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涼葯養生

涼葯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2 11:13:18

1、苦丁茶對於養生有些什麼功效?

苦丁茶准確的說不是茶,是涼葯,長時間喝傷胃,傷腎的。寒體更不能喝多,一般人上火喝點就好了

2、食療養生:老百姓吃什麼不貴又能防癌

「葯食同源」是中華原創醫學之中對人類最有價值的貢獻之一。五穀雜糧,有益於人類而無害於身體,因而性「中」。這是中華原創醫學選擇食品最主要的標准。這個標準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以實驗動物「檢驗」的客觀基礎上。
在這個標准里,食品和葯品並沒有截然分開的界線。食品中略略離開「中」時就會偏涼(例如綠豆)或偏溫(例如豆豉)。如果偏離「中」較遠時,就是「寒」與「熱」。如果更遠離「中」的就是「葯」了,這就是涼葯或者熱葯的來歷。「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這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得了熱病應該用涼葯,如果熱得不那麼厲害,就不一定要葯了,用性偏涼食品(例如前述的綠豆)調節就可以了;反之亦然。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食療養生」了。葯食同源:定性與定量食療養生和葯膳並非同一概念。前者使用食品進行調理,而後者則是將通常歸入「葯」范圍的變成可口的食品。比如「當歸生薑羊肉湯」,既是葯,但又是美味佳餚。對於身體虛羸,冬天手腳常冰涼者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首選了。
如果是極寒或者極熱者,就叫做「毒」了。比如同是豆類的「巴豆」,普通人只要誤食一粒就會一瀉如水,因為它性極熱,常用以治療極寒的病人。所以《黃帝內經》說治病是「聚毒葯以攻之」,而不是說「聚葯以攻之」。因此,無論食品、葯物甚至毒葯都是同源的,因為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將偏離正常狀態的自組織能力恢復到常態。
西方醫學則不然。凡葯就不能是食品,食品則不準說療效,至於「毒」就更加另類了。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中醫是「以人為本」的標准,而不是以實驗動物為「本」的標准。如果以通常西醫動物模型去檢測「巴豆」的毒性,結果相反,實驗鼠吃下「巴豆」不僅不瀉肚,而且會越來越發福,所以「以鼠為本」的所謂「客觀」的標准,並非萬全。
兩種不同醫學體系的目標不同:西醫治人的病,而中醫是治得了病之人,各有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本來兩種體系可以互補,可以互相尊重,然而今日之醫學,西醫價值評估體系「在朝」,中醫「在野」,「葯食同源」這一寶貴財富因此被質疑、被摒棄以至於被誤用。比如一度十分流行的「綠豆能治糖尿病」的說法。糖尿病由於患者眾多以及現代醫學認定的「終身服葯性」而使社會備受困擾,因此該說甫一出現便引起了廣泛關注,最後因漏洞百出而引出一場有關食療養生的「信任危機」和「養生危機」。該學說的一個非常矛盾之處就是糖尿病的標準是由西醫定位的,比如根據血糖的水平等,綠豆作為食療養生方法是從中醫的看法去解決西醫定位的病,這本身是不科學的,並且喪失了中醫的優勢和特點,因為單從指標來講綠豆肯定不如西醫的降糖葯管用。這兩者是不同體系的,不在一條線上,因此該說法就出現了漏洞,不能自圓其說。這個學術上的漏洞被放大以後,實際上對食療養生或者整個中醫界來說是一件好事:在這個問題上的欠缺不是某一個人的欠缺,是包括整個中醫界都有欠缺,「養生危機」也不是一個人造成的,根源在於整個中醫界喪失了自己的價值評估體系。這一課要補上,否則「養生危機」會持續下去,整個中醫體系也將瓦解。

