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有哪些養生食譜
第一,銀杏蒸鴨。製法:銀杏(白果)200克,白鴨1000克。銀杏煮熟,去皮,在豬油鍋內炸一下。用鹽、胡椒粉、酒將鴨內外抹勻,放入盆中,加入生薑、蔥花、胡椒,上籠蒸1小時,取出。用刀從鴨背切下,去凈全身骨頭,鋪入碗內,齊碗口修圓,修下的鴨肉切成和銀杏大小的丁,同銀杏和勻,放入鴨脯上,將原汁淋入,加入清湯。上籠蒸30分鍾,至鴨肉熟爛即成。具有滋陰養胃,利水消腫,斂肺定喘的作用。適用於陰虛火旺,骨蒸勞熱,咳嗽哮喘等病症。
第二,柚子燉雞。製法:柚子1個,公雞1隻。柚子去皮留果肉;公雞宰殺,剖腹去內臟。將柚子放入雞腹,置瓦鍋內,加入各種調料。將盛雞肉的瓦鍋置盛有水的鍋內,隔水燉熟即成。具有健脾、下氣、化痰、止咳的作用。適用於慢性氣管炎,老年人氣喘咳嗽等病症。
健康
第三,參雪馬蹄糕。製法:人參30克,雪梨1個,龍眼肉30克,馬蹄(荸薺)5個,甘蔗汁100毫升,牛奶200毫升,薑汁少許,蜜糖適量。將人參清洗干凈,隔水燉參汁;雪梨洗凈取肉;龍眼肉、馬蹄(去皮)洗凈。把參汁、雪梨肉、龍眼肉、馬蹄放攪拌機內,攪拌成泥狀,隔渣取汁。把全部汁液倒進瓦盅內拌勻,隔水燉,濃縮成糊狀,加蜜糖少許,調勻即可,隨量食用。具有滋陰潤燥、補氣養胃的作用。主治晚期食道癌、胃癌,體虛食少。還適用於其他癌腫手術後,放療、化療期間及治療後,胃陰不足,胃中食少者。
2、秋天的養生食譜,吃什麼好?43
芝麻菠菜:
[配料]
鮮菠菜500克,熟芝麻15克,鹽、香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菠菜去根洗凈,在開水鍋中滾燙一下,撈出浸入涼水中,涼後撈出淋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盤內,分別加入鹽、味精、香油,攪拌均勻,再將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
補肝益腎,開胸潤燥。
青椒拌豆腐:
[配料]
豆腐1塊,青椒3個,香菜10克,香油、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
豆腐用開水燙透,撈出晾涼,切成1厘米見方小丁。青椒用開水焯一下,切碎,香菜切末。將豆腐、青椒、香菜及香油、鹽、味精等攪拌均勻,盛入盤內即可。
[功效]
益氣寬中,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對胃口不開,食慾不振者尤其適合。
百合蓮子湯:
[配料]
干百合100克,干蓮子75克,冰糖75克。
[做法]
百合浸水一夜後,沖洗干凈。蓮子浸泡4小時,沖洗干凈。將百合、蓮子置入清水鍋內,武火煮沸後,加入冰糖,改文火續煮40分鍾即可食用。
[功效]
安神養心,健脾和胃。
百合脯:
[配料]
生百合60克,蜂蜜2湯勺。
[做法]
將百合清水洗凈放入碗內,澆上蜂蜜,放入蒸鍋內蒸30分鍾出鍋,或烘乾或風干即可。分七次睡前服用。
[功效]
清心安神。適於睡眠不寧,驚悸易醒者。
3、秋天有什麼養生食譜呢?
山葯有神仙之食的美譽,還有"食物葯"的功效,山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延年益壽的功效;秋天吃山葯有健脾益胃、滋腎益精、益版肺止咳的功效。搭配枸杞,能更好地發揮滋補效果。 秋季應多食用蘋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楊桃、山楂等酸性水果。秋季氣候乾燥權,燥邪傷人會產生乾咳、咽喉疼痛、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身體的不適,多食用涼潤之品可以有效預防燥邪傷人。
4、秋季有什麼養生食譜?
