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堂梅核氣怎麼治

養生堂梅核氣怎麼治

發布時間:2020-07-22 20:33:17

1、梅核氣怎麼治啊

這是一個很經典的病,上千年前的老祖宗就給我們留下了驗方半夏厚朴湯:姜半夏、赤茯苓、厚朴、紫蘇葉各10克,吳茱萸、黃連各5克,生薑、大棗若干.煎湯服用,一般10天左右就可以好了,另外注意保持心情舒暢.

2、治療梅核氣最好方法

我提供個我的經驗,這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也不知道啥理論,在腹部腰兩側刮痧,能夠好一大半

3、哪位高人知道治療梅核氣的最有效秘方和方法

中醫上就沒有絕對的秘方,因為葯治百病,不治百人。每個人情況不一,梅核氣是古中醫的說法,聲力茶對梅核氣和慢性咽炎是分開對待的,二者不等同,

4、梅核氣怎麼治療?自己要注意什麼。

1.幾個小偏方:方1 【組成】綠茶、月季花、玫瑰各3 克,桔梗、山萸肉各6 克。 【用法】研為細末,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氣滯血瘀之梅核氣。 方2 【組成】綠萼梅、綠茶、合歡花各3 克,枸杞子5 克。 【用法】開水沖泡,代茶飲。 【主治】梅核氣。 方3 【組成】生蜂蜜20 克,雞蛋1 個,香油數滴。 【用法】雞蛋打入碗中攪勻,沸水沖熟,調入蜂蜜及香油,頓服,1 日2次,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氣,肺胃虛火,口咽乾燥,時輕時重,以及慢性咽炎。 2.其它方法:梅核氣的診斷要點 1.以咽內異物感為主要症狀,但不礙飲食。症狀的輕重與情志的變化有關。 2.檢查咽喉各部所見均屬正常,無任何有關的陽性體征。 3.本病需與虛火喉痹,咽喉及食道腫物相鑒別。虛火喉痹覺有異物刺痛感,並覺咽喉乾燥,常有發出「吭喀」聲音的動作,症狀與情志變化關系不大;檢查時可見咽喉粘膜呈微暗紅色,喉底有淋巴濾泡增生。咽喉及食道腫瘤,吞咽困難,有礙飲食,肉眼檢查或X光鋇劑透視可發現腫瘤。 -------------------------------------------------------------------------------- 梅核氣的辨證分析 肝主疏泄,性喜調達。若為情志所傷,肝失調達,則肝氣郁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因肝病乘脾,以致肝鬱脾滯,運化失司,津液不得輸布,積聚成痰,痰氣互結於咽喉而為病。由於肝氣郁結,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心煩郁怒,暖氣,喜太息。脾虛痰聚者,則喉中痰多,肢倦納呆,脘腹脹滿。總的治療方法是疏肝解郁,行氣導滯,散結除痰。 -------------------------------------------------------------------------------- 梅核氣的辨證論治 肝鬱氣滯型【證見】 咽喉內有異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礙飲食。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善太息,郁怒,噯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解郁。 【方葯】 1.主方半夏厚朴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生薑3片。水煎服。 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乾,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葯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虛痰聚型【證見】 咽喉內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 健脾理氣化痰。 【方葯】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砂仁6克(後下)。水煎服。 若痰黃舌紅者,加黃芩12克、薄荷6克(後下)。心煩者,加合歡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葯 (1)四君子丸(沖劑、液、袋泡劑),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沖劑每次15克,袋泡劑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劑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陳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 梅核氣的外治法 用冰硼散、冰麝散慢慢咽服,每次0.5克,每日6~7次。 -------------------------------------------------------------------------------- 梅核氣的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1)毫針刺廉泉穴,針尖向上刺至舌根部,並令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異物感消失為止。 (2)取合谷、內關、太沖、豐隆等穴,中等刺激,留針15—30分鍾,每日1次 2.飲食療法 (1)合歡花蒸豬肝:合歡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泡浸4—6小時,再將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味,隔水蒸熟,食豬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於品)6-10克,放茶盅內,沖人沸水,加蓋煽片刻,代茶飲。 (3)蔥煮柚皮:鮮柚皮1個,在炭火上將外層黃棕色燒焦,颳去表層,然後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塊加水煮,將熟時以蔥兩棵切碎加入,用油、鹽調味,佐膳。 3.咽喉部導引法 (1)不拘行立坐卧,隨時閉目靜心,待神調氣定後,即行叩齒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攪動,待津液滿口時進行鼓漱,然後如咽硬物狀,將咽津吞下。 (2)靜坐,以舌托上齶,凝神該處有一股涼水流下,待將滿口時,吞下。 4.預防調護 (1)細心開導,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2)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或用咽喉部的導引法進行鍛煉。

