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長期飲酒,有什麼養生之道?
我知,我知,我知,飲酒之前飲杯牛奶,矛甘傷胃噶,不過酒呢家野,都系盡量少飲,傷身阿,, 查看原帖>>
2、飲酒常識 如何飲酒養生
.喝酒前先來杯牛奶護胃
想減少酒精對胃、肝的刺激,最根本的辦法就是少復喝酒。如果實在要多喝酒,切記喝酒前不能空著肚子!因為腹中沒有食物,酒水在腸胃裡被快速吸收,身體的醉制酒「反應」也來得快。因此,在喝酒前盡量多吃點食物。
在喝酒之初,吃些雞肉、燒鵝等油膩的食物,這些高蛋白、高脂肪能阻礙酒精的吸收,進入血液里的乙醇就少了很多,這樣人就不容易立即「上頭」。如果覺得一上桌就埋頭大吃不太合適,可以在喝酒前喝一杯牛奶,奶飲料可以在胃中形成保護膜,能預防酒精過多進入人體。
記得百每次喝酒前先喝一杯度牛奶,或者吃點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這樣能在胃的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模,減少酒精對胃粘膜的傷害,而且不容易喝醉!!,勿空腹喝酒,以免刺激胃黏膜。
3、幾點喝酒最養身
一天中最佳的飲酒時間應該是晚上6點左右。這是酒精zd在分解時需要身體的多種酶和維生素參與,而我們人體在上午和下午的時候,身體內分解酒的酶含量非常少,所以喝酒後不容易被分解,進而可能會進入我們的血液循環,就會在回較大程度上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
所以說日常喝酒時,如果是一些普通新釀的白酒,最好建議在晚上6點左右飲用,但是如果是存放了多年的陳釀,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已經大多數被分解掉了,而且還形成了一些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那麼答飲酒的時間就可以隨意一些。
4、常喝酒應酬,如何養生?
喝酒前喝點純牛奶或者酸奶,最好是純牛奶牛奶在胃裡能產生一層保護膜。酒中多吃東西就好,酒後多喝白開水可以稀釋酒精,不要喝濃茶。
5、如何飲酒才是養生之道?盤點最佳飲酒方式
(一)飲必小咽:現在的人很多都在飲酒的時候講究乾杯,似乎一杯杯的幹才覺得痛快,才顯得豪爽。其實這樣飲酒是不科學的。正確的飲法應該是慢飲。喝的太急容易損傷腸胃和肺。
(二)勿混飲:不同的酒有著不同的成分,有些成分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多種酒混飲就會產生新的有害成分,會使人感覺胃不舒服、頭痛等。
(三)空腹勿飲:中國有句古語叫「空腹盛怒,切勿飲酒」認為飲酒必佐佳餚。唐孫思邈《干金食治》中也提醒人們忌空腹飲酒。因為酒進入人體後,乙醇是靠肝臟分解的。肝臟在分解過程中又需要各種維生素來維持輔助,如果此時胃腸中空無食物,乙醇最易被迅速吸收,造成肌理失調、肝臟受損。因此,飲酒時應佐以營養價值比較高的菜餚、水果,這也是飲酒養生的一個竅門。當然,飲食後也不宜飲酒。
(四)勿強飲:飲酒時不能強逼硬勸別人,自己也不能賭氣爭勝,不能喝硬要往肚裡灌。
(五)酒後少飲茶:自古以來,不少飲酒之人常常喜歡酒後喝茶,以為喝茶可以解酒。其實則不然。酒後喝茶對身體極為有害。李時珍說:「酒後飲茶,傷腎臟,腰腳重墜,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消渴孿痛之疾。」未彝尊也說:「酒後渴,不可飲水及多啜茶。茶性寒,隨酒引入腎臟,為停毒之水。今腰腳重墜、膀胱冷痛,為水腫、消渴、孿」現代科學已證實了他們所說的酒後飲茶對腎臟的損害。據古人的養生之道,酒後宜以水果解酒,或以甘蔗與白蘿熬湯解酒。
6、怎樣做到養生健康飲酒
對於喝酒的朋友來說,想要做到養生和健康有不耽誤自己喝酒,在這里介紹幾種葯酒給大家,同時需要說明一下,愛好喝酒的朋友們,葯酒雖好但不要貪杯哦!要節制!廢話不多說了!
