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月菩提,什麼是三國料呀?
根據星月菩提子原材料的產地不同,大致可分為三類:海南料、寮國料、三國料。(1)海南籽:海南籽由於特殊的溫度以及濕度條件,養育了最優質的星月菩提原果,從密度、油性以及品相都遠勝於上述其他產地。海南籽加工的星月菩提呈現天然的奶白色,精心把玩後呈現金黃色,美不勝收!
(2)寮國籽:寮國籽是目前加工出來品相最像海南籽的一個原料產地,精挑級的寮國料足以以假亂真,沒有深厚功底的骨灰級玩家根本辨別不出來,特點:底子白,星眼細,連星較少,星眼密,縮水幅度大(把玩後通常都會縮水1mm,而海南籽一般在0.5mm左右)。綜合質量排在海南籽之後的第二位。
(3)三國料:三國籽這個說法比較籠統,原先具體指代哪三個國家,現在已無人知曉;反正,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以及邊境料到現在都被稱為三國料。特點:個頭大(最大可到25mm左右)、星眼粗、星眼密、密度差(把玩個一年半載整個珠子酥化開裂),油性低(把玩手感粗糙、干澀,較難包漿)、縮尺幅度最大(把玩後珠子大幅度縮水,甚至珠子大小不均勻)。
2、三籽粒區組的植物學特徵是什麼?
三籽粒區組學名:SectionTriseminatae
植物學特徵:葉片為4小葉,莢果常為2~4節。側枝匍匐,並著生花和果。旗瓣背面有明顯的紅色脈紋。種子萌發後,子葉上表面呈棱狀。
生育特性:多年生。
染色體倍性:二倍體(2n=2x=20)。
定名種數:1個。
代表種:A.triseminata.Krapov.&Gregory。
3、小麥有穗無籽是怎麼回事,一塊地有的有有的沒有
近年來,筆者對小麥的分櫱、成穗率及穗型進行了定點觀察和大面積的實地調查。現將結果介紹如下:一、影響分櫱發生及成穗的因素據調查,除了施肥水平和土壤質地的差別外,主要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肥料運籌不當。由於早期速效肥的不足,小麥3--4葉期苗勢細弱,是導致麥苗第一葉位空位的首要原因。定點田塊中,除有機肥外,每1000平方米施40--50kg碳酸氫銨作基肥,比對照田分櫱期提前3--6天,第一葉位分櫱增加7.5%--18.0%,平均單株分櫱在冬前和越冬期分別多0.35--0.60和0.45--1.12個,群體分櫱高峰期也相應提前。而以同量化肥分臘肥和返青肥兩期施用的田塊,高位分櫱明顯增多,但分櫱的成穗率仍低於前者。在基本苗相同的幾種肥料幾種施肥方法的試驗中,成穗率居首位的要算化肥用作中層基肥和拔節肥兩次施用的小區。 (二)基本苗數過多。在施肥水平和運籌方法相同時,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30.0萬比37.5萬苗的冬前分櫱比例明顯增高,1--3葉的空位減少,單株成穗率(包括主莖)提高22%--26%,每畝穗數接近。前者每穗平均粒數增0.9--1.7粒;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過38萬時,穗型整齊度下降,下腳小穗增加,每穗粒數明顯減少;當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超過45--50萬時,基本無分櫱穗。 (三)「三籽」苗較嚴重。由於整地、播種質量差,在生產上存在深籽(籽埋過深)、叢籽(籽擠在一起)、露籽即「三籽」苗。「深籽」苗因種子養分被消耗而形成地中莖、胚芽鞘和葉片伸長,苗勢細弱,分櫱推遲,發生的一般是3--4葉分櫱。「叢籽」苗的分櫱期推遲,早期的1--3葉分櫱明顯減少,隨著苗齡增大,株間郁閉日趨嚴重。由於單株營養面積小,光照條件差,分櫱在爭奪空間營養的過程中,大部分兩級分化成弱勢櫱。「露籽」苗的分櫱雖早,但根系發育差,分櫱表現為葉片短窄、叢生、素質下降。因此,三籽苗極少有分櫱能成穗。 (四)秋冬氣溫偏低。冬前和越冬期氣溫偏低的年份,由於分櫱發生和生長的熱量不足,分櫱受到一定的影響,但對大面積麥田分櫱的影響往往較高肥水麥田大。