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五臟養生液

五臟養生液

發布時間:2020-07-21 07:20:14

1、日常生活中五臟應該怎樣養

眾所周知人體的五臟是指心、肝、脾、肺、腎。這五臟對身體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生化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的作用。日常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和飲食都可能會讓五臟受損,因此,體質也就會開始變得虛弱,人也就開始生病,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看看五臟應該怎樣養。
一、心屬火
動靜以敬心火自定有道是「動以養形,靜則養心」。但養形與養心兩者是完全互惠的,唯有形體康健,心情方能舒暢;而心情一旦舒暢,則更有利於形體的健美。喜靜則靜,喜動則動。動中思靜,靜中思動。唯有動靜結合,身心方能自如。倘若動靜失於常態,或者體形勞累,則會傷及心血;而勞心一旦過度,則血脈不能通暢,隨之形體也會感到疲乏。所以說,血脈的流通,要有「動」以養形,精神的安定要有「靜」以養心。唯有動靜有序,才能使心神、心血、心脈三者正常有序地工作。
二、肝屬木
寵辱不驚肝木自寧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高興或不高興的事,以及被人贊揚或批評的事;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好聽或不好聽的話。被人寵著的時候,不要太興奮,否則會忘乎所以;而被人貶低的時候,也不要太喪氣,否則就沒有了志氣。尤其是切不可怒氣沖沖,因為在人的「七情」之中,只有「怒」最傷人。所謂「怒氣傷肝」,怒會耗散肝血,助發肝陽上亢。而肝陽一旦上亢就會出現頭暈、目眩、失眠,甚至誘發中風等惡疾。若能做到寵辱不驚,肝氣則會舒條有序,神志隨之也就會安寧無恙。
三、脾屬土
飲食有節脾土安和《黃帝內經》上說:「飲食有節」是非常重要的長壽因素。胃主納谷,脾主運化,飲食有節,飢飽適宜,五穀才能化為氣血充養五臟六腑;反之飲食無有節制,過飽則傷肺,過飢則傷氣,過酸則傷筋,過咸則傷骨,過甜則傷血。特別是暴飲暴食,煙酒無度,則必然會傷及脾胃,而脾胃受傷,氣血津液則大量減少,所以要使脾胃(包括肝膽及大小腸)的安康,節制飲食為第一要素。
四、肺屬金
調息寡言肺金自全「肺如鍾,撞則鳴,風寒入,外撞鳴,虛勞損,內撞鳴。」這是清代中醫名家陳修園對肺系疾病因素的總結,調息不當,外衛不固,風寒濕熱經常侵犯皮毛,肺的呼吸功能受到阻礙,就會誘發氣管炎、哮喘病等疾患。要使肺金得清,首先要調和氣息,氣息調和好了,肺金則自然安寧。中醫認為,肺為發聲之腑,說話過多,會傷及肺氣與肺陰,出現喑啞、咽痛、語怯等病患。所以說,保護肺腑,寡言少語與調息適度同樣重要,兩者缺一不可。
五、腎屬水
恬淡少欲腎水自足「五臟六腑之精氣皆藏於腎。」腎主精氣,主生殖及人的發育。人的性慾,不可過縱,亦不可閉欲,而應當是有情少欲。特別是人過中年,房事生活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相應減少。人的精氣神中,精是物質基礎,腎精充足了,方能有元氣,而元氣充沛了,才更有「神」。倘若整天沉醉於色情之中,腎精的過度外泄,必然會使臟腑功能衰竭,免疫能力下降,一旦物質基礎的「精」枯竭了,生命也就終止了。所以說「恬淡少欲」當是養生保健的重要內容之一。
六、順應四季調五臟
對現代人來說,健康是贏得一切的基石,如果失去了健康,擁有一切也是枉然,所以「養生風」正流行!著名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岳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春季適合養肝,夏季應養心,秋老虎之時節應養脾,秋季應養肺,冬季應養腎,就是說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必須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讓健康永遠跟隨著你!
七、影響五臟健康的因素
古代醫學中即認為,人體之所以會被疾病侵犯,不外乎有下列幾項因素,例如七情的內傷—忿怒、喜悅、憂思、悲傷、恐懼、驚嚇,飲食不節—如嗜食過酸、過苦、過甜、太辣、太鹹的食物、食量不均衡以及不清潔的食物等,和外邪的侵犯—傳染疾病、寒冷的天氣、酷暑熱氣、悶濕的環境、乾燥的氣候、瘟疫等等。隨著時空背景的轉換,雖然現代的物質條件比古代更進步了,可是生活中影響健康的因素,不外乎是以上種種的延伸,檢閱上班族的生活習慣,十之八九都會傷害五臟,莫不令人捏一把冷汗。
八、上班族五臟養生穴道與茶飲
除了要避免種種傷害五臟的生活習慣,上班族可以在午休時、下班後或睡前,任何零碎的時間,只需要5-10分鍾,用原子筆頓(尾)端按壓穴道,每個穴道一次按壓5秒,約按個10次,5-10分鍾後,再深呼吸喝口溫開水,就能舒通五臟之氣血;或是在家中煮好一鍋葯茶,用水壺攜帶一天份上班,在工作之餘以葯茶保健五臟,不但健康百分百,還能提振精神,增加工作效率!

