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第一部醫學倫理學專著的作者是
宋國賓,生於1893年,卒於1956年,是中國醫學倫理學的先驅者,1933年他編寫的《醫業倫理學》是我國第一部醫學倫理學著作。
伍連德的《中華醫學雜志》創刊於中華醫學會成立的1915年 。
陳實功 於明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撰寫了一部重要的外科醫學著作《外科正宗》。
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合稱為《千金方》,它是唐代以前醫葯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我國最早的一部臨床醫學網路全書,對後世醫學的發展影響很深遠,約成書於永徽三年(652)。
《黃帝內經》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作者是是託名黃帝及其臣子岐伯、雷公、鬼臾區、伯高等。
2、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內科學專著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病因學說」、「養生學說」、「葯物治療學說」、「經絡治療學說」等學說。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是中國影響最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3、中國最早的一部中醫學著作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一部中醫學著作是《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我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知略》、《溫病條辨》),也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傳世巨著,是我國道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專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其醫學理論是建立在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基礎之上的,反映了我國古代樸素主義辨屬證思想。
4、我國第一部記述養生按摩的醫學理論專著是什麼書
《黃帝內經》
5、中國最早的醫書是哪一本
中國最早的醫書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又稱《內經》,是中國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之首。相傳為黃帝所作,因以為名。但後世較為公認此書最終成型於西漢,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國歷代黃老醫家傳承增補發展創作而來。
《黃帝內經》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它的著成標志標志著中國醫學由經驗醫學上升為理論醫學的新階段。在整體觀、矛盾觀、經絡學、臟象學、病因病機學、養生和預防醫學以及診斷治療原則等各方面總結了戰國以前的醫學成就。
並為戰國以後的中國醫學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具有深遠影響。歷代著名醫家在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創新和建樹,大多與《黃帝內經》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
《黃帝內經》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也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
《黃帝內經》以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思想,闡述人與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診斷和養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則問題。成為中國醫學的基石,中醫理論體系的源泉,臨床各科診治的依據,後世奉為「經典醫籍」,為學中醫者必讀之書。是研究中醫學的重要文獻,也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作為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思想基礎及精髓,在漢民族近二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歷史長河中,它的醫學主導作用及貢獻功不可沒。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理論體系的淵藪,是一部綜合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它的集結成書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識為基礎,古代的哲學思想為指導,通過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以及醫療實踐的反復驗證,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斷到綜合,逐漸發展而成,提出了許多重要的理論原則和學術觀點。
不僅奠定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基本框架,同時,也為後世中醫學的不斷完善與向前發展提供了可能。《內經》一書不僅是當時醫學發展水平的最佳見證,同時,也是現代中醫學研究發展的可靠基石。
6、中國古代第一部專著有哪些
蔣祈的《陶記》是世界上最早記述景德鎮瓷器生產貿易的專文。中國茶文化——《茶經》。《易經》是中國人的第一本性學專著。第一部字典是《說文解字》。
第一部神話集是《山海經》。中國古代第一部文選——《昭明文選》。中國古代書籍第一部植物學專著是《南方草本狀》。《禾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水稻品種專著。我國第一部法醫學專著是宋代宋慈所著的《洗冤集錄》。我國第一部造紙歷史專著《中國古代造紙術簡史》。中國第一部古代足球專著《蹴鞠》。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曹丕的《典論·論文》。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第一部詩論專著《詩品·總論》。
7、我國第一部養老學專著是什麼?哪個朝代誰寫的?
《養老奉親書》,或稱《奉親養老書》、《壽親養老書》、《養老全書》,宋朝陳直(一作陳真)撰,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老年醫學專著,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共16篇,160條,論述老年人常見內科病及耳目病的食療方法,簡便易得,切於實用;下部共13篇,46條,主要論述老年醫學理論及葯治、護理要點。
8、我國最早的一部醫學理論著作是什麼?
《黃帝內經》
拓展資料: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9、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內科學專著是
那當然是黃帝內經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 。其中醫經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經》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黃帝內經》外,其他醫經均已亡佚。因此,《黃帝內經》便成了現存最早的中醫經典
10、我國醫學史上第一部專著是?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為古代醫家托軒轅黃帝名之作,為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葯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