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瘋狂的老子養生十字訣是什麼?
老子養生十字訣:
一、德字訣:老子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要延年益壽,返老還童,須不離常德,要做到先人後己、厚人薄己,過歸於己、功歸於人,勿執我見,我是而人非,勿非人而自高,貶人以自大,勿逞強用術,逞才運巧,仗勢欺人,盛氣凌人,言筆缺德嫉謗別人,更宜自食其力,自修自度。切記搶騙錢財,貪污腐化。若能甘苦如飴,宅心仁厚,功德常修,正心抱一,自能反樸還真,明心見性。
二、養字訣:少言語以養內氣,寡色慾以養精氣,薄滋味以養血氣,咽津液以養臟氣,戒嗔怒以養肝氣,節飲食以養胃氣,勻胎息以養肺氣,少思慮以養腎氣,慎行藏以養神氣。
三、心字訣:萬法唯心,萬道唯心,心為人之主宰,亦為精氣神之主宰,煉精煉氣煉神,均須先從煉心始。心涵動靜,心不動則虛極靜篤,明心見性,人我兩忘,心無其心,無正其心,不為名動心,無心可動則近道矣。
四、善字訣:養善性,存善心,行善事,與人為善,勸人行善,內外存乎善則德行兼備,人人能行善則邪惡自消,國泰民安。
五、無字訣:對境無境,居塵無塵,動念無念,用心無心,無天無地,無人無我。道家最上乘功夫,旨在煉神還虛,煉虛還無。佛家要求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訣,無佛相,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佛道之最高造詣,歸根結底,亦只此一無字訣而已。
六、少字訣:精宜少漏,神宜少耗,氣宜少損,福宜少享,樂宜少尋,名宜少得,利宜少積,少一分思慮多一分精神。
七、靜字訣:形欲靜,心欲靜,氣欲靜,練功中固宜求靜,平時亦應求其能靜,靜中固宜求靜,鬧中亦應求其能靜,靜能生定,定能生慧
八、寡字訣:寡言以養氣,寡視以養聰,寡得以養性,寡慾以養精,寡動以養神,無所不寡則無所不清。
九、淡字訣:名心宜淡,利心宜淡,色心宜淡,愛心宜淡,嗔心宜淡,疑心宜淡,勝心宜淡,無所不淡則無所不安。
十、忘字訣:忘物可以養心,忘情可以養性,忘境可以養神,忘色可以養精,忘我可以養虛,無所不忘則無所不養
2、請問中國養生六字訣是什麼?
納氣一者謂吸也,吐百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度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問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答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歷代文獻對回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答而已矣。
3、六字訣養生法是什麼?
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歷代文獻對此有不少論述,秦漢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用導引呼吸治病的論述。《莊子·刻意》篇中說:「吹 呴呼吸,吐故納新,熊徑鳥伸,為壽而已矣。」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歌雲:
春噓明目夏呵心,秋呬冬吹肺腎寧。
四季常呼脾化食,三焦嘻出熱難停。
發宜常梳氣宜斂,鹵宜數叩津宜咽。
子欲不死修昆侖,雙手摩擦常在面。
明代《正統道藏洞神部》,引用了太上老君養生法,說得更為具體。書中說:呬字,呬主肺,肺連五臟,受風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納治之。呵字,呵主心,心連舌,心熱舌干,有疾作呵吐納治之。呼字,呼主脾,脾連唇,脾火熱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納治之。噓字,噓主肝,肝連目,論雲肝火盛則目赤,有疾作噓吐納治之。嘻字,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納治之。
