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論文參考文獻
序號 題名 作者 作者單位 文獻來源 發表時間 被引頻次 下載頻次
1 中西方飲食文化對比研究(英文) 郭倩倩 山西財經大學 商品與質量 2010-10-15 141
2 中西方飲食文化中的飲食禮儀差異 張彩霞 鄭州大學外語學院 【期刊】安徽文學(下半月) 2009-11-15 1 862
3 從飲食文化差異分析奧運菜單的翻譯方法 郁青青 連雲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外語系 【期刊】連雲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06-25 1 230
4 民族文化心理與飲食習俗的跨文化對比分析 滕延江; 王勇 煙台師范學院; 濰坊學院 山東煙台; 山東濰坊 【期刊】濰坊學院學報 2005-10-25 5 864
5 由「佛跳牆」和肯德基炸雞看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李鳳鳳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 【期刊】消費導刊 2009-06-23 314
6 跨文化交際中的飲食文化差異 陳歆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蘇州 【期刊】職業圈 2007-10-15 1 1089
7 試論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蔡華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外語系 湖南 長沙 【期刊】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4-15 3 2339
8 跨文化交際中飲食文化差異研究 陳歆 蘇州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期刊】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8-08-05 0 973
9 淺談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 李曉紅; 馬陶然 河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期刊】時代文學(下半月) 2010-04-15 414
10 從中西飲食看文化多樣性 任傑慧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 【期刊】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0-09-30 113
11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翻譯 袁曉紅; 唐麗霞 長春師范學院; 長春廣播電視大學 【期刊】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03-15 3 1115
12 淺談中西文化差異 張仰媚 菏澤學院外國語系 【期刊】民營科技 2009-03-20 1 732
13 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以及餐桌禮儀的對比 張亞紅 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 【期刊】邊疆經濟與文化 2009-04-05 1 2750
14 淺談中西方飲食觀念的差別 王長友 延邊大學外國語學院 【期刊】宿州教育學院學報 2009-08-20 1 654
15 中式菜單的英譯 邢海芳; 劉洪泉 湖北荊州長江大學 【期刊】商業文化(學術版) 2008-12-25 0 131
16 對中國餐飲業發展情況的分析 雷錟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 【期刊】經濟師 2010-04-05 385
17 中國飲食文化的他者形象——評《華女阿五》和《女勇士》(英文) 陳天然 【會議】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2007-12-01 0 101
18 中西菜餚命名對比及中式菜餚英譯方法探究 盧巧丹; 盧燕飛 浙江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 【期刊】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09-15 0 247
19 中西餐服務之比較 郭劍英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 【期刊】中國烹飪研究 1998-08-15 0 207
2、飲食方面的參考文獻(注意格式)
[1] 卞浩宇. 跨文化交際下的中西飲食文化比較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6,(05) .
[2] 邊文競. 飲食文化影響下的餐具設計[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8,(11) .
[3] 黎力. 中西菜譜及飲食文化交流中的中英文翻譯[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2,(01) .
[4] 朱基富. 新航路開辟:歐洲飲食文化的新篇章[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5) .
[5] 楊茗. 地域文化視角下的飲食消費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7,(04) .
[6] 趙玫. 《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7,(06) .
[7] 李智瑛. 宋代飲食器的造型設計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4,(04) .
[8] 王瑜. 長江上游飲食文化的旅遊區位研究[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6,(04) .
[9] 姚遠.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交融[D].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2008,(10) .
[10] 柴波. 秦漢飲食文化[D]. 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碩士), 2002,(01) .
[11]劉瑞新. 論飲食文化在旅遊產業中的開發[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 2003,(04) . [12]劉鳳玲. 菜餚命名藝術與飲食文化[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2) .
3、膳食營養健康的有關參考文獻
[1] 王維群.營養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中國復營養學會.平衡制膳食寶塔及其應用[M].北京:中國輕百工業出版社,2000..
[3] 中國度營養學會知.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道[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8..
[4]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
4、請問你的那篇食品營養的論文參考文獻都是什麼啊?
