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十八式口訣

養生十八式口訣

發布時間:2020-07-21 08:03:29

1、求太極氣功十八式全套口令音樂

兄弟你好,你要的東西都在附件里,請採納答案!謝謝!

2、太極氣功十八式口令音樂

朋友:
我是「瓢城棍王」。您要的音樂我打包發給您了,
請及時下載解壓後使用,希共同提高。
是太極把我們的心連在一起,是太極讓我們的距離不再遙遠。我將一如既往的對需要我幫助的人進行幫助和指導,祝您及您的家人、朋友都能從我的這些音樂和太極口令中得到快樂、健康。
今後如有太極方面的疑問盡可提問。我和我的團隊將盡力為您答疑解惑!請點擊下面回答中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確定滿意回答。
願天下拳友、網友能夠在我的音樂聲里快樂每一天,幸福一輩子。也希望接受過我點滴幫助的人成為高尚的人,正直的人,純粹的人,樂於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3、求教太極拳養生十八式(黃菊芬主講)的文字講解內容

嘿!你好:~你要的東西我有哦~~請把郵箱給我咯~~~
我把你要的東東發給你......文章里有好多的圖片,這里無法粘貼。
(*^__^*) 嘻嘻……祝愉快~~~

4、五行健康操的十八式動作

1.拍打天門
2.雙龍吐珠
3.前擺後搖
4.開合虛掌
5.排山倒海
6.拍掌擴胸
7.龍飛鳳舞
8.扭轉乾坤
9.花開富貴
10.鯉躍龍門
11.螳螂捕蟬(左)
12.螳螂捕蟬(右)
13.物換星移
14.天女散花
15.上下天梯
16.同心協力
17.鳳陽花鼓
18.龍騰虎躍
19 收操調息

5、楊氏太極十三刀,陳氏十八式養生拳音樂口令

給電郵地址發給你。

6、跪求養生18式太極拳18式口令音樂黃菊芬老師的

太極音樂抄報歲蘭,百度就可以找到襲,百百度里叫「太極拳伴度奏音樂加長版 報歲蘭知 」
http://play.baidu.com/?__m=mboxCtrl.playSong&__a=85127038&__o=/search||songListIcon&fr=-1||music.baidu.com#loaded

7、陳式18式太極拳口決

第一式:太極起勢。第二式:金剛搗碓。zd第三式:懶扎衣。第四式:六封四閉。第五式:單鞭。第六式:白鵝亮翅。第七式:斜形。第八式: 摟膝。第九式: 拗步。第十式:掩手肱拳。第十一式:高探馬。第十二式:左蹬一跟。第十三式:玉女穿梭。第十四式:雲手。第十五式:轉身雙擺蓮。第十六式:當頭炮。第十七式:金剛搗碓。第十八式:收勢。



(7)養生十八式口訣擴展資料


太極拳動作柔和﹑速度較慢﹑拳內式並不難學,而且架勢的高或低﹑運動量的大小都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而有所不同,能適應不同年齡﹑體質的需要,並非年老弱者專利。無論是理論研究還是親身實踐,無論是提高技藝功夫,還是益壽養生,無論是個人為了人生完善自我者,都能參與太極拳,並從中獲取各自需要。


太極拳松沉柔順﹑圓活暢通﹑用意不用力的運動特點,既可消除練拳者原有的拙力僵勁,又可避免容肌肉﹑關節﹑韌帶等器官的損傷性。既可改變人的用力習慣和本能,又可避免因用力不當和呼吸不當引起的胸悶緊張﹑氣血受阻的可能性。

8、易筋經十八式的練法

1.韋馱獻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環拱手當胸。
氣定神皆斂,心澄貌亦恭。(口訣) 自然呼吸,兩腿挺膝,兩足跟內側相抵,腳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軀干正直,頭頂之百會穴與襠下的長強穴要成一條直線;兩掌自然下垂於體側;目平視,定心凝神;然後雙手向前分抬合十,停於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後約靜立一分鍾。(詳解)

