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人分九種 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人分九種 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21 15:08:03

1、人的體質分為哪幾種?

人的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九種基本類型。

1、 平和質:精力旺,很健康,很燦爛

平和質人群如果自恃身體健康,不注意合理飲食、規律生活,也會使身體遠離平和狀態走向偏頗。由於環境、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影響及自然老化的過程,平和質的比例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而減少,會出現各種亞健康狀況和不同類型的健康問題。所以,平時應順應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變化而平衡自身,增強體質,正本固元,保持平和。

2、氣虛質:免疫差,易疲乏,常虛喘

氣虛質人群肌肉鬆軟,容易氣喘吁吁,講話的聲音低弱,易出虛汗。性格偏內向,膽小,不喜歡冒險;容易感冒,發病後病情不容易好轉。所以,平時要注意補中、益氣、培元,補充能量。

3、陽虛質:手腳涼,全身冷,不耐寒

陽虛質人群皮膚偏白,肌肉不結實,手腳發涼,尤其是上腹部、頸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吃飯、喝水總喜歡熱的,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少;性格大多沉靜內向型,喜歡安靜。平時應注意保養陽氣,溫陽祛寒。

4、陰虛質:水缺乏,五心熱,口咽干

陰虛體質是體內正常需要的水分、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機體相關的臟腑組織失去濡養,出現內熱的一種體質狀態。原因一是水分不足,二是產生內熱。

陰虛質的人體形大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有種烘熱的感覺,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比較乾燥,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經常大便干結,容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質偏紅、苔少;性格外向好動,平時要注意養陰潤燥。

5、痰濕質:身體胖,大肚腩,油光臉

與痰濕體質密切相關的臟腑主要是脾。脾主運化,運化水谷,運化水濕。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痰濕質人群體型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容易出汗,且多黏膩;經常感到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臉上易出油,嘴裡黏膩,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應注重化痰祛濕。

6、濕熱質:易長痘,常口臭,大便黏

濕熱質人群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脾氣比較急躁。所以,濕熱質應注意清除體內濕熱,清熱化濕。

7、血瘀質:血黏稠,易忘事,常長斑

血瘀質人群面色偏黯,嘴唇顏色偏黯,舌下靜脈曲張、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瘀青,眼睛裡的紅絲很多,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應該注意活血化瘀。

8、氣郁質:很脆弱,常郁悶,多傷感

氣郁質人群體形偏瘦的人較多,常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肋部脹痛,有胸悶的感覺,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所以,應注意疏肝解郁,注重情緒養生。

9、特稟質:易過敏,常噴嚏,起風團

特稟質人群中有一種是過敏體質,這種體質屬於中醫可調范圍內。這類人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季節過敏,皮膚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所以,應注意過敏體質的調理。

2、九種體質到底是什麼?

人的九種體質(體質辨識)<br />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各有偏頗,因此易感疾病也有明顯的傾向性,下面就是九種體質的簡單介紹。(註:要想了解個人的准確體質,請到專業部門進行體質辨識,切勿對號入座。)<br />1、氣虛質:<br />由於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機體、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平素體質虛弱,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後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br />氣虛質者的飲食調養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扁豆、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鯊魚、刀魚、黃魚、比目魚、菜花、胡蘿卜、香菇、豆腐、馬鈴薯等。由於氣虛者多有脾胃虛弱,因此飲食不宜過於滋膩,應選擇營養豐富而且易於消化的食品,亦宜選用補氣葯膳調養身體。<br />2、陽虛質:<br />由於陽氣不足、以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從寒化,易病痰飲、腫脹、泄瀉、陽痿。<br />陽虛質者宜適當多吃一些溫陽壯陽的食物,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在冬季陽虛者症狀更為顯著。常用的補陽的食物可選用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狗肉、麻雀肉、鹿肉、黃鱔、蝦(龍蝦、對蝦、青蝦、河蝦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這些食物可補五臟,添髓,強壯體質。陽虛質,平時應少生冷粘膩之品,尤其在冬季不要過食寒涼之品。<br />3、陰虛質:<br />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平素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後易表現為陰虧症狀。<br />陰虛質者應該多食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常選擇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烏賊、龜、鱉、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蟄、鴨肉、豬皮、豆腐、甘蔗、桃子、銀耳、蔬菜、水果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皆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也可適當配合補陰葯膳有針對性的調養。陰虛火旺之人,應少吃辛辣之品。

