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列缺穴 養生堂

列缺穴 養生堂

發布時間:2020-07-21 08:00:22

1、兩側列缺穴是哪?

列缺穴在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它屬於手太陰肺經穴位。

2、列缺穴在身體的哪個部位?最好有圖標明,謝謝!

列缺穴:沿著大拇指背面到手腕上也就是側手腕上部,距離手腕橫紋處1.5寸,用手摸出兩條骨頭中間有條縫隙,或者用兩指頭合起來敲打下去感覺麻了的地方就是列缺穴

3、列缺穴補法都治療什麼疾病

補鉀的方法有兩種:口服補鉀和靜脈補鉀。口服補鉀既可以用葯物氯化鉀片或液體的氯化鉀,也可以食用一些含鉀食物,如香蕉等。靜脈補鉀屬於醫學治療,要求較嚴。輸入的量、濃度、速度等均應該按照規范。中葯補鉀臨床不多見,也較難掌握。

4、列缺穴如何進針

列缺穴針刺法歷代醫家所述略有不同。
《針灸大成》:「針二分,留五呼,瀉五吸,灸七壯」;
《中國針灸大辭典》:「向肘部斜刺0.2~0.3寸,可灸」;
《針灸學辭典》:「沿皮刺,深0.5~1寸」;
五版《針灸學》:「向上或向下斜刺0.3~0.8寸;可灸」。
臨症針刺時可不拘於典籍,大體以其針感為要。

5、列缺穴在哪?

解剖位置:前臂橈骨側緣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取穴法: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

6、列缺准確位置在哪裡?

 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列缺是人體腧穴之一,屬於手太陰肺經之絡穴,亦是八脈交會穴(通於任脈),出自《靈樞·經脈》。此腧穴在人體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間關節的寬度為1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有宣肺解表,通經活絡,通調任脈的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配合治療咳嗽、氣喘、頭痛,尿血等病症。

宣肺解表,通經活絡,通調任脈 此穴是手太陰肺經絡穴,通行表裡陰陽之氣,邪氣在表時可借宣散肺氣之功祛風解表,邪氣入里時又可借表經之道,引邪外出;故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療傷風外感病的要穴。

肺經不上頭面,但列缺能治療頭項、顏面疾患,是因為此穴為肺經絡穴,直接聯絡手陽明大腸經,可通調兩經經氣,治療兩經病變;大腸經上顏面,其支脈通項後大椎;故列缺具有清熱散風,通絡止痛之功,即可治療外感風邪之頭痛項強,又可治療經氣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的頭痛項強;還可通過疏解面齒風邪,治療口眼歪斜、齒痛等。

列缺還能治療膀胱疾患,其機制一是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可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二是此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所以具有調理任脈經氣,治療任脈病變的作用。任脈通行陰部聯系膀胱,此故穴就具有清熱利濕、調理膀胱功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遺尿、小便熱、尿血、陰莖痛等膀胱陰部疾患。此穴位於腕部,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治療循經病症如上肢不遂;手腕無力、疼痛等。

7、列缺穴有什麼作用?

主治:有緩解治療咳嗽氣喘、落枕、頭痛、半身不遂、咳嗽、咽喉腫痛、感冒、支氣管炎等作用。

8、列缺穴的定位?

簡便定位
在前臂橈側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或者以左右兩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押在另一手的橈骨莖突上,當食指尖到達之凹陷處取穴。或立掌或側掌,把指向外上方翹起,先取兩筋之間的陽溪穴,在陽溪穴上1.5寸的橈骨莖突中部有一凹陷即此穴。
功能作用
宣肺解表,通經活絡,通調任脈 此穴是手太陰肺經絡穴,通行表裡陰陽之氣,邪氣在表時可借宣散肺氣之功祛風解表,邪氣入里時又可借表經之道,引邪外出;故具有疏風解表,宣肺理氣,止咳平喘之效,是治療傷風外感病的要穴。肺經不上頭面,但列缺能治療頭項、顏面疾患,是因為此穴為肺經絡穴,直接聯絡手陽明大腸經,可通調兩經經氣,治療兩經病變;大腸經上顏面,其支脈通項後大椎;故列缺具有清熱散風,通絡止痛之功,即可治療外感風邪之頭痛項強,又可治療經氣阻滯,氣血運行不暢的頭痛項強;還可通過疏解面齒風邪,治療口眼歪斜、齒痛等。列缺還能治療膀胱疾患,其機制一是肺為水之上源,肺氣可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二是此穴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任脈,所以具有調理任脈經氣,治療任脈病變的作用。任脈通行陰部聯系膀胱,此故穴就具有清熱利濕、調理膀胱功能的作用,可用於治療遺尿、小便熱、尿血、陰莖痛等膀胱陰部疾患。此穴位於腕部,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治療循經病症如上肢不遂;手腕無力、疼痛等。

主治病證
傷風外感、咳嗽、氣喘、咽喉腫痛;頭痛項強、口眼歪斜、齒痛;遺尿、小便熱、尿血、陰莖痛;掌中熱、上肢不遂、手腕無力或疼痛。

9、列缺穴的位置

列缺穴,別名童玄。位於手腕的內側,也就是大拇指側旁。列缺穴有治療偏頭痛、咽喉炎、咽喉不適以及腕無力等功效。列缺穴位於手腕內側(大拇指側下),能感覺到脈搏跳動之處。(兩手虎口自然乎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10、合骨,太沖,列缺穴調理病症

【合谷穴主治】


牙疼痛、牙齦疼痛、青春痘、贅疣、三叉神經痛、眼睛疲勞、喉嚨疼痛、耳鳴、面部神經麻痹、口眼歪斜、打嗝、頭痛,目赤腫痛,鼻出血,牙關緊閉,耳聾,痄腮,咽喉腫痛,熱病無汗,多汗,腹痛,便秘,經閉,滯產。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由此穴的主治疾病即可看出本穴道的治病效果非同一般。


【按摩太沖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消化系統疾病:腹痛腹脹,咳逆納差,大便困難或溏瀉。2、心血管系統疾病:心絞痛,胸肋脹痛。

  3、神經系統疾病:高血壓,頭痛頭暈,失眠多夢。
  4、五官科疾病:目赤腫痛,咽痛喉痹,青盲,耳鳴,耳聾。
  5、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月經不調,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收縮不全,遺尿,癃閉,淋病,陰縮,泌尿系感染。
  6、外科疾病:疝氣,乳癰,腸炎,頸淋巴結核。
  7、其他疾病:肝炎,血小板減少症,四肢關節疼痛,肋間神經痛,下肢痙攣,各種昏迷。

    太沖穴又稱「消氣穴」,人在生氣後按此穴,有消氣作用。可緩解人因生氣引起的一些疾病。


 【按摩列缺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有助於治療偏頭痛、頭痛、顏面神經痙攣及麻痹、耳鳴、咽喉炎、牙關緊閉、口眼歪斜、齒痛、眼睛干澀等

2、緩解治療手肘、腕無力及疼痛,半身不遂、小便熱、陰莖痛、落枕、骨折、傷痕等後遺症等

3、緩解治療咳嗽、咽喉腫痛、感冒、支氣管炎、糖尿病、支氣管擴張咯血及咳喘等

與列缺穴 養生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