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夏季養生作息

夏季養生作息

發布時間:2020-07-22 03:08:35

1、夏季什麼時間睡覺,睡多長時間才有利養生

因為夏季氣候炎熱,可以等暑熱之氣消散後,人的氣息也比較平和時再睡覺,時間比其他季節稍晚一點兒,但是也不宜太晚,一般在晚上11時左右,古人提倡的子午覺非常符合夏季養生。
不同年齡的睡覺時間:
足夠的睡眠是健康長壽的保證,應根據不同的年齡、性別、體質、性格、環境因素等來確定最佳的睡眠時間。我們都知道,年齡越小需要的睡眠時間越長,次數也越多,這是由人生長發育的規律決定的。嬰幼兒處在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必須要有充足的睡眠;青少年身體正在發育,還要承擔繁重的學習任務,因此也需要較多睡眠時間;有人以為老年人睡眠時間可以少一些,恰恰相反,老年人需要比青年人更多的睡眠時間。因為老人氣血兩虧,「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有「晝不精,夜不瞑」的現象,就是說白天沒有精神,但晚上又睡不著,但是這並不表示生理睡眠時間需要減少。相反,由於老人睡眠質量差,易醒,反而應適當增加睡眠的時間,尤以午睡為重要。古代養生家說:「少寐乃老人大患。」《古今嘉言》也認為老年人宜「遇有睡思則就枕」。
睡眠時間還多少與性別有關,通常女性比男性平均睡眠時間長,現代研究認為可能與性激素分泌差異有關。一般來說,每天最佳的睡眠時間是嬰兒14~15小時,學前兒童12小時,小學生10小時,中學生9小時,大學生8小時,成人8小時,老人9~10小時。

2、在夏季應該怎麼養生?

3、夏季作息應該早睡早起嗎?

晚上睡眠會不好,如果本著早睡早起的習慣,相信你的身體會有這些變化,具體有哪些益處呢?夏季精神好不好,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對身體有5大益處!
1
減少抑鬱症
有著早睡早起的人,生活習慣更規律,性格更加樂觀開朗。而那些長期熬夜的人,更容易受到抑鬱症的困擾,並且精神不是很好。版

睡覺的人
2
精力旺盛
早睡早起的人,工作效率更高,頭腦更加靈活,更容易投入到工作與學習當中。

3
幸福感
習慣早晨起來的人,情緒更加積極向上,感覺良好,有更強的上進心和學習生活動力。

4
待人更溫和
社會中有一種人的性格稱為黑暗性格,其實這種性格特質與生活習慣有很大關聯。人體從睡眠中醒來,如果可以適當做點運動,提高機體血液循環,就可以避免出現黑暗性格,待人更加溫和,對健康也有幫助權。

5
沒有黑眼圈
喜歡熬夜人,常有黑眼圈。這也說明熬夜可以影響人體代謝水平,番茄醫生提醒,要想黑眼圈變淡,最好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

4、夏天該怎麼養生?

1、晚睡早起
夏季就是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生活,尤其是炎熱的夏季,注意健康的生活習慣就是很重要的。夏季日照時間延長,晝長夜短更明顯,老年人在這個季節的作息時間不妨順應自然界變化稍作調整,建議就寢時間在晚上10點之前,起床時間在早上6點左右左右。每天午時小憩片刻,但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半小時為宜。午睡醒後不要立即起床,因為此時腦部供血量不足,會出現短暫的腦功能紊亂,使人感到頭昏腦漲,最好靜躺10分鍾後再起床。
2、飲食清淡
飲食的健康也是很重要的,及時的進行生活的護理,飲食的調節對我們的健康也是有很多的好處的。注意衛生夏季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差,所以飲食宜清淡,盡量多食容易消化且富有營養的新鮮食品,盡量避免或減少吃隔夜食品,飲食也要定時定量,有規律,不能過飽與過飢,餐間可吃些新鮮干凈的瓜果。夏季是胃腸病的高發季節,同樣也是瓜果上市較多的季節,要注意飲食衛生,防止食物中毒。
3、防暑避濕、謹防疾病
夏季就是要注意防暑,比幾個暑熱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危害也是不能忽視的。夏季暑熱濕盛,故高溫天老年人要避免或減少外出,確需外出時要戴草帽或掌陽傘,不要讓太陽直射頭部,特別是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忌在烈日下走路或暴曬,以防中暑。對汗濕了的衣服要勤換勤洗,常洗澡,保持皮膚清潔,預防皮膚病,晚上還應多注意保暖,以免受涼而誘發疾病。

5、怎樣在夏天保持健康?

