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樊正倫 夏季話養生

樊正倫 夏季話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3 04:37:21

1、適合夏季的養生用語

1.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心平氣和好,九十不顯老。
2.愛財如命,時常生病。人靜百年,氣靜萬年。
3.充海闊天空之量,養先憂後樂之心。能忍耐,終身受用;
4.大學問,安心吃虧。一天三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
5.逢人借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葯好。過去七十古來稀,今日百歲不足奇。
6.酒是爛腸的毒葯,色是刮骨的鋼刀; 財是下山的猛虎,氣是惹禍的根苗。
7.立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冷天氣。四八月,防著涼,早晚注意加衣裳。
8.六月六,曬衣服,減少疾病添幸福。小寒大寒,凍死老漢。冬不戀床,夏不貪涼。
9.寧可常常三分寒,不可棉裹一身汗。飯要定時吃,衣要看天穿。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帽。
10.春捂秋凍,一年無病。冬不蒙首,春不露背;夏不露腹,冬不露肩。
11.冬不坐木頭,夏不坐石頭。二八月亂穿衣,小心病害上身體。
12.氣候不正,僅防疾病。天熱防中署,天寒防傷風。七月秋風漸漸涼,傷風感冒要預防。
13.秋風涼,添衣裳。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
14.大汗莫當風,當風易傷風。傷風傷風,多在秋冬。頭對風,暖烘烘;腳對風,請郎中。
15.冬吃生薑,不怕風霜。
17.常講衛生,百病不生。乾乾凈凈一身輕, 不幹不凈生百病。
18.鍛煉是金丹,衛生是葯方。衛生搞得好,疾病不纏繞。
19.勤勞動豐衣足食,講衛生延年益壽。不幹不凈,吃了得病,
20.乾乾凈凈,吃了太平。吃喝凈,少生病。
21.器具不擦要生銹,人不衛生要短壽。萬物從土生,百病從口入。
22.預防腸胃病,飲食要干凈。飲食不檢點,大病在眼前。
23.喝開水,吃熱菜, 腸胃健康少病害。飲食要衛生,一熱二鮮三干凈。
24.注意營養味道好,講究衛生飯菜香。貪圖涼快吃冷飯,吃後容易把病犯。
25.飯不熟不吃,水不開不喝。臭魚爛蝦,得病冤家。
26.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吃了省錢瓜,害了絞腸癌。
27.蔬菜要清水洗,水果要削皮吃。要想不生病,鍋盆碗灶都干凈。
28.飯前便後洗手,胃腸疾病少有。肚子害病嘴裡得,眼睛害病手上得。
29.飯前要洗手,飯後要嗽口, 習慣成自然,百病全趕走。
30.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萬。洗臉洗額腦,掃地掃旮旯。
31.耙田注意耙角落,洗臉勿忘洗耳朵。洗頭洗腳,勝過吃葯。
32.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聾, 鼻不掏不破,眼不擦不紅。
33.少情慾,多沐浴。頭發常梳理,衣服勤換洗。
34.臟生虱子懶生瘡。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35.床鋪干凈,舒坦入夢。飯要細嚼,衣要勤洗。勤穿勤脫,勝似吃葯。
36.勤洗衣裳勤洗澡,多曬被褥身體好。勤洗衣裳勤洗澡,常曬被褥疾病少。
37.勤洗勤曬,舒適爽快;多洗多曬,病災不來。
38.笑臟笑破不笑補,勤洗勤換才舒服。窗明幾凈顏色調,能除緊張與疲勞。
39.常開窗,透陽光, 空氣流通保健康。若要不生病,處處掃干凈。
40.無事勤掃屋,強如上葯鋪。四害消滅光,健康有保障。
41.病災不染清潔地,幸福常臨健康家。生理衛生強身,心理衛生強心。
43.夫妻多恩愛,神仙也不怪。夫妻相敬如賓,越活越顯年輕。
44.夫妻恩愛到白頭,日子清貧也風流。男弱女強,幸福不長。
45.過了夏至節,夫妻各自歇。過了重陽節,夫妻宜多歇。
46.夫不嫌妻丑,活過九十九。妻不嫌夫憨,百歲能轉彎。
47.秧好一半谷,妻好終生福。一日夫妻百日恩,白頭偕老成壽星。
48.鮮花雖美怕寒霜,夫妻恩愛壽無疆。子孝父心寬,妻賢夫興旺。
49.夫妻同苦共甘,棒打鴛鴦不散。恩恩愛愛雖老不老,打打鬧鬧未老先衰。
50.伴侶兩相無猜,日子舒暢自在。和睦家庭風光好,恩愛夫妻幸福長。
52.笑為力量的親兄弟,愁為健康的死對頭。

2、夏季如何養生,

夏季養生之道
根據中醫理論,夏季屬火,而夏季的一個特殊階段稱之為「長夏」,又單屬土。夏季養生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
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證。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2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3、中醫說夏季中身體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這個時候都有哪些適合的養生方法?

