炎:榨取鮮蘿卜汁100毫升,加甘蔗汁100毫升,調勻後用溫開水沖服,每日2~3次,可消炎解毒。
治哮喘:榨取鮮蘿卜汁300毫升,加蜂蜜30毫升,調勻後用溫開水沖服,每次服100毫升,每日3次,具有潤肺定喘之功能。
治高血壓:榨取鮮蘿卜150毫升,加紅糖50克調勻,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有清熱降壓之功效。
3、秋來食鴨養生:鴨為水禽,性寒涼,營養學家認為,當年的新鴨養到秋季後,肉質鮮美且營養豐富,可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適合秋季進補養生。
老鴨冬瓜湯:整鴨1隻,瘦肉30克,冬瓜100克切塊,海參、芡實、苡仁各15克煮湯至爛熟,有補虛作用。
老鴨蟲草湯:取蟲草10克放入老鴨肚中,加水燉熟調味食用,對久咳虛喘、腰膝酸痛、體虛乏力者有作用。
豬蹄燉老鴨:公鴨一隻加入豬蹄和火腿適量,燉熟食之,對體虛或肺結核熱患者有效果。

3、秋季有那些養生食譜?

秋季的養生食譜有: 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也不會導致肥胖。晚間喝粥,還能幫助睡眠,與喝牛奶有異曲同工之妙。 甘蔗粥: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此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黃精粥:選用洗凈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凈後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後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此粥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乾咳無痰。 玉竹粥:先將新鮮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此粥可以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於肺陰受傷、肺燥咳嗽、乾咳少痰或無痰、高熱病後、煩渴、口乾舌燥、陰虛低熱不退。 沙參粥:先取沙參15~30克,煎取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或用新鮮沙參30~60克,洗凈後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可養胃、潤肺、祛痰、止咳,適用於肺熱肺燥、乾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及咽干,或熱病後津傷口渴。 銀耳大米粥:銀耳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硫、鈣、鐵、鎂等營養成分,是秋季一味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取銀耳5克,加水浸泡後,和大米50~100克共煮成粥,粥熟後,加入蜂蜜25克。每日服用2次。銀耳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以及硫、鈣、鐵、鎂等營養成分,是秋季一味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 蓮藕大米粥:取藕100克,清洗干凈,切成碎末,與大米50克共煮成粥,粥熟爛後,加蜂蜜適量,混勻,即可服用。每日服用兩次。蓮藕是秋季最佳的水生食物,熟藕味甘,具有補血生津、健脾開胃、除燥潤肺的作用。 山葯大米粥:取山葯100克,清洗干凈,切成碎末,和大米5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用兩次。山葯是秋季最佳的薯類食品。中醫認為,山葯味甘,性平,具有滋潤除燥的作用。山葯多食無妨。 胡蘿卜大米粥:取胡蘿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用兩次。胡蘿卜為秋末冬初的佳蔬,胡蘿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主治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病症。 土豆大米粥:取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和大米50~100克,共煮成粥。每日服用兩次。土豆是秋季營養最佳蔬菜,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主治胃燥、胃痛、便秘等病症。 珠玉二寶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後將生山葯60克搗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此粥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乾咳、大便泄瀉、食慾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等等就不一一舉例了,祝你健康!

4、秋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思想宜清靜夏季人容易悶熱不安和睏倦煩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神清氣和,切忌火暴脾氣,遇事一蹦三跳,因燥生熱,要防止心火內生,心靜自然涼。飲食宜清淡夏季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主食以稀為宜,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還可適當飲些清涼飲料,如酸梅湯、菊花茶等。但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否則會傷陽而損身。
居室宜清涼早晚室內氣溫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
游樂宜清幽炎夏不可遠途跋涉,應就近尋幽。早晨,曙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繁茂的園林散步鍛煉,吐故納新。傍晚,若漫步徜徉於江邊湖畔,滌盡心頭的煩悶,暑熱頓消。

