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補中益氣丸專治啥病症的
補中益氣丸主要治療,中氣下陷,中焦氣血不足。
2、補中益氣丸是怎樣起補氣作用的?效果好嗎?
那什麼是中氣下陷呢?這是一個中醫術語,中醫認為人的胸中有中氣,支持著人體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營養不足了,導致氣虛,那麼這個中氣就會向下走,這樣的人常常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力氣,說話提不上來氣,不愛說話,臉色蒼白,頭暈,本來食物在胃腸內,在中氣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過程,結果現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瀉了出去,結果就瀉肚子,有的人還脫肛,還有的人一體檢,就檢出西醫說的胃下垂,女同志有的是子宮下垂等等,對於這個,中醫認為是脾肺氣虛,因為在五行的歸屬里,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因此這個病的根本在脾胃,因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結果導致肺氣也不足了。,就可以用這個生黃芪來固表,同時加上白術和防風,叫玉屏風散,葯店有賣的。如果把黃芪用蜜給炙了,則會起到補中益氣的作用,因此黃芪在這個方子裡面是最主要的葯物,用量也最大,李東垣那個時候黃芪只用到了一錢,其餘的葯只用到幾分,現在的醫家黃芪都用到幾十克,上百克的也有,效果還不錯。但是各位在買葯的時候要知道,生黃芪和炙黃芪是分開的,你如果只寫了一個簡單的黃芪,大江南北各地葯行的規矩不同,有的給你生的,有的給蜜炙的。根據我的經驗,生黃芪使用的量可以大,但是蜜炙黃芪的量要嚴格遵守方劑的規定,因為蜜炙的很容易生熱。方子里的炙甘草也是補脾胃之氣的,李東垣認為黃芪、人參、炙甘草是消除煩熱的聖葯,這個煩熱就是由於中氣不足產生的虛火。方子里還有白術,這是燥濕,補脾經之氣的,因為李東垣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脾,他說脾氣一虛,肺氣先絕,所以方子裡面也尤其照顧到了脾經。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補中益氣丸療效不錯。在購買補中益氣丸的時候可以了解其他相關資訊,如補中益氣丸的副作用、不良反應等,具體的可以參考補中益氣丸說明書。這樣可以做到科學用葯。
3、補中益氣丸到底治什麼病? 中醫為什麼怎麼老是說話雲里霧里的忽悠人 你就不能說明白點?
組成:黃芪18—30g、歸身3—6g、甘草9—15g、人參9—15g、陳皮6—9g、白術9—15g、升麻6—9g、柴胡6—9g組成,加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功能:補中益氣,升陽舉陷。
主治:
①脾胃氣虛證:症見飲食減少,體倦肢軟,少氣懶言,面色晄白,大便稀薄,脈虛數。
②氣虛下陷證:症見脫肛,子宮脫垂,久瀉,久痢,崩漏等,伴氣短乏力,舌淡,脈虛者。
③氣虛發熱證:症見身熱,自汗,渴喜熱飲,氣短乏力,舌淡,脈虛大無力者。
按:本方所治諸證,皆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所致。脾胃氣虛,運化不及,故飲食減少,體倦神疲,少氣懶言,面色晄白,大便稀薄;脾胃氣虛,清陽下陷,故見脫肛,子宮下垂,或致久瀉、久痢、崩漏日久不止;脾胃氣虛,虛陽外浮,故又可致氣虛發熱證,此為內傷發熱,身雖熱而欲近衣被,且時發時止,手心熱甚於手背,雖渴而不甚,且喜熱飲,其脈雖大,但虛而無力。《脾胃論》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傷其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故治宜補中益氣,升舉清陽之法。方中重用黃芪為君,其性甘溫,入脾肺經,而補中氣、固表氣,且升陽舉陷。臣以人參,大補元氣;炙甘草補脾和中;白術補氣健脾,助脾運化。三葯合力,助黃芪補中益氣之功。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其氣既虛,營血易虧,故佐用當歸以補養營血,且「血為氣之宅」,可使所補之氣有所依附;陳皮理氣和胃,使諸葯補而不滯。更加升麻、柴胡為佐使,升陽舉陷,以助黃芪升提下陷之中氣。《本草綱目》有雲:「升麻引陽明之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素稟賦虛弱,元氣虛餒,及勞役飢飽,生冷內傷,脾胃引經最要葯也。」諸葯合用,既補益中焦脾胃之氣,又升提下陷之氣,且全方皆為甘溫之葯,而能治氣虛發熱證,即所謂「甘溫除大熱」之法也。全方補氣與升提並用,使氣虛者補之,氣陷者升之,氣虛發熱者甘溫益氣而除之,元氣內充,清陽得升,則諸證自愈。
本方為補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凡見有脾胃虛弱,清陽不升或中氣下陷,或長期發熱的任何一個症狀或體征,並伴體倦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脈弱等脾胃氣虛徵象者,即可使用本方。
4、補中益氣丸我吃了三年了,效果不錯,可以長期吃嗎
補中益氣湯是金元時期李東垣創立的,主要用於中氣下陷,其處方組成由:黃芪、人參、當歸、白術、陳皮、升麻、柴胡、炙甘草,就這么這八味葯,是治療因為勞傷(包括房勞)、飲食不節、某種大病後而導致的脾肺氣虛,中氣下陷。那麼什麼是中氣下陷呢?這是一個中醫術語,中醫認為人的胸中有中氣,支持著人體的正常功能,如果你的營養不足了,導致氣虛,那麼這個中氣就會向下走,這樣的人常常會感覺到自己沒有力氣,說話提不上來氣,不愛說話,臉色蒼白頭暈,本來食物在胃腸內在中氣的固持下,可以慢慢地走完消化的過程,結果現在固持不住了,很快就瀉了出去,這就是瀉肚子,有的人還脫肛等下陷現象,也就西醫所說的胃下垂、子宮下垂等。對於這個,中醫認為是脾肺氣虛,因為在五行的歸屬里,脾屬土,肺屬金,土生金,因此這個病的根本在脾胃,因為脾胃的功能降低,吸收不好,結果導致肺氣也不足等。所以,補中益氣丸是專門用於氣陷,假如你中氣不下陷就不要多服,是葯三分毒,這不是順口溜說說慣嘴的,的確是是葯三分毒,不可多服。
5、遇生堂補中益氣丸。
成份
黃芪(蜜炙)、黨參、甘草(蜜炙)、白術(炒)、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生薑、大棗。功能主治
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臟下垂。
6、補中益氣丸配方和葯量
黃芪(蜜灸)80克,復黨參50克,甘草(蜜炙)50克,升麻15克,柴胡15克,當歸制50克,白術(扶炒)30克,陳皮50克
蜜丸,每百丸重9克(含葯量約4克),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姜、棗湯或淡鹽水送服,溫開水亦可。度水丸,每袋重18克,每次9克,一日2次,溫開水送服。
7、補中益氣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