秋季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此時人體也應順應四時變化的規律,進入保護陰氣的時機,在飲食方面應以防燥養陰、滋陰潤肺為主。 入秋飲食宜甘潤。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葯、梨、葡萄、荸薺、糯米、甘蔗、豆漿、芝麻、蓮藕、菠菜、豬肺、鱉肉、橄欖等,這些食物有潤肺生津、養陰清燥的作用。應少食蔥、姜、辣椒等辛味之品。 秋季飲食宜滋補。秋季引補是中醫養生要旨之一,為冬令進補打好基礎,避免冬季虛不受補的發生,可適當服用沙參、麥冬、百合、杏仁、川貝等中葯材,對於緩解秋燥有良效。 秋季宜少辛增酸。秋天要少吃一些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免傷及肺氣;要多吃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要選擇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檸檬、山楂等酸味食品,以防秋燥。 秋季養生菜譜有很多,現給你易做的,希望對你有用: 1.苦瓜炒肉絲 葯膳配方:豬肉50克,苦瓜300克,調料適量。 製作方法:將豬肉切絲加黃酒、澱粉拌勻,入熱油鍋以旺火滑炒盛起;鍋內留少許底油,投放切成條的苦瓜,加鹽並倒進肉絲翻炒;最後加白糖、味精稍炒即成。 用法:隨意食用。 食用功效:清熱消暑,開胃祛濕,益脾補腎。適用於熱病、赤眼、瘡腫、痢疾。 2.綠豆紅棗粥 葯膳配方:綠豆100克、紅棗15枚、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綠豆、紅棗洗凈入鍋,加水適量,煮至豆爛入紅糖即成。 用法:隨意食用。 食用功效:有清熱解暑,健脾護肝的功效。適用於中暑、貧血、疲勞綜合征、壞血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病症。 3.香蕉綠豆粥 葯膳配方:綠豆60克、香蕉2根 製作方法:先將香蕉除柄蒂再清洗干凈,連香蕉皮切碎,故人家用果汁機中快速攪打,過濾取汁故人杯中備用。將綠豆淘凈後,故人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離火,待涼,取綠豆湯汁,調入香蕉汁中,拌勻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分飲。 食用功效:有清熱除煩,利尿降壓的功效。適用於暑熱症、厭食症、營養不良性水腫等病症。 4.枸杞山葯湯 葯膳配方:淮山葯150克、枸杞25克、芡實50克、豬腰4隻、生薑5片。 製作方法:將豬腰剖開,切去白膜,清水沖洗,除去尿味。淮山葯、構把、芡實洗凈與切好的豬腰一同放人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燙滾後,改慢火煲2小時,湯成即可。 用法:1日2次,早晚分服。 食用功效:補腎止帶。適用於帶下病,及帶下赤白,質稍粘無臭,頭昏目眩,五心煩熱,失眠多夢,舌紅少苔,脈細略數等症狀。
5、秋季有什麼養生食譜
秋季養生重在調養。 應做到: 1、「多事之秋」先調睡眠, 2、秋風秋雨不要秋愁,消除抑鬱情緒。 3、調整飲食防止秋燥,以清補為主。 4、秋季養生總在養肺、肺主秋飲食應增酸少辛。 下面介紹幾則防秋燥保健食譜: 1、芝麻核桃粥 黑芝麻、核桃仁各20克,炒熟,將核桃仁切碎、芝麻研細。取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將稠時,加入芝麻與核桃仁共食。此粥補肝益腎、潤燥通便,對年老體弱、病後體虛、頭暈目眩、腸燥便秘者最為適用。 2、百合四寶粥 取百合、甜杏仁(水泡去外皮)、銀耳(清水泡發)、枸杞子各10克,與粳米適量共煮粥,粥熟後加冰糖適量。此粥補益肺腎、止咳化痰,對患有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腸燥便秘、頭暈目眩等肺腎雙虛者功效較好。 3、黑白雙耳湯 銀耳、黑木耳各10克,冷水泡發後洗凈,放沙鍋內加清水適量及冰糖20克,燉至木耳酥爛,吃木耳喝湯。銀耳、黑木耳滋陰潤肺,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對防治虛勞咳嗽、肺結核、血管硬化、高血壓、大便燥結等有較好功效。 以前對秋季養生食譜我也不知道,曾查了很多的秋季養生食譜的資料及秋季養生食物、養生食療、葯膳等資料,對秋季養生食譜有了一定的了解,還有更詳細的、具體的秋季養生食譜的介紹你可以到上面的網站看看,對你了解秋季養生食譜會有幫助的。