中國知網搜索相關主題的論文有很多,可以直接做參考文獻
食品營養與食品衛生監管並重應對食品安全「雙重挑戰」探討 胡承康; 白玉成 浙江省平湖市衛生監督所 【期刊】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10-09-30 1 104
2 基於Internet的食品營養評價系統的開發 於平 【期刊】食品工業 2001-12-20 1 66
3 關注食品營養 打造健康生活——記天津市食品營養與安全重點實驗室 天津科技大學 【期刊】中國高校科技與產業化 2006-07-30 0 102
4 食品營養強化與營養增補 劉志皋 天津科技大學 天津 【期刊】中國食品添加劑 2003-02-15 6 284
5 Food,Nutrition and Health 【會議】Abstracts of 14th World Congress of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10-01 0 14
6 科學對待食品營養成分標示 楊蕾 【報紙】中國食品質量報 2010-12-23 0 12
7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研發應用及「江蘇省食品營養成分與有毒有害物質檢測中心」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胡義東; 姚義剛; 賈濤; 趙厚民; 周小平; 徐慧; 李新麗; 楊鳳岩; 湯偉; 左紅; 唐晶晶; 吳秋雲; 楊艷紅 【科技成果】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江蘇省理化測試中心 2006-12-20 0
8 食品營養與營養食品 陳義鳳; 游海; 何金明; 鄧澤元; 陶秉瑩 【期刊】南昌大學學報(工程技術版) 1994-06-30 6 292
9 發展食品營養強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劉志皋 中國食品添加劑生產應用工業協會營養強化劑及特種營養食品專業委員會 【會議】中國食品添加劑協會成立十周年暨第七屆中國國際食品添加劑展覽會學術論文集 2003-04-01 0 42
10 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與保障體系研究 劉清珺; 張經華; 陳舜琮; 劉清; 夏敏; 范筱京; 王欣欣; 賈麗; 朗爽; 王覃 【科技成果】北京市理化分析測試中心 2008-07-22 0 3
11 帝斯曼:為企業提供食品營養強化方案——訪帝斯曼營養產品部大中華區技術市場經理Kenny Koh PhD 房慧 【期刊】食品安全導刊 2009-03-15 0 31
12 衛生部監督局關於公開徵求《運動營養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規定》意見的通知 衛生部監督局 【期刊】中國食品衛生雜志 2008-07-31 0 48
13 衛生部發布《運動營養食品中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規定》 衛生 【報紙】消費日報 2008-08-26 0 10
14 食品營養與衛生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 姜忠麗; 代嵐; 王俊偉 沈陽師范大學 【期刊】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 2010-11-20 0 19
15 Maillard反應與Strecker降解及其對食品風味與食品營養的影響 馮大炎; 周運友 安徽師大化學系 【期刊】安徽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3-07-02 3 108
16 解析:食品添加劑、食品營養強化劑擴大使用范圍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名單新資源食品 張儉波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 【期刊】中國衛生標准管理 2010-03-25 0 43
17 2003:決戰營養強化——食品營養強化工作座談會側記 東方竹 【期刊】中國食品工業 2003-03-30 0 28
18 嬰幼兒配方食品營養強化法規標準的研究 師朝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碩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0-04-01 0 34
19 我國食品營養強化劑發明專利申請及技術發展分析 潘珂 【期刊】中國發明與專利 2011-02-16 0 36
20 我國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人才需求分析 農志榮; 覃海元; 黃衛萍; 楊昌鵬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廣西南寧; 廣西南寧 【期刊】高等農業教育 2008-06-15 3 221
5、要寫一篇關於大學生飲食與健康的選修課論文,請問有哪些參考文獻?