5、梅核氣怎麼治?

你想怎麼治呀,治法有很多的,配一種中葯叫做化梅丸,吃了就好了,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吃巴西綠蜂膠加OPCPLUS,再就是通過飲食調理,也可以治好的。還有好多辦法了,

6、老師,請問梅核氣該怎麼治療,按摩那個穴位

我來向你提供一個國家級名老中醫在北京衛視<<養生堂>>欄目提供的一個經典按摩方法,按摩天容和天突兩個穴位可治療梅核氣,我的按摩好了,非常有效。你試吧!

7、治療梅核氣的最有效方法是什麼?

梅核氣是咽部似有痰而吐不出來,胸悶氣不舒暢。其病因是氣郁挾痰濕停於咽喉而影響氣息的流通。 1.用中葯 蒼術15克 厚朴15克 半夏10克 紫蘇10克 水煎服,如條件允許可象喝茶那樣少喝頻喝,也可一日三次服用。 如果記得以前所用的中葯,可看其中是否有這四種葯。醫生根據你的體質在用葯上會加其它的輔助葯物。 2.李俊松醫生開出的方葯是:姜半夏、赤茯苓、厚朴、紫蘇葉各10 克,吳茱萸、黃連各5克,生薑、大棗若干。患者服用這一加味半夏 厚朴湯後,病情不同,療效亦不一樣。伴有腸胃不調者,療效最佳, 單純型「梅核氣」患者則療效一般。 李醫生提醒說,用加味半夏厚朴湯治療「梅核氣」,一定要辨證 求因,排除癌症等器質性疾病。曾有醫院檢查咽喉異感症患者305例, 發現其中3例是癌症。故醫治該病時,首先要辨別是否為癌症或局部 病變。若是胃腸病引起或兼胃腸病者,可用加味半夏厚朴湯治之。 梅核氣的辨證論治 肝鬱氣滯型 【證見】 咽喉內有異物感,或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甚則感到窒悶難忍,但不礙飲食。患者常精神抑鬱,多慮多疑,並覺胸悶脅脹,善太息,郁怒,噯氣。舌質淡紅,苔白,脈弦。 【治法】 疏肝理氣解郁。 【方葯】 1.主方半夏厚朴湯(張仲景《金匱要略》)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5克,香附12克,紫蘇12克,白芍15克,薄荷6克(後下),甘草6克,生薑3片。水煎服。 胸脅苦悶者,加柴胡12克、薤白15克。口乾,舌質偏紅者,加夏枯草12克、杭菊10克。 2.中成葯 (1)逍遙丸,口服,大蜜丸每次2丸,水蜜丸每次10~15克,每日1—2次;水泛丸每次8~10丸,每日1。3次。 (2)丹梔逍遙丸,每次6—8片,每日2次。 脾虛痰聚型 【證見】 咽喉內異物感,常覺痰多難咯。或有咳嗽痰白,肢倦,納呆,脘腹脹滿。舌胖苔白膩,脈滑。 【治法】 健脾理氣化痰。 【方葯】 1.主方二陳湯(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 處方:法半夏12克,陳皮6克,茯苓15克,神曲12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砂仁6克(後下)。水煎服。 若痰黃舌紅者,加黃芩12克、薄荷6克(後下)。心煩者,加合歡花10克、素馨花10克。 2.中成葯 (1)四君子丸(沖劑、液、袋泡劑),口服,水泛丸每次3—6克,沖劑每次15克,袋泡劑每次1~2袋,每日3次;合劑每次5—10毫升,每日2次。 (2)陳夏六君子丸,口服,大蜜丸每次1丸,小蜜丸每次9克,水蜜丸每次6克,每日2—3次。 (3)香砂養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 梅核氣的外治法 用冰硼散、冰麝散慢慢咽服,每次0.5克,每日6~7次。 -------------------------------------------------------------------------------- 梅核氣的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1)毫針刺廉泉穴,針尖向上刺至舌根部,並令患者作吞咽動作,至異物感消失為止。 (2)取合谷、內關、太沖、豐隆等穴,中等刺激,留針15—30分鍾,每日1次 2.飲食療法 (1)合歡花蒸豬肝:合歡花(干品)10~12克,放碟中,加清水少許,泡浸4—6小時,再將豬肝100~150克切片,同放碟中,加食鹽少許調味,隔水蒸熟,食豬肝。 (2)玫瑰花茶:玫瑰花瓣(於品)6-10克,放茶盅內,沖人沸水,加蓋煽片刻,代茶飲。 (3)蔥煮柚皮:鮮柚皮1個,在炭火上將外層黃棕色燒焦,颳去表層,然後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塊加水煮,將熟時以蔥兩棵切碎加入,用油、鹽調味,佐膳。 3.咽喉部導引法 (1)不拘行立坐卧,隨時閉目靜心,待神調氣定後,即行叩齒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攪動,待津液滿口時進行鼓漱,然後如咽硬物狀,將咽津吞下。 (2)靜坐,以舌托上齶,凝神該處有一股涼水流下,待將滿口時,吞下。 4.預防調護 (1)細心開導,解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2)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3)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或用咽喉部的導引法進行鍛煉。

