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堂桂枝湯

養生堂桂枝湯

發布時間:2020-07-22 10:44:38

1、北京養生堂16年6月5號的內容是啥講的桂枝湯那5種中葯的量是多少?

您可以在微信上看這期節目,只要

2、男生體寒可以喝一些女生治體寒的喝的中葯湯嗎?

最好不要亂吃葯,你可以用食療啊,去書店買點給男人補腎的書,雖然慢點,但我的意思是最好別老吃葯,我的終止是能不吃葯就不吃葯。因為是葯三分毒嗎!不是嗎?應該到醫院看一下,實證中包括陽盛則熱與陰盛則寒,虛證則包括陽虛則外寒,和陰虛則內熱,各種表現也很不一樣的.若為實證則應瀉之,而若為虛證,則應補之.每個人的身體不一樣,症狀不一樣,即使症狀一樣,也有可能不是一種病.所謂的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就是這個道理!要慎重哦!

3、桂枝湯哪裡有得賣?

桂枝湯沒有中成葯,因為沒有利益;
需要你自己去中葯店抓草葯,凡是有中葯櫃的葯店都有賣。
自己配:
川桂枝10g 炒白芍10g 炙甘草6g 鮮生薑3片
小紅棗6枚
三碗水煎成一碗水即可。
每付葯成本不到5元,自己煎就行。

4、北京電視台2016年4月6日養生堂講的桂枝湯有幾位葯材?

養生堂桂枝湯(5味葯):芍葯,姜,棗,甘草,桂枝

5、為什麼葯一定要趁熱喝

中葯一定要趁熱服嗎?
「葯熬好了,趕快趁熱喝吧!」這是許多人喝中葯的經驗,那麼,這種有沒有道理呢?
部分中葯趁熱喝反而不好,必須要放涼了之後才會有療效。
傳統的中醫理論對口服湯劑的溫度是非常講究的,光服法就有十多種,具體到葯水溫度就有三種:溫服、熱服和涼服。
溫服、熱服和涼服
溫服是將煎好的湯劑或送葯的水等放溫後再服用。一般的中葯湯劑應該「溫服」,即葯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 30℃~37℃時再喝;丸、散類的中成葯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熱服是將剛煎好的葯液趁熱服下。常見於寒證用熱葯,宜熱服,如發散風寒的中葯,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葯力。
冷服就是將將煎好的湯劑放冷後服下。一般是作為解毒、清熱的葯,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解暑就需要這樣的中葯,所以說「冷服」效果更好。
嘔吐病人或中毒病人服葯均宜冷服。在我國南方,夏天經常服用的一些「涼茶」,實際上也屬於中葯的一種。顧名思義,很多涼茶都是晾涼了喝,清涼解暑效果才更好。但是,對於不應冷服的湯劑,在冷服後會引起胃腸刺激,出現腹痛腹瀉或嘔吐。
在復雜的病理過程中,疾病發展到嚴重階段時,有特殊的服葯方法以適應病情的特殊需要,如「真熱假寒」證,應以「寒葯熱服」的方法來適應病情的變化;如屬「真寒假熱」則應以「熱葯冷服」的方法來適應病情的轉化。
否則,往往會發生葯汁下咽而嘔吐的格拒抗葯現象,達不到治療效果。這在中醫治病法則中屬於反佐的一種。中醫有「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的理論,即《黃帝內經》中所說的「用寒遠寒,用熱遠熱」之意。
從中醫辨證來看,熱證多表現為周身發熱、口渴、大便乾燥、小便短黃、舌質紅、舌苔黃、脈搏快等;而寒證,出現畏寒、無汗、脘腹冷痛、肢冷神靡、舌淡、苔薄白等。
就方劑的名稱來看,也可以對服葯的溫度作一個初步的判斷。一般情況下,叫做「湯」(如「桂枝湯」等)的中葯方劑多數應熱服,而叫做「飲」(如達原飲)的多數需要涼服。因為古語中湯和飲本身就是由溫度的區別的。
總之,中葯應當涼服還是熱服,應根據情況具體分析,治療熱病的葯可涼服,而治療寒證宜熱服。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掌握服葯的溫度。不過,為謹慎起見,患者最好在開完葯後,具體再問一下中醫師相關的服用方法。
來源: 三九養生堂

6、養生堂營衛不和的表現北您好京中醫葯大學王慶國您好:我54歲,胸4以上半身出汗,另半身一點也不出汗

最好找個中醫看看,調理一下。如桂枝湯、柴胡加龍骨牡蠣湯等,要辯證施治。最好不要用固定方。

7、北京養生堂2016年4月6號我想知道桂枝湯的配方

我沒有看到哪一期,不百過可以跟你說說行之有效的方法。
其實度各種病症都要找原因,所以一般有「問過敏性鼻炎」的人基本都有貪涼的習慣,身體氣血水平答偏低,愛熬夜,喜歡冷飲空調等。 那麼使用中醫的理論就專可治好,至於根治來說就像感冒,很難說會屬再犯。

與養生堂桂枝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