2、怎樣鍛煉五臟六腑

練習有氧運動即可。
有氧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身體代謝隨之提高,從而各個臟器官自然就都運作起來了。

推薦有氧運動項目
快走,慢跑,騎車,打球,游泳等等,凡是大肌肉群參與的運動項目均可。

3、養生就是保養五臟,這句話正確嗎?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有一個永恆不變的熱門話題那就養生。養生的意思是調養、保養自己的身體,增強體質,想要達到延年益壽。其中五臟尤為重要,五臟是維持我們生命活動的中心,所以養生即養五臟這句話是正確的。


按照人體學上講,五臟六腑各司其職,將人體組織器官聯系起來,構成一個整體。雖然五臟六腑相互制約,但也相互依存,共同保持人體內部的協調。如果某個方面發生了一些狀況,其他部位勉強可以應付的了,但並不是所有的病痛都可以靠自身可以恢復。五臟是生命活動的核心,是人體儲存精氣血神的器官,中醫認為只要五臟的正氣是充足的,那麼體內的平衡就不會被打破,所以無論是用什麼方式養生,最終也是落到五臟的保養上面。

在五臟系統之中,心臟尤為重要。心臟系統主血脈和藏神,即我們的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如果心臟出現問題,人體生命的發動機出現了障礙,人體生命都會受到威脅。肝臟系統主筋肌和藏血,即如筋膜骨膜這些連接著骨頭與骨頭的部位。脾臟系統主運化,即人體對食物的消化吸收的臟器。肺部系統主皮毛,是五臟中與外界接觸的第一層體系。腎臟系統主藏精和生殖,是人體陰陽之本。五臟通過經脈和血管相互連通,互相協調,維持人體內部的平衡。

從五行上說,五臟對應五行四時,即五臟的強弱與外在變化也有密切關系,強調了人體內外的統一性。所以想要養生,無論是適度的運動或護理,還是通過改變生活習慣、生活環境或者通過飲食來調理身心狀態,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都是在保養五臟。

4、請大家給我一個補五臟六腑和調理脾胃的養生方子!食療的!簡單點比較有效就行!高分求!

養生,脾胃copy先行。給你一個我現在用的方子:
山葯、薏米、芡實三者等量,具體用量可以根據知自己的食量(一般每樣15-20克)。熬粥當早餐吃。也可以打粉做糊糊喝。
建議登錄「山葯論壇」,那裡有很多的保健方法,也許道有適合你的。

