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神仙粥的做法 養生堂

神仙粥的做法 養生堂

發布時間:2020-07-20 08:18:52

1、感冒食療方法,吃什麼好的快

一、風熱感冒:
1、紅蘿卜馬蹄粥
做法:紅蘿卜150克,馬蹄(荸薺)250克,大米50克。紅蘿卜切片,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粥成後,以少許糖或鹽調味,即可食用。
功效:可清熱消食,止咳、祛痰、利尿,潤腸通便,適用於風熱感冒。
2、薄菊粥
做法:薄荷、菊花各9克,桑葉、淡竹葉各6克。水煎,沸後5分鍾,去渣取葯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
功效: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葯,加粳米、菊花、桑葉、淡竹葉制粥,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3、粉葛豆鼓粥
做法:准備10克粉葛根、10克淡豆鼓、3根蔥白莖、10克麥冬、50克粳米。首先將粉葛、淡豆鼓和麥冬都放進砂鍋當中,然後再加500毫升清水,然後煮沸5到10分鍾,取汁液,再將汁和洗凈的粳米一起煮粥,在即將煮好之前將蔥白洗凈切好放入即可。
功效:此粥中的材料有助解表祛邪,還可養陰和胃,適合風熱感冒患者食用。
4、桑葉枇杷粥
做法:准備18克桑葉、10克枇杷葉、100克甘蔗、30克生茅根、6剋薄荷、60克粳米。將葯物切碎,然後放在一起加適量的水煎煮,煮好之後取葯汁,接著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每天一劑,連續服用3天。
功效:此方有著清熱生津、肅肺止咳、益胃,適合外受風熱的人食用。
5、發汗豆鼓粥
做法:准備20克豆鼓、6克荊芥、6克防風、3克山梔、60克生石膏、3片生薑、2莖蔥白和100克粳米。把所有的葯材放進砂鍋當中加水煎煮約5到10分鍾,然後取汁液,再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
功效:此粥有著辛涼解熱的功效,一些有風熱症狀重、高熱不退、頭痛無汗、咽干口渴等症的人適合食用。
二、暑熱感冒:
1、香薷粥
做法:香薷5克,粳米50克,綠豆50克,白糖適量。先取香薷加適量水煎沸,去渣留汁備用。後將米與豆加水同煮粥,熟時加入香薷葯汁再煮沸即可。一天內分2~3次溫食。
功效:可防治夏季輕度感冒,能清暑熱。香薷又稱香戎、蜜蜂草,其味辛、性微溫,具有發汗解暑、行水散濕、溫胃調中之功效,適用於夏季感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或兼有腹痛吐瀉、小便不利等。
2、鮮蘆根粥
做法:鮮蘆根30克,粳米50克。先將蘆根切成段,加水適量,煎煮15分鍾,取汁納粳米,以米熟為度,之後加冰糖適量食之。
功效:緩解暑熱感冒症狀。
三、風寒感冒:
1、防風粥
做法:防風(在葯店可以買到)15克,蔥白2根,生薑3片,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快熟時加入防風、蔥白和生薑,可適量加鹽。
功效:該粥可清熱祛風、散寒止痛,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畏寒發熱、骨節酸痛、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病症。
2、神仙粥
做法:生薑6克,糯米100克,加入適量的水煮粥。粥將成時放入洗凈切碎的連須蔥白30克,繼續煮三五分鍾,再加入米醋10毫升,再稍煮,趁熱服用。服後宜蓋被靜卧,微出汗。
功效:很適合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其中,蔥白和生薑都有辛溫解表、驅寒溫陽的功效。
3、荊芥粥
做法:荊芥9克,薄荷3克,淡豆豉9克,加水煮開,沸後5分鍾,去渣取葯汁,加入糯米100克煮粥。每日2次,溫熱服食。
功效:可發汗解表,清熱利咽,退熱除煩,適用於傷風感冒,發熱惡寒,頭痛,咽痛,心煩,失眠等。
4、生薑蘇葉粥
做法:蘇葉10克、生薑3片,將白粥熬好後放入,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功效:生薑是對付發燒、打噴嚏、咳痰等症狀的最好「武器」,有祛痰、祛寒、補氣、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散風寒的效果,在一般葯店就可買到。風寒感冒喝生薑蘇葉粥很有效。
5、紫蘇杏仁粥
做法:蘇葉10克,杏仁(去皮、尖)5克,粳米50克,生薑3片,大棗3枚。先用粳米洗凈煮粥,待臨煮熟時,加入蘇葉、杏仁、生薑、大棗,趁熱喝粥。
功效:紫蘇葉辛、溫,可解表散風寒,又可理氣寬中;生薑、大棗可調和營衛;杏仁下氣止咳;粳米甘、平,健脾胃。合用可起到解表散寒、和胃、理氣止咳的功效。
四、流行性感冒:
1、白蘿卜茶葉粥
做法: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熬粥,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鍾後倒入粥內。
功效:治流行性感冒。白蘿卜能夠清熱化痰,茶葉可以清肺熱,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效。

2、祛濕神仙粥怎麼做

用料
薏苡仁
小米
赤小豆
紅豆
葛根
茯苓
芡實
淮山
祛濕神仙粥的做法
各種配料一小把,喜歡吃的可以放多點,不喜歡的可以少量,但不可以沒有噢!

