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開一家飯店,吃甲魚的,叫甲天下,現有2個豪華包箱。5個中等包箱,現想給這七個包箱取名。請大幫助!!
甲魚的這個甲不一定要甲魚的意思吧。。
你一下讓我想七個我真的想不起來。。。。我只能想到 富甲天下 桂林山水甲天下 牡丹甲天下
2、潮汕地區景點
1、葫蘆山摩崖石刻
葫蘆山因其由南而北,活像一個仰卧的大葫蘆而得名。既是旅遊勝地,又是摩岩石刻薈萃之所。山多岩石,或拔地而起或峰峰突兀,或懸崖峭壁或傍水臨波。成為歷代墨客騷人留題勒石的好去處。自唐宋以來,歷朝名宦鴻儒留題甚多。現存138處石刻,是廣東省三大著名摩岩石刻之一。有贊美湖山,有抒發惰懷,有記述游蹤,還有重要的記事。字體草、篆、行悉備。其中計較突出的有:刻於唐德宗貞元三年(公元787年)的「李公亭」;刻於宋代的「放生」、「倒景」、「古瀛洞天」;刻於清道光年間的「湖山圖畫」,有唐韓退之《白鸚鵡賦》;有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年)潮州郡守俞獻卿題的《俞獻卿葬妻文》;有蘇軾題的《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有於學謙寫的「為善最樂」;有陳玉鏘書的「放在眼光」;有西湖石壁一絕詩:「水色山不入圖畫,果然西子比西湖。名區自足傳千古,管領何庸待大蘇」等皆曠世珍寶。成為遊人揣摩、品評的藝術佳作。石刻集中在葫蘆山北部壽安岩和南部青牛洞一帶,是古城名勝古跡一景「葫蘆山摩崖石克」。葫蘆山南部山腰建有南岩寺,寺與石刻群相互融合,山林逸秀,竹木蒼翠。
葫蘆山頂還保存一段長約200米,高一丈,寬六尺的湖山腰城,為清康熙十三年(1673年)至康熙十六年「三藩」之亂時期,潮州總兵劉進忠反清時所修築。
王源是福建龍岩人,字啟澤,號葦庵,明永樂甲申科進土。宣德十年 (143年),皇帝委派11個朝官為邊垂州知府,據說其中有一個是《十五貫》的況鍾,王源也是其中之一。王源到潮州上任,那時湘子橋原叫濟川橋,只有十八個橋墩,且被洪水沖擊得破爛不堪,過江只靠擺渡,地方富紳借渡賺錢。王源一心要修復湘子橋,恰好當時滿城傳聞葫蘆山上有兩塊石,大數十圍,高數丈,人稱二蟾蜍,斜斜射向城裡,風水先生便說這是「白虎瞰城,主囂訟火災」。王源看中這「怪石」,便派衙使李通、陸雄主持劈石造橋之事。這一下驚動了收慣橋捐和渡船錢的豪紳們,趕忙出來攔阻說:「這怪石動不得。」王源答:「既是怪石,只能使潮城人受火災又多訴訟,為何不除掉?除了怪石又修了橋,一舉兩得,何樂不為呢。」富紳們心裡不悅,便在民間造謠惑眾,說誰動了怪石,便惹了災禍,潮郡人將要大難臨頭。李通、陸雄被嚇得不敢動手,只得回報說,這怪石根深蒂固實難除也。但是,王源的決心已定,他說:「韓文公來潮能祭走鱷魚,我難道連這石頭都搬不動嗎?」便選定吉日,親自帶了百餘名兵勇,大鬧葫蘆山。他莊重地宣布:「我先動手,如果平安無事,那大家齊動手。」他取了筆在石上大書:「敕廣東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大家看見王源動手,便跟著干起來,一起把怪石打碎,大的拿去作橋梁,小的拿去砌橋墩。王源這一舉動深得廣大民眾的擁護,大家齊心協力,僅幾年便把破爛的湘子橋修復,還增建了五個橋墩,並在每個橋墩上建造了不同式樣的樓閣,非常別致。王源還把「濟川橋」改名為「廣濟橋」。從此,葫蘆山上不再鬧怪石,潮城人也不再怕「白虎煞氣」了。王源在潮州時,為民做了許多好事,後人曾在湘子橋頭興建「王公詞」紀念。後因橋頭經常水漲,不便祭祖,又把「王公祠」遷移到金山麓下,每年前往祭祀已的人很多。
葫蘆山下的七聖廟
葫蘆山摩岩石刻位於葫蘆山上,但由於離潮州西湖公園正門較遠,大多數人喜歡從南岩寺腳下登上游覽,這樣可以省去繞爬葫蘆山之苦。