6、秋天吃哪些養生食譜
秋冬季養生食譜 乾果銀耳高粱米粥 材料:高粱米100克,銀耳20克,紅葡萄乾50克, 核桃30克,冰糖適量,清水; 步驟: 1、銀耳泡發,摘根弄成小朵,葡萄乾和核桃洗凈後用溫水泡上; 2、高粱米洗凈後,用清水泡上至少2個小時,然後放入電飯鍋,加水蒸熟待用; 2、將所用材料放入砂鍋,加足量的水,滾開之後轉小火,煮上30分鍾,放入冰糖,溶解彌合之後,即可盛碗食用了。 暖和的高粱米粥,洋溢著秋天的色彩,健脾益胃,生津止燥,加上核桃、銀耳和葡萄乾的滋味,具有潤肺美膚的效果。應季食材最適合調理身體,另有一方,高粱米和紅棗經過炒黃處理,再研成細末,還是治療小兒消化不良的良方,對小兒秋冬季腹瀉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清蒸魚 用料:活草魚一條1000克左右,蔥、姜、蒜、香菜。美極牌鮮醬油。 做法:1、草魚清洗干凈。鍋內放入清水(要沒過魚)加熱,倒入蔥、姜、蒜、花椒、大料、料酒和草魚,水開後煮10至15分鍾。注重使用中火,撈出放入魚盤。 2、蔥絲姜絲撒到魚身上,在一個小碗內倒入生抽、鹽、糖、美極鮮醬油、醋少許,攪拌好,均勻的灑在魚身上。 3、鍋內倒入油,燒至八成熱,用勺子澆在魚身上的蔥絲姜絲上。 4、最後再碼上香菜葉即可。 做法極其簡單,但是味道很好,可與飯店媲美。草魚也可換成鱸魚、鯉魚,但是一定要鮮的。水煮也可變成上鍋蒸,主要看有沒有那麼大的蒸鍋。 蓮藕燉排骨 根據武漢家鄉菜砂鍋蓮藕排骨吊子改編。 材料:豬肋排 1000克 、蓮藕(取中節肥嫩的)1段 、蘑菇、 筍、豆腐、 精鹽、料酒、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 做法: 1、排骨切段冷水沖洗干凈。取一鍋燒水,水開後放入排骨,肉變白後撈出備用。 2、取電高壓鍋鍋,放入少一半水(以沒過排骨適宜),接通電源,水熱後放入一塊濃湯寶,化開後接著放入排骨、料酒、鹽、醬油少許、蔥、姜、蒜、花椒、大料(同普通燉肉一樣)、洗凈蘑菇切片、筍芽、藕切大塊。蓋好蓋保壓50分鍾。 3、等壓力鍋泄壓後,打開蓋,繼續放入胡蘿卜塊、豆腐片,然後繼續加熱至胡蘿卜熟,此時不用蓋蓋。香飄四溢,令人迫不及待。 蓮藕有涼血補血功效,肋排骨含高質量的鈣和膠原蛋白,蘑菇和筍有豐富的維生素,再加上豆腐和胡蘿卜就是一鍋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熱氣騰騰、葷素搭配的美餐,而且長時間的燉煮可使飽和脂肪轉化為不飽和脂肪,愛美女士可放心饕餮。 使用此菜時只需預備好米飯和一盤冷盤即可,又方便又快捷又營養又好吃。
記得採納啊
7、秋天有什麼養生食譜嗎?
秋季應多食用蘋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楊桃、山楂等酸性水果。秋季氣候乾燥,燥邪傷人會產生乾咳、咽喉疼痛、皮膚乾燥、大便干結等身體的不適,多食用涼潤之品可以有效預防燥邪傷人。下面介紹幾種適合秋季食用的湯水———
蓮藕排骨湯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製作:豬排骨切段,飛飛水;將藕洗凈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鍾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功效:補脾益肺。適合於任何體質服
山葯薏米粥
材料:薏苡仁60克,生山葯60克,柿霜30克
製作:將山葯搗碎,柿霜切成小塊,同煮成粥。
功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於陰虛內熱、勞嗽乾咳、泄瀉,食慾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
雪梨銀耳羹
材料:雪梨2個、銀耳50克、冰糖100克。
製作:雪梨切片,銀耳泡軟時去掉硬根。鍋內加水,放入梨、銀耳、冰糖,煮半小時,即可食用。
功用:益氣、滋陰、止咳,預防秋季燥咳。陰血虛體質更宜。
蜂蜜蒸百合
材料:百合120克,蜂蜜30克。
製作:將百合和蜂蜜拌勻,蒸熟。不時含數片,嚼食、咽津。
功效:補肺、潤燥、清熱,適用於肺熱煩悶,或燥熱咳嗽、咽喉干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