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冬季,經常吃熱粥,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這是什麼原因?
冬季天氣嚴寒,正是滋陰進補的最好時節。這時候養生無需大魚大肉,日常生活中來一碗熱粥,就再好不過了。尤其是當你得了傷寒感冒,這份熱粥比西葯還要有效果呢。
根據感冒的不同類型,中醫有豐富的治療方法,但要達到良好的療效,重要的「佐葯」熱粥是必不可少的。 早在年前,《傷寒論》年就有這樣的說法。在談到桂枝湯的服用方法時,特別強調的是「服用一段時間,喝一升以上的熱粥來幫助提高葯效」 「蓋上被子呆一會兒,到全身微微出汗的程度 說明服用桂枝湯不喝熱粥,用被子出汗沒有療效。 正如《內經》所說,「正氣藏於內惡之中,不能枯竭。當邪惡積聚時,氣就會空 「。多喝熱粥有助於出汗、散熱、祛風散寒、散寒。
神仙粥對風寒感冒十分有效,能祛風散寒,適用於感冒和感冒綜合症。該粥專門用於治療風寒引起的頭痛、酸痛、虛弱、發熱等疾病。
方法:大米50 ~ 100克,生薑3g,蔥5 ~ 7段,米醋10 ~ 15毫升 在砂鍋里煮米飯和生薑,然後加入蔥花,煮粥時加入米醋,稍微煮一會兒
荊芥防風粥,味道辛辣溫和。它們是辛溫葯,用於緩解人體肝經表證。它們都具有祛風解表的功效。它們性質溫和,但不幹燥和結實。它們性質溫和,是風草本植物的保濕劑。 兩者均可用於治療外感證(風寒兼風熱感冒)和風癢症,常用於方劑中。
做法:荊芥10g、防風12g、薄荷5g、淡豆豉8g、粳米80g、白糖20g 4葯物加水煮沸,去渣取汁;將大米在水中煮成粥,加入葯汁和糖,然後加熱。
白玉雙粥,此粥具有散寒清熱、和胃理氣的功效,適合老年人養生和食用。
方法:精米50g、大蔥20g、生薑10g、白菜10g 將水加入到糯米中煮粥,煮好後加入半顆白菜(主要是捲心菜)和切碎的大蔥和生薑,煮至白菜和大蔥變軟,粥變稠,加入少許鹽 。
發汗大豆粥是一種治療感冒發熱的大型復方葯粥,成分多,配伍復雜,效果好。 出汗大豆粥的主要症狀是高燒、無汗和頭痛。 它不適合因出汗而害怕感冒的人,如果出汗後退熱,應立即停止服用。
做法:豆豉15g、麻黃2g、荊芥5g、葛根30g、梔子3g、石膏60g、生薑3g、蔥白2g、大米100g 將所有成分放入鍋內加水煎煮成汁,然後將大米放入鍋內煮成粥食用,每天可食用1-2次。
荊芥粥可以排汗解表,清熱利咽,退燒除煩。適用於感冒、發熱、畏寒、頭痛、心煩、喉嚨痛、失眠等。
做法:荊芥10g、豆豉15g、薄荷5g、大米50g 將前三種成分加水煎煮,取汁備用(精和他含有揮發油,不宜長時間煎煮);此外,將大米煮成粥,煮粥時加入葯汁,一天兩次,共3天。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這么多,這些粥品經常輪換著吃一些,對你的身體健康大有益處哦。
2、冬季有哪些養生食譜
您好 冬季養生食譜一:乾果銀耳高粱米粥 材料:高粱米100克,銀耳20克,紅葡萄乾50克, 核桃30克,冰糖適量,清水; 步驟: 1、銀耳泡發,摘根弄成小朵,葡萄乾和核桃洗凈後用溫水泡上; 2、高粱米洗凈後,用清水泡上至少2個小時,然後放入電飯鍋,加水蒸熟待用; 2、將所用材料放入砂鍋,加足量的水,滾開之後轉小火,煮上30分鍾,放入冰糖,溶解彌合之後,即可盛碗食用了。 暖和的高粱米粥,洋溢著秋天的色彩,健脾益胃,生津止燥,加上核桃、銀耳和葡萄乾的滋味,具有潤肺美膚的效果。應季食材最適合調理身體,另有一方,高粱米和紅棗經過炒黃處理,再研成細末,還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良方,對小兒秋冬季腹瀉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秋冬季養生食譜二、清蒸魚 用料:活草魚一條1000克左右,蔥、姜、蒜、香菜。美極牌鮮醬油。 做法:1、草魚清洗干凈。鍋內放入清水(要沒過魚)加熱,倒入蔥、姜、蒜、花椒、大料、料酒和草魚,水開後煮10至15分鍾。注重使用中火,撈出放入魚盤。 2、蔥絲姜絲撒到魚身上,在一個小碗內倒入生抽、鹽、糖、美極鮮醬油、醋少許,攪拌好,均勻的灑在魚身上。 3、鍋內倒入油,燒至八成熱,用勺子澆在魚身上的蔥絲姜絲上。 4、最後再碼上香菜葉即可。 做法極其簡單,但是味道很好,可與飯店媲美。草魚也可換成鱸魚、鯉魚,但是一定要鮮的。水煮也可變成上鍋蒸,主要看有沒有那麼大的蒸鍋。 秋冬季養生食譜三:蓮藕燉排骨 根據武漢家鄉菜砂鍋蓮藕排骨吊子改編。 材料:豬肋排 1000克 、蓮藕(取中節肥嫩的)1段 、蘑菇、 筍、豆腐、 精鹽、料酒、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 做法: 1、排骨切段冷水沖洗干凈。