明代太醫院的龔廷賢在他著的《壽世保元》中,也談到六字訣治病。書中說:「不煉金丹,且吞玉液,呼出臟腑之毒,吸入天地之清。」又說:「五臟六腑之氣,因五味熏 灼不知,又六欲七情,積久生病,內傷臟腑,外攻九竅,以致百骸受病,輕則痼癖,甚則盲廢,又重則傷亡,故太上憫之,以六字訣治五臟六腑之病。其法以呼字而自瀉去臟腑之毒氣,以吸氣而自采天地之清氣補氣。當日小驗,旬日大驗,年後百病不生,延年益壽。衛生之寶,非人勿傳。呼有六曰:呵、呼、呬、嘻、噓、吹也,吸則一而已。呼有六者,以呵「字治心氣,以呼字治脾氣,以呬字治肺氣,以噓宇治吁氣,以吹字治腎氣,以嘻字治膽氣。此六字訣,分主五臟六腑也。
4、六字訣養生功是哪幾個字先後順序
先後順序:「噓、呵、呼、絲、吹、唏」 。
六字訣」,是人們利用古人養生經驗,針對配合呼氣時,所發出「噓、呵、呼、絲、吹、唏」 這樣的六個字音。通過這種以呼吸與聲音的配同,為一種鍛煉方法,以達到平衡體內陰陽為目的。這是一個,較有深層次的功法。它屬於「內養功」里的初級聲法。有素的握據它,可予清除內在的病患。
「六字訣」訣,來自上古時的「五戲勢」。後經梁代·陶弘景,加以整理與其提煉,而將其「五戲勢」中的聲勢,進行了柔性的靜配同。這樣一來,在簡化提純的基礎之上,更適宜大眾性的利用。他在《養性延命錄》中說:
「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氣。吐氣有六者,謂:吹、呼、唏、呵、噓、絲也。此,皆出氣也。」
對六字聲,古有:春氣常噓,宜於肝。夏氣常呵,氣平田。秋氣常嘶,美中餐。冬亦守呼,眠安然。長夏宜守中宮灶,呼字為頭,自當然。嘻於三焦樂淘淘,長細敏在壽鄉間。
(4)養生字決擴展資料:
六字訣,即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能力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在西漢時期《王褒傳》一書中,也有「呵噓呼吸如矯松」的記載。南北朝時代陶弘景發明長息法。他在《養性延命錄》一書中說:「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行之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嘻、呵、噓、呬,皆為長息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時溫可呼, 委曲治病,吹以去風,呼以去熱,嘻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隋代天台高僧智顗大法師,在他所著的《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書中,也提出了六字訣治病方法。他談到:但觀心想,用六種氣治病者,即是觀能治病。何謂六種氣,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噓 、六呬。此六種息皆於唇口中,想心方便,轉側而坐,綿微而用。
頌日: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治,三焦壅處但言嘻。傳至唐代名醫孫思邈,按五行相生之順序,配合四時之季節,編寫了衛生歌,奠定了六字訣治病之基礎。
風格特點
六字訣是一種吐納法。它是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唇齒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
