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葯物養生的好處

葯物養生的好處

發布時間:2020-07-21 17:40:59

1、養生的食物療法和葯物療法有什麼不同?

食物療法和葯膳食療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對人體基本上無毒副作用。也就是說,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頗特性,能夠有針對性地用於某些病證的治療或輔助治療,調整陰陽,使之趨於平衡,有助於疾病的治療和身心的康復。但食物畢竟是食物,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物質,主要在於彌補陰陽氣血的不斷消耗。

因此,即便是辨證不準確,食物也不會給人體帶來太大的危害。正如名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因此,食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廣泛,主要針對亞健康人群,其次才是患者,作為葯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隨著日常飲食生活自然地被接受。

葯膳食療主要使用葯物,葯物性質剛烈,自古有「毒葯」之稱,主要是為治病而設,因此葯物療法適應范圍較局限,主要針對患者,是治療疾病和預防疾病的重要手段。如若隨便施葯,虛證用瀉葯,實證用補葯,或熱證用溫性的葯物,寒證用寒涼性質的葯物,不僅不能治療疾病,反而會使原有的病情加重,甚至惡化。因此用葯必須十分審慎。

食物療法寓治於食,不僅能達到保健強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還能給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覺達到防病治病之目的。這種自然療法與服用苦口的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葯物那樣易於使人厭服而難以堅持,人們容易接受,可長期運用,對於慢性疾病的調理治療尤為適宜。


此外,食療用品在劑型、劑量上不像葯物那樣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隨意更換,它可以根據患者的口味習慣進行不同的烹調加工,使之味美色艷,寓治療於營養和美味之中。


當然,由於食物療法和葯膳食療各有偏長,故在防病治病的過程中二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應利用其所長,運用於不同的疾病或疾病的不同階段,食物療法與葯物療法相互配合,相互協同,相得益彰。

2、養生需要那些葯

葯物養生
具有防衰抗老作用的葯物,稱為延年益壽葯物。運用這類葯物來達到延緩衰老、健體強身的目的,即是葯物養生。葯物養生保健是中國古代養生學家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經過長期的養生防病的醫療實踐總結,古代就有養生的說法

中文名稱
葯物養生
外文名稱
Drug regimen
種類
保健品
作用
防衰抗老
簡介
運用傳統中葯保健,歷史悠久。幾千年來,不僅提出了各種各樣的保健葯物,而且創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延年益壽方葯。《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但裡面記載了100餘種有益於健康的葯物。《山海經》也不是醫葯學專著,但收載葯物達124種之多,其中動物葯66種、植物葯51種、礦物葯2種。里邊有不少葯物具有補益抗老的作用,如「(木襄)木之實,食之多力;櫪木之實,食之不忘;狌狌食之善走;狼(加草頭),食之不夭」。這里所說的「多力」、「不忘」、「善走」、「不夭」,就是指使人增強腦力,強壯身體,延年益壽。漢代誕生的我國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專著《神農本草經》,系統總結了漢代以前我國的葯物理論和治病用葯經驗。全書計三卷,共收載葯物365種,分上、中、下三品。

據《本草經·序錄》:「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者,本上經」,可知列為上品者,為延年益壽之品。在365種葯物中,記述有延年、不老、耐老、益氣、輕身、增壽等葯物共165種,某些葯物後面還直接註明「頗利老人」。書中記載的這165種與抗老延壽有關的葯物,均被後世本草著作收錄。漢代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撰著了《傷寒雜病論》 ,裡面記述了黃芪建中湯、薯蕷丸、金匱腎氣丸等著名的補養抗衰老方劑,尤其是腎氣丸,時至今日仍在國內外沿用。

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延壽葯物研究出現了一種新趨勢,即不少方士、醫家燒煉金丹,研究和推行秦漢方式的煉丹服石法,就連著名醫家陶弘景、孫思邈的著作中亦有許多煉丹服石的內容。現代葯理研究己證實,一些石類葯如鍾乳石、白石英、麥飯石、紫石英等含有大量的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因此,當時的煉丹服石法還是有一定科學根據的。

值得一提的是孫思邈繼承和發展了服用葯物以延緩衰老的思想,他在《千金方》中提出:「葯能恬神養性,以資四氣」,並記載了不少延壽中葯,如服地黃方、烏麻散、琥珀散、熟地膏、枸枸根方、孔聖枕中丹等。宋金元時期,有關延壽葯物的理論有了重要的發展,如著名醫學家陳直、鄒鉉明確指出,老年葯物保健,應著眼於培補先、後天之本。觀

3、中醫養生都有什麼好處?

中中醫養來生的好處有非常多一個就是強身健體能夠抵禦外界的對身體的清晰能夠達自到強壯百身體延年益壽的功效而且那中醫養生的副作用非常想用的都是那度種騙人的食材而不是化學合成的葯物化學合成的葯物有可問能有有害的中間答產物而已中醫葯不可能。

4、天然葯物有效成分葯理與應用的天然葯物的作用與生活養生使用

本書詳盡、系統地歸納和總結了國內外對天然葯物有效成分的研究進展,將傳統的天然葯物葯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其有效成分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為天然葯物的有效成分與其作用機理的相關性研究提供了思路,為天然葯物的現代化研究奠定了理論和方法學基礎。
本書對百餘種天然葯物有效成分的國內外研究進行了綜合和分析,按cAs、異名、化學名、結構式、分子式與相對分子質量、來源、理化性質、葯理作用、臨床應用等項編寫,體現了天然葯物有效成分在提取、分離、純化、鑒定、葯理、臨床等方面的研究進展。
本書可供從事天然葯物研究或對天然葯物有濃厚興趣的臨床、教學、科研工作者以及醫葯院校高年級學生參考。

5、中醫葯養生對人體有哪些好處呢?

健康,對人傷害率也較低。這塊做得比較好的有三口山,相關系列產品比較多。

6、什麼是葯物養生?

用西葯角度,你可以理解成保健葯,(葯理老師:有病吃你不好,沒病吃你不死的葯)。中葯就不用說了,什麼十全大補湯,例如:當歸,活血散瘀,調經。海帶,清熱解毒,軟堅散結。

麻煩採納,謝謝!

7、養生營養補充劑與葯物之間的區別?

1、養生是治本的,葯物是治標的;
2、養生用來修補身體受損的組織,葯物用來暫時控制疾病的症狀,可能造成身體更嚴重的損傷;
3、假設老鼠在牆上打了一個洞,葯就是用來殺老鼠的,老鼠殺掉了,可洞還在,還會有新的老鼠來,那養生就是用來補洞的;
4、養生提升免疫力,多數葯物降低免疫力;
5、養生可以提升葯物的療效,葯物卻增加對養生的需求;
6、養生談不上副作用,葯物有副作用,用槍打老鼠時又給牆添了一些洞;
7、養生緩解壓力,大部分葯物造成了壓力;
8、養生針對所有人,葯物只針對病人。
預防勝於治療。身體就像一台機器,每一天的均衡營養就是保養,不要等機器出現問題才去大修理,機器如此,身體也如此!
西醫重在控制,中醫重在調理,養生重在預防。
保健品就是把我們平時從事物中、攝取不足的營養成分、濃縮到一個片劑或者膠囊里、來補充人體每日對營養素的需求!

與葯物養生的好處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