取一鍋燒水,水開後放入排骨,肉變白後撈出備用。 2、取電高壓鍋鍋,放入少一半水(以沒過排骨適宜),接通電源,水熱後放入一塊濃湯寶,化開後接著放入排骨、料酒、鹽、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洗凈蘑菇切片、筍芽、藕切大塊。蓋好蓋保壓50分鍾。 3、等壓力鍋泄壓後,打開蓋,繼續放入胡蘿卜塊、豆腐片,然後繼續加熱至胡蘿卜熟,此時不用蓋蓋。香飄四溢,令人迫不及待。 蓮藕有涼血補血功效,肋排骨含高質量的鈣和膠原蛋白,蘑菇和筍有豐富的維生素,再加上豆腐和胡蘿卜就是一鍋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的美餐,而且長時間的燉煮可使飽和脂肪轉化為不飽和脂肪,愛美女士可放心饕餮。 使用此菜時只需預備好米飯和一盤冷盤即可,又方便又快捷又營養又好吃。 之二、 冬季預防疾病從養生著手: 冬季養生不應太早起來活動,最好等待日光出來後,才從事活動,活動的時候讓身體出些微汗為宜,這樣既可達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有愉快的心情,使精、氣、神不渙散而得以內收,這樣就是適應冬季養生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氣,到了春天就會生萎厥之類的疾病,壽命也跟著減少了。冬季身體養生,心理也要養生 之三、 四個冬季養生法則: 法則1、冬季養生好方法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這樣的諺語。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鄭板橋有一幅養生保健聯也提到過蘿卜與茶:「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卜的養生、保健、葯用效應與茶有著相融之處。 養生家提出,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如我國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編輯推薦:冬季養生粥之滋陰補陽篇 法則2、冬季進補需對路 國人喜歡在冬季里進補(補冬),也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冬天裡進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另一方面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提高,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尤其在冬季里,常會因一些小感冒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適時適當的進補,往往能夠避免的,但進補,仍應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是一昧的亂補一通,反而容易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冬季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 人參、黨參、太子參、五味子、黃芪、白術或者黨參膏、參花膏等益氣葯物; 食品有黃豆、山葯、大棗、栗子、胡蘿卜、牛肉、兔肉等。 面色枯黃、口唇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於血虛。可選: 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葯,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另外: 1、常喝杏仁露 並用杏仁打粉末 泡水洗臉 就防凍瘡 2 、用東辣椒泡水洗凍瘡就會好的。
3、冬天事宜吃什麼養生
冬天主要是進補。有句話叫:冬吃羅卜,夏吃薑。姜是生發的,在夏天吃,那羅卜是收的在冬天吃最好。
4、冬季適合喝什麼粥
1:大米粥
大米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傳統主食,有胃氣、補脾虛、壯筋骨、和五臟之功效,最適合在冬天的時候食用。大米的性味甘平,煮成粥來喝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因此,冬季養生粥絕少不了它。
