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葯為什麼被稱作「長壽因子」,如何吃才能使之功效翻倍?
山葯「葯食同源」,即可以用葯,也可以當成食物。它有補腎、健脾、養胃、潤肺、益心等諸多功效,是五臟六腑的「守護神」。許多常見的葯品都含有山葯的成分。所以,山葯是實實在在的葯。冬季強健脾胃,山葯是首選。我國常見的山葯品種有細毛山葯、鐵棍山葯、雞皮糙山葯、牛腿山葯,還有日本大和長芋山葯等。
但並非所有山葯都有健脾養生的作用。專家指出,山葯品種以鐵棍山葯最佳,而菜山葯沒有健脾功效。
1、山葯的品種
據不完全統計,山葯的有350多個品種。山葯從肉質分有水山葯和綿山葯兩大類;從外形上分有長山葯、扁山葯、圓山葯三種。
鐵棍山葯是是品質最好的長山葯,它一味珍貴的中葯材,它的葯用價值並不是普通的山葯可以比的。鐵棍山葯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與礦物質,既能補脾肺腎之氣,又能滋養脾肺腎之陰,被歷代醫家所推崇,稱其為「長壽因子」。
那麼,如何挑選鐵棍山葯?
一看:鐵棍山葯粗細均勻,通常直徑1—2厘米(如成年人拇指般),表皮顏色微深;若直徑太粗或表皮太光滑,就說明不是正宗的。
二掂:鐵棍山葯的單支重量一般不超過200克;太重可能就不是正宗的了。
三折:將鐵棍山葯折斷,可以感到其肉質較硬,粉性足,其斷面細膩;普通山葯的切面不夠細膩,會有顆粒狀,且粉性也不夠足。
四嘗:由於鐵棍山葯中水分含量少,其液汁較濃,煮食後口感較干膩、甜香,入口覺得「面而甜」,並伴隨淡淡的麻味。
2、山葯的粘液是什麼?
山葯去皮以後,用手摸感覺滑滑的,這是因為新鮮山葯中含有大量的粘液。別小看這粘液,它可有大功效!
山葯中的粘液主要成分為黏蛋白和甘露聚糖;
黏蛋白: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積在血管上,減少皮下脂肪的堆積,防止結締組織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症等膠原病的發生。
甘露聚糖:是一種能溶解於水的半纖維素,可吸水膨脹80?100倍,吃了以後在胃中體積變大,容易產生飽腹感。黏蛋白可降低血液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質沉積,有利於防止動脈硬化。
入葯品種:鐵棍山葯
鐵棍山葯被歷代醫家所推崇,稱贊為「長壽因子」,是葯食兼用的良葯佳餚。它的生長對氣候和環境要求非常高,國內唯有太行山脈的懷慶府(今河南溫縣)可種植生產。
古代名醫如孫思邈、張仲景、李時珍等用葯必以產地區分葯性,就如阿膠以山東東阿、人參以長白山為正宗一樣,山葯公認以河南溫縣所產的才可入葯。作為中葯,鐵棍山葯可以製成多種丸葯,如六味地黃丸等供人們食用。作為食物,它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口感細膩滑爽,別具風味。
鐵棍山葯的功效:味甘、性平,無毒,有健脾、補肺、固腎、益腦、益精養顏、增強免疫機能、調節內分泌、調節心肺功能等多種功效。就連《本草綱目》也稱贊山葯「能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外相」。
盡管山葯具有十分強大的葯用功效,用於食補時也要注意食材的搭配,這樣不僅可以使山葯的營養翻倍,還能防病治病;
山葯搭配紅棗:健脾養胃
滋補脾胃甘味食物中,山葯屬首推,性溫,富含黏蛋白,能保持血管彈性,最重要的是,山葯還有潤肺止咳功能,嗓子難受的人絕對要多吃!跟紅棗搭配,可強化健脾養胃的功效。紅棗和山葯搭配一起的做法很多,或蒸或煮,甜咸皆宜,愛喝湯的人可以煮湯時多放點山葯和紅棗。
山葯搭配核桃:補中益氣