預備式 兩足開立,與肩同寬,頭正頸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雙膝微屈,全身放鬆,呼吸自然。
呼吸法 順腹式呼吸,先呼後吸,呼所時讀字,同時提肛縮腎,體重移至足跟。
調息 每個字讀六遍後,調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復自然。
5、孫思邈六字養生訣中的發音到底怎麼發?急急急~~~~
每天晨練,我們可以長聲念誦六字秘訣,調整五臟六腑及相關經絡。
但有了來自植物世界和水世界對人類贊美感謝的感應事實之後,我們就要將中醫學中的「六字養生秘訣」和我們對身體的「贊美與感謝」結合起來。
那就別樣神妙了。
(30)
我們先用六字養生訣呵護心臟。
在空氣新鮮的清晨,先撫摸一下胸脯的心臟部位,對心臟做出由衷的贊美與感謝。
當你體會到它怡悅的反應之後,便對它說:我將繼續呵護你。
這時候,你長聲念誦「呵——」(發「科」音)。
它是與深呼吸相結合的。深呼吸之後,隨著均勻悠長的呼氣,拖長聲音念「呵——」。
你會體會到「呵——」對心區部位的震動與疏通,還會感到腹部小腸部位的震動與影響。
熟悉中醫「人體經絡」的朋友還能體會到長聲誦念「呵——」,對心經和小腸經的震動與疏通。
(31)
接著,用六字養生訣調理療養肺。
同樣,先在呼吸中找到與肺部對話的感覺。
贊美感謝它之後,覺著它怡悅的反應了。
而後長聲念誦「四——」。用其特定的波動調理療養肺。
方法依然是與深呼吸相結合。
深吸氣之後,拖長聲音念「四——」時,自然而然勻長呼氣。
要在贊美和感謝的態度中長聲念誦「四——」。
而長聲念誦「四——」,反之又是我們對肺贊美感謝的延續。
這樣,你能體會到肺部的舒適感覺。
從中醫學講,肺與大腸互為表裡,你還能體會到腹部、大腸部位的舒服。
熟悉經絡的人還能體會到肺經、大腸經受到震動和疏通。
(32)
接下來同理,在贊美感謝之後,長聲念誦「呼——」,震動、調理、呵護我們的脾胃,同時調理疏通脾經、胃經。
胃的反應十分敏感。
只要我們贊美感謝完了,「呼——」,它的怡悅舒服感覺漾然出現。
有脾胃疾病的人,如果每天一兩次,每次幾分鍾長念「呼」字訣,有可能你的疾病不治而愈。
(33)
接著,長聲誦念「吹——」。
調理療養我們的腎臟及膀胱,
一樣,要在贊美感謝之後。
一樣,要與勻長的深呼吸相結合。
一樣,在贊美感謝的態度中長聲誦念。
一樣,把長聲誦念當做贊美感謝的延續。
我們的腎臟、膀胱以及相關的腎經、膀胱經,都會得到調理和療養。
有些微妙的反應會讓你驚喜。
不做不知道。做了才知道。
(34)
再接著,長聲誦念「噓——」,調理我們的肝、膽。
當然,也要贊美與感謝。
也是與深長均勻的呼吸相結合。
用贊美感謝的波動,震動、疏通、理療我們的肝膽。
用長聲「噓——」的特殊波動,震動、調理我們的肝膽。
贊美感謝的波動與「噓——」音的波動相結合,影響力直達肝、膽以及相關的肝經、膽經。
我們的肝膽平時反應似乎不甚敏感。
但肝區不適的人會發現,經此誦念後,不適會有所減輕。正怒氣沖沖肝火旺盛的人也會發現,在長聲誦念「噓——」音後怒氣消褪,右肋部被怒氣憋脹的感覺也會消失。
肝極為重要。膽更不可缺少。
一個贊美感謝後的長聲「噓——」,呵護好了你的肝、膽。
(35)
最後,長聲誦念「嘻——」。
調理、疏通、療養三焦以及相連的三焦經。
方法自然與前面五字訣一樣。
也是贊美誇獎感謝在先。
長聲念誦是其延續。
念完以後,你會覺得胸腹從上到中到下都很舒服。
(36)
六字養生訣到此就操練完了。
每天早晨將六字訣反復念誦幾遍,效果極佳。遍數多少以時間而定。念五分鍾可以。十分鍾更好。如果念二十分鍾,那就是極佳極佳了。
如果時間短,不僅每個字可以少念幾遍,甚至不必六個字念全。
脾胃不好,可以集中多念「呼——」。
心臟這段時間有些不適,可以單念「呵——」。
這都是因時制宜的事情。
6、養生六字決的正確讀音是什麼呢?
六字訣自古有之,可不是現代人創編的。最好自己用心體會每個字和自己身心的感應,由自己來定讀音。別人提供的終究只是「像那麼回事」,你自己掌握了的才能「是這么回事」。
7、養生六字訣的做法?