8、梅核氣怎麼治

以中醫治療為主,輔以心理療法。

治療方針:

本病以疏肝解郁,行氣散結為主要治療原則。

葯物治療:

1.痰氣郁結
治則:疏肝解郁,理氣化痰。
主方:半夏厚朴湯(《金匱要略》)加減。
方葯:法夏、厚朴、茯苓、紫蘇梗、生薑。
2.肝鬱氣滯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散結。
主方:柴胡疏肝散加減。
方葯:柴胡、赤芍、川芎、枳殼、香附、陳皮、鬱金、佛手、炙甘草。可加半夏、厚朴、茯苓、紫蘇梗等葯。
3.肝鬱失音
治則:疏肝解郁行氣,暢喉開音。
主方:訶子清音湯。
方葯:訶子肉、桔梗、甘草、鬱金、香附、木蝴蝶。
苔膩夾痰濕者,加薏苡仁、澤瀉、車前草。

展開

其他治療:

本療法對本證的治療十分重要,解除思想顧慮,保持心情舒暢,使患者移情易性,常可取得不治自愈之效。在取得患者信賴的情況下,並可施行暗示療法。

預後情況:

經適當治療後,患者症狀可減輕,預後情況良好。

9、梅核氣怎麼治?好治嗎

中葯湯劑 半夏厚朴湯 最好 找當地中醫 辨證用葯

10、梅核氣怎麼治療

梅核氣的症狀主要是咽部異物感,吞吐不下.現在一般按咽炎治療.梅核氣是中醫說法,原因是情志不暢導致氣機運行不暢,就是說長期心理抑鬱產生.自己給自己放鬆,減壓時治療

與養生堂梅核氣怎麼治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