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宮格和鴛鴦鍋,哪種重慶火鍋更地道?你怎麼看?
其實都一樣的,只是形式不同而已。火鍋主要吃的是心情,心情不好的時候吃一份火鍋,馬上就神清氣爽,什麼煩惱也沒了,心情好的時候吃一份火鍋,那心情就更好了,許久不見的朋友,感覺有些生疏 吃一頓火鍋頓時就開朗了。所以,選哪種火鍋又有什麼區別呢,選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地道的。
2、成都九宮格火鍋哪兒有?
九宮格火鍋
地址:凈居寺路20號科源大樓附樓2樓
註:貌似這家店已經關閉了。
重慶老灶火鍋
地址:金牛區西安北路二巷35號(重慶老火鍋王對面)
重慶老灶火鍋:生意很火爆,嘗試之後覺得味道確實可以,其他火鍋一般就是煮越久味道就越不好吃,但是這個火鍋煮得越久,味道越好。鍋裡面的九宮格也比較方便。
微點評:好久都沒有吃到這么辣得歡的火鍋了,也很久沒有吃到這種九格的火鍋,辣的哈皮~下午4點過開始上客,5點過後鐵定排隊,咱從5點過排到7點過><。必點牛肉,還有蛋炒飯。
成都本地的火鍋當屬蜀九香火鍋,店面較多,九宮格的店面也不少。
3、重慶九宮格火鍋作文
說起老火鍋,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木炭紫銅鍋,不過在重慶,老火鍋有著另一種含義——九宮格火鍋。
顧名思義,九宮格,就是把火鍋隔為九格。陰陽鍋分開的是鍋底,而九宮格分開的則是火候,每個格子的火候、溫度都不一樣,因而適合涮不同的食物。所以,吃九宮格火鍋講究更多:中間格火力旺,不適合久煮,適合放一些鴨腸、毛肚之類即燙即熟的菜品;旁邊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勻,適合放鮮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角上火力最小,比較適合燉煮時間長的菜品,例如黃辣丁、骨頭、鴨血、魷魚等菜品……
說起來,九宮格應該是最早的重慶火鍋。據傳,祖先之所以將火鍋分為九格,最早的緣故是為了好算賬。當時在兩江會流的朝天門,小販們把一個鍋分成了九格以便不同的食客食用,顧客想吃多少就多少,想吃哪格就哪格,完畢按照格子數算錢,便宜實惠。後來,隨著時代變遷,九宮格火鍋逐漸被今天的大鍋所取代。
今天,這個老火鍋又被重新挖掘出來,並迅速在全國風靡開來。
在濟南佛山街,一家名叫橋頭老灶的九宮格特色火鍋店開張不過幾個月,半條街的生意都被它帶動起來,每天消費者絡繹不絕。
火鍋雖「老」,但開火鍋店的人卻很年輕。店長周偉今年只有25歲,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我這是大學生創業。」周偉介紹,之所以選擇開這家火鍋店,完全是「吃」出來的。兩年前,他在成都第一次吃到九宮格火鍋,就被迷住了。「自己想吃就開個店吧。」大學畢業回到濟南後,想吃九宮格卻無處吃,於是和家人一商量就開了這家火鍋店,「這么好的東西,大家都吃著方便。」
4、九宮格火鍋,九格味道一樣嗎?鍋底是不是並沒有分開?
九宮格火鍋是一個鍋底,之所以分成九宮格,是為了一格放一種食材,中間放易熟的肉,邊上放菜。大部分是差不多,只是味道重或淡的區別,有的店是比較有特色的,一個格子一種口味。
5、四方九格重慶火鍋怎麼樣,好不好的默認點
還可以吧 吃過的
6、渝九格老火鍋凱旋路店?