養生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就是補氣血充足的睡眠多散步,勤飲水,
8、太上老君十四字養生決是什麼字體
由十四個冷僻字組成的這么一幅儼若天書的聯語,曾使多少遊人望之愕然,深以不得其解為憾。 結合自己的理解,對這幅楹聯從字形、讀音、字義諸方面,作了註解和說明。這個注釋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一、這十四個字都是按照道教經義,依六書構字中的會意之法,創造出來的而具有特定含義的字。 比如〔身寶〕字,讀作「玉」。因道家認為,精、氣、神是人身的三寶,其珍貴如玉,因之,以〔身寶〕取形,以「玉」取聲,賦予這個字的具體意義。再如〔身丹〕,即「爐」字。道教認為人身的陰陽交會,可以修煉內丹。所以〔身丹〕字的意義就是:人的本身就是寶貴的煉丹爐。
二、字義的引申及比喻。如〔天水井〕字讀「益」,這個字以「天」、「水」、「井」三部分組成,指人雜念俱消、形神歸一的極靜狀態下,上齶會產生一種津液,因其從上齶而下,比喻為天井之水,又因為這是道家在修煉養真功夫上取得的初步成效,所以引申以「益」字取聲取義。
三、注意體現道家修煉功夫方面的條理和次序。如上聯:〔身寶〕〔身丹〕〔丙火〕〔木石土〕〔心命〕〔千萬〕〔自家水〕,是指:內煉、築基、得葯三個方面及次序過程。而下聯〔正青〕〔人道寸〕〔人法心〕〔至成〕〔夭水井〕〔在人內〕〔九真〕則指:外行修德、以至見效丹成的次序與過程。以上略舉幾例,說明在注釋過程中所採取的方法和依據。
這幅聯語刻在古樓觀說經台老子祠大門內《道德經》碑石之側。上聯右上角標明「太上老君作」。其中七個字《康熙字典》中收有,其餘辭書都無從查考。但根據道士相傅,上聯讀作「玉爐燒煉延年葯」,下聯讀作「正道行修益壽丹」,是道家關於養生修煉的聯語。茲按照字的構造,結合道家修養丹法,試作探討釋義如下:
〔身寶〕讀音:玉〔yu〕:玉字是珍貴之意。家有珍貝為寶,天有日、月、星三光為寶,人有精、氣、神三品為寶。相傳老君對修煉丹法,以及宇宙自然之道有所研究,故造作此字。會意身內有寶,珍貴如玉。常人因凡情縈擾,恣情縱欲,而不能常保。故《道德經》第七十五章中說「民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意即為人生由於有分外貪求,造成煩惱妄想,不覺輕失珍寶,以致疾病夭亡。故老君造此字教人固守三寶,恬淡世情,積精累氣,以求長生。
〔身丹〕讀音:爐〔LU〕:爐是冶煉的器具。道家的養生煉丹有兩種:采外葯(草、木、山石、銀、砂),安爐立鼎,以柴薪燒煉者為外丹,而此字是指煉內丹而言。從字的構成應理解為:以人身固有的精、氣、神,經過陰陽交會的作用,就可以煉就養生的真丹。道家《丹經˙悟真篇》鐾肪托吹饋趕勸亞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葯來烹」。人身如一小乾坤,既有煉丹的鼎器,也有煉丹的元素。〔身丹〕字反映了道家關於修養的基本方法。
〔丙火〕讀音:燒(SHAO):按張道忠注釋:一、內、火。一者,坎也,為水也;內者是身內有水、有火也。不燒柴薪,用自己身內水火,自燒煉去頑礦,要其靖正,丹砂燒煉自身心性,不能散失,得成大葯,便得長生不老之術也。這個解釋,與道家修煉丹法經義亦相符合。一者取其天一生水之意,比之時令,四季冬在尾,每逢冬至節到,寒冷至極,在天干為壬癸,在地支為亥子,在卦為坎,在四方為正北。按老君太極圖意,陰極生陽,故曰「冬至一陽生」。四時運行,陰極生陽。水者萬物之所伏生,喻人身亦有陰極生陽之理。所以每逢半夜子時,寢寐靜極,真氣沖動,腎水沸騰,豈不是天一生水么?火者在時令為夏,在四方為正南,在卦為離,在天干為丙丁,在地支為己午,在三光為日,在人身則為心神。故修煉家在天一生水,真氣沖動時,必須立即用心意招攝使其不致泄漏。道家《丹經》提到:火逼金行者,實即心火下降,腎水上騰,陰陽交會成為燒煉之意。