3、紅棗 是熱葯還是涼葯

中國的草葯書籍「本經」中記載到,紅棗味甘性溫、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葯性的功能。現代葯理研究現,紅棗能使血中含氧量增強、滋養全身細胞 ,是一種葯效緩和的強壯劑。

title
在中葯學里,紅棗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種:
1.健脾益胃:脾胃虛弱、腹瀉、倦怠無力的人,每日吃紅棗七顆,或與黨參、白術共用,能補中益氣、健脾胃,達到增加食慾、止瀉的功效;紅棗和生薑、半夏同用,可治療飲食不慎所引起的胃炎如胃脹、嘔吐等症狀。
2.補氣養血:紅棗為補養佳品,食療葯膳中常加入紅棗補養身體、滋潤氣血。台大免疫學孫安迪博士大力提倡平時多吃紅棗、黃芪 、枸杞,能提升身體的元氣,增強免疫力。
3.養血安神:女性躁鬱症、哭泣不安、心神不寧等,用紅棗和甘草、小麥同用〈甘麥大棗湯〉,可起到養血安神、舒肝解郁的功效。
4.緩和葯性:紅棗常被用於葯性劇烈的葯方中,以減少烈性葯的副作用,並保護正氣。如:「十棗湯」中,用大棗緩解甘遂、大戟、蕪花 等瀉葯的毒性,保護脾胃不受傷害。
5、紅棗性溫味甘,含有蛋白質、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鐵、鈣、磷物質,不僅能促進女性荷爾蒙的分泌,加強胸部發育,還有補益脾胃、調和葯性、養血寧神的功效。
紅棗是補氣養血的聖品,同時又物美價廉,民眾無需購買民間昂貴的補品,善用紅棗即可達到養生保健 的功效。
糖尿病人最好少食用,含糖量太高。