2:紅薯粥
<本草綱目》中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能使人"長壽少疾"。還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等。當代《中華本草》說其:"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生津、寬腸胃、通便秘。主治脾虛水腫、瘡瘍腫毒、腸燥便秘。"紅薯配上小米煮成的粥甘甜味美,喝過之後還有回香。二者的組合更是堪稱經典,對消化不好和想要減肥的人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3:牛肉粥
牛肉性溫和,同羊肉一起被稱為冬季滋補的絕佳肉類。牛肉煮成的粥營養價值高,口味獨特,可以補脾胃,並且能夠強健筋骨。最重要的是能夠迅速使身體產生熱量。
4:山葯粥
書中說山葯健脾益胃、助消化、益肺止咳,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泄瀉、肺虛痰嗽久咳之症。而且還有降低血糖,延年益壽等功效,因此是非常棒的滋補佳品。而且以煮粥的形式來食用山葯一點也不會破壞它的營養成分,可以起到冬季養生滋補的功效。
冬天適合喝什麼粥,此外,冬季氣候乾燥,人的活動量減少,熱能消耗大,體內免疫力下降,所以在這個季節里胃病、哮喘、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心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壓等諸多疾病容易發生或加重。因此,保健就顯得至關重要了,而喝粥可健脾暖胃又能補身抗寒,好處多多。
5、冬天喝什麼粥好
寒冷而乾燥的冬季,喝上一碗熱熱乎乎、香美可口的粥,是下班回家的大人們、放學歸來的孩子們以及在家進補也需因人而異休養的老人們的美餐。大米有和胃氣、和五臟、補脾虛、壯筋骨之功效,除了煮大米粥外,還可以煮山葯粥、栗子粥、芝麻粥、杏仁粥、核桃枸杞粥。 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北方有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也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人參、五味子、黃芪、白術或者黨參膏、參花膏等益氣葯物;食品有黃豆、山葯、大棗、栗子、胡蘿卜、牛肉、兔肉等。 那些面色枯黃、口唇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於血虛。可選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葯,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6、冬季最好的養生食譜有哪些啊
您好 冬季養生食譜一:乾果銀耳高粱米粥 材料:高粱米100克,銀耳20克,紅葡萄乾50克, 核桃30克,冰糖適量,清水; 步驟: 1、銀耳泡發,摘根弄成小朵,葡萄乾和核桃洗凈後用溫水泡上; 2、高粱米洗凈後,用清水泡上至少2個小時,然後放入電飯鍋,加水蒸熟待用; 2、將所用材料放入砂鍋,加足量的水,滾開之後轉小火,煮上30分鍾,放入冰糖,溶解彌合之後,即可盛碗食用了。 暖和的高粱米粥,洋溢著秋天的色彩,健脾益胃,生津止燥,加上核桃、銀耳和葡萄乾的滋味,具有潤肺美膚的效果。應季食材最適合調理身體,另有一方,高粱米和紅棗經過炒黃處理,再研成細末,還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良方,對小兒秋冬季腹瀉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秋冬季養生食譜二、清蒸魚 用料:活草魚一條1000克左右,蔥、姜、蒜、香菜。美極牌鮮醬油。 做法:1、草魚清洗干凈。鍋內放入清水(要沒過魚)加熱,倒入蔥、姜、蒜、花椒、大料、料酒和草魚,水開後煮10至15分鍾。注重使用中火,撈出放入魚盤。 2、蔥絲姜絲撒到魚身上,在一個小碗內倒入生抽、鹽、糖、美極鮮醬油、醋少許,攪拌好,均勻的灑在魚身上。 3、鍋內倒入油,燒至八成熱,用勺子澆在魚身上的蔥絲姜絲上。 4、最後再碼上香菜葉即可。 做法極其簡單,但是味道很好,可與飯店媲美。草魚也可換成鱸魚、鯉魚,但是一定要鮮的。