山葯味甘,為中醫「上品」之葯,除了具有補肺、健脾作用外,還能益腎填精。凡腎虛之人,宜常食之。核桃則有補腎固精、利尿消石、潤腸通便、溫肺定喘的作用,常用於腎虛腰痛、尿路結石等症。山葯搭配核桃食用,具有補中益氣、強筋壯骨、健腦的作用。
山葯搭配桂圓:固腎補精
山葯具有滋腎益精、養護肌膚、強健機體的功效。桂圓有補血安神、補養心脾、滋補強身的作用。將山葯與桂圓一同食用,可以固腎補精、滋補強身。
山葯搭配陳皮:緩解秋乏
中醫認為,山葯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可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的作用。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經、胃經、肺經,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臨床使用陳皮多治痰濕不化、胸膈滿悶、咳喘痰多、痰白粘稠。
因此如果因為感冒等原因造成咳嗽痰多,不妨搭配山葯、陳皮食用,有助緩解痰多咳嗽等症狀,更適用於在養肺的秋季食用。
山葯搭配枸杞:滋補安眠
如果不單獨吃山葯,可以和枸杞搭配來熬枸杞山葯粥,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用小米、山葯、枸杞來煮粥,內熱者及脾胃弱者很適合食用它。開胃又能養胃,具有健胃消食、清熱解渴和胃安眠的功效。
山葯搭配鴨肉:健脾養胃
從口味上來說,山葯的柔和與鴨肉的鮮美相得益彰,還能讓湯汁乳白,鮮味柔和。山葯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有益肺止咳、健脾養胃的功效。鴨肉更是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佳品,故而兩者一起煲湯不僅口味鮮美,還能健脾養胃、止咳化痰。
山葯搭配杏仁:補肺益腎
杏仁和山葯,自古就被認為是能夠止咳潤肺、降氣清火的健康食品。山葯搭配杏仁食用效果更好,可補肺益腎。
山葯搭配排骨:滋腎益精
排骨除含蛋白、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常吃排骨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而且山葯含有皂成、粘液質,有潤滑、滋潤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2、山葯怎麼吃更好?
3、山葯的養生吃法有哪些?
&
4、山葯有幾種吃法?
5、幾種山葯的吃法
別名 薯蕷,懷山葯,淮山,白山葯。 成分 含澱粉16%,皂甙,粘液質,膽鹼,糖蛋白,維生素C,澱粉酶,碘及16種氨基酸。 性味 甘,平。 功能與主治 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久瀉,肺虛喘咳,遺精,遺尿,白帶。 保健飲食 香酥山葯 配料: 鮮山葯500克,白糖120克,醋30克,菜油600克(實耗100克),澱粉,味精適量。 製法: 將山葯洗凈上籠蒸熟,剝去皮,縱剖兩片再切成寸段。菜油燒熱,人山葯段炸成金黃色撈出。傾出余油,放人炸好的山葯,加糖和少許水煮5分鍾,加醋和味精,用澱粉勾芡即可食用。 功效: 治脾虛食少、腹瀉,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小兒遺尿,慢性腸炎。 芝麻山葯條 配料: 山葯300克,炒熟黑芝麻20克,青紅絲10克,白糖125克,豆油500克(耗100克)。 製法: 將山葯洗凈去皮。切成寸段,再縱剖成條,豆油燒熱,將山葯條炸黃撈出。傾去余油,留少許底油將白糖熬化,倒入山葯條翻拌使掛上糖漿。撒入芝麻、青紅絲,裝盤即成。 功效: 健脾開胃,補肺益腎,治食少乏力,久咳氣喘,遺精,尿頻。