1.益氣復元酒
【組成】黨參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白術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川芎5克、龍眼肉50克、桂花60克、冰糖20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先將以上原料研磨成粉末,然後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包好,放入黃酒中密封浸泡10日左右,開封後,取出葯袋,將酒中的葯渣濾清,再放入冰糖,一周後即可飲用。
【功效】安神催眠、健胃消食、烏發養顏。
【適用范圍】適宜脾胃虛弱、四肢乏力、須發早白等症。
【分析】黨參性平味甘,歸脾、肺二經,有益氣補血、生津止渴之功效。茯苓服用後能夠利水消腫,安神健脾。熟地黃主治腎陰不足,潮熱盜汗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健胃消食,潤澤秀發、安神靜心之功效。
【服法】每日一次,每次15毫升,睡前溫服。
【注意事項】腦溢血後遺症者禁止服用。
2.益氣養血酒
【組成】黃芪15克、茯苓15克、當歸8克、生地黃8克、熟地黃8克、黨參6克、白術6克、麥冬5克、陳皮5克、山茱萸6克、枸杞子6克、川芎
6克、防風6克、龍眼肉4克、五味子5克、龜板膠6克、黃酒1000毫升、冰糖200克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粉末狀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將葯袋放入黃酒中,加入冰糖,然後隔水加熱一小時,待葯劑冷卻後密封好,七天後取出葯袋,過濾葯渣即可飲用。
【功效】健脾益胃、潤燥通便、靜心安神。
【適用范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虧虛、須發早白、便秘等症。
【分析】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脾、肺二經,能夠補氣生陽、托毒生肌,主要用於脾肺氣虛、體表自汗、肌體浮腫等症。茯苓性平味甘淡,歸心、脾、腎三經,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脾虛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健脾益胃、潤燥通便、靜心安神之功效。
【服法】每日一至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及孕婦禁止服用。
3.參歸益壽酒
【組成】當歸10克、白芍6克、熟地黃12克、川芎4克、人參3克、白術9克、茯苓5克、炙甘草5克、五加皮25克、紅棗12克、核桃肉12克、
糯米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末,裝入紗布袋中封口,將葯袋放入酒壇內,加入糯米酒,然後將酒壇隔水加熱一小時,冷卻後密封壇口,三周後啟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促進食慾、固腎安神、滋陰補血。
【適用范圍】適宜食慾不振、陽痿不育、氣血虧虛等症。
【分析】當歸性溫味甘,歸心、肝、脾三經,有活血補血、潤腸通便之功效。主要用於血虛、月經不調、腹痛、便秘等症。熟地黃性溫味甘,也屬於補血類葯物。核桃肉能夠滋陰潤燥,適合於便秘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促進食慾、固腎安神、滋陰補血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孕婦、陰虛火旺者禁服。
4.桂圓構杞酒
【組成】桂圓肉50克、枸杞子25克、當歸15克、菊花15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原料搗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入黃酒中密封浸泡,大約浸泡一個月啟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使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固腎、補血益精、強身健體。
【適用范圍】適宜身體虛弱、失眠健忘等症。
【分析】桂圓肉又名龍眼肉,其性溫味甘,歸心、脾二經,有補益心脾之功效,經常服用還能夠安神靜心,對失眠健忘、心情焦躁等症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當歸有活血補血之功效,經常服用能夠改善血虛面黃的情況。加以枸杞子可以滋陰養顏。本方適宜氣血虧虛者服用。
【服法】每日一至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咳嗽者禁服。
5.溫腎益肝酒
【組成】牛膝40克、何首烏30克、枸杞子20克、麥冬10克、生地黃10克、天冬10克、熟地黃10克、當歸10克、人參10克、肉桂5克、黃酒