5、五臟養生:肝要怎麼養

1)首先要早睡覺,最晚是23點
中醫的子午流注中講:肝膽在23點--3點最興盛。意思就是說,在這個時候,肝膽經處於最興奮的狀態,肝膽應該發揮其作用--對血液進行解毒。而中醫有一句話:「人卧則血歸肝。」當人躺下時,各個臟腑的血液都經過肝,肝來完成解毒的任務。可是如果23點--3點,人們還在忙於工作和學習,就會使其它臟腑也處於相對興奮狀態,不能夠使各個臟腑的血液及時的進入肝解毒。所以,第二天打出的血液就是沒有完全解毒的,不新鮮的血液,--很臟。因此,很多熬夜的人,第二天就會臉色晦暗,沒有光澤,而且還會泛出青色(肝主青色),尤其是鼻子和眼周(因為那是肝膽經循行的部位),有的人還會有頭痛的現象。因此,養肝血首要的就是早睡覺,可謂:睡眠乃第一大補。

2)適當的休息

平時累了就要休息,我們的身體很敏感,「累」是身體對你發出的求救信號。「人卧則血歸肝。」所以養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找時間休息。平時工作很累,要有十分鍾稍稍休息一下,活動活動眼睛,舒展舒展筋骨;中午小睡一下,晚上吃完飯也小小休息一下;隨時調節、抓空檔休息,讓肝能發揮其解毒的作用,以清除疲勞的感覺。

3)清淡、青色的飲食
天然原味的綠色青菜有利於肝臟,中醫講:「肝主青色,青色如肝經。」青色的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而辛辣、刺激,大魚大肉,油炸的食物,會增加肝的負擔,人乾的活多了,就會被累到,肝也是一樣,也會出問題。
同時,清淡的食物也可以減少腸胃負擔,增加食物中有效成分的利用率。

4) 保持良好的心情
中醫講:「肝主情志。」肝異常會影響人的情緒;反之,心情的好壞也會影響到肝。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是養肝血的一個主要方面。有情緒不舒暢時,盡量能夠找一個可以訴說的人,或找一種可以發泄心中郁悶的方式來疏泄這種壞的情緒,不要硬憋在心裡,很容易憋出病來。據相關數據報道,癌症和一些腫瘤的患者中,無法疏泄心中郁悶的是其他人群的2-4倍。所以,老百姓常說:「萬病氣上來。」