4、秋季有啥養生食譜大神們幫幫忙

五種體質,秋補不同法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質,最為常見的有五種:火體、陰虛體、氣虛體、寒體、燥體,這五種體質的人秋季出現的症狀有所不同,解決方法也有差異。 火體這類人比較多,多以年輕人為主。這類人在秋季會口臭、口乾、唇乾、上火、口角爛、牙齦爛、便秘。普通的秋季「潤食」已不能緩解這些症狀,因此需要喝一些中葯泡飲,可以選擇金銀花3克、黃苓3克、麥冬3克、桔梗3克、甘草3克、菊花3克沖泡,症狀如還不能緩解可以再加大黃1~3克。另外,在飲食上可以吃杏仁,還可以吃帶苦味的蔬菜如苦瓜、油麥菜、白蘿卜、黃瓜等。 陰虛體此類人在這個季節除有「秋燥」的普遍症狀外,還伴有五心煩熱(胸心、手心、腳心)、心煩、傍晚臉紅等。這類人平常要加養陰的葯:枸杞5克、麥冬5克、黑玄參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氣虛體這類人除了有「秋燥」等普遍症狀外還伴有氣弱、脈弱的現象。可以用沙參5克、麥冬5克、桔梗3克、甘草3克,再加西洋參片2~3克,泡水喝。 寒體此類人除了有「秋燥」症狀外,還會有胃寒、舌苔白、怕寒、怕冷,不能吃涼食,皮膚乾裂。因此這類人不能吃涼葯、涼食,要吃白色潤肺的食品如豆漿、牛奶、甜杏仁、銀耳、百合、白梨,但寒體的人在吃百合、白梨時一定要煮一下,這樣能達到不寒而潤的效果。另外可以多喝銀耳百合小米粥。在葯飲方面,可以採用西洋參3克、桔梗3克、麥冬3克、生薑3片、乾草3克,泡水喝。 燥體這類人肺胃燥熱,表現症狀鼻子干、嗓子干、大便干,沒有口臭,牙齦不爛,可以多吃潤肺,養陰生津的食物,如藕粉、冰糖銀耳、秋梨、香蕉、蜂蜜。可以採菊花2克、麥冬5克、桔梗5克、甘草3克,泡水喝。 秋季養生最宜喝粥 秋天喝粥特別養人。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也不會導致肥胖。晚間喝粥,還能幫助睡眠,與喝牛奶有異曲同工之妙。 甘蔗粥用新鮮甘蔗,榨取汁約100~150毫升,兌水適量,同粳米煮粥。此粥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用於熱病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 黃精粥選用洗凈的黃精10~30克,煎取濃汁時去渣或用新鮮黃精30~60克,洗凈後切成片,煎取濃汁,去渣後同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白糖適量即可。此粥能補脾胃,潤心肺。適用於脾胃虛弱、體倦乏力、飲食減少、肺虛燥咳或乾咳無痰。 玉竹粥先將新鮮玉竹50克洗凈,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干玉竹20克煎湯去渣,加入粳米,再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稍煮沸即可。此粥可以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用於肺陰受傷、肺燥咳嗽、乾咳少痰或無痰、高熱病後、煩渴、口乾舌燥、陰虛低熱不退。 沙參粥先取沙參15~30克,煎取葯汁,去渣,加入粳米煮粥,粥成時加入冰糖同煮為稀薄粥;或用新鮮沙參30~60克,洗凈後切片,煎取濃汁同粳米、冰糖煮粥服食。可養胃、潤肺、祛痰、止咳,適用於肺熱肺燥、乾咳少痰或肺氣不足、肺胃陰虛的久咳無痰及咽干,或熱病後津傷口渴。 珠玉二寶粥先把生薏苡仁60克煮至爛熟,而後將生山葯60克搗碎、柿霜30克,同煮成糊粥。此粥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乾咳、大便瀉泄、食慾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 秋風勁急,地氣清肅萬物色變,人們應早睡早起,以避免肅殺之氣對人體產生不良響。 養生者思想意識要清靜、安寧,神氣漸收,以適應秋季寒之氣候,不讓意志外馳,保持肺氣清靜,這就是調養秋收之氣道理。如果違反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肺氣,到了冬天發生頑固小化的泄瀉,使人體適應冬季潛藏之的能力降低。 秋季是夏轉冬的過渡季節,由涼而漸寒,就是說秋天陽氣始下降,所以說「天氣以急」。一般說來,人的陽氣不足,就以藉助夏天陽熱之氣以溫養陽氣、陰精不足的人也可藉助秋冬收藏之氣以涵養陰精。秋雖涼而寒將至,衣被要逐漸添加,不可一下加得過多,俗話說:「春捂秋凍」。 常言道:「出門須防三、九月」,因為北方的九月凄風苦雨,冷空氣勢力日漸增強,容易使用使人感冒,這不僅僅指出門人而言,在家的人也誚注意不可著涼。「若要安逸,勤脫勤著」,特別是老年人代謝低,循環差,既怕冷,又怕熱,對於氣候變化很敏感,應及時增減衣被。老人的手腳等末梢循環差而易冷,所以更應注意保暖。 所謂「不治已病治未病」重在預防,病而服葯,不如隨時調攝,使陰平陽秘,身體安康。有的年分秋應涼而反熱,這就是所謂至而不及的氣候反常現象,對此尤宜加倍謹慎,避免感受瘟疫。老人尤不可自傳身體強健而不順及天氣變化。所謂「順則和,從之則苛疾不起,違則逆,逆之則災害生」就是這個道理。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乾燥。燥是秋天的主氣,應「防秋燥」。秋燥之氣有溫、涼之分,如久晴無雨,秋陽暴烈,這屬溫燥性質;秋深初涼,西風肅殺,這屬涼燥性質。無論溫、涼,總是以皮膚乾燥,體液缺乏為其特徵。 因此,老人秋天應該以少洗澡為宜,以避免皮膚乾燥,而發生瘙庫證。 由於秋天秋高氣爽,氣候乾燥,所以容易發生咳嗽或乾咳無痰,口舌乾燥等症,最好吃些雪梨,鴨梨,生食能清火,蒸熟能滋陰,有條件的不妨吃些秋梨膏、養陰清肺膏等滋陰潤肺之品,對於防燥均有益處。 秋季瓜果大量上市,要特別注意「秋瓜壞肚」。立秋之後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您意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 一般說來,各種水果有益於健康,如蘋果含有多種維生素(A、B、C等),含有多量的鉀,對於心血管患者有益,而且有止瀉作用。 香蕉含有多種維生素,其中維生素P有利於血管壁的彈性,維生E能增加細胞的分裂次數,所以對健康有益。香蕉還有止咳、潤腸、降壓作用。 菠蘿有利尿作用,對腎炎、高血壓患者有益,對治療支氣管炎也有功效。 柑桔有鎮咳、調肺、健胃的作用。柿子能清熱、去煩、生津、潤肺化痰、澀腸止瀉和降壓作用等。 梨可潤肺、消痰止咳、治便秘。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宜。 葡萄可以預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但是水果除少數(如龍眼、葡萄、荔枝等)外,其性味均偏於寒涼,食用應該適量,不可您意縱腹,以免傷害脾胃陽氣。
採納哦