---------------------
2、鎮風塔
饒平柘林鎮東北一公里處,地處風吹嶺峽谷口。塔高22米,基圍16米,七層八面,塔尖為千斤石葫蘆,製作精美,周圍用石板做環形面屏。始建於元代,歷經600多年的天災人禍而完好無損,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3、潮州美人城
州市區東北部,佔地1000畝,計劃修建華夏宮、歌舞林、溫莎堡、童話村、繽紛園、明星苑、情侶島、狂歡園,選取古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為題材,運用園林、建築、雕塑、游藝、現代聲光電等手段,展現民族風情,表現女性的聰明才智和獨特的光彩魅力。
---------------------
4、明鴻庄園
鎮楓洋嶺前,距潮州火車站3公里,佔地3000多畝,是以突出農林自然風格的旅遊休閑場所,現有果林600多畝、養殖場200多畝、池塘200多畝。走進園中,可以在林中選果,菜園摘菜,涼亭垂釣,草地聚餐。這里又是珍稀動物養殖樂園,有人工養的黑熊、鱷魚、梅花鹿、蒙古馬、貴州驢,有300多隻藍孔雀開屏艷,還有200多隻馴化了的鴕鳥,可供遊客騎座、擁抱、合影,更有趣的是如橄欖球大小的鴕鳥蛋,堅硬無比兩個人的重量壓上去也安然無恙。還有從泰國引進的10多隻斗雞,時時引頸振翅,視若仇敵,卻令觀眾興奮不已。庄園餐廳更是別出心裁,特創制出著名的「明鴻風味宴」,其中有「橙汁鴕鳥肉」「孔雀葯膳」「荷包甲魚」「清甜鴕鳥蛋」等特色菜餚,讓人感到新鮮而刺激。
-----------------------
5、青龍廟
供奉安濟聖王王伉。他本是三國時期蜀漢的永昌(今雲南保山)太守,發生嚴重飢荒時,曾冒自我犧牲的危險,毅然開倉放糧,被當地人奉為神。明初潮州人謝少蒼到那裡做官,也遇到同樣情況,他也自己作主放糧救災,結果反被朝廷處罰,被綁在烈日下暴曬七日。昏迷中是王伉的精神在鼓舞他,覺得好象陰雲蔽日一樣,使他奇跡般地度過了難關。回潮州時,他就將王伉的塑像帶回來,立廟供奉。每年正月要舉行安濟聖王出遊大會。這一天就成了全城的狂歡節了。
-------------------------
6、所城
古城堡。饒平縣文物保護單位。明、清海防軍事重地。位於饒平縣黃岡鎮東南方14公里處(屬所城鎮),東臨南海,北倚大尖山, 西連黃岡古城,是潮州府的前衛。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由百戶侯顧實創建,呈方形,城垣高2.7丈,周長643丈 ,厚1.6丈, 內外兩面用花崗石條丁卯壘砌,中填泥土。設東西南北4個城門,城門上皆建二重樓,城垣四角置設敵台。全城面積約2600市畝。城內有三街六巷, 中心交叉呈「十」字形,街寬1.5丈,外側四周城池環繞, 城池寬2丈左右,長696丈。清康熙三年(1664)曾遷拆 ,七年展復,八年重建。所城曾稱大城所,設正千戶2員,副千戶3員, 百戶10員,鎮撫1員,旗軍1225員;各種軍器5457件。 4個城門尚存,東西城垣尤為完整,是潮汕地區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城堡。
------------------------
7、王大寶墓
在潮安縣歸湖鎮神前山,佔地約四畝。王大寶(1094-1170)字元龜,歸湖人,「潮州八賢」之一。南宋建炎二年(1128)榜眼,歷官南雄州教授,樞密計議,差監登聞鼓院,連州、袁州知州,國子監司業兼崇政殿說書,提點福建、廣東刑獄,禮部侍郎,禮部尚書。大寶富學識、崇朴儉,剛正不阿,在官悉心力,忄卷忄卷於抗金大業,譽滿朝野,有直臣風。著有《易經證義》、《經筵講義》、《諫垣奏議》、《易書詩解》等。 王大寶墓前有石翁仲四,石獅、石馬、石羊、石望柱、石筍各二,分列墓道兩側。雄渾厚重,氣勢不凡,堪稱宋代大型石雕群。上圖為石翁仲中之武將。
