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翻譯幾個古今異義詞語 因為 突出 養生 舉手
因為:古義:於是寫作,今義:表原因:
突出:古義:突然出擊,今義:超過一般
養生:古義:供養活著的人,今義:保養身體
舉手:古義:揮手告別,今義:表贊同,或要求發言時的動作
2、古今養生方面的好詩句
葯補不如食補百。 ―――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度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專―《屬聖濟總錄》宋官修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以資血氣。―――《備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3、有哪些(古今異義詞要寫出今義和古義
1.行李今義:出門所帶的包裹、箱子等。古義:出使的人。
2.夫人今義:尊稱一般人的妻子。古義:那人。
3.爪牙今義:比喻壞人的黨羽。古義:獸類的腳爪和牙齒。
4.大夫今義:醫生。古義:官職名。
5.地方今義:指某一區域,空間的一部分,部位。古義:土地方圓。
6.養生今義:保養身體。古義:供養活著的人。
7.山東今義:山東省。古義:崤山以東,即東方諸國。
8.婚姻今義:結婚的事,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系。古義:兒女親家,有婚姻關系的親戚。
9.從事今義:投身到(事業中去)。古義:官名,泛指一般屬官。
10.以為今義:認為。古義:把……當作。
11.非常今義:十分,極。古義:不平凡,意外的變故。
12.逢迎今義:說話和做事故意迎合別人的心意(含貶義),古義:迎接。
13.上路今義:走上路程,動身。古義:高高的道路。
14.學者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古義:求學的人。
15.所以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古義:用來……的,……的憑借;……的原因。
16.從而今義:表示因果關系的連詞。古義:跟從並且。
17.小學今義:學校教育的初級階段。古義:小的方面進行學習。
18.不必今義: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古義:不一定。
19.經營今義:籌劃並管理(企業等),古義:搜集、保存的金玉珠寶等物。
20.顏色今義:顏料或燃料。古義:容貌。
4、古今中外著名的養生專家有誰?
東漢醫學家華佗百創制五禽戲,據傳華佗的徒弟吳普因長年習練此法而達到百歲高齡。
清代的李慶遠,活了257歲,他在講到自己的養生經驗時說:「食不過飽。過飽則腸胃度必傷;眠不得過久,過久則精氣版耗散。餘生二百多年,從未食過量之食,亦不作過久之酣眠。」「飢寒痛癢,父母不能代,衰老病死,妻子不能替。只有自愛自全之道,才是養權生的准則和關鍵。」
5、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認為,「上壽」可達百二十,「古今所同」。
嵇康《養生論》:「世或有謂:神仙可以學得,不死可以力致者;或雲: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此皆兩失其情。」
6、古今養生方面的好詩句
葯補不如食補。 ――百―諺語
少吃多餐,益壽延年 ―――諺語度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嘉業堂叢書》清劉承干問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諺語
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答食宜,不足以存生。―――《聖濟總錄》宋官修
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悅神爽志版,以資血氣。―――《備權急千金要方》 唐代 孫思邈
7、關於中國(世界)文化歷史古今
咱們東方的文化,我列舉中國文化作為代表:
http://.baidu.com/question/167892135.html
我想,知道哪些是我們最值得傳承下來的文化因子,才是最重要的。簡單列舉。
◆Ⅰ科技 ◆
◆Ⅱ思想 ◆
◆Ⅲ文藝 ◆
◆Ⅳ制度 ◆
道是中國文化之根基,是中國文化區別於其它文化的本質所在。上善若水,為而不爭。
儒是讓中國人掌握中國文化的老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在。但是老師要明白為而不有。
佛是從外國請來的一個新鮮產物,中國文化的調味品。要為而不恃,佛家確實做到了。
■ 道家文化包括哪些。
一、【內養生】古代中醫。當然了,現代中醫源於古代中醫。
二、【外養生】風水方術。類似於現代環境學、環境規劃學。涉及建築文化。
三、【中養生】武術。涉及冷兵器戰爭文化。
四、老子李耳的樸素唯物主義和樸素辯證法哲學;
莊子莊周的《南華經》思想以及文學風格。
五、中國古代科技史,可以說就是道家弟子的制器用儀史。
六、道教的教典;道教的觀宇;道教的宗教儀式。
■ 中國如果沒有道家,就像一棵爛了根的大樹。
儒之仁、法之禮、矩之義,皆貴信於道之德;陰陽、兵、名,無不共鳴於論道之學。
《道德經》,先秦時為各大思想家一致推崇,唐朝時被日本、印度所尊異;
16世紀以來已為全世界知曉,至今成為僅次於聖經的人類第二大暢通典籍。
文藝方面:先秦文論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地方戲曲民歌傳統樂器蹴鞠棋技,書法繪畫石窟壁畫刺綉,節日習俗唐裝旗服,茶道。
制度方面:玉璽定權制度,道家皇帝年號制度,三唱三注人事制度,儒家教育制度,科舉考試制度,法家禮法制度。
------------------------------------------------------------------------------------------
西方的文化固然也很重要且獨具特點,就說英國吧:
http://.baidu.com/question/173822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