5、夏天吃薑有什麼好處 7大好處讓你學會科學養生

夏天吃醋的好處有哪些
開胃:刺激胃酸分泌,健脾開胃,促進食慾;
抑菌:在飲食中加點醋,既可抑制細菌生長,又可提升食物風味;
提神:高溫天氣容易疲勞、休息不好,醋可將導致疲勞的乳酸氧化代謝;
降壓:所含礦物質鉀能排出體內過剩的鈉,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美容:促使人體的酸鹼平衡,美容養顏,加入花果、蜂蜜等,效果更好。
01
醋泡生薑食用注意事項
1、7-9點胃經當令,此時吃薑更有助於升發胃氣,促進消化。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中午或晚上吃,尤其是晚上。
2、胃酸過多的不要用此方。
3、早晨飯後1-3片,剛開始吃的時候可以先吃一片,逐漸適應了再吃3片。可以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來定,不習慣這味道的就只吃一片,能適應就吃2-3片。但也不宜吃太多,這是要長期食用,量不宜大。
4、很多人都知道晚上不宜吃薑。其實,不僅是晚上,中午以後就應該不吃薑了。過午不食姜,否則容易傷肺。

02
醋泡姜什麼人不能吃
醋泡姜是由醋和姜製成,因此不能吃薑的人是不能吃醋泡姜的。
1、內熱較重者不宜食用生薑
如患有肺熱燥咳,胃熱嘔吐、口臭,痔瘡出血,痛瘡潰爛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薑。如果是熱性病症,食用生薑時一定要配伍寒涼葯物中和生薑的熱性。
2、陰虛體質的人絕對不能吃薑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表現為手腳心發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常口乾、眼乾、鼻干、皮膚乾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薑會加重陰虛的症狀。
3、脫發者用姜要注意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來治療脫發,的確,姜性溫味辛,確實能夠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刺激毛囊打開,促使毛發再生。
但要注意脫發屬熱性疾病,姜用久了會生熱,用熱性葯治熱性病,和中醫講究的「熱病用涼葯」原則是相沖突的,所以盡量少用。
4、肝炎病人忌吃薑
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薑的,因為常吃薑會引起肝火旺。
想要剋制吃薑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選擇一些可舒肝、理氣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薑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

6、夏季有哪些自製養生茶?

自製涼茶好解暑

夏日如果親手做一杯涼茶,不僅冰涼舒爽,又可消暑。下面就是鋼至共璧腄IY配方。

廣東涼茶

桑葉、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葉、白茅根各30克洗凈,放入茶壺內,用開水泡10分鍾即成。代替茶水隨時飲用,辛涼解表,適用於風熱感冒

西瓜皮涼茶 將西瓜皮綠色的那一層外皮,洗凈後切成碎塊,放入適量的水煮半小時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攪拌均勻,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涼茶就做成了。

薄荷涼茶 到中葯鋪買點薄荷葉、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鍾後,放入白糖攪勻。常飲此茶能提神醒腦。

荷葉涼茶 將半張荷葉撕成碎塊,與中葯滑石、白術各10克,甘草6克一起放入水中,共煮20分鍾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攪勻,冷卻後飲用,可防暑降溫。