夏季保健常識

夏季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季節,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旺盛,很多人在炎熱的夏天容易出現全身乏力、食慾不振、容易出汗、頭暈、心煩、昏昏欲睡等症狀,甚至被中暑、嘔吐、腹痛、腹瀉等疾病所困擾。為了安度炎夏,特向您推薦「夏季十佳」保健常識:
1、最佳調味品——食醋 盛夏酷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慾。醋還有很強的抑制細菌能力,短時間內即可殺死化膿性葡萄球菌等。對傷寒、痢疾等腸道桿菌都有很強的抑製作用。
2、最佳蔬菜——苦味蔬菜 苦味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鹼、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苦瓜、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選擇。
3、最佳湯餚——番茄湯 夏令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養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番茄湯(燒好待冷卻後再喝),所含番茄紅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護心臟的功效,最適合於男性。
4、最佳肉食——鴨肉 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所需的蛋白質等養料,而且能防疾療病。其奧妙在於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乾燥和水腫等多見於夏季。鴨與火腿、海參共燉,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胃、補血、生津之功,對病後體虛大有裨益;鴨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鴨肉和竹筍燉食,可治痔瘡出血。

5、最佳飲料——熱茶 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據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製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值得提醒的是,夏季氣候常較悶熱,出汗較多,一定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時才喝水,特別是中老年人更要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即口不渴時也要進行「必須的」喝水,這是因為中老年人對失水的口渴反應減低、顯得耐渴。當體內發出口渴「信號」的時候,已經處於比較嚴重的缺水狀態了。失水是早衰和夭壽的主要原因,人體在缺水時全身血容量會減少、心臟灌注壓下降、心肌缺血,容易造成心肌損害,此外,體內缺水時,汗液和尿液會相對減少,這樣就會影響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造成有害物質在體內蓄積,使人體出現慢性中毒。因此,水的攝取既要適時,又要適量。
一般來講,少量多次喝水比較好,一次大量飲水會對人體產生許多危害,嚴重者會導致體內水和電解質平衡的紊亂,甚至出現水中毒。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後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6、最佳營養素——抗氧化劑 德國科學家強調,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強烈的日照、臭氧與疲勞,而抗氧化劑(如葡萄籽萃取物,維生素E等)可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維生素E在麥芽、麩皮麵包、胡桃泥、奶製品等食物中含量較多。此外,人們一般都認為,冬天氣候寒冷,人體需要較多的熱量來保護。但根據有關的研究實驗證明,一個人在冬季所需要的熱量遠沒有夏天多。一位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在零上40度和零下40度的環境中,人體在一晝夜所耗費的熱量,熱天比冷天要多出1675焦耳。因此,人們在夏天要比在冬天更需要多進一些營養豐富的食物,以彌補體能的消耗。
7、最佳運動——游泳 酷熱難耐的夏天,如能在碧水清波中一展身手,不僅使人暑熱頓消,還能鍛煉人體的手、腳、腰、腹,而且惠及體內的臟腑,如心、腦、肺、肝等,特別對血管有益,被譽為「血管體操」。另外,由於在水中消耗的熱量要明顯高於陸地,故游泳還能削減過多的體重,收到健美之效。
8、最佳服色——紅色 不少人認為穿白色衣服度夏最佳,其實穿紅裝更好。其奧妙在於紅色可見光波最長,可大量吸收日光中的紫外線,保護皮膚不受傷害,防止皮膚老化甚至癌變,而其他服色(包括白色)此種功效較弱。
9、最佳取涼「設施」——扇子 從健身角度看,取涼「設施」是扇子最佳。扇子雖然已是「老古董」了,但其健身效果卻是其他任何現代降溫設備所無法比擬的。搖扇是一種運動,可鍛煉肢體(若有意識地換用左手搖扇,還可收到活化右腦、開發右腦潛能、預防中風的意外之效)。同時,扇子獲得的風也最宜人。
10、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時 夏天日照時間長,天亮得早而黑得晚。因此,人們的起居和作息時間,應隨之作一些相應的調整,以遲睡早起為佳,而且應盡可能地定時起、睡。「定時」是體內生物鍾的要求。如果一年四季都能定時,可造成「動力定型」,使身體具有最好的適應性和預定性,在夏季,更應給自己規定一個嚴格的起睡時間,決不無故違反,即使休息日也不例外,夏季最佳就寢時間是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是5:30-6:30。夏季炎熱的天氣很容易影響人們的睡眠,但你一旦養成了定時起睡的習慣,就比較容易排除氣候對睡眠的干擾,早晨也會自然舒適地醒來,體內的生物鍾就不會出現「錯點」現象,各種生理節律均可安然運行。
夏日保健的五個誤區:
■越是天熱,越要少穿衣服: 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膚溫度高於環境溫度時,增加皮膚的輻射、傳導散熱,而盛夏酷暑之日,氣溫一般都接近或超過37℃,皮膚不但不能散熱,反而會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因而打赤膊會感覺更熱。
■夏季晨練越早越好 : 研究表明,夏季空氣污染物在早晨6點前最不易擴散,此時常是污染的高峰期。人們普遍喜歡在草坪、樹林、花叢等有綠色植物生長的地方進行晨練,而日出之前,因為沒有光合作用,綠色植物附近非但沒有多少新鮮的氧氣,相反倒積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對人體健康顯然是不利的。所以夏季晨練的時間不宜早於6點。
■空調應保持恆溫或准恆溫狀態 : 醫療氣象學家通過試驗發現,不斷調節居室溫度,可以使人的生理體溫調節機制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從而逐漸適應溫度的急劇變化,提高人的自我保護能力,不至於經常感冒或患其他居室病症。因此,剛開始利用空調進行這種調節時,整個居室的溫度變化幅度應控制在3℃至5℃;半個月後,幅度可逐漸提高到6℃至10℃。溫度變化也不要太突然,而是要平穩地提高或降低(每次調節以1℃至2℃為宜)。
■太陽鏡顏色越深越能保護眼睛: 專家建議,夏季選擇太陽鏡的標準是:鏡片應能穿過15%~30%的可見光線,以灰色和綠色為最佳,這樣,不但可抵禦紫外線,而且視物清晰度最佳,透視外界物體顏色變化也最小。如果鏡片顏色過深,會嚴重影響能見度,眼睛因看東西吃力而容易受到損傷,不能起到保護眼睛的作用。
■夏季「沖涼」最舒服: 炎夏,人們外出活動時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人體肌膚的毛孔都處於「張開」的狀態,而立即「沖涼」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使得熱量不能散發而滯留體內,從而易引起高熱症;同時,「沖涼」之時,因腦部毛細血管迅速收縮,也容易引起供血不足,使人頭暈目眩,重者還可引起休克。因此,夏季外出回家,應先讓自己出汗,待身上的熱散發過後,再採取一些清涼措施。