-------------------------
8、甘露寺
桑浦山在城西南約二十公里處,周圍約二十七公里,地跨揭陽、澄海。在潮州境內者有宗山、厚牛山、獅子山、西山、中離山、龍坑山、庄隴山等。桑浦山早在明代已是有名的游覽勝地,明季本《詠中離山》詩雲:「覽遍離山好洞天,杖藜到處盡雲煙。此日中離藏修地,應作人間勝跡傳。」在潮安縣桑浦山獅子岩,「相傳有孝子廬墓而甘露降,故名。」
甘露寺在一狀如獅子巨口的石洞中,有石階360餘級通山下。寺門由三塊品字型的巨石疊成,「玉簡書院」、「甘露洞天」的題刻依稀可辨。佛寺上蓋是一塊凌空飛出的底平如削的巨石,蔚為奇觀。寺中有「天笠源流」、「萬壽雲宮」等摩岩石刻多處。寺北有「甘露湧泉」. 像高2.55米,寬4.15米,依石鑿就,神態自若。相傳古代梅林湖常有米船沉沒,石佛的肚臍卻常流出白米以供客餐,後有貪心守僧鑿闊臍眼,米遂不出。
--------------------------
9、韓 文 公 祠
公祠始建於北宋咸平二年(999),原在金山麓郡治前夫子廟正室東廂。元佑五年(1090)遷至州南七里,蘇軾為撰《潮州昌黎伯韓文公廟碑》。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遷於今址。是我國現存一處歷史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紀念韓愈的祠宇。景區內主要有:韓文公祠、侍郎亭、天南碑勝、石牌坊(由胡耀邦總書記題匾)等建置。
韓祠主體建築分前後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
--------------------------
10、潮州滑草場
滑草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運動,是在山地草坪,通過精心設計的流線型曲面上,採用器具進行自由滑翔的娛樂活動。其動作具有自由、舒展、刺激、驚險等特點。活動深受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少年所喜愛,成為當代山地運動之時尚。
潮州滑草場是目前粵東地區唯一的滑草活動場所,它規模巨大,設置齊全,管理完善,場地南北長400多米,東西寬100米,佔地4萬平方米,可供300人同時從事滑草活動,場地設高級區、中級區、初級區,適應滑草者的不同層次需求,此外還配套了纜車索道、電瓶車,設立滑草俱樂部管理中心和滑草場服務中心。露天茶座等設施。其中俱樂部管理中心是專門為俱樂部會員,滿足人們度過一個各取所需的溫馨假日。
------------------------------
11、白水岩游覽區
公園式山巒石異峰奇——潮州登塘將開發白水岩游覽區
潮州市實施「旅遊旺市」策略,不少新的旅遊點逐漸被開發。登塘白水岩風景區也在開發之列。 白水岩游覽區位於潮安縣登塘鎮白水村區域內,它是一座方圓200多公頃的公園式山巒,這里天生異峰奇石,蒼松翠柏,旅遊景色獨特,在明朝時期就已是有名的天然游覽勝地。
游覽區內的蘭若庵是遠近聞名的佛教勝地,經近年來的修繕和擴建已形成上、中、下庵,庵內雕梁畫棟,樓閣長廊構造精巧美觀。庵前有一白雲關,「白雲關」三字由明末潮籍書法家吳殿邦所書。游覽區的左側有一個可容幾千人的石坑洞,洞內奇石險怪;右側有「仙人洞」「仙人泉」,洞內寒氣迫人,泉水清冽甘甜;游覽區內還有形態各異的試劍石、迴音石、仙人扇石等一大批景觀,這些都是鬼斧神工、令人叫絕。 隨著潮州市「旅遊旺市」戰略的實施,登塘鎮委、鎮政府已把開發白水岩游覽區作為發展登塘經濟的一個重要內容來抓,目前,該鎮已擬出開發白水岩游覽區的一系列建設方案和項目投資評估,早日爭取為「旅遊旺市」作出貢獻。
--------------------------
12、
鳳凰天池
