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美容養生中葯材有哪些

美容養生中葯材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0-07-23 03:27:05

1、美白功效的中草葯都有什麼?

中葯里,有12種白色中草葯具有滋潤、美白肌膚之功效。這些葯名有著共同的特徵:都姓「白」。而從中醫象形學來說,帶白的葯物一般具有增白潤色的作用。 白術: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這里指的是白術的根莖,味苦,性溫。對皮膚致病真菌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古籍《葯性論》稱:「用白術蘸酒(或醋),均勻塗抹臉上,可治雀斑。」 白芷: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香、辛,性溫。歷代被視為美容佳品。無論是在《千金面脂方》中或是在《玉容散》中,白芷都是製作面脂的主葯。 白芨:為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芨的地下莖,味苦、甘,性平、澀而粘滑。外用可潤滑肌膚,除面瘡。 白蘇:為人工栽培。取鮮白蘇葉塗擦腋下可治狐臭。 白蘞:為多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葉子多而細,取其根莖入葯。味辛、甘,性涼。《葯性論》曰:「可治面上瘡皰而美白肌膚。」 白附子:味辛、甘,可作面脂。取其搗碎成細粉,以酒拌和,用來敷面,可治粉刺和雀斑。 白蒺藜:又名刺蒺藜,1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果實。味苦、辛,性溫。含有多種生物鹼和甙類及多種豐富的過氧化物分解酶,有明顯抗衰老作用,可明目輕身,去除面痕。《本草綱目》曰:「洗面黑,去斑。」 白果仁:為銀杏的成熟種子。外用可治頭面手足礙容性皮膚病,並可防止皮膚粗糙。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本草品匯精要》曰:「取白茯苓研末,與蜜和,敷面可療面瘡。」 白犖牛:味苦、辛,性寒。將白犖牛研末,以雞蛋清調和,夜敷日洗,可防治面上雀斑。 白丁香:味辛,性溫,為雄麻雀屎。用它浸蜜可防治面瘡和粉刺,能瑩肌如玉。 白僵蠶:為蠶蛾科家蠶的幼蟲在末味絲前,因感染白僵菌而發病致死的僵化蟲體。外用其葯,味咸、辛,性平。可治面黑及礙容性疾病———口眼歪斜等症。 以上都可以泡水,但我還要說最後一點,光泡水是不行的,平時注意好防曬是美白的基礎.

2、保養皮膚皮吃什麼的中成葯

介紹幾種較為廣泛的具有護膚美容作用的中草葯。

人參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根。使用人參進行養生治病的歷史至少已有兩千多年。在漢代《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人參主補五臟,明目益智,大補元氣,固脫生津,消食開胃,久服輕身延年。
人參具有美容、美發的作用,在化妝品中被廣泛應用。人體皮膚衰老的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環不良,新陳代謝降低,皮膚彈性減弱。由於人參中含有多種人參皂甙、氨基酸、維生素及礦物質,加在護膚品中具有促進皮下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增加皮膚的營養供應,防止動脈硬化,調節皮膚水分平衡等作用。所以它能延緩皮膚衰老,防止皮膚乾燥脫水,增加皮膚的彈性,從而起到保護皮膚光澤柔嫩,防止和減少皮膚皺紋的作用,人參活性物質還具有抑制黑色素的還原性能,使皮膚潔白光滑。
人參加在洗發劑中能使頭部的毛細血管擴張,可增加頭發的營養,提高頭發的韌性,減少脫發、斷發,對損傷的頭發具有保護作用。
人參內服不僅強身也會起到抗老及護膚美容作用。

珍珠
珍珠既可做為精美的裝飾品,還可做為葯材,具有養陽安神,鎮心熄風,清熱墜疾,解毒生肌等功效。同時還可做為美容佳品,無論是內服還是外用均可對皮膚有滋養保健延緩皺紋產生的作用。早在《本草綱目》中就已有記載:"珍珠粉塗面,令人潤澤好顏色。"目前市售的許多化妝品中加珍珠。

當歸
當歸是傳統的補血活血葯,多用於婦科用葯。但因為當歸可以促使氣血充盈,血流通暢,故可使面色紅潤、光澤、皮膚細嫩富有彈性。且當歸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對營養皮膚、防止粗糙起著重要作用。當歸還可以作於粉刺、黃褐斑、雀斑治療和烏發、防止脫發等。當歸外用已被廣泛用於護膚霜,也可煎煮、泡酒或烹制葯膳內服。