可作老年體弱、病後體虛者的滋補食品。 珠玉二寶粥 配料: 山葯100克,薏米60克,柿餅30克 製法: 將薏仁加水煮開,小火燜爛成粥。山葯去皮搗碎,柿餅切成小塊,加入粥內再煮幾分鍾使成粥糊即成。 功效: 健脾補肺,治虛勞乾咳,消化不良,婦女白帶過多。 山葯湯元 配料: 鮮山葯250克,白糖150克,胡椒末3克,水磨糯米粉約300克。 製法: 將山葯去皮蒸熟,搗成泥,加白糖和胡椒末調拌成泥餡。糯米粉揉成軟團,包山葯餡做成適當大小的湯元,蒸熟或下開水中煮熟。 功效: 滋陰補氣,益腎固精。治腎虛遺精、遺尿,腎寒精虧等症。 山葯赤豆包子 配料: 山葯250克,豆沙100克,白糖150克,橘子皮5克,香麻油50克,發面團適量。 製法: 將山葯蒸熟去皮,碾成泥,和豆沙、白糖同入鍋,添少許水煮熬,隨加翻炒至成泥餡,加麻油、橘皮末炒勻待涼。發面揉好按常法包山葯豆沙餡作成包子上籠蒸熟即成。 功效: 健脾利濕,補中益氣。治營養不良,飢不思食,體倦乏力,虛勞痰嗽。 山葯蔗汁糊 配料: 山葯200克,甘蔗汁200克。 製法: 將山葯去皮蒸熟,搗成泥,與甘蔗汁調和即成。 功效: 生津斂肺,治哮喘。 驗方選錄 一、用於糖尿病者易疲勞、易飢、口渴、小便多等症:山葯15 克,黃連6克,每日1劑煎服。 二、用於小兒腹瀉(水瀉):山葯、白術各10克,滑石粉、車 前子各3克,甘草2克,水煎1日2次分服。 三、用於毒蛇咬傷:山蒜搗爛,取汁15毫升飲服,以渣敷傷口 附註 一、山葯為滋補強壯葯,有濕熱實邪者忌用。 二、山葯治輕型、中型糖尿病有效,但仍應控制食用量,並酌扣 每日主食量。 三、山葯澱粉酶能幫助澱粉類食物消化,但煎煮過久或遇鹼失效 拔絲山葯 原料:山葯兩根 調料:糖4兩左右(不怕多隻怕少)、油2兩 步驟: (1)山葯削皮後切塊 (2)將油燒熱到6分把山葯塊下鍋炸,中火5分鍾左右,山葯由白色轉為金黃色出鍋,為了保持脆的口感,可以在油到8、9分熱的時候再炸一次。撈出後備用。 (3)這一步要熬糖了,也是最難的部分,如果掌握的好,可以用少量的油來熬,如果沒什麼信心,用水也行。量為一個鍋底,然後將糖放入,以文火熬,其間要不停的攪拌,千萬不要糊鍋。你會發現有小氣泡出現,不要停,一直攪拌。直到有一個時刻,鍋中的糖水感覺忽然間一下減少了,將山葯塊倒入鍋中攪拌,讓糖充分包裹在每一塊山葯上。 (4)在盤底放一薄層油,盛盤。這樣你的盤子還好刷一點,不然糖幹了,比較難刷干凈。 (5)上桌了。可以准備一小碗涼水,沾著吃,據說不粘牙。 菜名: 山葯土豆湯 主料: 山葯30克,土豆30克,黑豆30克,雞血藤50克,牛膝10克。 做法: 先將雞血藤、牛膝煎水1小時後,去渣,加入山葯、土豆、黑豆煮至熟爛,加入紅糖適量服用。 葯用價值: 主要治療閉經肝腎不足型:月經超齡、或初潮較遲、量少色淡紅,伴有暈耳鳴、腰酸膝軟、潮熱汗出、五心煩熱,舌質紅,苔少,脈細弦。 鐵棍山葯 鐵棍山葯歷史悠久,自明代葯典《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自古就有「山葯家族之王」的稱號,鐵棍山葯的生長對氣候和環境要求很高,國內唯有太行山脈的懷慶府(現河南省溫縣)出產,因此地受沁、黃兩河的滋潤,環境氣候優良,土壤肥沃,且礦特有機成份特高,故而為鐵棍山葯的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主要成份:據中科院化驗檢測分析結果顯示,鐵棍山葯富含澱粉、粘液質、山葯皂甙、r-氧基丁酸、植酸、多巴胺、糖蛋白、膽鹼、維生素C、甘露聚糖;還含有:谷氨酸、酪氨酸、丙氨酸等18種氨基酸和鐵、鈣、鋅、磷、錳、鈷、鎂、銅等二十餘種微量元素。 一、補中益氣: 鐵棍山葯有健脾胃、補肺腎、補腎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二、消渴生津: 該山葯有消渴之功效;中醫治療虛勞消渴處方中常有山葯單味使用,或與其它葯物合用,效果更佳。 