磁器口周邊倒是沒看見,觀音橋倒是有。。
九宮格火鍋是最早的重慶火鍋,據傳,兩江會流的朝天門當時是牲口屠宰集中地,大量的牲口在此地被宰殺。屠戶們把牲口無用的內臟棄入江中,這一帶的下層人民把內臟撈起,洗凈,在放入鍋中煮沸,同時鍋中加入花椒、辣椒、鹽等調料,食之味道很好,還能填飽肚子,就這樣得以在底層人民流傳開來。後來經過一些小販的改進,把一個鍋子分成了九塊以便不同的食客食用,顧客想吃多少就多少,想吃哪格就哪格,完畢按照格子數算錢,便宜實惠,健康衛生。這就是最早九宮格火鍋的來源。這是重慶火鍋較早的記錄,是一代老重慶火鍋人最難忘的記憶。只是現在發展變化太快,九宮格火鍋早已從主流市場中退卻……現在成渝兩地任有幾家這樣的老火鍋店,鍋一上來就是傳統火鍋的牛油味道,讓人好不難忘。你可知道這九宮格火鍋吃法有什麼講究么,看看吧。
吃九宮格火鍋的講究地方:中間格火力旺,不適合久煮,適合放一些鴨腸、毛肚之類即燙即熟的菜品;旁邊格火力稍弱,但是均勻,適合放鮮肉、牛蛙等需要煮熟才能吃的菜品;格子的腳上火力最小,比較適合燉煮時間長的菜品,例如黃辣丁、骨頭、鴨血、魷魚等菜品;
7、火鍋弄成九宮格有什麼特點好吃嗎?
九宮格火鍋最大的特點就是,食材的不同,因為區域的限制,兩者不會串味。
而且夾起來也比較方便,食材的原汁原味味道很好吃。
8、膠喜運是什麼好吃嗎
「養生」大潮來勢兇猛,被生活反復蹂躪的年輕人早早接過船槳,齊力往「養生朋克」的岸上前進。
其中,花膠雞火鍋因其健康的「食尚」特徵以及和川渝火鍋的巨大口感差異成為火鍋擁躉們追逐的對象。
花膠雞最早是在上海流行起來的,經過兩年的市場培植,從發展期到成熟期,在沿海和一線城市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涌現。它既能搭配海參鮑魚登上大雅之堂,也能和肥牛蔬菜交融,涮出一鍋江湖味。
這個敢於跟麻辣火鍋和潮牛火鍋正面剛的火鍋新物種,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1
「網黃」花膠雞
A
什麼是花膠
花膠又名魚肚、魚膠、魚膘,以富含膠質而著名,廣州人叫它為「魚卜」,是魚在水中調節升降沉浮的器官,而不是魚的胃或者魚的肚。「鮑森翅肚」中的「肚」所指的就是花膠。
都說港星有凍齡秘籍,其實十之八九都是吃出來的,花膠就是香港女明星最愛的保養品之一。
??花膠(魚膠)
B
「前世今生」
花膠雞的前身是流行於廣東地區的一道湯菜——花膠燉雞湯,在央視《舌尖上的中國III》上,花膠燉雞湯被特別介紹了,這例湯「湯色清亮,特別適合在冬藏和春生時引用」。
2018年入秋以後,花膠雞以湯鍋的形式悄然在國內主要城市開始流行起來,尤其在一些時尚品質女性群體中受到歡迎。花膠雞火鍋,在我理解就是廣東煲湯和港式打邊爐的一次神之結合。
??花膠雞
C
花膠雞吃法
花膠雞火鍋在對湯底要求嚴格的同時,在吃法上也是頗有講究。
第一步,先喝一口熬足時辰的金湯,一碗不夠再來一碗;
第二步,大口吃花膠和雞肉,如果覺得過於清淡,可以搭配九宮格蘸料;
第三步,金湯涮菜,海鮮是港式火鍋的標配,菌菇、時蔬也可治癒你的選擇困難症。
2
花膠雞的品類優勢
為什麼花膠雞突然成為風口,成為養生火鍋的又一接力棒?