陳皮涼茶 將干橘皮10克洗凈,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入,蓋上杯蓋悶10分鍾左右,然後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涼後,放入冰箱中冰鎮一下更好。常飲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桑菊涼茶 將桑葉、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鍋中稍煮,然後去渣葉,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就製成了。常飲這種桑菊茶,可散熱清肺潤喉,清肝明目,對風熱感冒也有一定療效。

香蘭涼茶 將藿香9克與佩蘭9克洗凈後,和茶葉6克一起放入茶壺中,用500毫升開水沖溶,蓋上蓋悶5分鍾,再加入冰塊冷卻,即可飲用。這種調配茶可解熱祛風,清暑化濕,開胃止嘔。

果汁涼茶 用料:紅茶50克,白砂糖350克,橘子數個,檸檬汁與橘汁各50毫升,白蘭地酒40毫升,清水750毫升,冰水2500毫升,碎冰少許。先在鍋中加水750毫升,加熱至沸後放入紅茶葉,維持微沸5分鍾,離火濾去茶葉,晾涼後放入冰箱中冷藏。

飲用時在每個杯中倒入紅茶40毫升,放入少許檸檬汁、橘汁、白砂糖,加入冰水100—150毫升,再滴入少許白蘭地酒,放橘子一瓣、碎冰少許。小吳

家制龜苓膏
材料:
龜板8兩
生地2兩
銀花2兩
土茯苓2兩
涼茶草2兩
連翹8錢
雞骨草1兩
蒲公英5錢
蒼術8錢
白癬皮5錢
防風5錢
荊芥5錢
甘菊花5錢
金錢草5錢

調味料:

粘米粉10兩
鷹粟粉2兩

食療功效
滋陰清熱解毒,去濕熱、瘡毒、暗瘡。

廣東涼茶製品中以龜苓膏最為優秀,清熱毒暗瘡之功甚顯,但市面售品中有不少名不副實,如果懂得在家中自製,真材實料,功效一定好得多。

製法:
1.龜板先用燉盅或真空煲焗10小時;所有葯料洗凈之後,加30碗水煲磙,收慢火去泡沫。

2.把龜板入一起煲,以中火煲至15碗水,然後隔去葯渣。

3.取出葯汁5碗,攤涼;餘下10碗葯汁再煲磙後收慢火。

4.把涼葯汁和粘米粉、鷹粟粉混和,做成粉漿,將之分成15碗。

5.用磙的葯汁沖粉漿即成,注意粉漿汁要攪勻才沖。

備注∶1斤=16兩=600克

各種葯材功效∶龜板-滋陰益腎,養血補身;生地-清熱涼血,養陰生津;銀花-清熱解毒;土茯苓-除濕解毒,通利關節;涼茶草(涼粉草)-清熱解毒;連翹-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雞骨草-清熱利濕,舒肝止痛;蒲公英-清熱解毒,涼血利尿;蒼術-燥濕健脾,發汗解表;白癬皮-清熱除濕,祛風解毒;防風-散風解表,祛風止痛;荊芥-散風解表,祛風止痛;金錢草-清熱利水通淋。

還是敷面的效果好

NO1:敷面祛斑

首先,找個用完的美容瓶或一隻小杯,先倒一些珍珠粉在容器里,再配以少量牛奶混合調勻。為了使敷在面上的珍珠粉不至於於時脫落,可在其中加一點蜂蜜,量不要太多,否則會使珍珠粉在臉上塗抹不均勻。然後,用溫水清洗面部,將調好的珍珠粉混合物均勻地敷在瞼上,雀斑處多按摩一會兒,以促進血液循環,也促進皮膚對營養物質的吸收,這對祛斑很重要。20分鍾之後用溫水洗掉。每晚臨睡前做最好

NO2:治療皮膚過敏、去痘

材料:珍珠粉4克左右,雞蛋清。攪和攪和。盡量塗厚一點,不然會很快幹掉,我用勺子塗的,一邊塗一邊滴答,哈哈聽起來夠惡心的吧,15-20分鍾後洗掉,之後皮膚變得很滑很滑,其他感覺沒有,要長期做,不過珍珠粉好象有鎮靜的效果,因為過敏的包包好了很多,臉上有豆豆的JM可以試一下