6、養生:五穀補五臟 五穀雜糧怎樣吃最養生

我們都知道在中醫上經常會提到五行五色五臟等等相對應的食物,那麼五穀也是其中之一,中醫專家說五穀是非常好的營養盛品,對於我們的五臟是非常有好處的。 研究表明,五穀雜糧可養五臟。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補一臟」的說法。中醫認為,五穀不僅可以裹腹,還是五臟食療養生的好食材。 面對每餐都大魚大肉的現代人,平時多吃五穀類食物對於身體健康很有益處,吃五穀類增加纖維素的攝入,加強胃腸道的蠕動能力,排毒效果好。此外,中醫認為五穀可養五臟,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有針對性地滋補五臟。 早在《黃帝內經·素問》中就提出了「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的飲食調養的原則,同時也說明了五穀雜糧在飲食中的主導地位。其中「五穀」是指稻、麥、黍、稷、菽五種糧食作物。如今,「五穀」已泛指各種谷類、豆類等,俗稱「五穀雜糧」。但「五穀為養」的思想一直沒變,即提倡大家多吃一些五穀雜糧以補益五臟,調養脾胃。那麼如何食用五穀雜糧才能發揮它們最大的養生功效呢? 綠豆補肝 在五穀中,綠豆最滋養肝臟。綠豆因種皮的顏色為青綠色而得名。綠豆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秋季成熟上市。 綠豆含有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礦物質。它不但具有良好的食用價值,還具有非常好的葯用價值,有「濟世之良谷」的說法。 綠豆的營養價值超高,可以說渾身都是寶。像綠豆粉可以治療瘡腫燙傷;綠豆皮可以明目;綠豆芽可以解酒。夏季常喝綠豆湯,不僅能增加營養,還對腎炎、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腸胃炎、咽喉炎及視力減退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 《黃帝內經》說,肝居東方,其色青,主生發。綠豆味甘、性涼,歸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暑除煩,止渴健胃,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暑熱煩渴、濕熱泄瀉、水腫腹脹、瘡瘍腫毒等。現代人工作壓力比較大,生活沒有規律,經常熬夜,喝酒、吃肉過多,因此肝易犯升發太過之病,也常犯肝火過旺之病。 常食綠豆粥,可以清肝火,制肝升發太過。有高血脂、高血壓、脂肪肝、發火等症狀的人,更宜常食。另外,綠豆湯中,加入枸杞子、菊花沖泡,常飲,既清肝明目,又養肝血之不足,還可以降血脂、降血壓,治頭暈。 什麼人最適宜吃綠豆食品呢?--中毒者、眼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水腫患者、紅眼病患者最適合食用。 綠豆雖好,可也不是什麼人都適合的哦,因綠豆性寒涼,素體陽虛、脾胃虛寒、泄瀉者慎食。 綠豆的使用方法很多: 1.綠豆可與大米、小米摻和起來製作干飯、稀飯等主食,也可磨成粉後製作糕點及小吃,比如綠豆糕等; 2.綠豆可製成細沙做餡心; 3.用綠豆熬制的綠豆湯,更是夏季清熱解暑的飲料; 注意事項 1.服葯特別是服溫補葯時不要吃綠豆食品,以免降低葯效; 2.未煮爛的綠豆腥味強烈,食後易惡心、嘔吐; 3.經常在有毒環境下工作或接觸有毒物質的人,應經常食用綠豆來解毒保健。 4、綠豆雖好,由於它屬寒性,所以脾胃虛弱的人不宜多食。 5、綠豆不宜煮得過爛,以免使有機酸和維生素遭遇到破壞,降低清熱解毒功效; 6.綠豆忌用鐵鍋煮。 高粱養肝 中醫認為高粱具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高粱具有養肝護肝的作用。脾胃虛弱、小兒消化不良者,可取高粱面在鍋中焙黃,然後熬成粥服用,小兒一般一次不超過半兩面,每日3次。 高粱做點心 《紅高粱》曾經讓一代人對高原有一種獨特的情懷,但是或者您怎麼都不會想到,這樣一種粗獷的食物,最適合的吃法竟然是做點心。 高粱米做粥做飯,都顯得略粗糙了一些,但是磨成麵粉做成點心,則細膩營養了很多。高粱米最適合做一種叫高粱粑的點心,就是把高粱米磨成粉後加入泡打粉、白糖、雞蛋和適量水調到黏稠,揉成面團,把高粱面團按平蒸熟,下油鍋稍炸,撒上芝麻即可。 高粱粑對於一些胃腸功能略差的人來說不好消化,可以嘗試做一些高粱羹,比如在做銀耳羹或者玉米羹的時候放上一點點高粱,可以讓原本就很營養的羹湯更增加一些豐潤的口感。 大米潤肺 大米,入脾、胃、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和胃、滋陰潤肺、除煩渴的作用。古代養生家還倡導「晨起食粥」以生津液,因此,因肺陰虧虛所致的咳嗽、便秘患者可早晚用大米煮粥服用。經常喝點大米粥有助於津液的生發,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皮膚乾燥等不適。煮粥時若加點梨,效果更好。 小米養脾 點擊圖片查看下一頁 由於小米不需精製,它極好地保存了自身營養成分。小米的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小米含蛋白質9.7克,脂肪1.7克,碳水化合物76.1克。

7、五行養生曲分別是什麼?

在我們傳統醫學中,五臟可以影響五音,五音可以調節五臟。宮商角徵羽,五音調和搭配,就成了一套養身大典。古代士大夫階層「琴棋書畫」養身術中,琴排第一位,也說明在修身養性方面,音樂最有力量。