3、人分九種——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1.陰陽五行分類 《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性格特徵、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等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每類型再比類於古代樂譜,分角、徽、宮、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 2.陰陽太少分類 這種體質分類,是根據人體的陰陽多少,並結合體態、性格特徵進行分類的。《靈樞·通天》認為,人體陰陽有盛陰、多陰少陽、多陽少陰、盛陽、陰陽和平之分,從而將人體分為太陰之人,為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類。 3.現代中醫臨床九種體質分類 近年來,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從臨床角度提出中醫九種體質分型,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參見前文——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及中醫的九種體質辨識及其調養) 4.八卦體質類型 八卦的象與數是密不可分的,實為一體。象數作為易學最古老的語言,用以說明宇宙間的各種自然現象及社會現象,是豐富的宇宙信息的載體。八卦五行各有其相對應的人體部位和穴位。用八卦之象來探尋人類的體質,事實上是在先覺先知人體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狀況。如,乾卦人就要涼潤養生,而坤卦人就要注意風溫養生以應對脾濕,尤其在夏天的時候一定要多開窗以便讓濕氣從房間離跑出去;離卦人則要低溫養生,離卦是陽火、陽熱,熱就容易傷陰,導致陰虛,所以在冬天進行養生的時候離火之人就要注意節能。掌握八卦體質類型,其價值也就體現在:由認識到應用,學會自我調治,真正做到把健康長壽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4、人分九種的目錄

第一章 人體體質概論
引言 體質具有個體差異性
一、大千世界,人各不同
二、體質是怎樣形成的
1.先天因素是體質形成的基礎
2.後天因素可以使體質發生變化
三、體質的幾個特點
1.體質以先天遺傳為基礎
2.體質是動態可變的
3.體質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4.復雜因素造就了體質多樣性的特徵
5.體質的趨同性使分類成為可能
6.體質是可以調節的
四、體質是形神相關、天人合一的生命過程
1.體質是按時相展開的生命過程
2.體質與形神相關
3.體質與天人合
五、古代醫家如何認識體質
1.《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認識的源頭
2.歷代醫家對體質理論的應用
六、體質就在我們身邊
1.分辨體質,治病求本
2.體質養生,預防保健
3.體質美容,有的放矢
第二章 億萬人群分九種
引言 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
一、物以類聚,人可群分
二、一種平和,八種偏頗
三、分清體質,才好養生
1.平和質(A型)身心健,要維護
2.氣虛質(B型)正氣虛,要固本
3.陽虛質(C型)熱量低,要溫陽
4.陰虛質(D型)津液虧,要養陰
5.痰濕質(E型)多肥胖,要運化
6.濕熱質(F型)內熱重,要清利
7.血瘀質(G型)有瘀滯,要疏通
8.氣郁質(H型)情志結,防抑鬱
9.特票質(I型)常過敏,要調護
四、根據不同的狀態呵護體質
1.體質與年齡
2.體質與性別
3.體質與季節
4.體質與生活條件
5.體質與地域
五、體質的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
2.二級預防
3.三級預防
讀者提問
第三章 體質辨識治未病
引言 養生、體質、亞健康
一、中醫治未病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
1.治未病是醫學的最高境界
2.古代醫家治未病的小故事
3.「治未病」是衡量醫者水平的重要標志
二、養生是治未病的基礎
1.中醫養生源遠流長
2.養生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
3.從養生實踐中獲得健康
三、體質辨識是治未病的方法和工具
1.治未病的核心在於因人制宜
2.體質辨識是治禾病的方法和工具
3.體質辨識的應用
四、亞健康是治未病的重點
1.認識亞健康
2.如何判斷亞健康
3.中醫如何應對亞健康
4.常見亞健康狀態調節方式
讀者提問
附錄
附錄1 新聞報道
附錄2 體質標准
附錄3 經絡穴位

5、人身體分哪九種體質

6、請問誰有王琦的人分九種-體質辨識與養生的電子版!!!付費都沒問題

有。
也不需要你付費,怎麼給你?

與人分九種 人體體質辨識與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