1、楊貴仁,廖文科。《重視學生營養工作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2、郝明。《關於加強高校學生食品營養與衛生教育的探討》
3、林芃,李清。《結合實際進行《營養學》知識教學的探索》
4、吳天宇。《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營養健康教育的調查與應用研究》
5、王修祥。《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營養健康教育的研究》
(5)飲食養生論文參考文獻擴展資料:
健康食物:
1、大豆與豆製品,大豆含有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體需要的相接近,且富含有健腦功效的賴氨酸。黃豆中豐富的卵磷脂是補益大腦物質。大豆製品如豆腐、豆芽都是良好的健腦食品。
2、水果類,健腦水果首推柑橘、檸檬。柑橘含有大量的維生素B1、C,是優良的鹼性食品。此外還有含維生素C較多的草莓、金橘、鮮棗等等。
3、穀物類,麥芽是補充大腦磷、鈣質的食物,還含有能使人保持良好記憶的鎂。麩皮亦是,麩皮麵包是優良的健腦主食
6、求五篇有關四季養生的參考文獻,標明作者,論文題目,刊物名稱,日期,謝謝
1、從《攝生月令》看道教的順時養生理論
【作者中文名】 宋野草;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哲學系;
【文獻出處】 中國宗教, China Religion, 編輯部郵箱 2010年 09期
2、四季、養生與企業理財
【作者中文名】 王化成;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
【文獻出處】 財務與會計, Finance & Accounting, 編輯部郵箱 2009年 04期
3、四季養生歌
【作者中文名】 梅雨霖;
【文獻出處】 中國道教, China Taoism, 編輯部郵箱 2002年 02期
4、由攝生到衛生之經——論老莊的養生思想
【英文篇名】 From Preserving One′s Life to Health Principles: On Maintenance of Life in Laozi and Zhuangzi
【作者中文名】 付粉鴿;
【作者英文名】 FU Fen-ge(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作者單位】 西北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
【文獻出處】 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編輯部郵箱 2011年 02期
5、《詩經》中的飲食與養生文化考究
【作者中文名】 閆茂華; 宋喜貴; 陸長梅;
【作者單位】 連雲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陝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文獻出處】 農業考古,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編輯部郵箱 2011年 01期
7、食品安全論文的參考文獻
1]吳瓊. 基於博弈分析的食品安全規制研究[D]. 蘇州大學: 蘇州大學,2010.
[2]施蕾. 食品安全監管行政執法體制研究[D]. 華東政法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2010.
[3]本報記者 李濤 孫娜. 我國正穩步構建國家食品安全保障體系[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09-29(001).
[4]張晨博. 論食品安全政府監管的完善[D]. 華中師范大學: 華中師范大學,2009.
[5]曾小菱 曾一峰 本報記者 汪啟明. 食品安全警鍾長鳴[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11/09(005).
[6]記者 虞家琳. 國際食品安全協會在京成立[N]. 中國食品報,2010-04-27(001).
[7]姜艷. 我省打響食品安全攻堅戰[N]. 河北日報,2004-09-24
[8]劉穎記者 李濤. 打造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完善食品安全技術保證[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7-11-24(001).
[9]曾小菱 本報記者 汪啟明. 四川首開食品安全成立法聽證會[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12/23(001).
[10]徐愛芝 本報記者 楊曉偉 馮保良. 食品安全監管就要出重拳了[N]. 錦州日報,2009-04-10(A02).
[11]鄭祖婷,鄭菲. 「五位一體」食品安全監管創新模式研究——基於河北省食品安全監管的分析[J]. 經濟研究導刊,2011,(9).
[12]余健. 《食品安全法》對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10,(8).
[13]楊愛萍. 從食品安全事件看全民食品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0,(12).
[14]葉明. 《食品安全法》框架下進出口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初析[J]. 口岸衛生控制,2011,(1).
[15]白晨,王淑珍,黃玥. 食品安全內涵需要准確把握——「食品安全與衛生學」課程建設中的理解與認識[J]. 上海商學院學報,2009,(6).
[16]李然. 基於「逆選擇」和博弈模型的食品安全分析——兼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管制的思考[J]. 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17]張永偉,王會敏,郝海鷹,張桃蘇.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後食品安全事故的處置[J]. 職業與健康,2010,(9).
[18]王衛東,趙世琪. 從《食品安全法》看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完善[J]. 中國調味品,2010,(6).
[19]李銳,任民紅. 超市食品安全消費的博弈分析——佛山市民食品安全意識調查[J]. 特區經濟,2010,(7).
[20]武文涵,孫學安. 把握食品安全全程式控制制起點——從農葯殘留視角看我國食品安全[J]. 食品科學,2010,(19).
[21]曾光霞,賀稚非,勵建榮. 食品安全與系統食品安全觀探討[J]. 食品工業科技,2009,(5).