薏苡
薏苡是葯食兼用植物,其種粒又稱薏米。它所含脂肪、蛋白質、總氨基酸量等超過了大米,並含多種微量元素。由於它的營養豐富與食療功能,中國古代稱它為"薏苡明珠",在歐洲被稱為"生命健康之禾",在日本年消耗1萬5千噸以上。薏苡不僅具有抗癌、降糖、鎮痛、解熱、增強免疫等作用,而且還有美容作用,去色斑、除扁平疣、柔嫩肌膚,日本有專門供祛老年斑的薏苡片,我國北京生產有薏苡美容茶,福建生產有速溶苡仁精等。目前亦生產有加入薏苡提取物的潤膚霜。

靈芝
靈芝是一種菌類植物,是歷代中醫葯學家公認的滋補強壯、延年益壽的珍貴葯材。靈芝不僅具有潤肺止咳、護肝解毒等功效,而且具有抗老防衰、駐顏的作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認為靈芝"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現代研究表明,靈芝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鎂、鋅有延緩衰老的作用;靈芝所含多糖成分能消除體內自申基,保護細胞與細胞延緩衰老;靈芝還有安神作用,所以對神經衰弱引起的面色萎 黃、精神疲乏、容顏憔悴有明顯的療效;靈芝還血液的清道夫,能消除血液中的黑色素、褐色素,控制雀斑、老年斑的形成。

何首烏
何首烏具有烏發、護發、養發、生發等作用,它還是具有降血脂、抗衰老、美容駐顏等功能。唐代《開寶本養》載"益氣血、黑髭鬢、悅顏色,久服長筋骨,益精髓"。現代醫學研究證明,何首烏有擴張血管和緩解痙攣的作用,能使皮膚細胞、腦細胞和頭發獲得足夠的血量,故長期用何首烏不僅使人精神煥發,還可促使面色紅潤而有光澤,頭發烏黑而發亮。
除前述外,常用美容的中草葯還有補氣駐顏的黃芪;具有抗老、美容、健身、號稱"賽人參"的刺五加;駐顏去皺,悅澤潤膚的美容補晶茯苓;延緩、減輕皮膚老化,減少色素沉著,養血容顏的地黃;久服輕身不老不飢,潤膚悅顏的麥冬等;以及黃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蘆薈、菊花、冬瓜仁、白芷、防風、辛夷、五味子、蒼耳、桃花、細辛等。

蜂製品
蜜蜂採集純天然花粉,釀成蜂蜜、蜂王漿、蜂膠等純天然物質,能夠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機體新陳代謝,增強細胞活力,美容養顏,延緩衰老。並能促進免疫系統的抵抗力,促進皮膚更新,緩解婦女經期不適,促進傷口癒合具有顯著功效。

冬蟲夏草
(Cordyceps sinensis)簡稱蟲草,又名冬蟲草或蟲草。冬蟲夏草含有蟲草酸約7%,碳水化合物28.9%,脂肪約8.4%,蛋白質約25%,脂肪中82.2%為不飽和脂肪酸,是冬蟲夏草真菌的寄生產物, 所謂「草」實際上是一種寄生於蝙蝠蛾幼蟲頭部的子囊菌。一般蟲和草均入葯,為滋補強壯名貴中葯,蟲草對人體皮膚有很好的美容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1)蟲草含蟲草素和環肽化合物能促進表皮生長,快速修復受損皮膚;同時有顯著的抗癌活性及抗菌、消炎功效,防止皮膚因外部環境污染及紫外線照射等而產生癌變。
2)蟲草含多種脂肪酸、人體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有效補充肌膚所需的營養成份,堪稱養顏聖品。
3)蟲草含D-甘露醇、非還原性多糖和寡糖,具有很好的吸水性, 能對皮膚深層補水保濕; 調節體表微生態平衡,抑制有害菌生成,從根本上抑制黃褐斑及雀斑的形成;減少皮膚組織彈性蛋白及透明質酸水解, 維持皮膚彈性, 延緩衰老。
4)蟲草含多種植物甾醇,對皮膚有溫和的滲透性,保持皮膚表面水分,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抑制皮膚炎症,老化,防止日曬紅斑。
5)蟲草含蟲草酸、維生素E及類胡蘿卜素,有效清除皮膚中的自由基,降低黑色素沉積,淡化各種色斑,具有美白功效。

紫草
紫草具有顯著的祛痘,祛痘印和消炎的效果,紫草主要功能為涼血,活血化瘀,解毒透疹,因此能加速痘印和疤痕的新陳代謝。《本草求原》:紫草,痘疹隱隱,欲出未出,色赤干桔,及已出而便閉、色紫黑者宜之,痘夾黑疔亦宜。若痘已齊布紅活,二便通調,則改用紫草茸,,於血熱未清,用以活血而寓升發之義也。若紅活,二便滑,及白陷者,忌之。至灰滯而便滑,則又宜蟲部之紫草茸,宜參觀之。

茯苓
茯苓,俗稱雲苓、松苓、茯靈,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其原生物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馬尾松或赤松的根部。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葯」,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葯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葯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據《本草品要經會》是這樣記載的,就是說茯苓可以很好地去除人臉上長的瘡、斑,以及去除婦女產後那種產生的黑斑很好的療效。

3、葯浴用哪些中草葯?