五音養身
據說在古代,真正好的中醫不用針灸或中葯,用音樂。一曲終了,病退人安。
中醫的經典著作《黃帝內經》兩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五音療疾」的理論,《左傳》中更說,音樂像葯物一樣有味道,可以使人百病不生,健康長壽。古代貴族宮廷配備樂隊歌者,不純為了娛樂,還有一項重要作用是用音樂舒神靜性、頤養身心。
百病生於氣,止於音。
古代的音樂和現在有所不同,只有五音:角、徵、宮、商、羽。這五個音階分別被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五行的屬性:木(角)、火(徵)、土(宮)、金(商)、水(羽)。這一點,恰恰被中醫利用了。
音樂可以深入人心,在中醫心理學中,音樂可以感染、調理情緒,進而影響身體。在聆聽中讓曲調、情志、臟氣共鳴互動,達到動盪血脈、通暢精神和心脈的作用。生理學上,當音樂振動與人體內的生理振動(心率、心律、呼吸、血壓、脈搏等)相吻合時,就會產生生理共振、共鳴。這就是「五音療疾」的身心基礎。
「百病生於氣」!這個「氣」不僅是情緒,五臟的臟氣也包含其中。根據每個人自身的身體結構不同,五臟在臟氣上的差異,配合不同的音樂,就可以使五音防病、養身。當然,我們並不是用某個音去調理某個臟器,而是運用五行原理,使它們相生、相剋,又相互制約,五音搭配組合,適當突出某一種音來調和身體。

用樂如用葯
在繁體字中,樂、葯、療三字同源,音樂與葯物、治療具有天然的聯系。音樂可以舒體悅心,流通氣血,宣導經絡,與葯物治療一樣,對人體有調治的能力。
音樂有歸經、升降浮沉、寒熱溫涼,具有中草葯的各種特性。而且音樂需要炮製,同樣的樂曲,可以使用不同的配器、節奏、力度、和聲等等,彼此配伍,如同中葯處方中有君臣佐使的區別一樣。
用音樂治療,也有正治、反治。讓情緒興奮者聽平和憂傷的樂曲,是最常用的方法,還可以使樂曲與情緒同步,幫聽者宣洩過多的不良情緒,例如以如泣如訴的樂曲帶走悲傷、以快節奏的音樂發泄過度興奮的情緒。

陰陽五行體系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臟:肺、肝、腎、心、脾
五音:宮、商、角、徵、羽
五竅:鼻、目、耳、舌、口

五行排序,下面以「金」打頭
中國音樂追求的清、靜、淡、遠的意境,與中醫學提倡順應自然「恬惔虛無」的法則出一轍。
心——五臟中的君主
心臟通常不會偷懶,它一刻不停的搏動完全符合屬於火的特性。心臟掌控著精神和血液的循環,然而,現實的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在減少的睡眠、很少運動的身體……無一不在傷害我們的心,所以很容易心臟系統的不適。
心常見不適:失眠、心慌、心胸憋悶、胸痛、煩躁、舌尖部潰瘍。
屬心的音階:徵音,相當於簡譜中的「5」。徵調式樂曲:熱烈歡快,活潑輕松,構成層次分明,性情歡暢的氣氛,具有「火」之特性,可入心。
最佳曲目:《紫竹調》。心氣需要平和,這首曲子中,運用屬於火的徵音和屬於水的羽音配合很獨特,補水可以使心火不至於過旺,補火又可使水氣不至於過涼,利於心臟的功能運轉。
最佳欣賞時間:21:00-23:00。中醫最講究睡子午覺,所以一定要在子時之前就要讓心氣平和下來,過早過晚聽都不太合適。
伴茶:准備一杯紅茶,略加少量綠茶,可以補益心臟。

肝——五臟中的將軍
肝比較喜歡爽朗、豁達。我們如果長期被一些煩惱的事情所困擾,肝就會使我們體內的本該流動的氣處於停滯狀態,時間稍久,就會逐漸消耗肝的能量,產生種種不適。
肝常見不適:抑鬱、易怒、乳房脹痛、口苦、痛經、舌邊部潰瘍、眼部干澀、膽小、容易受驚嚇。
屬肝的音階:角音,相當於簡譜中的「3」。角調式樂曲:有大地回春,萬物萌生,生機盎然的旋律,曲調親切爽朗,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最佳曲目:《胡笳十八拍》。肝順需要木氣練達,這首曲子中屬於金的商音元素稍重,剛好可以剋制體內過多的木氣,同時曲中婉轉地配上了較為合適的屬於水的羽音,水又可以很好地滋養木氣,使之柔軟、順暢。
最佳欣賞時間:19:00-23:00。這是一天中陰氣最重的時間,一來可以剋制旺盛的肝氣,以免過多的肝氣演變成火,另外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旺盛的陰氣來滋養肝,使之平衡、正常。
伴茶:准備一杯綠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梳順肝氣的作用。