5、孩子秋季養生食譜有哪些

第一:燉排骨
材料:排骨、姜、蔥、蒜、面條、食鹽、食醋
做法:
1、將新鮮的排骨清洗干凈,然後切成小塊備用;
2、在鍋中加入准備好的排骨,隨後放入准備好的蔥姜蒜以及食醋,再加入適量的冷水,然後用高壓鍋直接煮四十分鍾。
3、將燉煮好的排骨直接放入孩子的面條之中一起服用,也可以直接吃排骨。
功效:這道食材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不僅能夠有效的補充孩子身體所需要的蛋白質,同時還能夠補充身體所需要的鈣質以及磷元素等多種微量元素。
第二:紅燴牛肉膏
材料:牛肉、豬肉、雞蛋、洋蔥、植物油、醬油、食鹽、砂糖、番茄醬、水澱粉、蔥姜蒜、黃酒
做法:
1、將牛肉和豬肉洗干凈,然後清洗干凈,並且剁成肉醬備用;
2、在肉醬之中加入准備好的食鹽、雞蛋、黃酒、水澱粉等等,然後順時針攪拌均勻。
3、具有粘性之後直接放入塗過油的盤子之中,磨平之後放入鍋中蒸煮二十五分鍾左右;
4、冷卻之後直接取出切成小塊備用;
5、在炒鍋之中加入准備好的食用油,然後將准好的洋蔥放入鍋中煸炒,加入少量的水燜煮出香氣;
6、加入適量的番茄醬,熬出紅油之後加入食鹽、醬油、肉醬以及砂糖。
7、大火燒開之後,小火燜煮十五分鍾,然後直接起鍋就可以了。
注意事項:在蒸煮牛肉膏的時候,一定要在蒸煮好之後放涼才能夠切塊,否則很容易弄碎,這樣就不美觀了。
功效:這道食譜色澤鮮亮,口感上面也是咸甜令人胃口大開。這道紅燴牛肉膏積氣的軟爛,非常的適合小朋友服用。另外,牛肉之中含有的蛋白質非常的高,對於孩子身體的發育能夠提供足夠的能量。洋蔥則是具有殺菌的作用,小朋友服用之後能夠有效的提高身體抵抗力。

6、秋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保健常識及注意事項
1、合理膳食,以防燥護陰、滋陽潤肺為准則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秋燥之氣易傷肺。因此,秋季飲食宜清淡,少食煎炒之物,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蔬菜宜選用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白木耳;肉類可食兔肉、鴨肉、青魚等;多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如廣柑、山楂等。適當多飲水,多吃些蘿卜、蓮藕、香蕉、梨、蜂蜜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食物;盡量少食或不食蔥、姜、蒜、辣椒、烈性酒等燥熱之品及油炸、肥膩之物。體質、脾胃虛弱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晨起可以粥食為主,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片粥、黑芝麻粥等,可多吃些紅棗、蓮子、百合、枸杞子等清補、平補之品,以健身祛病,延年益壽,但不能猛吃大魚大肉,瓜果也不能過食,以免傷及腸胃。另外,要特別注意飲食清潔衛生,保護脾胃,多進溫食,節製冷食、冷飲,以免引發腸炎、痢疾等疾病。 2、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強身健體 秋季天高氣爽,是戶外活動的黃金季節。在此季節老年人必須加強體育鍛煉,是秋季保健中最積極的方法。秋季要早睡早起,晨起後要積極參加活動健身鍛煉,可選擇登高、慢跑、快走、冷水浴等鍛煉項目。 秋季氣候乾燥,早、晚溫差較大,是一些細菌、病毒繁殖與傳播的有利條件,隨著乾燥的灰塵,一些細菌、病毒在空氣中飛揚,常會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傳播,是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病的高發時節,因此,老年人在參加體育鍛煉的同時要加強保暖,做好預防工作。 3、保持樂觀情緒,靜養心神 秋季萬物成熟是收獲的美好時節;但秋天也是萬物逐漸凋謝、呈現衰敗景象的季節。在此時節在老年人心中最易引起衰落、頹廢等傷感情緒,因此,要注意調養情智,學會調適自己,要保持樂觀情緒,保持內心的寧靜,適當延長夜間睡眠時間;可經常和他人、家人談心,或到公園散步,適當看看電影、電視,或養花、垂釣,這些都有益於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4、衣裝適宜,謹防著涼 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溫差較大;在此季節,老年人既要注意防寒保暖,又不能過早、過多添加衣物;在此季節只要不是過於寒冷,就要盡量讓機體保持於涼爽狀態,讓身體得以鍛煉,使其具有抗禦風寒的能力。但是金秋季節,氣候變化無常,老年人要順應氣候變化,適當注意保暖,以防止感冒和引發呼吸道等各種疾病,要根據天氣情況,及時增減衣服,防寒保暖,防病保健。 秋燥傷肺少吃辛:秋季天高氣爽,空氣乾燥,濕度小,人易出現咽干、乾咳等症狀,這是由於燥邪傷肺所導致的現象。此時,應少吃辛、辣食物,如蔥、姜、辣椒、胡椒,防止辛溫助熱,加重肺燥症狀。 肺燥傷肝要吃酸:從中醫五行生剋來講,肺屬金,肝屬木,金旺能克木,使肝木受損。因此應適當吃點酸味食物,因為「酸入肝」,可以強盛肝木,防止肺氣太過對肝造成損傷。酸味食物可以收斂肝氣,有保肝護肝的作用,但也不可過量。因為許多酸性食物,如醋、烏梅等,其酸味能刺激胃,易發生胃潰瘍、胃炎等病,對身體不利。 秋瓜壞肚少吃寒:許多人都有這種感受,秋天吃水果,一不小心就壞肚子,這與秋天的氣候有關。秋季天涼了,氣溫下降,脾胃陽氣不足,再吃多了陰寒性質的水果、蔬菜,自然是雪上加霜,導致陽氣不振而腹瀉、腹痛。因此,秋季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以保護胃腸,保護肺臟。 適度飲水最重要:夏天多汗季節要多飲水,秋天乾燥季節更要多飲水。適度飲水是秋天潤燥、防燥不可少的保養措施。飲水以少量頻飲為佳,不宜暴飲,一次飲大量水,會給胃腸增加負擔,引起不適,只有少量慢飲,「潤物細無聲」才能對口、鼻、咽、喉、食管,乃至氣管產生更大的滋潤作用。 養陰益氣是關鍵:對於中老年人來說,秋天最重要的是養陰益氣。養陰就可以防止肺燥,益氣就可以溫養肺氣,鼓舞陽氣,所以秋天應多吃山葯、百合、銀耳、豬蹄、蓮子、藕、梨、枸杞等食物,以安度秋天。 5. 秋季更應注意科學午睡  俗話說:「春乏、秋困、夏打盹。」 進入秋季,人們很容易犯困,盡管睡覺時間不少,可白天還是哈欠連天、昏昏欲睡。專家建議,入秋也應適當午睡,午睡能使心血管系統舒緩,並使人體緊張度降低。