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搗碎後,裝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入盛有黃酒的壇中浸泡,約一周後即可開封,取出葯袋,過濾葯渣,直至酒液澄清後即可飲用。
【功效】補腎益肝、潤燥通便、滋陰壯陽。
【適用范圍】適宜肝皆陰虧、須發早白、小便不暢等症。
【分析】牛膝屬於活血化瘀類葯物,其性平味苦酸,歸肝、腎二經,有補益肝腎,活血化瘀、通尿利淋之功效。主治月經不調、下肢無力、小便不利等症。何首烏屬於補血類葯物,對氣血虛弱等症有明顯的功效,經常服用還能夠緩解須發早白的症狀。以上諸味合用,有補腎益肝、潤燥通便、滋陰壯陽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感冒者禁服。
6.回春養元酒
【組成】人參25克、蒸枝肉800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蒸枝去皮和核備用,人參洗凈後切成薄片,將荔枝和人參片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放進酒壇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約三日後即可啟封飲用。
【功效】生津止渴、護膚養顏、安神補腦。
【適用范圍】適宜失眠多夢、皮膚干濕、體質虛弱等症。
【分析】人參屬於補益元氣的葯物,其性微溫,味甘苦,歸脾、肺二經,有大補元氣、健脾益肺、安神益智之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氣虛欲脫、脾氣不足、肺氣虧虛、心神不寧等症。荔枝肉中營養極為豐富,含有大量人體所需的水分、維生素C及礦物質,經常食用能夠滋潤皮膚、滋陰養顏,是美容佳品。二者合用能夠促進睡眠、保護皮膚,是日常美容保健良方。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肺熱咳嗽、感冒發燒等症不宜服用。
7.扶正固本酒
【組成】人參8克、山葯8克、枸杞子8克、五味子5克、麥冬5克、生地黃8克、熟地黃8克、天冬8克、黃酒1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搗碎後,放入紗布袋中封好口,將葯袋置於裝有黃酒的酒壇中,密封浸泡,約兩周後開封取出葯袋,將葯渣過濾澄淸酒液即可飲用。
【功效】滋陰益氣、補益腎脾、潤腸通便。
【適用范圍】適宜腎脾虧虛、陽痿滑精、須發早白、便秘等症。
【分析】人參和山葯均屬於補氣類葯物,服用後能夠安神靜心、補益元氣,對氣血虛弱、心神不寧等症有明顯的治癒作用。五味子性溫味酸,歸肺、腎、心三經,有滋腎斂肺、生津斂汗、安神寧心之功效。以上幾味合用配以黃酒能夠達到補宜元氣、潤燥通便、安神催眠之功效。
【服法】每日兩次,早晚飯前各一次,每次10毫升。
【注意事項】感冒、內火旺盛者禁服。
8.參芪補氣酒
【組成】黃芪30克、人參30克、白芍30克、炙甘草30克、當歸30克、桂枝60克、低度白酒2000毫升
【製作】將以上葯劑研磨成末狀,放入紗布袋中,封好袋口,放入裝有白酒的壇中,密封浸泡,一個月後即可開封,取出葯袋,濾清雜質後便可飲用。
【功效】強身健體、大補元氣、健胃消食。
【適用范圍】適宜身體虛弱、氣血不足、消化不良等症。
【分析】黃芪與人參屬於補氣的理想良葯,經常服用能夠補氣益血、利尿消腫。白與、當歸有活血止血、潤腸、止痛、柔肝明目之功效。主要用於月經不調、須發早白、肝氣不合、兩助脹痛等症。以上諸味合用,有強身健體、大補元氣、健胃消食之功效。本方是益氣補血的理想葯酒,適合氣血虛弱者經常服用。
【服法】每日兩次,每次15毫升。
【注意事項】感冒者及孕婦禁服。
7、做到哪幾點,科學喝白酒,開啟飲酒養生新模式?
現在的年輕人由於工作應酬的原因,還有一些人沒有自製力,總是大量的酗酒,我們要知道酒這個東西本身是有益於身體健康,但大量飲酒只會造成一些負面傷害。比如說我們在喝酒的時候千萬不要過量,成年人每天喝白酒最好不要超過一兩。
酒這個東西可以促進我們血管內的血液流速,但是大量飲酒會傷害我們的腦神經,所以一定要有節制力。很多的老年人都有腦血栓偏癱,中風這樣的疾病。
其實歸根結底都是年輕時大量飲酒所造成的。平時我們也可以喝一點葯酒來調節自己的身體,但是這種葯酒不要隨便的,用葯材來泡。最好到中醫院直接買醫師做好的葯酒,每天喝一兩,可以解饞,也能夠保養身體。
對於白酒這個東西我個人並不太喜歡,但是我非常喜歡喝啤酒,最高潮的時候每天下班回家必須喝三瓶啤酒,很多年輕人也是和我有一樣的情況,因為啤酒喝起來比較爽口,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天,似乎只有啤酒才是一個降溫去暑的方法。
長時間的喝啤酒,並不會造成太嚴重的身體損傷,但是會造成肥胖以及大肚腩這樣的情況。想要變成大肚腩很容易,但要減去卻異常的困難,所以我們平時無論是喝什麼酒都要有節制,就算是對身體再有益的東西過量食用也會造成傷害。我覺得少喝一些白酒比喝啤酒更好,因為那些純糧食釀造的白酒,對身體非常有利。
8、常喝酒的人,怎樣養身體啊?(求解酒,養生的方法)
可以在喝酒前喝點牛奶,此外還可以喝一杯蜂蜜,或喝一兩顆生雞蛋的蛋清。這樣就可以在胃壁上形成一層保護膜,有效避免酒精對胃壁的直接刺激,並減少吸收。
........................................................................