放入水中泡半小時,然後點燉盅的快燉設置1小時,1小時後即可食用,超級簡單

3、治感冒的神仙粥怎麼做 神仙粥的做法步驟

1.糯米淘凈,薑片切末,蔥白切成3厘米長的段。
2.糯米、生薑末放進鍋中,加水一同煮沸。
3.再放進蔥白段繼續煮,快熟時,調入米醋稍煮即成。

4、茯苓.山葯.沙參

茯苓 味甘平。主治胸脅逆氣,憂恚驚恐,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神農本草經)
用法:1、直接服用茯苓粉,牛奶送服,每日15克左右;2、和大米一起煮粥;3、茯苓有美白功效,可用茯苓粉加蜂蜜調勻做面膜。*茯苓不要與醋同食(醫學博士吳聖賢)
山葯 味甘小溫。主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神農本草經)
用法:1、最佳養生用法:煮粥。神仙粥做法:粳米:干山葯:芡實=50克:30克:30克一起煮粥;2、熬夜人的夜宵:一味薯蕷粥(干淮山葯30克碾碎,加少許水,邊煮邊攪),出自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3、最好不要生吃。
沙參 亦名白參、知母、鈴兒草等,(根)苦、微寒、無毒。(本草綱目)
主要作用清肺熱,用法水煎服,也可泡茶喝。

5、吃什麼食物可以去除體內寒氣???

神仙粥
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神仙粥」歌訣是:「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對入半杯醋,傷風治感冒保安康。」此粥專治由風寒引起的頭痛、渾身酸懶、乏力、發熱等症,特別是患病三天內服用,即可收到「粥到病除」的奇效。 「神仙粥」具體做法和用法是,將糯米50克沖洗凈,加適量水煮成稀粥,再加入蔥白7根(約30克)、生薑7片(約15克)共煮5分鍾,然後加入米醋50毫升攪勻起鍋。趁熱服下後,上床蓋被,使身體微熱出汗。一般連續服用三至五次,感冒就會痊癒。 神仙粥 【來源】《丹台玉案》卷二。 【組成】老薑90克 【用法】用帶皮老薑搗爛,將熱酒適量泡飲,出汗,輕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時之急。 【主治】冒雨受寒,身熱頭疼,腹中作飽,不思飲食。 神仙粥 【來源】《惠直堂經驗方》卷一。 【組成】蔥白7條(連根、葉) 生薑5大片(搗碎) 白糯米30克 【用法】用水900毫升,煎清粥400毫升,入老醋75毫升,乘熱飲之。待汗大出而愈。病人肚內飽脹,不思飲食者,即不用糯米,單以蔥、姜煎服,米醋應後人,不宜久煮。 【功用】發散風寒。 【主治】風寒感冒初起,頭疼,發熱惡寒,渾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以及胃寒嘔惡,不思飲食。 【加減】病人肚內飽脹,不思飲食,去糯米。 敦煌長壽秘方:「神仙粥」 在敦煌石窟出土的卷子中有一個長壽秘方——「神仙粥」。 具體方法:取山葯(去皮)500克,將其煮熟;芡實250克,煮熟去殼搗為末,將以上二味放入粳米500克,慢火煮成粥,空腹食之。

6、小孩吃的神仙粥怎麼煮合適

小孩吃的神仙粥怎麼煮合適
神仙粥的做法 將糯米淘洗干凈,備用 砂鍋中加入適量水 燒開後放入糯米,用勺子攪拌幾下,防止粘鍋 蓋上蓋子用小火煮成粘稠的粥,加蔥白﹑生薑煮5分鍾 把米醋加入粥中 攪拌均勻即可盛到碗內食用。
小孩吃的油鹽粥的做法:
食材
米 100g
植物油 5g
鹽 1g
步驟:

1.把米洗凈後,用少許植物油拌勻,稍放置一會兒。

2.放大半鍋水煮開,再將米放入繼續煮滾。

3.調至中小火,必須是看到米花不停綻放的狀態,不用蓋鍋蓋。

4.這是煮到20分鍾左右的,米已經煮開花了,但還能看出是一粒粒。

5.煮到30分鍾左右的,已經很綿稠了。加少許鹽調味即可。

特別提示
1、 米事先用油腌過再下鍋,粥的口感會更綿滑
2、 水和米沒有很嚴格的比例,想喝稀點就多放水,但要一開始的時候就放足,如果後期確實需要加水,就加開水

與神仙粥的做法 養生堂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