[22]劉桂華,朱舟,張慧敏,謝建濱,彭朝瓊. 食品安全與健康——深圳市衛生部門食品安全保障體系[J]. 化學通報,2009,(7).
[23]於曉光,宋慧宇. 論《食品安全法》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體制的影響[J]. 行政與法,2010,(1).
[24]陶純潔,朱燕平,王旭峰. 食品安全現狀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應用淺析[J]. 糧食與食品工業,2006,(5).
[25]徐萌,陳超. 食品安全目標研究及其對我國食品安全管理的啟示[J]. 食品科學,2007,(6).
[26]李懷. 基於我國當代食品安全風險下的食品安全理念與模式的進化[J].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07,(1).
[27]李金學,董勝華,張衛源,裴寶河,陳俊生,羅生林. 河南省食品安全綜合示範區公眾食品安全意識提升研究[J]. 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7,(5).
[28]覃海元. 食品安全目標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3).
[29]羅雲波,吳廣楓. 從國際食品安全管理趨勢看我國《食品安全法(草案)》的修改[J]. 中國食品學報,2008,(3).
[30]於軍.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推動食品安全發展[J]. 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10).
[31]蔣麗紅. 加快「餐桌污染」治理期 構築食品安全防治體系——對龍岩市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情況的調查與思考[J]. 閩西職業大學學報,2005,(2).
[32]廖暉. 中英專家聚會重慶, 探討食品安全問題 尋求中英在食品安全領域的合作[J]. 重慶與世界,2005,(2).
[33]郝記明,馬麗艷,李景明. 食品安全問題及其控制食品安全的措施[J]. 食品與發酵工業,2004,(2).
[34]姚蕊. 保障我國食品安全的關鍵是急需食品安全立法[A]. .[C].: ,2005:.
[35]記者 孫延峰. 全面抓好《食品安全法》貫徹實施工作 切實保障流通環節食品安全[N]. 中國工商報,2009-05-13(A01).
[36]記者 趙陳. 加強食品安全監管 提高食品安全水平[N]. 巴中日報,2010-05-30(002).
[37]支樹平. 加強全球合作 維護食品安全[N]. 中國質量報,2010-11-09(001).
[38]劉穎李濤. 國家食葯監管局四項舉措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7-08-09(001).
[39]深圳商報記者 崔霞. 食品安全五大工程今年啟動[N]. 深圳商報,2006-03-01(A01).
[40]. [Z]. ISO/TC 34: 2007,.
[41]本報記者 李濤. 龍頭食品企業的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要先行一步[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03/29(001).
[42]本報記者 郭獻軍. 食品安全:源頭監控是關鍵[N]. 中國商報,2004/11/19
[43]本報記者 陳文波 強國 韓立. 九大問題考驗奧運食品安全[N]. 市場報,2005-07-20(013).
[44] 餐桌污染食品安全備受關注[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2-04-18(005).
[45]記者 周元春. 我市力推食品安全五大工程[N]. 深圳特區報,2006-05-23(A11).
[46]王盼盼. 食品供應鏈安全(一) 食品供應鏈與食品安全的關系[J]. 肉類研究,2010,(1).
[47]本報記者 郭燕春. 解決食品安全要從基礎開始[N]. 中國商報,2004/11/12
[48]記者 李濤. 全國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10-06-01(001).
[49]記者 宋柏松、王玉亮. 秦皇島市全力打造食品安全凈土[N]. 河北日報,2006-07-16(001).
[50]記者 方興業 李克軍. 重點食品安全基本得到保障[N]. 深圳特區報,2007-01-31(A03).
[1]曾星夏文俊. 開創國際間加強食品安全合作新局面[N]. 中國質量報,2007-11-28(001).
[2]宣講歐盟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經驗 助推《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實施——中國-歐盟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研討會在京舉行[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9,(5).
[3]王曉麗. 我國食品工業食品安全規制模式研究[D]. 山東經濟學院: 山東經濟學院,2010.
[4]張瀟方. 食品安全與和諧社會[D]. 山西大學: 山西大學,2007.
[5]記者 馮琳. 積極構建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切實保障食品市場消費安全[N]. 中國工商報,2011-06-16(A01).
[6]記者 樂敏 徐祝君. 食品安全,商場、超市能得幾分?[N]. 舟山日報,2011-01-26(002).