男人保養身體,從飲食到運動。
一、早餐好,晚餐巧
一日活動的能量,要早餐提供。營養師建議早餐可以吃豐富的蛋白質,比如說水果、麵包及牛奶等。早餐時只喝精力湯或是蔬果汁,可補充身體元氣,卻無法持久,身體能量很快就用盡。應該搭配補充蛋白質,像豆類或是全麥麵包等主食,才可以提供身體足夠能量。晚餐可以增加蔬菜水果的份量,烹調方式盡量不要油炸、油煎,改用包錫箔紙的烤類或蒸、鹵、煮均可。白切肉、白斬雞,沾醬是醬油加上天然甘味的切碎洋蔥,滴點檸檬或香橙汁,既提味又可自行調整鹽的份量。專家建議一天最好可以攝取至少兩份水果及半斤蔬菜。或者一星期內訂一天為「清淡健康」日,那天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飲食。因為油脂類食物消耗較多能量,容易增加身體負擔。
二、閉上眼睛,練練肌肉鬆弛法
繁忙的工作令人緊綳,利用簡單肌肉鬆弛法,使人可專心注意到自己身體肌肉的變化,藉以達到全身鬆弛狀態。方法如下:找個地方坐下,將心思集中在放鬆上。快速地拉緊身體某一塊肌肉持續5秒鍾,然後再慢慢放鬆。反覆進行肌肉「緊—放鬆」動作,從頭、眼睛到腳趾,全身肌肉都可以進行。
三、好睡自然醒
專家建議,成人每天一定要睡足8小時。如果你早上需要鬧鍾叫醒你,那麼你的睡眠顯然並不足夠。
睡前及起床前做簡單的吐吶呼吸,不但容易入睡,早晨醒來時也會很舒服。
方法:放點自然音樂,在睡前靜坐調息30分鍾,喝一點溫開水,慢慢深呼吸,將工作及繁雜事務忘掉。早上不急著起床,先在床上躺個兩分鍾,慢慢做10分鍾的吐吶,再起來梳洗,一整天都會有精神。
四、多喝水
每天至少飲用2000c.c.的水分,補充身體所需。常覺口乾的人,可以用炒過的覺明子、白菊花和枸杞以1:1方式泡水當茶喝,可明目提神,或是麥芽、紅棗、甘草泡水當茶亦可。養生茶最好當日泡,當日喝完,以免中葯材因氧化而無法達到效果。營養師推薦含果皮香的檸檬香茅茶,可以恢復疲勞,維持活力。洋甘菊茶也有安撫神經的功效。
五、淋浴、按摩,舒筋活血
淋浴比泡浴更能消除疲勞。因為水柱沖擊,有推打效果,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一般葯草浴,是利用活血化淤的葯材,泡澡後經由皮膚被吸收,以達到效果。但泡浴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鍾。
按摩對於去除疲勞,消除肌肉緊張,效果不錯。上班族男性上班疲憊時,可使用薄荷、風油精等香精油,慢慢按摩頸部,有激勵的功效。研究發現,一些單調、重復性的,沒有情緒的聲音也可以使心情平靜。下回煩悶時,不妨試試看一些氣象報告、股市行情等,恢復心情。
六、上班族養生功四式
緩慢調息呼吸的養生功法,上班、回家,隨時可做,適合所有年齡的上班族。
曲中求直(坐式功)
·坐定,不*背,雙手至於腿上自然放鬆,把呼吸調勻;
·以鼻緩緩吸氣,握拳,拳心朝上置於身體兩側;
·曲肘、挺胸、腰打直、頭往後仰;
·再以鼻吐氣,頸手腰放下,兩手慢慢張開;
·手心朝下,頭回正,恢復原來姿勢,全身放鬆。
提醒:每回練7次,一日可練3~4回。練習時保持穩定、中正、輕松,動作和緩,中途可換氣,不可憋氣。
和合首府(坐式功)
·坐直,手臂環起枕置腦後,保持呼吸自然;
·以鼻吸氣,頭與手臂騰起,挺胸直腰;
·吐氣,頭低伏首,身形緩緩向下彎曲,放鬆使背脊骨氣上下通暢。
提醒:一般可來回做6次,可視個人身體狀況調整次數。運作中宜緩慢、細心,不要急。
平甩(甩手功)
·全身放鬆、呼吸自然;雙腳平行與肩同寬;
·手臂抬起至肩齊,然後自然放下;
·連續做到第四下時,臂與膝同時屈動。
提醒:練習任何功法感到疲累,可將平甩動作適時插入,直到不覺疲累,再回覆原先動作。此動作可以排出體內毒性。
拍胯
·膝蓋自然上下晃動,如同平甩;