NO3:珍珠營養霜(可作粉底):

用溫水清潔面部,然後倒半支珍珠粉與日常用的護膚品充分調和,均勻抹在臉上,輕輕按摩即可。作用:在面部形成一層保護性滋潤層,營養皮膚,隔離外界刺激,自然增白。

NO4:珍珠粉定妝:

倒適量珍珠粉,均勻地抹在已化妝的臉上,10分鍾後,用化妝掃將臉上的珍珠粉刷去。作用:使臉部化妝保持持久,而且使肌膚白嫩,富有質感

NO5:珍珠潤膚水:

臨睡前徹底清潔皮膚,將0.3克珍珠粉與潤膚水調和,輕拍於面上。作用:提供肌膚充足的養分,使皮膚得到完全放鬆的休息

NO6:珍珠香蕉面膜:

將一條剝了皮的香蕉搗爛,然後加入2匙奶油、2匙濃茶水和0.3克珍珠粉,調勻後塗抹於面部,10—2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作用:可消除皺紋,保持肌膚光澤

NO7:珍珠蘆薈面膜:

將2匙蘆薈汁,2匙麵粉和1.5克珍珠粉攪拌成糊狀,然後均勻塗於臉上、頸部,當開始乾燥時,再塗第二層,20分鍾後用清水洗凈。作用:能防止皮膚鬆弛,延緩皮膚衰老

NO8:口含珍珠粉:

將0.3克珍珠粉倒入舌下,抿含4—5分鍾,然後用溫水清潔口腔。作用:長期服用,可促進睡眠,保持肌膚健康潤澤

NO9:珍珠茶:

珍珠粉、茶葉各等份,用沸水沖泡茶葉,以茶汁送服珍珠粉。有潤膚、葆青春、美容顏功效,適用於開始老化的皮膚

7、哪種涼葯下火比較根本,天天上火好煩呀

哪種涼葯下火比較根本,天天上火好煩呀
天氣熱,自己也上火,心浮氣躁,跑到哪裡都一樣,受不了,沒胃口,以下有一個更好的方法,提供你參考:
中醫理論:血熱血枯,血涼血生。熱生風,風生痰,痰生百病,痰阻塞了氣血通暢,造成新陳代謝,無法正常運作,修補系統無法到達需要修補的地方。能讓修復系統出問題,最大的原因就是血虛、血不足,會造成血虛的最大原因,是內熱,也就是所謂的:上火。也就是百病之起源。
不想去看醫生,怎麼辦呀? 不怕,現在醫生送上門來了,算我們有緣,結個善緣吧!
夏天是熱,中醫理論:在身體的,陰陽里,屬陽。我們都知道使用車子一段時間後,需要加水換機油和保養。身體已經操勞幾十年了,不知你有沒有保養、和調整呢?「嘴巴疼」那是內熱所引起,就好像被內熱的火所燙傷,口舌屬三焦經絡管,你真是火大了。
在中醫養生之道里,人每天要吃7種不同的青菜跟水果,才能達到營養補給和降熱生血的效果,如果你每天缺少一兩樣,多年下來那你的身體,就像火燒房子,到處著火。皮膚表面的毛細孔是散熱的管道,頭部為最高,熱上升、寒下降,如果你發覺它會痛,長痘痘,而且有傷口,還會發熱、冒煙,那你需要拿起手機打「119」了。
治療方式:如果你不喜歡吃苦的中葯或涼茶,那就買綠豆煮冰糖,清涼又退火。外加蘆薈煮開水喝,如果還想要美容、美白、漂亮。那你就要再加一點薏苡仁了。「持之以恆」一段時間後,痘痘消除暑氣全消,降火排毒,健康漂亮,你不止是問題解決了,還會健康沒病痛,長命百歲哦。
在網上有人問我,你是不是醫生啊?嘻嘻,,,如假包換的哦。 想交個醫生朋友嗎?。
[版權所有,復制、抄襲必究!]小女子的心血是有專利權的哦。在良性竟爭里,大家加油!別跟人流行「江郎才盡,英名早逝」哦!, 謝謝大家。

8、長期吃稀粥,吃菜湯,吃粉湯,大量喝水,經常吃涼飯冷盤涼水,長期吃涼葯,經常很晚才洗澡身體頭發未乾...