葯浴的中草葯那就多了去了,每個牌子的葯浴都有不同的中草葯成分。中華泡浴是我常用的一款葯浴產品,裡面有十多種中草葯,具體我也記不清了。

你可以去問你一下:零二零——叄個陸,三二三八一

4、中醫養生保健品有哪些?

營養健康產品:養生滋補品、營養素、營養補充劑、運動營養品、功能性產品、花粉產品、蜂產品、人參產品、魚油產品、酶化產品、綠藻產品、胚芽產品、葉綠素copy產品、蘆薈產品、菌類百產品、植物提取物產品、高端進口營養食品等。
中葯保健產品:國家規定的27大功能的各種劑型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天然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增強免疫力產品、抗衰老產品、心血管病防治產品、 抗癌產品、護肝度補腎產品、海洋生物製品、減增肥保健品、氨基酸、補血劑、脂肪酸、食用纖維、新資源食品、微量元素製品等; 食療葯膳產品:食療葯膳原料及相關設備、滋補保健葯材(參/茸/蟲草等)、中葯飲片、民族特色葯物及傳統中草問葯、原料葯及提取物等。
中葯美容瘦身產品:功能性美容瘦身產品、答美容護膚用品、天然美容產品、足療葯浴產品;
中葯保健食品:特膳食品、低糖飲品、五穀雜糧製品、糖尿病保健食品;
中葯保健飲品:保健飲料、保健茶、保健酒、功能性水以及相關飲品等;

5、有哪些葯材適合養生?

1、三七粉常用於預防和治療美容祛斑,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心絞痛冠心病,膽固醇等心腦血管疾病方面。三七粉雖然屬於名貴中葯材,但是沒有具體的使用期限,並且它本身沒有毒性,非常適合日常保zd健,三七粉確實功效顯著,好的三七粉4個月左右身體機能會有一定的變化。
2、決明子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決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壓、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
3、枸杞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抗衰老枸杞子味甘,性平,滋補肝腎,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實熱回,脾虛有濕及泄瀉者忌服。枸杞子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或平時大量攝取肉類食物面泛紅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4、菊花平肝明目,解毒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有疏風答清熱、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陽虛體質者不適合服用;氣虛胃寒、食少泄瀉者應慎服;陰陽兩虛型、痰濕型、血淤型高血壓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5、金銀花清熱解毒金銀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熱,又能散表熱。因金銀花葯性偏寒,不適宜長期飲用,尤其是脾胃虛寒、陰證瘡瘍或氣虛體弱的人以及月經期女性不能服用。

6、女生多吃好的中葯?可以美容養生的中葯材。

女貞子,黃芪加墨旱蓮,各樣一兩,不但不會發胖,還可以預防熬夜引起的黑眼圈和上火哦,對養顏很有幫助的,還可以預防感冒,增強體質呢!!