鳳凰天池景觀位於鳳凰山脈烏山東 峰頂部,海拔約1325米,其主峰海撥1391米,僅次於粵東第一高峰鳳凰烏髻,海拔1497.8米。天池旅遊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及迷人的自然風光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一覽風采。
天池的面積為76畝,特殊的氣候使池面時而波浪滔天,時而水波不興,傳說中的西王母沐浴之處,更為其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加上旅遊區內富有傳奇色彩的太子洞、仙井;太平寺、文天祥「正氣堂」、茶樹王「宋茶村」;各式各樣、奇形怪狀的岩石;美麗的杜鵑坑、日出勝景等更讓人流連忘返。
天池邊的景觀
湖中有一種奇異的魚,這種魚頭如青蛙,身如鱷魚,尾如蝌蚪,背為深褐色,腹長杜紅皮斑紋,相傳宋帝逃難路過此地,餓得手腳無力,天池中的魚兒即在水中晃動,想捕撈沒有工具,宋帝只好望魚興嘆:「魚要是能自動上岸就好了。」說也奇,轉眼間池中的魚果然長出四肢,乖乖地爬上岸來獻與皇上充飢,宋帝大喜,遂賜這種魚為「四腳魚」,所以鳳凰人一直把它當作神魚。
當年宋帝在眾大臣的保護下,逃難至此,因後有元兵追趕,一大臣找到一山洞,眾人馬上簇擁著宋帝進去,轉眼間,元兵追上來,卻不見人影,原來蜘蛛精可憐這小皇帝,待他們一鑽進山洞裡,便連忙吐絲結網,把洞口封住,這才救了小皇帝等人的生命。當時,宋帝才七八歲,剛做了幾天皇帝,可老百姓尚不知情,以為他還是太子,所以就這石洞叫「太子洞」。後人在這洞的兩塊大石分別刻著「天不亡宋」和「孺人拯主」。洞中旁邊還有一隻石靠椅,坐北朝南,相傳這便是太子坐過的「太子椅」。
----------------------------
13、青嵐冰臼奇觀
分布於饒平縣樟溪鎮青嵐溪谷的形態各異的石頭,最近被中國地質學院教授勘查考證後確認是冰臼。
冰臼是冰川的直接產物,是在二三百萬年前,在巨厚冰層覆蓋,處於「封閉」和「半封閉」 狀態下,冰川融水沿著冰川裂隙向下流動,及在冰層中具有巨大壓力,並呈「圓柱體水鑽」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漂礫,進行強烈沖擊,游動和研磨的作用形成的深坑,這些坑極像南方春米的石臼,因此稱為「冰臼」。
青嵐溪谷的冰臼群,其分布面積之廣、形態之寄、規模之大、景觀之美,在從南國廣東北緯23」12』,海拔高度不上100米,而保存又這么完好和地處熱帶亞熱帶等特徵來看,在國內外為首次發現,實屬罕見,堪稱自然景觀的一大奇葩!
這冰臼與冰臼有關的各種地貌景觀,不僅是一處自然風光的游覽勝地,又是一處增長知識得冰臼地貌博物館。
------------------------------------
14、甲第巷
諺雲:「京都帝王府,潮州百姓家」。潮州的古民居,是目前中國保留比較好的。在構成潮州古城框架的「猷、灶、義、興、甲、家、石、辜、鄭、庵」老街巷,隨處可見明清風格的舊居老房。而在這十巷之中,府第較集中,保存較完整,修復工作最完善的,當屬甲第巷了。
民居是最能體現地區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文化景觀之一。乾隆二十七年,潮州知府周碩勛對潮州民居就有一段精美的敘述——「望族營屋廬,必建立家廟,尤加壯麗。其村坊市集,雖多茅舍竹籬;而城郭中,強半皆高、厚牆垣者。三陽及澄饒普惠七邑,閭閻饒裕、雖市鏌也多鳥 飛。家有千金,必構書齋,雕梁畫棟,綴以池台竹樹。民居輒用石灰沙土築牆,地亦如之。監如金石,即遏颶風摧撲,烈火焚余,而牆垣卓立無崩塌者。屆過惠州、嘉應雖間有之,然不及潮州甚遠。」