6、如何合理安排夏季作息讓養生更有效

<

7、夏季養生有哪些方法?

夏季炎熱酷暑,雨水較多,悶熱難當,晝長夜短,萬物競長。應之於心,夏季養生要順應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陽氣。

精神調養

在炎夏之季要保持神清氣和,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興趣,培養樂觀外向的性格,切忌發怒,使機體氣機宣暢,通泄自如。

起居調養

夏季作息,宜晚睡早起,加強自我防護,避免烈日暴曬;午飯後要安排午休,以消除疲勞;提倡洗溫水澡,以清潔皮膚,消暑防病;炎暑天氣,不可過於貪求涼快,不可在室外露宿、卧居潮濕陰冷之處及坐冷石冷地,不可在過道、風口處乘涼,以免風寒濕邪乘虛侵襲;衣衫勤洗勤換,不穿濕衣或暴曬乾的衣服。

飲食調養

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消化功能較弱,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適當選酸辛食物,以增強食慾。如大小米粥、紅綠豆粥、烏梅赤小豆湯、豆製品、黃瓜、苦瓜、豆芽、蘑菇、白菜、西紅柿等,適當搭配一些瘦肉、魚、蝦等葷食;還要多吃些西瓜、甜瓜及水果,有助清涼解暑;少吃油炸、刺激性食物及肥甘厚味、過鹹食物;吃涼拌食物,一定要注意清潔衛生;冷飲適可而止,且不宜冰鎮。

運動調養

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體育鍛煉,散步、慢跑、打拳、做操等均可,但不宜參加過於劇烈的運動,以免汗多損傷陽氣。出汗較多時,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湯,但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也不要運動後用冷水沐浴、洗頭,以免引發寒濕痹症。

防病保健

夏季酷熱多雨,人易中暑,故夏季以防中暑為首。注意勞逸結合,合理安排工作;加強通風降溫,避免暴曬,睡眠充足,飲食衛生;衣服宜寬大單薄,以絲、綢、麻和純棉為佳,淺色調為主;常洗澡洗頭、換衣保潔;適當用十滴水、仁丹、酸梅湯、綠豆湯等防暑,都是夏季養生中十分重要的。

8、夏季應該如何養生?

現在已經進入了夏季,在這個季節如何養生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其實夏季要想養生,一定要注意避免高溫適當補充水分和減少戶外運動,只要做好了這幾點,就能平安的度過夏季。


1、避免高溫

夏季和其它季節不同,由於溫度過高,所以人們在外出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溫,在中午期間最好不要隨意外出,因為在這個時間段外出容易損傷到皮膚,而且在這個時間段紫外線往往非常強烈,會對人們的健康十分不利。

2、一定要注意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

在炎熱的夏季,由於人們出汗過多,所以在運動之後及時為身體補充水分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養生工作,尤其是在運動過之後,一定要立即補充水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的健康。

3、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

夏季的氣溫非常高,所以人們吃的很多食物都容易腐爛變質,因此在這個季節人們吃東西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飲食,首先要注意,不要吃腐爛變質的東西,其次是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時還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為人體補充維生素等營養物質,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們的身體健康。

4、一定要注意減少戶外運動

夏季和其它季節不同,由於戶外的非常高,所以人們一定要注意適當減少戶外運動,如果要運動,盡量選擇早晚氣溫較低的時候,要絕對禁止中午時間到外面去進行戶外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這樣才能避免人體受到傷害。

在炎熱的夏季,做好個人防護就是最好的養生,所以上面提到的四點都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關注個人的健康,做好防護工作。,

與夏季養生作息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