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智慧在民間

養生智慧在民間

發布時間:2020-07-20 22:40:36

1、無遺身殃,不要讓生命遭殃。也屬於養生智慧。具體避害遠禍的措施,老子提到哪些?

無遺身殃,不要讓生命遭殃。也屬於養生智慧。具體避害遠禍的措施,老子提到

2、醫家養生、佛家養生、道家養生、儒家養生、法家養生、兵家養生、縱橫家養生都為智慧養生,我們如何養生?

宮殿之上,有閑情逸致可平心品茗;
庭院之中,得仙風道雅當靜氣賞蔎;
王道之行,能寵辱不驚則隨緣啜荈;
普世之時,堪詼諧若愚且如意嘗檟。
養生之道,在當下安心,吃茶去罷~

3、「十月蘿卜賽人參」這個老俗語,其中蘊含著哪些養生哲理?

我國民間一直以來就有「十月蘿卜賽人參」的說法,字面意思就是十月蘿卜的功效,賽得過人參,也因此蘿卜有一個美稱,叫「小蘿卜」。那麼,這句老俗語里,蘊含了哪些養生哲理呢?下面給大家介紹。


1.蘿卜的養生功效

農歷十月的時候,氣候往往是乾燥的,而白蘿卜具有潤燥、清熱的功效,此時吃蘿卜是很合適的。這也告訴我們白蘿卜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它不僅潤燥清熱,還能順氣化痰,除此之外還白蘿卜還有大量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增加人體的抵抗力。但是也要注意,白蘿卜性涼,不宜多吃,同時脾虛的人也不適宜吃白蘿卜。

2.養生要適應時節

十月蘿卜賽人參說的就是農歷十月的時候,很適合吃白蘿卜。這句古老的俗語也體現了勞動人民的養生智慧:不同的時節養生方法不同。不同的時節,人體生存的環境外部條件改變,相應的,人體也要隨時根據環境變化而進行調理,這才是最好的養生之道。除了「十月蘿卜賽人參」,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同時節不同的食物養生的例子,比如冬天喝羊肉湯,能夠很好的禦寒補氣;夏天喝綠豆粥能夠很好的潤燥生津、降火等等,這些都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中逐漸形成的適應時節的養生之道,不同的時節有不同的食物對應養生。


從以上來看,「十月蘿卜賽人參」是一句很古老但也蘊含了樸素合理的養生方法的俗語,在我國民間,類似的俗語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其他的俗語。

4、很多民間中醫沒有醫師證,卻醫術高明,你認可他們嗎?

在社會上真的有很多的中醫,他們會治病,也有一些是沒有執照的。像這樣的一種人,我還是支持和認可的。但是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拿到執照,符合法律,這樣的話才更容易讓更多的人接受認可和推廣他們。

說到中醫,我想講一些關於中醫方面的內容。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文化的中醫葯文化深深的植入人們的生活當中。食療文化,葯草茶等等,無不在展現著人們的健康,讓人們擁有著健康養生的知識。生活中的養生智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每個人的做法。但其實這些養生的方法,只要能夠利於人們的健康,我覺得就可以被接受和認可。

對於那些不認可中醫葯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吧。真的沒有權力或沒有找人去講述別人那麼多,但是我認可中醫葯。因為中醫葯的智慧,真的是從系統上改善人體的健康。從來沒有任何一門科學,像中醫葯這樣精確明細的幫助人體恢復健康。中醫葯的智慧從古至今都被人們接受和傳承。所以呀,給我選擇我還是選擇要中醫葯。

如果有一些中醫葯師,他們現在沒有醫師的指證,但是他們有健康方面的知識,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因為我們中醫要有相關的,家庭醫師等等這樣的證書。

證書只是一種代表性,擁有了當然更好。如果沒有證書,那麼,人民的口碑能夠證明這個意思。他是有醫術的,那我就會認可。因為有一些過於硬性的條件,也許沒有人達到。但是,這些人他們確實做到了身體方面的康復,真的對於這些藝術你不得不心服口服的。他們又是在真正的幫助人體恢復健康,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我們就應該支持相信認可推廣。