三、保健: 懷山葯的營養素有誘導產生干擾素,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葯所含肝鹼和卵磷脂,有助於提高人的記憶功能。糖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脂肪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減少皮下脂肪沉積;多巴胺能有效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皂甙能防止冠心病和脂肪肝的發生;果膠能增加 T 淋巴細胞的活性,提高網狀內皮系統得吞噬能力,增強肌體免疫功能,抑制腫瘤細胞繁殖。故山葯可作為抗腫瘤和放、化療及術後體恤的輔助葯物,被列入《抗癌中草葯大辭典》。 四、養顏: 元代脾胃專家李景說:「治皮膚乾燥以此物潤之」,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到:「山葯能潤皮毛」,山葯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 五、特殊葯理功能: 山葯中的銅離子與結締組織對人體發育有極大幫助,對血管系統疾病有明顯療效,鐵棍山葯中的鈣,對傷筋損骨、骨質疏鬆、牙齒脫落有極高的療效,對凍瘡、糖尿病、肝炎、小兒泄瀉、遺尿很好的療效,久用可耳聰目明,延年益壽。 六、特點: 與普通懷山葯相比,鐵棍山葯有其獨特之處 ,可作為鑒別鐵棍山葯的依據:鐵棍山葯粗細均勻,細且長,通常直徑1-3cm,毛須略稀,表皮顏色微深且有暗紅色 「 銹斑 」,粉性足,質膩,折斷後橫斷面呈白色或略顯牙黃色 ,體質十分堅重 ,入水久煮不散;由於含大量氨基酸,液汁較濃,味道鮮美,入口覺得「干、面、甜、香」。性味:甘、平。 用法及用量: 蒸、煮、燉、炒食用均可,每日進食150--200克,對人體有極高的保健和治療疾病的作用。 國內外臨床研究證實山葯能滋補健身,延緩衰老。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益智健腦,補虛降血糖,治療糖尿病等。總之,山葯可食可葯,葯用價值很高,臨床治療200餘種疾病.
6、山葯該怎麼吃才最養生
可以搭配蜂蜜食用,百將煮熟的山葯淋上蜂蜜,口味清甜,氣度味宜人,且蜂蜜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氨知基酸、酶類脂類等上百種營養成分,是很好道的日常滋補食品,非常適合每日食用幫助滋補調理。
推薦有滋補版需求的朋友按照權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蜜種,幫助滋補調理。
7、山葯有幾種吃法
在所有山葯的做法中,炒山葯是最有營養的。山葯切成片或絲下鍋爆炒,因加熱時間短,所含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C丟失得最少。
除此之外,清蒸山葯、煲山葯粥和蜜汁山葯是三種值得推薦的吃法。首先是清蒸山葯。將山葯去皮,然後切段,放入鍋中蒸熟,然後蘸點白糖食用。這種吃法簡單便捷,而且口感軟爛,最適合慢性病,如高血壓、胃病等患者食用。其次是煲山葯粥。煮粥時放入山葯塊或山葯片,再加上幾顆紅棗,孩子和老人最適合吃。因為這兩類人群的牙口都不太好,而且消化系統比較弱,而山葯粥更容易被老人、孩子消化。此外,脾胃虛弱或消化不良的人也適合喝山葯粥。最後,蜜汁山葯。將山葯在水中焯一下,然後澆上熬制好的蜜汁,即可食用了。體虛瘦弱的女性比較適合這道菜,它能滋陰養血,強健體魄。此外,蜜汁山葯還有健腦醒腦的作用,腦力勞動者或感到頭腦疲勞的人,不妨多吃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