7、秋季兒童養生吃什麼秋季養生食譜大全

TOP1:居家必備秋季聖品 粥

剛剛進入秋季,寶寶會有脾胃功能減弱的現象,而粥正是此時調節脾胃最好的食品,秋後早晨喝粥,既可怯秋涼,又能防秋燥、和中健胃,如果適當加入一些健脾潤燥益肺的食物或葯材如百合、銀耳,則對身體更有裨益。

TOP2:不可不喝 蜂蜜

在秋天裡吃蜂蜜,可以防止秋燥」對於人體的傷害,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而且比起白開水,寶寶們更容易接受甜甜的蜂蜜水。

TOP3:秋燥剋星 梨子

吃生梨能明顯解除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所出現的咽喉干、癢、痛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狀;梨煮飲則有滋潤喉頭、補充津液的功效;蒸梨可以起到滋陰潤肺、止咳祛痰的作用。

TOP4:祛除虛火 蘿卜

蘿卜能夠調理脾胃,對秋季常見的消化不良、風熱型感冒、扁桃體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TOP5:滋陰潤肺 百合

百合對秋季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多種季節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鮮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對人非常有益。

TOP6:應節良品 秋藕

秋季的藕脆嫩多汁,甜味濃郁,容易消化,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

TOP7:素中之寶 木耳

木耳能夠滋陰、潤肺、生津、降血脂。木耳中鐵、鈣、磷含量豐富,富含維生素C,所特有脂肪質和植物膠質滋養效果極佳,木耳還有排毒的作用。

TOP8:葷食首選 鴨肉

鴨性寒涼,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的作用,適宜於滋陰養津以防秋燥,鴨肉適合身體虛弱、患病初愈、時常上火的寶寶,可以說鴨是金秋葷食中的第一滋補佳品。

TOP9:病後佳品 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營養豐富,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芋頭質地軟滑,容易消化,有健胃作用,特別適宜脾胃虛弱者食用,更是秋季里嬰幼兒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TOP10:抗病前鋒 菜花

菜花質地細嫩,易消化吸收,適宜於寶寶和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不強者食用。菜花能刺激細胞製造對機體有益的保護酶—Ⅱ型酶,它能使小腸粘膜中活性提高30倍,從而使體細胞中的微粒體多功能氧化酶系統,有能力分解進入人體內的致癌物和其他有害化合物,以使人體長期處於良性循環狀態。

與秋季兒童養生食譜大全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