[7]本報記者 宗合. 建立健全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制度[N]. 阿克蘇日報,2009-06-01(005).
[8]記者 胡美蘭. 食品安全:新世紀新挑戰[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08/17(001).
[9]本報記者 李遠方. 保障食品安全應建立監管責任追究制[N]. 中國商報,2005/04/01
[10]記者 聶喬. 我市加強食品安全預警系統建設[N]. 大連日報,2010-10-05(A01).
[11]陳菲. 食品安全防線能否重塑消費信心[N]. 科技日報,2009-06-02(004).
[12]朱曉京. 社區食品安全監督員上崗[N]. 沈陽日報,2006-05-18(A04).
[13]劉鍵. 力爭食品安全實現歷史性突破[N]. 深圳特區報,2006-08-02(A01).
[14]史玉成. 企業要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義務[N]. 中國質量報,2007-11-26(001).
[15]石國勝. 食品安全法 專家有話說[N]. 人民日報,2007-11-21(013).
[16]駐地記者 田洪順. 「組合拳」提升食品安全體系建設[N]. 醫葯經濟報,2007-12-17(006).
[17]沈半. 我省食品安全綜合監督走在全國前列[N]. 浙江日報,2007-12-28(019).
[18]毛磊. 萬條公眾建議 聚焦食品安全[N]. 人民日報,2008-06-04(015).
[19]楊國芳本報記者 劉銘. 食品安全示範店 放心消費的金字招牌[N]. 中國消費者報,2008-07-18(A05).
[20]楊林.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是確保食品安全的最佳思路——以HACCP認證為基礎,導入GS1系統[J]. 標准科學,2010,(8).
[21]仇東朝,於春娣,李穎. 淺析《食品安全法》對農村食品安全的影響[J]. 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10).
[22]汪自成,盧山. 問題與對策:從食品安全到《食品安全法》[J]. 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23]邢曼媛,侯晶晶. 淺議食品安全的刑法規制——從《食品安全法》的角度[J]. 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9,(10).
[24]任端平,潘思軼,何暉,薛世軍. 食品安全、食品衛生與食品質量概念辨析[J]. 食品科學,2006,(6).
[25]陳峰. 提高全民對食品營養及安全的認知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J]. 中國食品學報,2006,(6).
[26]梁黎東. 如何應對眾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的要求——食品安全認證融合解決方案[J]. 中國食品工業,2008,(5).
[27]李新生. 食品安全與中國安全食品的發展現狀[J]. 食品科學,2003,(8).
[28]白麗. 基於食品安全的行業管制與企業行動研究[D]. 吉林大學: 吉林大學,2005.
[29]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 周伯華. 認真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 切實維護食品市場秩序[N]. 中國工商報,2009-05-09(A02).
[30]張雲中. 國際食品行業矚目中國食品安全[N]. 國際商報,2009-05-06(014).
[31]王二偉 本報記者 王會生. 全國農村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座談會在河南召開[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5/11/08(001).
[32]鍾 選. 食品安全遭遇標准瓶頸[N]. 中國商報,2004/12/17
[33]本報實習記者 郭 宇. 從農田到餐桌 全程食品安全步伐加快[N]. 中國商報,2005/01/28
[34]關磊. 食品安全亞運行活動暨亞運食品安全高峰論壇舉行[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10-11-04(A01).
[35]本報記者 何沙洲. 「食品包裝安全等同於食品安全」[N]. 經理日報,2009-04-20(C01).
[36]本報記者 孫燕明. 三大食品安全隱患[N]. 中國消費者報,2005-08-24(C01).
[37]本報實習記者 郭 宇. 食品安全事件頻發 超市不應負全責[N]. 中國商報,2005-03-18
[38]. [Z]. :2009,.
[39]民以食為天 自動識別技術與食品安全[J]. 中國自動識別技術,2006,(2).
[40]本報記者 陳華. 一場「被放大」的幼兒園食品安全風波[N]. 工人日報,2011-03-24(005).
[41]記者 石巍. 唐山市食品安全14項指標完成良好[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04/12/14(001).
[42]任震宇. 關注食品安全有支「星火服務隊」[N]. 中國消費者報,2008-07-11(A06).