〔木石土〕讀音:煉(LIAN):此字由「木」「石」「土」組成。按道家陰陽五行的說法,木能生火,所以木是火源,石系金屬,金能生水,所以金是水源。道家《丹經》中說:「木為火之元神,金為水之元精。土能簇五行」。道家把物質中的金、木、水、火、土,比喻人的肺、肝、腎、心、脾。金、木、水、火,在四季各有旺、相、休、囚的不同變化,只有土屬中央,旺於四季。金、木、水、火皆依於土。所以說「土能生萬物」。道家《丹經》又稱土為「土釜」、「媒聘」、「黃婆」。意思是用人的心意來招攝人身內的水火,使之歸源,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元神、元精)。只有經過這樣的提煉,真氣才能正常運轉。
〔心命〕讀音:延(YAN):延字由「心」、「命」兩字組成。它含有延長壽命的意思。道家認為只有性(心)命雙修才能延年益壽。所以《丹經》中說:「只知修性不知命,這是修行第一病」。修性就是修養心神。寧心靜慮,使萬念俱空,心曠神怡。修命指的是修煉精氣,慎房事、戒淫慾,求得精滿氣足。又因為人的心神和精氣有緊密的聯系,如果心神不寧,精氣必然耗損,損之又損,壽命定會短促。故此字的意思是教人平日清靜神心,固守精氣,這才是延長壽命的根本,亦即道家倡導的養生之道。
〔千萬〕讀音:年(NIAN)字義:此字是由「千」、「萬」兩字組成。隱含依法修煉能夠達到長壽無極的意思。所以宋玉《高唐賦》有「九竊通郁,精神察滯,延年益壽千萬sui」之句。《宋書˙樂志三》雲:「今日樂相樂,延年萬sui期」。《莊子˙在宥》載,廣成子對軒轅黃帝講養生之道時說:「天地有宮,陰陽有藏,慎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sui矣,吾形未嘗衰」。「千萬」意喻長久,人如能依照老君養生之法,久持不懈地修養,就能身強體健,延長壽命。
〔自家水〕讀音:葯(YAO)字義:此字由「自」、「家」、「水」三字組成。這個〔自家水〕就是內丹的元素。道家經典《玉皇心印經》中說:上葯三品,神與氣、精。自、家、水者,即人體內之精液,為三品上葯之源泉,故道家《丹經˙悟真篇》中又說:「人人本有長生葯,只是迷途枉自拋,甘露降時天地合,黃芽生處坎離交」。〔自家水〕(葯)人不分賢愚,自家皆具有,只是常人因房事不慎,淫慾過度,以致「葯」源枯竭,多疾壽夭。因此,修煉家把清心寡慾、築基、煉精,作為養生最根本的功夫。
〔正青〕讀音:正(ZHENG)字義:張道忠註:「一、止、主、月,正者真也,一並止為正,主者注也,注月為青,青者東方之色也,五方之首,四正之初也,人能行真正不染邪曲為仙之本也」。張道忠的這個解釋,意義還比較隱晦。按此字的組成及含義,與上聯的〔身寶〕字相對仗。上聯的〔身寶〕字是明示人知身內有精、氣、神三寶,固守勿失,下聯的〔正青〕字,它是指人外行純一,止於正大光明,不染邪曲,以此作為修德之本。所以它有道與德、內與外對仗意義。「青」,在五行為木,木為青色,在四季為春,在四方為東,屬萬物生氣一方。又春為一sui之首,草木應春而生,枝??青蔥,隱含人循道養生,就能生機旺盛,如草木逢春,由此可見,〔正青〕字體現了修煉的不偏不邪,而且生意盎的意義。
〔人道寸〕:讀音:道(DAO)字義:此字由「人」、「道」、「寸」組成。「人」指人體。「道」指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寸」是小的長度單位,喻「寸心」、「方寸」,即個人的心。整個字含有道法自然之意,就是寸心不離常理,寸步不違天道。上聯的〔身寶〕字喻陰陽交會之理,而〔人道寸〕字則是教人修煉時要順乎人身陰陽之道,使人常處於無邪思、無妄為的清靜狀態。可是一般人都因世俗影響,心神躁動,胡思妄為,精神昏瞶不清,四肢忙於非為,氣血循環不軌,陰陽失去調和,心神離鏨理自然之道。故此字教人要清靜心神,革除邪思妄為,循道而行,返樸歸真。