物換星移、人事皆非,然古民居仍以其悠久而氤氳的韻味表達著潮州人的思想觀念與審美意識。修復完整的甲第巷集儒林第、大夫第、翰林第等多座典雅氣派的府第,建築形式上具有潮州民居的「下山虎」、「四點金」等特點;石雕、木雕、灰塑、嵌瓷和彩畫齊備,門窗戶扇、牆夾屋脊、外牆檐下皆意趣盎然、是潮州旅遊的新亮點。
---------------------------------
紅山森林公園
紅山森林公園地處於潮州古城之東,為山地向平原過度的高丘陵,山勢峻夷,峰巒疊翠,高樹凝煙,景石錯立,泉水蜿蜒,高峰海拔497.2米,雄居山體中央,為潮州城區之制高點,園區南北5.22千米,東西寬4.17千米,總面積933公頃。
紅山森林公園1993年定為省級森林公園,為廣東十大森林公園之一。公園環境優美,山青、林碧、草茂、泉清,茂密的森林與交織的山塘泉澗形成了一個相對幽靜的森林環境空間。是一座集森林旅遊、登山眺望、山地運動、文化娛樂、林地養生、度假健身、科教考察等多種旅遊服務項目。於2001年1月22日正式對外開發。
森林公園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緣勢開發了滑草場、滑車場、跑馬場、射箭場、山莊別墅、曲徑通幽、天上人間酒吧等近20個游樂項目,可令遊客嘗試「草上飛」的驚險好玩與刺激,體驗天上人間的全新感受,領略騎士躍馬英姿,在花草簇擁,綠樹環抱的山坡上建有中餐廳、快餐廳,卡拉OK廳、石林茶座等配套設施,可供遊客品嘗各式美食或一泡香茗,人在綠中,烏聲燕語,茶醉人醉,第二期項目包括,觀音聖景、名人名家書畫展館、商務會議中心、金嘉庄園、金環別墅、金福高級別墅區、魚躍龍門、科幻探奇、兒童天地等即將建成開放,屆時將完整地為人們提供一個回歸自然,尋覓安靜,領略南亞熱帶風光的城市近郊綜合性森林公園,使之成為粵東森林旅遊中心
3、急求潮汕地區的景點資料!
可以直接在網上自己找啊,在百度里別人提供的只是一些文字方面的介紹.在網上搜的話還有圖搞不好運氣好還有視頻介紹呢.自己花點時間吧.呵呵,祝你得到好的資料.
4、夏天能喝甲魚湯嗎
甲魚全身都是寶,無論食用、葯用價值都很高,非常能體現「葯食同源」的中醫原理。據醫學記載:甲魚肉屬甘平,亦為良葯,主治熱氣濕痹,能補中益氣,補虛補陰,能夠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及調節人體的內分泌功能,也是提高母乳質量、增強嬰兒的免疫力及智力的滋補佳品。
甲魚的殼、血、頭、脂和卵均可入葯。甲魚殼滋陰補血,退熱、清淤;甲魚血味咸無毒,可作補血劑。甲魚的腹板稱為「龜板」,是名貴的中葯,有滋陰降火之功效,用於治療頭暈、目眩、虛熱、盜汗等疾患。
甲魚早已成為餐桌上一道美味的佳餚,甲魚的葯用價值也隨之來到了普通消費者的餐桌上。重慶潮汕甲魚館、潮汕海鮮連鎖公司董事長黃光輝說,甲魚湯是非常好的滋補品,而且四季皆宜。比如西洋參甲魚湯對於那些工作繁忙、壓力過大的白領女性特別適合,可以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
現在,正是炎熱夏季,從養生角度說,夏季防暑更要防貪涼,因為夏季人體消耗較大,多食生冷,增加脾臟負擔,濕邪侵入人體,使人食慾不振、頭重倦困、心情煩躁,因而夏季進補應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甲魚湯就能健脾除濕,滋養肝腎。為此,潮汕甲魚館在著名中醫的指導下,推出了食養結合的四大甲魚養生湯:滋養心神、補益肝腎的「百合枸杞蓮米甲魚湯」,益氣健脾、滋養肝腎的「沙參玉竹山葯甲魚湯」,益氣足津、滋補肝腎的「洋參石斛枸杞甲魚湯」和健脾除濕、養心安神的「薏仁山葯蓮子甲魚湯」。
同時提醒,甲魚一定要宰食活鮮的,不能吃死,因為其體內含有較多的組氨酸,死後極易腐敗變質,食後易引起過敏。
餐桌上的養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