脾——五臟中的後勤部長
脾是我們身體里的重要能量來源,身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幾乎都來自脾胃,經過食物的消化吸收,才能轉化成能量供應給各個臟器。暴飲暴食、五味過重、思慮過度等都會讓我們的脾胃承擔過重的負擔,而停產。
脾常見不適:腹脹、便稀、肥胖、口唇潰瘍、面黃、月經量少色淡、疲乏、胃或子宮下垂。
屬脾的音階: 宮音,相當於簡譜中的「1」。宮調式樂曲風格悠揚沉靜,淳厚莊重,有如「土」般寬厚結實,可入脾。
最佳曲目:《十面埋伏》。脾氣需要溫和,這首曲子中運用了比較頻促的徵音和宮音,能夠很好地刺激我們的脾胃,使之在樂曲的刺激下,有節奏的進行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最佳欣賞時間:在進餐時,以及餐後一小時內欣賞,效果比較好。
伴茶:准備一杯黃茶,略加少量紅茶,可以溫和的調節脾胃功能。

肺——五臟中的宰相
肺在身體里是管理呼吸的器官,全身的血液里攜帶的氧氣都要通過肺對外進行氣體交換,然後再輸送到全身各處。也正因為肺和外界接觸頻繁,所以污染的空氣、各種灰塵、致病細菌,會在你身體抵抗力稍低的一剎那,佔領你的肺。
肺常見不適:咽部潰瘍疼痛、咳嗽、鼻塞、氣喘、容易感冒、易出汗。
屬肺的音階: 商音,相當於簡譜中的「2」。商調式樂曲風格高亢悲壯,鏗鏘雄偉,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最佳曲目:《陽春白雪》。肺氣需要滋潤,這首曲子曲調高昂,包括屬於土的宮音和屬於火的徵音,一個助長肺氣,一個平衡肺氣,再加上屬於肺的商音,可以通過音樂把你的肺從里到外徹底梳理一遍。
最佳欣賞時間:15:00-19:00。太陽在這個時間段里開始西下,歸於西方金氣最重的地方,體內的肺氣在這個時段是比較旺盛的,隨著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間,里應外合,事半功倍。
伴茶:准備一杯白茶,裡面少放一些紅茶和黃茶,以起到生補肺氣,同時清除肺中雜質的效果。

腎——五臟中的作強之官
腎在身體的五臟之中,被認為是人體的儲蓄機構,我們身體里所有其他臟器產生的能量,在滿足日常消耗後,都會把多餘的能量轉存到腎中,將來身體里的其他器官缺少足夠的能量時,通常會從腎中抽調。長此以往,腎中的能量總的來講還是處於一種匱乏狀態。
腎常見不適:面色暗、尿頻、腰酸、性慾低、黎明時分腹瀉。
屬肺的音階:羽音,相當於簡譜中的「6」。羽調式樂曲:風格清純,凄切哀怨,蒼涼柔潤,如天垂晶幕,行雲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腎。
最佳曲目:《梅花三弄》。腎氣需要蘊藏,這首曲子中舒緩合宜的五音搭配,不經意間運用了五行互生的原理,反復的、逐一的將產生的能量源源不斷輸送到腎中。一曲聽罷,神清氣爽,倍感輕松。
最佳欣賞時間:7:00-11:00。這段時間在一天里是氣溫持續走高的一個過程,人和大自然是相互影響的,在這個時間段,太陽在逐漸高升,體內的腎氣也蠢蠢欲動地受著外界的感召,如果此時能夠用屬於金性質的商音和屬於水性質的羽音搭配比較融洽的曲子來促使腎中精氣的隆盛。
伴茶:准備一杯黑茶,裡面少放一些白茶,以起到五行相生的效果。