〔人法心〕讀音:行(XING)字義:此字由「人」、「法」、「心」組成。「人」還是指人體。「法」是師法的意思。「心」指人的心性而言。道家《清靜經》雲:「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人心本來是清靜的,然而不能保持者,是因私慾牽繞,此字是教人降心止念,寧心澄慮,取法自然清靜之意。修養家把此意稱之為還「本來面目」。又《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定觀經》雲:「唯滅動心,不滅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喧,其志為一」。《大洞經》雲:「靜之為性,心在其中矣,動之為心,性在其中矣,心生性滅,心滅性現,如空無象,湛然圓滿」。《道德經》第十九章雲:「見素抱朴,少私寡慾」。以上講的都是絕去私慾,養我常靜常清之心。
〔至成〕讀音:修(XIU)字義:此字由「至」、「成」兩字合成。「至」是達到的意思,「成」是成功的意思,整個字喻有堅持不懈的意思和決心。以上各字已說明人身精、氣、神的珍貴,陰陽交會的至理,心、腎,即水、火的妙用。如能遵循自然之道,久持不懈,誠心修煉,就一定能夠成功。故道教《玉皇心印經》說:「回風混合,百日功靈」。其意就是收視返聽,經百日即可見修煉之效。
〔天水井〕讀音:益(YI)字義:此字由「水」「天」「井」組成。張道忠註:「〔夭水井〕者添也,滿也,是天井中有水也。長滿不缺為〔夭水井〕也。這是指人口中津液如天井之水,故人口中有水即活,七日口中無水即死,若人能津液常嚥之,可得虛其心,實其腹,便是長生之根本也」。此解釋基本符合老君修煉之法。所謂「天」、「井」、「水」者,是指人用功到虛極靜篤時,陰陽交會,心平氣和,只覺口內上齶有分外香甜的津液,自然由上降下,滋潤百骸。故《道德經》雲:「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呂洞賓《百字碑》中說:「白雲潮頂上,甘露灑須彌」。講的都是這個道理。
〔在人內〕讀音:壽(SHOU)字義:此字由「在」「人」「內」三字組成。「人」指道家的所謂真身(修養家稱內產嬰兒)。「內」是指人身內的精、氣、神就凝成一種結晶物。故道教《丹經˙參同契》說金丹長成以後的形態是「類如雞子,黑白相扶,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弱可卷,肉滑若飴」。因它類若雞子,所以便叫丹,又因為它長成以後,和嬰兒一樣,所以又叫做「嬰兒」。但這時的丹在人身內,還沒有成熟,似婦妊娠,尚未分娩,所以是「在」「人」「內」,即〔在人內〕字。如果人身內成就此丹,便可長壽在望。
〔九真〕讀音:丹(DAN)字義:此字由「九」、「真」組成。「九」喻煉功長久,「真」是真實之意。此字古字匯中雖無從考據,但含義並不怪異,如泡製中葯就有「九蒸九曬」之說。這和修煉家所說修煉功成時,「九轉成丹」大意相同。所以道教《丹經》中說「三千功滿」。所謂「三千」就是三千天,將近九年。這里的「九」不能理解為絕對的九次或九年,確切地說,「九」就是「久」的諧音,隱喻長久不斷修煉。比如煉金,次數愈多,純度愈高。「煉丹」也必須是久修久煉,真丹才能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