A
兼具養生&火鍋屬性
《中國餐飲報告2018》指出,人們對甜鮮的青睞正在趕超傳統的麻辣。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群體開始從「吃調料」轉向「吃原料」,從「吃味道」轉向「吃健康」。
比起北京火鍋的涮,四川火鍋的燙,花膠雞可謂是既帶有養生滋補屬性,又帶有火鍋的特點。
就湯底來說, 花膠雞里的金湯,8種養生食材,8小時慢制,每一勺都膠質爆棚。喝湯吃肉後加上牛肉、海鮮、菌菇做涮菜,最後主食再來一份「金湯撈飯」,可謂是火鍋的完美配置。
??膠喜運金湯花膠雞
B
小眾吸睛,單品走俏
如果要定義花膠雞的消費場景,品質女性的閨蜜社交應該是最合適的。品牌可以打造為「受女性歡迎的品牌」,但這絕不等於要變成一個女性化的品牌。
如果刻意呈現女性化面貌的餐飲品牌,受眾往往有些狹隘,發展空間也會變窄。
類似鮮美爽口的「酸湯魚火鍋」,花膠雞火鍋也也會讓徘徊在麻辣之中的消費者眼前一亮,且因單品口感獨到,讓客戶粘性更強。
C
標准化、可復制
以潮牛火鍋為對比,牛肉現切、手打牛肉丸製作,光人工成本就是一項較大的支出,且廚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產品品質。
而花膠雞主要在於湯底的製作,只需掌握好熬湯的時間、食材的配比即可,操作模式較為簡單,容易標准化。
有業內專業人士稱,花膠雞上升過程可能會更快,因為壁壘比潮牛更低,更容易復制。
??花膠雞最早流行於上海
??廣州擁有小規模的花膠雞門店
??花膠雞在成都的擴散勢頭較弱
3
角逐的時期到了
如果說2018年花膠雞開啟報名賽,那麼2019年就要開始進入洗牌期。現觀各地花膠雞市場,可以挑大樑的品牌屈指可數,在未來發展中,將會遇到哪些壁壘?
A
消費習慣
花膠雞「先喝湯」的吃法,讓很多吃麻辣鍋,習慣直接涮菜的消費者不習慣;就口味來說,習慣重口味火鍋的客群,花膠雞註定只能成為她們餐飲消費補充項。
為了先請顧客喝湯,可以安排讓服務員為顧客盛湯,並在服務過程中傳播金湯鍋底的熬制過程。同時,玩出顧客喜歡的品質、時尚概念,應該可以帶來不錯的前期流量。
??膠喜運金湯花膠雞
B
食材成本
花膠雞對於湯底的要求實在是高水準,且用料扎實,花膠成本從百元到幾十萬一斤的都有,要做出品質好味道,價格一定不低。
這就帶來一個尷尬的問題,定價高,將會限制人群基數和消費頻次;定價低,別人懷疑你不是真材實料。如何把控食材成本,延長生命周期,這需要做好充分的預算和數據支撐。
C
產品特色
花膠雞是從某香港品牌火起來的,但它並沒有把握住先入為主的時機,擴張速度沒有跟上,內地一線城市的市場分別被上海和北京的「打邊爐」品牌搶先佔去了。
根據成功品牌的經營來看,除了深耕產品優勢,還可以圍繞香港小吃或特色菜品,提高熟食特色,打造地道港式風情。
??膠喜運金湯花膠雞—炸魚皮
4
產品是一個品牌的核心,圍繞產品建立與它相匹配的綜合體驗,才能滿足市場需求。2019年,火鍋作為強勢大品類註定是一片紅海,紅海下的細分品類還有著巨大的探索空間。
花膠雞作為一個細分、小眾的品類,雖說異軍突起,但卻未有挑大樑的品牌出現,所以,各商家務必深耕細作,將其打造成品類中最具辨識度的品牌,才有可能從眾多火鍋店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9、九宮格火鍋,九格味道一樣嗎,鍋底是不是並沒有分開
九宮格火鍋是一個鍋底,之所以分成九宮格,是為了一格放一種食材,中間放易熟的肉,邊上放菜。大部分是差不多,只是味道重或淡的區別,有的店是比較有特色的,一個格子一種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