在我理解的范圍內我覺得是會的,首先中醫里說的是「脾喜燥惡濕」這樣一直都是大量進食水液,我覺得會傷害脾胃功能,其次從養生的觀點來看,吃涼的東西對身體也是不好的,對機體而言,涼的東西就是一種外在的刺激,所以我個人比較贊成溫度適中比較好,然後服葯的話,一般建議用溫水送服,但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晚上帶濕發睡覺肯定是不好的啦,不是常聽人家說,帶濕發睡覺老的時候會頭痛嗎?現在對自己的不愛惜,就是對將來的自己的懲罰,所以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啊!本人學識尚淺,也不是很會說,就隨意談談自己的觀點,希望會有所幫助。

9、西洋參的禁忌

西洋參服用過量也是不好的,會給人帶來心情興奮、煩躁憂慮、失眠,出現人格喪失或精神錯亂等類似皮質類固醇中樞神經興奮和刺激症狀,還有頭痛眩暈等。不過只有非常少的人在正常服百用下有不良反應,人參是好東西,但是不要亂吃和多吃。

西洋參屬於涼葯,宜補氣養陰。如果身體有熱症,諸如口乾煩躁、手心發熱、臉度色發紅、身體經常疲乏無力,使用西洋參類補品可以達到調養的目的。反之,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腫等症狀,就要避免服用西洋參類補品,以免病情加重。

(9)涼葯養生擴展資料

作用

1、能促進血液的活力

長時間服用西洋參能夠降低血液的凝固性,抑制了血小板凝聚,具有抗動脈硬化的功效,除此之外也促進了紅細胞的生長,增加了血色素。西洋參歸專腎經、心經和肺經,具有養胃生津以及補肺降火的效果。

2、能調節內分泌系統

西洋參能夠促進骨髓蛋白的合成,促進了身體對脂肪的代謝,增強了肝臟解毒的功能,適合於貧血、癌症以及老年人。西洋參也能夠抑制癌細胞的生長,抑制了單純性的皰疹病毒,同時促進了新陳代謝的速度,增強體力屬。

10、為什麼身體冬暖夏涼

因為人類是恆溫動物,體溫不因外界環境溫度而改變始終保持相對穩定。在冬天天氣溫度零度以下,身體依舊保持溫暖;夏天即使天氣溫度高於40度,身體也會調節到37度體溫。恆溫動物在大腦下方有體溫調節中樞,由這個中樞有神經通到全身血管壁之中的肌肉,從而可以調節自身溫度。



(10)涼葯養生擴展資料:

在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隨晝夜、性別、年齡、肌肉活動及精神因素的不同而有所改變。

皮膚就像一層有彈性的天然屏障,將人體與外界環境隔開。天涼了,皮膚會感受到冷空氣的侵襲,起一層「雞皮疙瘩」;天熱了,皮膚又會大汗淋漓,第一個做出反應。在皮膚及內臟上有外周溫度感受器,就像「冷熱敏感電子元件」一樣,對冷熱刺激特別敏感。

其接收到的敏感能將這種變化變為神經沖擊,向中樞發放。中樞則及時做出反應,採取相應措施,進行體溫平衡調節。當人們進入寒冷環境時,就會不自主地打寒戰,通過這種方式的骨骼肌收縮,產熱增多,是防止體溫下降的重要反應之一。

同時,皮膚血管收縮,血流減慢,皮膚溫度下降,加上汗液也減少,使身體向外界散熱減少,維持體溫恆定;反之,在高溫環境里,皮膚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多,皮膚溫度升高,加上出汗增多,加快散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恆溫動物 (生物物種)

與涼葯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