夏季中醫養生方法

1、夏季中醫養生講究保護陽氣

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是一年裡陽氣最盛的季節,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對於人來說,此時是新陳代謝旺盛的時期,人體陽氣外發,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並且活躍於機體表面。為適應炎熱的氣候,皮膚毛孔開泄,而使汗液排出,通過出汗,以調節體溫,適應暑熱的氣候。在盛夏防暑邪;在長夏防濕邪;同時又要注意保護人體陽氣,防止因避暑而過分貪涼,從而傷害了體內的陽氣。

2、夏季中醫養生注意防暑熱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之氣所化,獨發於夏季。中醫認為,暑為陽邪,其性升散,容易耗氣傷津。這是它的病理特點。暑邪侵入人體,常見腠理開而多汗,汗出過多導致體液減少,此為傷津的關鍵,津傷時,即見口渴引飲、唇乾口燥、大便干結、尿黃心煩、悶亂等症。如果不及時救治,開泄太過,則傷津可以進一步發展,超過生理代償的限度必然將耗傷元氣,此時可出現身倦乏力、短氣懶言等一系列陽氣外越的症狀,甚至卒然昏倒,不省人事、而導致死亡,由此觀之,夏季防暑不可等閑視之。

3、夏季中醫養生注意除濕氣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好傷人體陽氣。因其性重濁粘滯,故易阻遏氣機,病多纏綿難愈,這是濕邪的病理特徵。不僅如此,濕邪亦好傷脾陽,因為脾性喜燥而惡濕,一旦脾陽為濕邪所遏,則可能導致脾氣不能正常運化而氣機不暢,臨床可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大便稀溏,四肢不溫。尤其是脾氣升降失合後,水液隨之滯留,常見水腫形成,目下呈卧蠶狀。

風濕夾雜,侵犯肌膚,關節所形成的風濕痹症則往往反復發作。內濕病常見其病理性產物多呈穢濁不潔之物,如皮膚病變之滲出物,濕熱帶下之分泌物,質粘而腥臭。因此,人們常稱濕為「有形之邪」,其性穢濁。

4、夏季中醫養生起睡定時


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而且應盡可能地定時起、睡。在夏季,更應給自己規定一個嚴格的起睡時間,決不無故違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夏季最佳就寢時間是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是5:30-6:30。

4、夏季怎樣養生

5、夏季應該怎樣養生?

6、百科全說 迷羅老師講夏季節氣如何養生語錄

轉載迷羅老師「元瑜伽節氣養生之小暑」

時間在不經意間悄悄地溜出指縫,又到下一個節氣小暑了,而且我們已經進入了農歷六月,面對新的節氣和新的月份我們該做什麼養生功課呢?

在這個月份上,小腸經氣最旺,所以這個月首先要注意腸胃的保養,明天就是小暑,俗話講:「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上雨量集中,甚至多有暴雨,這一段時間我們也感受到了,連續不斷的降雨,頗有點江南梅雨季節的感覺,因為已至初伏,在不下雨的時候,又會異常悶熱,這又悶熱又潮濕就極易影響到內在經絡和臟腑,使體內感受暑濕,這是一點。

再有呢,天氣悶熱,人們就會選擇清涼解暑的食品來消夏,殊不知若實用不當則會加重問題,在有的班上我讓大家做水腫的檢測,往往大部分女士都存在水濕停滯的問題,出現這種情況大多存在這么幾種生活習慣:一經期過食冷飲,二 經期頻繁洗澡,三 晚上洗澡,四 晚上過食西瓜。

經期不沾涼少沾水,這點大家其實都明白,關鍵是難以做到。關於晚上洗澡這件事呢,因為夜晚陽氣內伏,歸於臟腑,體表護衛之氣內斂,所以這時洗澡很容易感受濕氣。至於西瓜,我們都知道它是利水的,有人就不理解,它明明是利水除濕的,怎麼倒加重濕氣了呢,關鍵就在於吃的時間不對,西瓜利水走膀胱,所以小便會增多,但是我們吃完以後馬上睡覺,使過多利導出來的小便不能夠及時排除,便會加重體內水濕,甚至在第二天早起一照鏡子,發現眼泡都是腫的。