5、人怎樣做到養生,養生內含有智慧

在生活當中,尤其是現代社會,每一個人都想長壽,因為只有長壽了才能看遍全世界所有的美景,以及嘗遍全世界所有的美食。這是每一個人所期待的,但是我們應該怎樣養生的,養生裡面還有很大的智慧。
一般人認為,長壽首先必須鍛煉、戒煙戒酒,事實如此嗎?今年10月上旬,長壽秘訣被諾貝爾獎得主破解,美國心理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發現,決定壽命長短主因卻無關煙酒、運動,而是「樂觀、生活有目標」。
為總結老年人健康長壽經驗,成立了長沙百歲老人長壽因素調查組。結果表明,89.08%的長沙百歲老人,認為長壽的首要因素是「心態好」。重陽節前後,調查組分析、整理了報告內容,現公布於全社會,以期人人成為「健康長壽長沙人」。
調查
第一次聯手調查
從2015年6月1日-8月31日,統計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8人,隨即發放調查表248份,隨後共收到有效調查表216份。其中,年齡最大者109歲;男性60位,占總體的27.78%;女性156位,占總體的72.22%;農村147人,佔67.59%,城市69人,佔32.41%。
第二次聯手調查
2016年12月31日統計得出,長沙百歲老人共有245人。與上年相比,長沙2016年的245位百歲老人中,男性長壽者增加,女、男比例上升到5∶2;城市百歲老人增加。
第三次聯手調查
2017年6月1日-9月31日,調查組在長沙各區縣(市)范圍內,採取抽樣方式,上門走訪了18位長沙百歲老人。同時發現,瀏陽、寧鄉等地90歲以上老人明顯增多,已經形成「百歲梯隊」。
調查表明,這18位百歲老人,均能生活自理,最長者111歲,最小者101歲,男性佔6位,其中有一對相伴87年的百歲夫妻。他們當中,有的還能放牛養豬、種菜養花、裁縫衣服、搬磚砌牆,在瀏陽市,還有個102歲的老人在幫孫輩開旅館、打理店鋪。
分析
89.08%認為「心態好」最能決定長壽居首位因素
「連續3年的調查表明,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和壽命,受遺傳因素、經濟保障、醫療保障、社會穩定、自然環境等基本因素的影響。」調查組組長、專家表示,除此之外,還特別受一些個人因素的影響。
「從數據分析來看,長壽與個人心理健康、飲食、鍛煉、煙酒、遺傳等相關。」調查組主要成員、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夏蘇英介紹,縱觀3年長沙百歲老人自己總結的長壽經驗中,89.08%認為「心態好」是決定長壽的至關因素,排在首位。
2015年調查的216位百歲老人中,不少住在鄉村,或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經濟條件也不寬裕,他們在山裡,自種自食五穀雜糧、時令果蔬,60.65%對自己的生活狀態很滿意或基本滿意(瀏陽、寧鄉較典型,自然環境良好,壽星較多);16.2%還能做家務,與晚輩相處開心;89.35%不易生氣,足見百歲老人心態良好。
在飲食上,91.21%胃口好或尚好,37.96%以素食為主,56.48%葷素搭配,74.54%只吃七成、八成飽,這正好能減輕胃腸功能負擔。
在鍛煉上,只有31.48%常鍛煉,且56.02%以散步為主,沒有一位是從事劇烈運動的,大多數認為勞動不可太過,運動宜適可而止。在問及鍛煉對長壽的作用時,只有32.4%認為有一定作用,沒有一位認為是起決定性作用的。97.96%的百歲老人不吸煙;24.07%飲酒,一般每日3~5兩白酒或自製米酒,不喝醉是他們的共同特點。百歲老人的父母壽齡,大多數未達長壽之列。表明遺傳在長壽因素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決定性因素。
特徵
百歲老人體重消瘦,沒有一個是肥胖的,「百歲老人大多與兒孫們居住在一起,"凡事想得開"幾乎是每一個百歲老人的首要特徵。」專家總結。
其次,愛勞動、生病少,切合中醫的「動則養身」。「百歲老人中患病的較少,更少有嚴重疾病的,患過的疾病以白內障、青光眼、慢性胃炎、膽結石等為多,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中風等,在百歲老人中發病率並不高。」長期致力於研究老年醫學的夏蘇英教授認為,這與他們平時的生活態度、良好習慣分不開。