水煮也可變成上鍋蒸,主要看有沒有那麼大的蒸鍋。 秋冬季養生食譜三:蓮藕燉排骨 根據武漢家鄉菜砂鍋蓮藕排骨吊子改編。 材料:豬肋排 1000克 、蓮藕(取中節肥嫩的)1段 、蘑菇、 筍、豆腐、 精鹽、料酒、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 做法: 1、排骨切段冷水沖洗干凈。取一鍋燒水,水開後放入排骨,肉變白後撈出備用。 2、取電高壓鍋鍋,放入少一半水(以沒過排骨適宜),接通電源,水熱後放入一塊濃湯寶,化開後接著放入排骨、料酒、鹽、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洗凈蘑菇切片、筍芽、藕切大塊。蓋好蓋保壓50分鍾。 3、等壓力鍋泄壓後,打開蓋,繼續放入胡蘿卜塊、豆腐片,然後繼續加熱至胡蘿卜熟,此時不用蓋蓋。香飄四溢,令人迫不及待。 蓮藕有涼血補血功效,肋排骨含高質量的鈣和膠原蛋白,蘑菇和筍有豐富的維生素,再加上豆腐和胡蘿卜就是一鍋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的美餐,而且長時間的燉煮可使飽和脂肪轉化為不飽和脂肪,愛美女士可放心饕餮。 使用此菜時只需預備好米飯和一盤冷盤即可,又方便又快捷又營養又好吃。 之二、 冬季預防疾病從養生著手: 冬季養生不應太早起來活動,最好等待日光出來後,才從事活動,活動的時候讓身體出些微汗為宜,這樣既可達到避寒取暖的目的,也可保有愉快的心情,使精、氣、神不渙散而得以內收,這樣就是適應冬季養生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傷腎氣,到了春天就會生萎厥之類的疾病,壽命也跟著減少了。冬季身體養生,心理也要養生 之三、 四個冬季養生法則: 法則1、冬季養生好方法 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葯方」這樣的諺語。蘿卜具有很強的行氣功能,還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涼解毒。鄭板橋有一幅養生保健聯也提到過蘿卜與茶:「青菜蘿卜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蘿卜的養生、保健、葯用效應與茶有著相融之處。 養生家提出,冬季養生宜多食熱粥。如我國民間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臘月初八吃「臘八粥」的習慣,常吃此類粥有增加熱量和營養功能。此外,還可常食有養心除煩作用的小麥粥、益精養陰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蘿卜粥、養陰固精的胡桃粥、健脾養胃的茯苓粥、益氣養陰的大棗粥等。 編輯推薦:冬季養生粥之滋陰補陽篇 法則2、冬季進補需對路 國人喜歡在冬季里進補(補冬),也是有其一定的道理,冬天裡進補,一方面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環,避免天冷時手腳冰冷,另一方面身體的免疫力功能也會提高,可預防疾病的發生,尤其在冬季里,常會因一些小感冒而引起嚴重的並發症,適時適當的進補,往往能夠避免的,但進補,仍應根據自己的需要,不是一昧的亂補一通,反而容易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冬季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整脾胃功能。 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於氣虛。可選服: 人參、黨參、太子參、五味子、黃芪、白術或者黨參膏、參花膏等益氣葯物; 食品有黃豆、山葯、大棗、栗子、胡蘿卜、牛肉、兔肉等。 面色枯黃、口唇蒼白、頭暈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鳴心悸的人,大都屬於血虛。可選: 服阿膠、桂圓肉、當歸、熟地、白芍、十全大補丸和滋補膏等養血葯,食品有酸棗、龍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另外: 1、常喝杏仁露 並用杏仁打粉末 泡水洗臉 就防凍瘡 2 、用東辣椒泡水洗凍瘡就會好的。 祝您快樂每一天!(*^__^*) 嘻嘻……! 以上回答對樓主如有幫助,望五星採納! 這將鼓勵我們更好的為其他網友解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