7、中葯保健品有哪些

1.龍骨
別名陸虎遺生、那伽骨、五花龍骨、青化龍骨、花龍骨、白龍骨,為古代哺乳動物象類、犀類、三趾馬、牛類、鹿類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方解石以及少量黏土礦物組成。呈圓錐形或圓柱形,多煅後敲碎用。該品味澀性涼,能鎮驚安神、除煩清熱,治心悸、失眠等。
2.地龍
為環節動物門蚯蚓科動物參環毛蚓,俗稱環毛蚯蚓的乾燥體。主產於廣西、廣東、福建。性寒,味咸。可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用於高熱神昏、驚癇抽搐、關節麻痹、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肺熱喘咳,尿少水腫等。
3.龍子衣
葯方常寫龍衣、蛇蛻,為游蛇科動物黑眉錦蛇、錦蛇或烏梢蛇等蛻下的乾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採集,除去泥沙,乾燥。氣微腥,味淡或微咸。具有祛風、定驚、解毒、退翳的功效。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角膜出翳,喉痹,疔腫,皮膚瘙癢等。
4.龍葵子
為茄科植物龍葵的種子,龍葵植物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取。種子所含脂肪酸主要是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油酸,並含少量甾醇。味甘,性溫,無毒。主治急性扁桃體炎,疔瘡。
5.五爪龍
學名烏蘞莓,是葡萄科植物烏蘞莓的全草,又名烏蘞草、五葉藤、母豬藤。生於曠野、山谷、林下、路旁。性平味甘、微苦。具有祛風除濕、祛瘀消腫、清熱解毒、活血散瘀、利尿的功能,可以治療咽喉腫痛、癤腫、癰疽、疔瘡、痢疾、尿血、白濁、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症。
6.龍膽
為龍膽科植物及中葯材龍膽的統稱。中國有龍膽屬240多種,多產於西南高山地區。龍膽也是重要的葯用植物,其根和根莖入葯具有清熱、瀉肝、定驚之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性味苦,澀,大寒,無毒。主治骨間寒熱、驚病邪氣,繼絕傷,定五臟,殺蟲毒。」龍膽對治療頭發全脫也有很好的療效。
7.龍齒
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牙齒的化石。龍齒性涼,味甘澀,功能鎮驚安神,清熱除煩。主治驚癇,癲狂,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身熱心煩。
8.龍血竭
為百合科劍葉龍血樹的樹脂,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及東南亞國家。主要成分為龍血素B,微有清香,味淡微澀。功能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斂瘡生肌。用於跌打損傷,瘀血作痛,婦女氣血凝滯,外傷出血,膿瘡久不收口。

9.枸杞:抗疲勞、降血壓
《神農本草經》稱枸杞能補肝腎、益精明目、養血,增強免疫力,有很好的抗疲勞功效。同時還能降低血液膽固醇,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療效。
10.蜂王漿:抗衰老
蜂王漿含有豐富營養成分,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促進細胞生長,增進新陳代謝及組織再生能力。

8、中國十大養生補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過長生不老的美夢,並找尋各種「靈丹妙葯」來健補身體。有些並沒有益處,還危害身體,有的則確有良效,並流傳至今。接下來小編將為大家盤點中國宮廷十大補品,分別是五色葯石、寒食散、大葯、石蛙、海參、魚翅、熊掌、燕窩、鹿茸、人參。

1、五色葯石

秦始皇渴望長生不老,身邊曾啟用眾多方士為其煉丹,自秦漢以來也有眾多達官顯貴效仿,對「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趨之若鶩。那麼當時所謂的靈丹都是些什麼呢,有紫水晶、硫黃、雄黃、褚石和綠松石等五種礦物質,它們被視為「五石之精」,又稱「五石人參」,通稱「五色葯石」。這些「大補品」其實是大毒葯,大多不同程度地含有毒物質,少量服用問題不大,有時還有益處,但長期服用會對身體有極大危害,明代皇帝明光宗便是亡於濫服丹葯。

2、寒食散

魏晉南北朝時,以葯石為基本成分的寒食散在皇宮與富人間流行。據東晉人葛洪《抱朴子內篇·金丹》所記,是丹砂、雄黃、白礬、曾青、磁石等五味葯物製成。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就曾特別喜好寒食散。服食寒食散後身體發熱,正合放浪形骸、偏好聲色、追求刺激的魏晉人的胃口。這種保健品有很強的毒副作用,服後心中煩躁,如火燒身,因此服食它是有嚴格講究的:必須寒衣、寒飲、寒食、寒卧,故名「寒食散」。

3、大葯

隋唐時期,皇室貴族們迷信補品,煉丹手法花樣翻新,保健補品種類豐富。有的用豬牙和十一月採的皂莢,燒煉取灰霜,製成名叫「莢天生牙」的保健葯品。甚至連大小便都曾被唐人拿來煉制補品。這些丹葯,唐人俗稱為「大葯」。許多官員、文人成為唐朝保健品市場的消費主力,有的人直接自己動手采煉補葯。唐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等,都曾召來大批煉丹道士進駐宮中,煉制長生大葯。

4、石蛙

石蛙自古以來便是滋補佳品,據史料記載,曾被興譽為「葯用化瘡,食之長壽」。它是古代皇宮御筵中的名貴山珍,也是士大夫階層餐桌上的彌珍野味和饋贈佳品。尋常百姓家的宴席上若有一道石蛙佳餚,足以彰顯主人的闊氣,賓客也以此為榮幸,被贊為「難得一嘗石蛙宴」。石蛙肉味鮮美,中醫認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腎經,有健脾消積、滋補強壯的功效,由此廣為宮中那些皇室宗親所青睞。

與美容養生中葯材有哪些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