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名老中醫的養生之道

名老中醫的養生之道

發布時間:2020-07-20 18:29:21

1、養生之道。。

2、養生之道?

3、求視頻:前幾天看了cctv有關養生節目,說了4個老中醫的養生之道,有薏仁粥等等,請朋友給提供,十分感謝!

你只要登陸中央網www.CCTV.COM就可以了!zd哪裡就會有你想要的視頻版!找找看權,會有你想要的視頻的!

4、泉州電視台一套里的養生之道主持 的那個是老中醫嗎?

你說的百是林禾禧嘛?以前是在中醫院消化科,他比較擅長飲食調理和胃腸道疾病。現在他自己在度東街有開堂辦診。你可以去東街問一下。因為都是口口相傳,沒有正式公開過地址。
如果是要看月經不調,我建議你去第一醫院的婦科,專找傅招治大夫,她是老專家,也是中西醫結合療法的,比較對症。印象中,周一周三她坐診屬

5、有一位老中醫善於養生之道,每天堅持鍛煉,其所表現出來的虎、熊、鹿、猿、鳥各種形態惟妙惟肖,許多一同

C

6、南懷瑾的一日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人體的健康長壽除葯物的調節外,更重要的是養生之道。其實每個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是能夠活到百歲的。但往往飲食不節,起居失調,寒暑相交,情志所傷等原因造成體弱.多病.早衰甚至夭亡。人們要想延年益壽,就重於防病的基礎上下功夫。必須外避嚴寒酷暑,內揚正氣,飲食有節,勞逸有時,心胸開朗才能防止疾病的發生。若人人都能做到如下幾條則會健康長壽乃至百歲。 一.飲食有節:飲食是臟腑.氣血.全身內外的營養源泉。但暴飲.暴食.偏食即可傷五臟,如飲食不節,氣血生化之源會導致氣血虛弱,五臟失養,故疾病由此而生。 二.勞逸結合:勞動和休息是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必要條件。過勞則傷氣損血,過逸則氣滯血淤。所以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而保證氣血充沛,運行無阻,身體自然健康。 三.注意情緒的調節:情緒是調節人的精神面貌,思維活動的主要因素。如情志調節好,則不會發生七情病變。所以一個人要堅定信念,廣闊的心胸和無私的情操,要提高文化修養。 四.環境的變換:環境對心理也有很大的影響。如多種些花草,養魚,養鳥等.都是可調節心情的新鮮劑。 五.注意氣候的變化:冷熱是調節人體各器官陰陽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注意季節之交,以確保陰陽.寒熱的平衡,以防外邪侵襲。

與名老中醫的養生之道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