·用腰帶動轉身,肩膀放輕松,手臂像波浪鼓一般左右擺動,拍打褲袋口(即胯)。
提醒:此式多練有助腹部器官,完成後可飲些溫開水。勿用力拍打,以免拍傷身體。
七、簡易上班族男性運動
上班運動以強化肌肉,提神醒腦為主,須搭配伸展運動,可以減少運動後肌肉因乳酸堆積產生酸痛。下班後運動則以放鬆、伸展運動為主。每一種運動左右各做8~12次(1組),休息30秒,重復做3~5組。視個人體力做調整。
上班族桌邊運動
A. 屈膝上提
功能:訓練大腿前側、下腹部肌肉。
坐在椅上(滑輪固定),頸部放鬆,背打直,肩*椅背上。
雙手握椅邊撐住。
提氣、挺胸、縮小腹,背打直。
先吸氣,吐氣時屈膝把腳往上抬(腳上提程度視個人體能而定)。
提醒:注意背部挺直,大腿盡量與身體呈90度;或以單腳曲膝上提,較省力。
B. 曲膝上提之伸展運動—大腿前側伸展
站在椅子背後(亦可改成牆壁、桌子前面)。
單腳提起,以同側手抓住腳踝,另一手扶住椅背。
持續20秒,感覺大腿前側肌肉緊綳。
支撐腳的膝蓋要稍微放鬆彎曲,可避免韌帶受傷。
提醒:身體打直不要前傾。
C. 跪姿伏地挺身
功能:鍛練胸大肌及後手臂。
屈膝跪姿,身體稍微前傾。
背打直,雙手朝前扶住椅邊。
吸氣,重心往下壓。
吐氣,肘關節放鬆,將身體推上來。
提醒:下去時的角度因人而異;椅子可改成桌子或推牆。
D. 跪姿伏地挺身之伸展運動—擴胸伸展
雙手反抓住椅背,背部打直。
持續20秒。
下班後放鬆運動
E. 下背伸展運動
功能:使下背部肌肉放鬆。
坐在椅上。
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頸部放鬆,身體彎下,手臂自然垂放兩側。
停留約10~20秒,慢慢起來。
F. 側頸伸展運動
功能:放鬆頸部,減少頸部酸痛。
坐在椅上,背打直。
挺胸收腹。
先用右手將頭慢慢往右傾。
放鬆,換左手重復。
提醒:肩膀與地板呈水平,勿歪斜。腰桿打直,才會拉到肌肉。
9、飲酒之道都有那些
1.米飯、面條墊底傷害少
建議米飯和面條是不錯的選擇。至於不少人推崇的油膩食物,如肥肉、肘子,並不建議,指出,油膩食物和酒精這兩者,本身都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如果食用者本身患有膽管炎或者結石,以油膩食物來墊底,再喝酒,就很容易引發胰腺炎。此外油膩食物易引起胃滯,影響消化,加上酒精作用,腸胃功能差的人就易腹瀉,因此不宜吃多。
2.佐菜當選高蛋白和維生素
除了酒前吃點食物墊底,在喝酒時也要吃點佐菜,一來是減慢喝酒的速度,讓身體歇一會;二來選擇適當的佐菜,也有助緩解酒後不適。而佐菜當以高蛋白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為佳,這類食物有助加速酒精的代謝。至於香腸、臘肉等腌制、煙熏的食物卻不太適合下酒。
3.選擇度數較低的酒
酒的種類很多,很多人覺得喝紅酒、啤酒、米酒不容易醉,喝洋酒和白酒才容易醉,事實又是怎樣呢?江門SingleLounge Bar老闆曾先生指出,酒是否容易使人醉,看的主要是度數和喝的分量,跟原材料沒有多大關系,即使度數低的酒,喝多了也會醉人。
4.出現頭暈不要再喝
對於容易上臉者來說,一般臉紅了就可找借口不再喝下去;但對於不易上臉或者不知道自己酒量的人來說,一般出現眩暈感時就不適宜再喝下去了,建議,為了避免醉下去,此時應該停下來,喝點熱開水,或者喝點清淡的綠茶。
5.胃病者得先吃葯
隨著酒桌文化應運而生的各種解酒葯林林總總,不過曾先生認為這其實都是浮雲,沒有什麼葯是能真正解酒的。不過建議,對於患有胃病的人來說,如果非得喝酒不可,在喝酒前可先服用一種名叫鋁碳酸鎂的胃葯,可在胃黏膜形成屏障,減少酒精對胃黏膜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