所以寒秋冷冬年份易導致大面積麥田的分櫱和穗數不足。二、提高分櫱成穗率的措施提高分櫱成穗,應立足於促進分櫱早生快發,增加冬前和越冬期的大分櫱,力爭第一葉位分櫱不空位,並提高1--3葉分櫱的成穗率,從而增加分櫱數的比重,把分櫱穗的比例逐步提高到30%--50%。其主要措施有: (一)降低基本苗。大面積生產每1000平方米基本苗數控制在30--37萬之間為宜,爭取單株成穗1.5個左右。低肥田塊應努力提高施肥水平,以滿足分櫱早發和成穗的需要。 (二)集中用肥。一般每1000平方米產量在400kg左右約需氮15kg。在這個水平上,施用方法是:基肥和中層速效肥的用量應佔一生用肥的一半以上,隨著用量的增加和基本苗的減少,基、中層肥的用量要提高到60%--70%;其餘主要用於作拔節孕穗肥,以促進動搖分櫱而提高穗數。在小麥一生中,要切實改變農戶有肥就施、滴滴嗒嗒用肥的習慣。此外,小麥的基肥應以農家肥為主,並注意增施磷、鉀肥料。 (三)減少「三籽」苗。提高整地、播種質量才能消滅和減少「三籽」苗。要針對天氣和土壤情況,做好耕整前的保墒和降濕工作。全層破垡,消滅大垡、暗垡和架空垡,提高播種均勻度,積極推廣條播。播種後,搞好秸稈覆蓋,以利保墒,增肥,提高小麥出苗整齊度,確保一播全苗。 (四)精細培管。出苗後應早查苗補缺,勻苗補苗;拔除叢籽苗,使單株營養面積均勻合理;增施灰肥蓋沒露籽。基肥不足的田塊,可在兩葉期前追施速效苗肥促進壯苗。另外,鎮壓可以抑制主莖,促進早發分櫱的生長;冬春中耕培土,提高土壤的通氣性,促進根系發育,有利於大分櫱的生長。此外,開好「三溝」,降低地下水位,促進根系發育和麥苗的健壯生長。
4、三籽湯是什麼
三子湯(《壽世保元》)。 〔來源〕《韓氏醫通》卷下。 〔組成〕紫蘇子(主氣喘咳嗽); 白芥子(主痰); 萊菔子(主食痞兼痰)。 〔用法〕上三味,各洗凈,微炒,擊碎,看何證多,則以所主者為君,余次之,或等分,每劑不過9克(三錢),用生絹小袋盛之,煮作湯飲,代茶啜用,不宜煎熬太過。 〔功效〕降氣快膈,化痰消食。 〔主治〕痰壅氣滯證,症見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難消,舌苔白膩,脈滑。 〔加減〕若大便素實者,臨服加熟蜜少許;若冬寒,加生薑三片。 〔方義〕白芥子除痰,紫蘇子行氣,萊菔子消食。然皆行氣豁痰之葯,氣行則火降而痰消矣。 〔方解〕本方原治老年人中氣虛弱,運化不健,水谷精微化為痰,痰壅氣逆,肺失肅降,以致食少痰多,咳嗽喘逆等,病急則須治標,故方中選用白芥子溫肺利氣,快膈消痰;紫蘇子降氣行痰,使氣降而痰不逆;萊菔子消食導滯,使氣行則痰行。「三子」系均行氣消痰之品,根據「以消為補」的原則,合而為用,各逞其長,可使痰消氣順,喘嗽自平。本方用三種果實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並寓「子以養親」之意,原書雲:「三士人求治其親,高年咳嗽,氣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湯,以為甘旨,名三子養親湯,傳梓四方。」正如吳鶴皋雲:「奚痰之有飛霞子此方,為人事親者設也。」(《醫方考》)故以「三子養親湯」為名矣。
5、指夾玉米排籽器有時下三個籽怎麼調?
如果你家這個玉米排籽器,它有的時候會卡住,可能是因為這個玉米的籽粒是比較大的,所以要調整一下它的間距。
6、三籽粒區組的種有什麼特徵?
三籽粒區組(Triseminatae)至1994年已命名的只有1個物種,即A.triseminata.Krapov.&Gregory。二倍體,多年生。我國已引進A.triseminata。葉片橢圓形,葉脈明顯,托葉披針形,莖枝、葉柄及小葉邊緣均有茸毛。抗銹病和晚斑病。
圖
我國在武漢建立了野生花生種質圃,同時在廣西南寧設置一分圃。到2003年共引進保存野生花生材料135份,涵蓋31個種。多數野生花生材料以種子保存,少數以營養體保存。
7、萊菔芥蘇三籽粉的作用,治療腫瘤嗎?
有降氣消食、溫化痰飲之功。有平喘、鎮咳、祛痰、抗炎、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