[43]賈君. 首都工商高科技手段「保駕」奧運食品安全[N]. 中國消費者報,2008-07-16(A01).
[44]本報記者 李濤. 把好餐飲食品安全最後一道關口[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10-02-27(001).
[45]康琦 黃官國. 共同打好世博餐飲食品安全保障攻堅戰[N]. 中國食品質量報,2010-03-02(001).
[46]實習生 易立. 食品安全追溯,何時能進百姓的「菜籃子」?[N]. 科技日報,2010-11-30(004).
[47]本報記者 鄧宏鷹 鍾少鴻. 廣西「少邊」力築食品安全防線 突破差異 各出良策[N]. 中國食品報,2010-11-02(003).
[48]本報記者 馬曉華. 食品安全監管:風暴過後 任重道遠[N]. 第一財經日報,2009-01-01(T04).
[49]本報記者 趙笛. 食品安全法,給我們保障了些什麼[N]. 青島日報,2009-03-03(016).
[50]本報記者 郭燕春. 標准混亂成為食品安全之痛[N]. 中國商報,2004-12-17
8、急求一篇關於合理飲食與健康的論文(要有關鍵字 正文 參考文獻這一類的)?
[摘要] 食物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從食物中吃出美麗來,就要注意生活的飲食習慣。飲食的要點就是:合理偏食為健康充電,缺啥補啥;少食肉類食品和動物性脂肪,多吃植物性食物和新鮮蔬菜及水果,注意蛋白質攝取均衡,減少不良的飲食習慣。由於我的身體屬於偏瘦性,因此我根據自身的情況要做出一個飲食計劃。
[關鍵字] 飲食 飲食計劃 健康
健康是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體質健壯,功能正常,精力充沛,並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通常用人體測量、健康檢查和各種生理指標來衡量。
飲食要遵循食物中熱能和各種營養素含量充足,種類齊全,比例適當;飲食中供給的營養素與機體的需要兩者之間保持平衡。飲食的結構要合理,既要滿足機體的生理需要,又要避免飲食構成的比例失調和某些營養素過量而引起機體不必要的負擔與代謝上的紊亂。人體需要42種以上的營養物質,包括各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各種維生素、各種礦物質、必須微量元素和水。能構成42種以上營養物質的飲食必須由多種多樣的食物來源來實現。
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就得進行合理的飲食,合理的飲食就要有一個合理飲食計劃,我現就根據我自身的健康狀況做了一個飲食的計劃。
一、 我現在在西部,冬天這的天氣又特別的冷,因此我冬季飲食的營養特點,即增加熱量,在三大產熱營養素中,蛋白質的攝取量可保持在平常的需要水平,熱量增加部分,主要應提高糖類和脂肪的攝取量來保證。礦物質應保持平常的需要量或略高一些。增加熱量可選用脂肪含量較高的食物。維生素的供給,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含量。可多食蘿卜、胡蘿卜、土豆、菠菜等蔬菜及柑橘、蘋果、香蕉等水果,同時增加動物肝、瘦肉、鮮魚、蛋類、豆類等以保證身體對維生素的需要。與羊肉、狗肉等一類溫腎壯陽食品不同的是,黑米、黑豆、黑芝麻等黑色食品不僅營養豐富,為諸多食品之冠,因此它們將會是成為我飲食的一個計劃之一。
二、 最近我的腸胃也不是很好,而玉米、蓮子等食物富含澱粉,有利於腸胃消化,還可以補胃氣。蘿卜、山楂有順氣的作用,淡茶有解脂去膩的作用,因此我會多喝玉米粥和蓮子羹,在肉類的攝入上,肉丸子、肉汁湯容易消化,又能保持肉類原有的營養,很適合消化能力差,它們將也會是成為我飲食的一個計劃之一。
三、 以下是我根據我自身的情況,對我一日三餐的飲食計劃和要求。
1.早餐的基本要求是:能量適當,蛋白質適量,碳水化合物充足。應多攝入一些補腦食物,如魚類、豆製品、瘦肉、雞蛋、牛奶以及新鮮蔬菜、瓜果等,少吃肥肉、油炸食品等。同時要補充飲水,避免飲用含糖分較高的各種果汁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