「第三,千金難買老來瘦,百歲老人體重輕,沒有一個是肥胖的。」夏蘇英介紹,老人們飲食清淡,沒有特別嗜好,粗茶淡飯,這就顧護了腸胃,不受勞損。
第四,百歲老人睡眠時間長、質量好,平均10.22±2.83小時,午休1~2小時,睡得好,能減少身體內耗。
「民間常說"這個人長得有福相,命長",看面相就真能斷定人長壽嗎?」對此,夏蘇英根據20年來的臨床研究,客觀分析道:
1.手掌生命線:600名長壽老人(A組)與老年人(B組)進行檢測,A組線溝深而明顯,不紊亂,向外包繞大魚際甚至更長;B組線溝淺而短,走向紊亂,斷裂。
2.耳長:兩性耳長都明顯隨增齡而增長,因而長壽老人的耳朵相對要長。
3.毛發與眉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有7人頭發是黑的,只有2人全禿;5人的眉毛全脫,說明百歲老人的腎氣還比較旺盛。
4.視力與聽力: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只有5人全盲,12.96%全聾,可見並非到了百歲,聽力視力就會全損失。
5.皮膚和牙齒:2015年調查的216名百歲老人中,仍有14.81%皮膚不鬆弛,有5.1%居然是滿牙,證明部分百歲老人衰老現象並不很嚴重。
在連續3年的調查中,記者作為調查組成員之一,耳聞目睹長沙老人「科學養生,銀色風流」之風采,感受頗深,歸納為:
1.為中養生。當下的長沙長壽老人,特別是女壽星,不再是舊時的「三寸金蓮、足不出戶」,有的退休後,能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居民做善事、助人為樂,在長沙不少社區,行走著「貼心娭毑」、「志願者爹爹」。從奉獻心理講,適度受外界良性刺激引發興奮,有益老年人心態健康。
2.樂中養生。彈琴繪畫,唱歌跳舞,吟詩誦曲,養花遛狗,甚至三五幾個結伴出國旅遊,樂而忘憂,樂而抗老,長沙老人常樂長壽。
3.學中養生。學猶葯也,善學能洗滌頭腦、活躍思維,防老化需用進廢退。長沙不少健康百歲老人,能玩QQ、寫微博,上網購物發郵件,買把小菜嫌找零錢麻煩,用「微信支付」。有的社區老人,就常用微信視頻與在加拿大當議員的孫子聊天。
4.動中養生。「每天出點汗,疾病不來犯」,這是長沙長壽老人掛在嘴邊的話。他們有的常在菜園轉,有的堅持練八段錦,一輩子愛勞動,木匠竹匠油漆匠樣樣行,前不久,還坐著「摩的」去文家市趕「牛馬會」。愛走愛動,使王爹爹體格健康。
5.和中養生。壽有道,子孝孫賢,長沙許多百歲老人的家庭是四世、五世同堂,甚至六世同堂,一大家子上百號人,都能和睦相處,和在天地萬物運化中,人人身心相和,身心愉悅便延年益壽。
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綜合3年來的調查結果表明:長壽是社會、環境、遺傳及個人因素的綜合結果;個人因素中,心態良好、飲食均衡、鍛煉適度、睡眠質量好是健康長壽的基礎;適當飲酒、進食補品,及時就醫在長壽過程中有調節作用;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後及時就醫是長壽的保證;人際關系良好,講孝順、做善事使長壽更有質量。」這是調查組本次綜合評估的結論。有一點可以肯定,想尋找出一條通往百歲的捷徑,是沒有的。
長壽是一種生命狀態。長壽是生命過程中,各種因素作用的總和,是損傷因子與抗損傷因子長期抗衡的結果。長壽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積累。若常能保持愉悅心情,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人體各機能就可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長壽更是一種人生智慧。人生有了目標,只要努力,想活百歲不是夢。打開你長壽的金鑰匙,或許就在長沙百歲老人身上。
我們看了文章以後知道了應該怎樣養生,一定要把養生放在第一位,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良好的身體怎麼能夠奮斗。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去做,我們的身體肯定會健康。

與養生智慧在民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