2.韋馱獻杵第二式:足趾拄地,兩手平開。
心平氣靜,目瞪口呆。 接上式;自然呼吸,兩掌從胸前向體側平開,手心朝上,成雙臂一字狀;同時兩足後跟翹起,腳尖著地,兩目瞪睛平視;心平氣合。式定約靜立半分鍾。
3.韋馱獻杵第三式:掌托天門目上視,足尖著地立身端。
力周骽脅渾如植,咬緊牙關不放寬。
舌可生津將齶抵,鼻能調息覺心安。
兩拳緩緩收回處,用力還將挾重看。 接上式;逆呼吸,兩掌分別上抬,至雙臂成U字狀時,雙肘微彎,掌心朝上,盡力上托;同時咬齒,舌抵上齶,氣布胸際。式定後約靜止半分鍾。
4.摘星換斗勢 : 只手擎天掌覆頭,更從掌內注雙眸。
鼻端吸氣頻調息,用力收回左右侔。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單吸不呼法,兩腳後跟落地,全腳掌著地。左掌回收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扭項,目視右掌。式定後要氣布胸際,深長鼻吸自由鼻呼,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右掌下落於背後,掌心朝下,盡力下按,同時左掌自體後擎天而起,扭頸,目視左掌。式定後用逆呼吸單吸不呼法,約靜立半分鍾。5.倒拽九牛尾勢兩骽後伸前屈,
小腹運氣空松。
用力在於兩膀,
觀拳須注雙瞳。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腳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時右掌從體後向體前變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於面前。左掌順式變拳,拳心朝上停於體後,兩肘皆微屈;力在雙膀,目視右拳。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腿勢互換,左腿蹬力,身體隨之前移,重心落於右腿,繼左腳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左拳從體後向體前翻抬,右拳從面前向體後翻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6.出爪亮翅勢:挺身兼怒目,推手向當前。
用力收回處,功須七次全。 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腳落於右腳內側成立正姿式;同時雙拳回收於腰際,拳心朝上,繼而鼻吸氣,挺身,怒目,雙拳變立掌,向體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盡力外挺;然鼻呼氣,雙掌再變握拳,從原路回收於腰際,拳心向上;再鼻吸氣,雙拳變五掌前推,如此反復七次;意在天門。
7.九鬼拔馬刀勢:側首灣肱,抱頂及頸。
自頭收回,弗嫌力猛。
左右相輪,身直氣靜。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右拳變掌從腰際外分上抬,至大臂與耳平行時,拔肩,屈肘,彎腰,扭項,右掌心朝內停於左面側前,如抱頭狀;同時左拳變掌,回背於體後,盡力上抬。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左臂伸直,左掌從體後向體側上抬,同時右臂伸直,右掌順式從頭後經體側下落,成左式,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8.三盤落地勢:上齶堅撐舌,張眸意注牙。
足開蹲似踞,手按猛如拏。
兩掌翻齊起,千斛重有加。
瞪睛兼閉口,起立足無斜。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開成馬步,同時左掌下落,右掌從體後往體前上抬,至兩掌心朝上於胸前相遇時,繼外分,雙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於雙膝之前外側。式定後舌抵上齶,瞪睛,注意牙齒,約靜蹲半至一分鍾。然後雙腿起立,兩掌翻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至高與胸平時,再翻為掌心朝下,變馬步,再成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樁靜立約一分半至三分鍾。
9.青龍探爪勢:青龍探爪,左從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氣實。
力周肩背,圍收過膝。
兩目注平,息調心謐。 右式:接上式;順呼吸;兩目平視,左足回收於右足內側,成立正姿式;鼻呼,左掌自胸前變拳,順式回收於腰際,右掌自胸前變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向體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勢互換,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從左至右經膝前圍回;鼻呼,直身,變握拳停於腰際,同時左拳變爪,從腰際向體右伸探。
10.卧虎撲食勢:兩足分蹲身似傾,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頭胸作探前勢,偃背腰還似砥平。
鼻吸調元均出入,指尖著地賴支撐。
降龍伏虎神仙事,學得真形也衛生。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兩目平前視,上式結式為雙拳停於腰際。右腳向前邁一大步。左腳跟掀起,腳尖著地,成右弓步;同時俯身、拔脊、塌腰、昂頭,兩臂於體前垂直,兩掌十指撐地,意在指尖。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左式:身體起立,左足向前跨一大步,成左弓步,作卧虎撲食左式,凡動作相反,為左右互換,式定後約靜立半分鍾。
11.打躬勢:兩手齊持腦,垂腰至膝間。
頭惟探胯下,口更嚙牙關。
掩耳聰教塞,調元氣自閑。
舌尖還抵齶,力在肘雙彎。 接上式;順呼吸;上右足平行於左足內側,距離約與肩寬;然後變為弓腰,垂脊,挺膝。頭部探於胯下,同時兩肘用力,兩掌心掩塞兩耳,兩掌夾抱後腦,意在雙肘尖。式定後隨意停留片刻。
12.掉尾勢:膝直膀伸,推手自地。瞪目昂頭,凝神壹志。
起而頓足,二十一次。左右伸肱,以七為志。
更作坐功,盤膝垂眥。口注於心,息調於鼻。
定靜乃起,厥功維備。總考其法,圖成十二。
誰實貽諸,五代之季,達摩西來,傳少林寺。
有宋岳侯,更為鑒識,卻病延年,功無與類。 接上式;順呼吸,挺膝,十趾尖著地,兩手下落,微屈,兩掌相附,手心拒地;同時瞪目視鼻準,昂頭,塌腰垂脊,凝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後腳跟落地,再掀起,三次後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腳跟頓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後起立,成立正姿式。

與養生十八式口訣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