茶葉五行
綠茶:五行屬木,代表茶有碧螺春、毛尖、毛峰、猴魁、龍井。
紅茶:五行屬火,代表茶有川紅功夫、滇紅功夫、祁門功夫。
黃茶:五行屬土,代表茶有霍山雪芽、溫州黃湯、君山銀針。
白茶:五行屬金,代表茶有銀針白毫、貢眉、白牡丹。
黑茶:五行屬水,代表茶有普洱茶、湖南黑茶。

音樂處方
若想催眠:請聽《平湖秋月》、舒曼的《夢幻曲》、莫扎特的《催眠曲》、門德爾松的《仲夏夜之夢》;
欲解抑鬱:請聽《喜洋洋》、《江南好》;
想除悲愴:請聽海頓的《創世紀》、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響曲d小調——悲愴》、貝多芬的《第五交響c 小調——命運》;
振作精神:請聽《金蛇狂舞》、《步步高》;
若去煩燥:請聽《梅花三弄》、《塞上曲》、《空山鳥語》;
促進食慾:請聽《花好月圓》、《青春舞曲》;
為降血壓:請聽《平湖秋月》、《雨打芭蕉》、《春江花月夜》、《姑蘇行》。

8、中醫怎麼養生?

9、在五臟食療養生法中,「五穀」都起了什麼作用?

《黃帝內經》提出「五穀為養」,中醫有五穀養五臟的說法,五種穀物指粳米、小豆、麥、大豆、黃黍等五種谷類。其實五穀也是古代主要糧食的統稱,具有補益五臟的功能。



黃黃的小米是五穀之首,對補益脾胃有很好的作用。熬一鍋小米粥,取上層的米油吃,這是小米粥的精華所在,脾胃虛弱的人可長期吃。像做月子也會煮小米粥來喝,營養價值極高。

薏苡仁,也稱薏米。中醫認為,薏米有健脾除濕的功效。據現代葯理研究,薏苡仁煎劑對癌細胞的增殖有抑製作用。薏苡仁酯的葯理實驗證明,有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的作用。可以說,薏苡仁可用以治療多種惡性腫瘤,尤其適宜腸、胃、腎、肺、子宮等部位的癌症病人服食。

玉米中含有很多量的賴氨酸,而賴氨酸對治療癌症有顯著的效果。玉米中又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它能刺激腸壁蠕動,加速大便排泄,使大便中的致癌物質及時排除,減少直腸癌的發生。我國長壽之鄉——廣西巴馬縣的老人,長期食用玉米,有防治癌症的作用。非洲及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癌症的發病率比其他國家低,原來他們也都以玉米為主食。

大米具有滋陰潤肺的作用,也兼有養胃功效。有肺熱、咳嗽等症狀時,可以喝一些大米熬煮的米湯。

糙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含有胚芽,其中維生素和纖維素的含量都很高,常吃能夠起到降低脂肪和膽固醇的作用,糙米中含鋅也很多,能夠改善皮膚粗糙的情況

小麥具備了四季的精華,因此被稱為「五穀之貴」。中醫認為它能養心安神、除煩去燥。取帶皮的全小麥熬粥,有助消除煩躁情緒;女性的更年期綜合征、自汗盜汗時,可以到中葯店買一些浮小麥熬水服用。

10、最近一直在養生,也不知道有啥養生的好酒推薦的呀?

其實,養生是一輩子的事。平時飲食就是最主要的。最好的葯房就是我們家的廚房。例如多吃五穀雜糧。蔬菜水果。營養均衡。整天大魚大肉的傷害五臟六腑。沒事喝個養生茶。喝酒的話偶爾喝點白酒。喝紅酒。一定要控制好量。另外,早睡早起。沒事兒多運動,多鍛煉。身體一定會好。

與五臟養生液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