其實養生就是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我們會發現我們很多固有的生活方式原來是不對的,那經過調整生活方式以後,很多問題就會不葯而愈,有一位女生我囑其停止晚上洗澡換在白天以後,她原本臉上很嚴重的疙瘩很快就消退下去了。
一塊木頭,放在乾燥的環境下,能保存的很好,但是放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就會長苔蘚、長蘑菇、長木耳,人體的內環境是一樣的道理,如果體內寒濕過重的話就會有炎症、瘀滯甚至腫瘤,所以我們總在講寒濕體質就是腫瘤體質。一定不能讓體內積聚太多濕氣,那在這個月份上就要重點做好保養。
我們要做的功課有:
多去做瑜伽體式中的背部滾動式,可以激發膀胱經,排毒去濕,每天五十遍,還相當於作背部按摩,如果老伴不給我們按摩的話,就讓我們自己去「滾」吧,呵呵比按摩效果都好。

睡前點按三陰交與腳跟內側的子宮前列腺區。

敲打小腸經,雙手小指掌側互砍至發熱

7、夏季怎樣做好養生?

從立夏到立秋這段時間,其氣候特點是酷熱多雨,人體陽氣此時最易發泄,新陳代謝也極其旺盛。《理虛元鑒》指出:「夏防暑熱,又防因暑取涼」。這是夏天養生的基本指導思想:第一,要防止暑熱之邪傷人;第二,不要為了避暑而傷了人體陽氣,即還要注意養陽氣。

一、注意居室涼爽。

夏天,一定要將多餘的或暫時不用的傢具搬掉,從而使居室擁有較寬敞的空間。每天,將南北兩向的門窗打開,空氣對流而生的自然風,可使居室滿屋生涼透爽。

將向陽的外窗戶上方裝上涼篷,這樣能將烈日直射帶來的熱量阻之窗外。用淡綠、淺藍、瓦灰、乳白等色彩裝飾牆面、天花板、窗簾、沙發套,可令人覺得清涼爽氣,這是因為冷色調的色彩,可使人心理滋生涼爽感。若在牆上掛一幅《冰山雪峰圖》或《秋山楓葉紅》的油畫,能達到心底生涼的效果。

二、重視飲食養生。

在菜和菜湯中要適量加點鹽,這是由於高溫下,大量出汗,體內有相當量的鹽分隨汗排出。鹽的供給量,包括普通飲食中的食鹽在內,每日有20—30克即可,也不能太多。

其次,要多喝點飲料,但飲水需注意多次少量飲用,每次不超過300—500毫升,清涼飲料溫度以10攝氏度為宜。茶葉、可可、咖啡、綠豆湯、烏梅湯,除能補充水分外,還有輕度興奮作用,有助於解除疲勞,改善食慾。在夏天,最好多吃點西瓜,又解渴,又祛暑。

還有,適當補充維生素。應首先考慮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水溶性維生素。一般認為,每日飲食中最好含有維生素B10.5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0.5毫克,維生素C150—200毫克。

最後,要多食些水果、蔬菜、瘦肉、動物內臟、雞、鴨、蛋等。相反,脂肪的供應量應適當減少,若過於油膩,就會引起厭食。夏天,往往食慾下降,所以,在飲食中要注意色、香、味,並適當吃些粗糧。酸味和辛辣的調味品,有增進食慾作用,可適當多食。

三、不可忽略睡眠保健。

夏天,體內物質和能量一般消耗較大,因此,睡好覺就顯得十分重要。古人雲:「能眠者,能食,能生長。」這一點在夏天對於一些身體虛弱的人、高溫作業下工作的,尤其不能忽視。睡眠保健的另一方面,是要節制性生活,以免損傷人體陰精。

四、身體鍛煉講方法。

暑天炎熱的氣候往往使人煩悶、焦躁、容易「生火」,因而,這時的健身應以避暑熱而從清爽為主。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精神上的自我寧靜,便是炎夏保健的一個重要內容。旅遊、避暑、游泳等諸項活動,是暑天健身的有益活動。這些活動的好處在於:置身於自然之中,精神輕松愉快,既能避暑消夏,又可鍛煉身體,確實是盛夏有益的健身活動。

祖國醫學認為,夏天人體陽氣最易向外發泄,故應該「夜卧早起,無厭於日」,迎著初升的太陽堅持室外鍛煉。若在夏季能進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分鍾左右,所得的紫外線能使用一年。

五、防病保健。

夏令酷熱多雨,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造成疰夏、中暑。疰夏的主要表現是胸悶、胃納欠佳、四肢無力、精神萎靡、大便稀薄,此病主要反映了胃腸消化功能減退。故減少食量、少吃油膩、減輕胃腸負擔,是預防疰夏的主要措施。中暑大多因為較長時間的日光暴曬或高溫而引起,預防的辦法是多喝些防暑飲料,如酸梅湯、西瓜汁等,野外作業者要戴帽子,避免暴曬。

8、春夏秋冬養生四句話語

春養肝
夏養心
秋養肺
冬養腎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春捂秋凍

與樊正倫 夏季話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