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春季運動養生小常識

春季運動養生小常識

發布時間:2020-07-20 05:42:08

1、春季運動養生應該注意什麼

經歷了冬眠的人們紛紛走進大自然,走進晨煉的隊伍,盡情的吸收春的氣息。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春季也是一個病菌眾生,各種疾病多發的季節,因此,春季鍛煉應特別注意衛生保健。
1、注意晨煉時間春天,晨間氣溫低,濕度大,霧氣重,因室內外溫差懸殊,人體驟然受冷,容易患傷風感冒,使哮喘病、「老慢支」、肺心病等病情加重,故春天鍛煉應在太陽升起後到戶外運動為宜。
2、注意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一般來說,老年人以慢跑、散步、舞劍、做醫療體操為宜;中年人以長跑、爬山、打球為佳;少年兒童則以跑步、跳繩、打羽毛球、做廣播體操為好。
3、注意鍛煉前的准備活動運動前必須先活動活動腰部與四肢的關節,搓搓手、臉、耳等暴露於外的部位,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防止和避免扭傷的發生。
4、注意感官衛生春天霧多、風大,鍛煉時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大,以防霧濕的侵襲,要學會鼻吸口呼,不要嗆風鍛煉,練習場所宜選在曠寬的田野或寧靜的湖畔,以攝取較多的「空氣維生素」——陰離子,起到健腦驅勞,振奮精神的作用
5、注意防寒保暖早春氣候多變,戶外鍛煉時衣著穿戴要適宜,隨時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出汗後受涼,切忌在大汗淋漓後脫下衣服或在風口處休息,劇烈活動後,不應驟停休息,鍛煉後,應用干毛巾擦乾身上的汗水,並及時穿好禦寒衣服。
6、注意運動強度鍛煉的強度一般應在鍛煉後一小時恢復正常為合理,反之,即為超量運動,應及時調整運動量。
7、注意加強健康監護心肝腎等臟器有嚴重疾患者,須經醫生同意後才能進行鍛煉,且只適宜進行時間較短,強度較小的運動。

2、春季養生小知識

春季適當晚睡早起,平日要在庭院里經常大步行走,將頭發散開,使衣物寬松,情緒上保持開朗豁達,減少爭zd斗、發怒等激動情緒,不要斤斤計較,多與人為善,這才符合是春季的養生規律。
中國民俗認為在春季人體健康狀況在這個時期也容易出現一些波動。如果能正確地按照養生規律來安排飲食起居,就會起到明顯的保健效果。
「多活動」被列為春季養生保健之首。中醫認為,春季五行為木,肝與之對應,而肝臟與人的內情緒直接相關。春季氣溫上升,體內陽氣升發,人們的情緒容易激動,尤其是中老年朋友常常呈現出易怒、急躁、血壓升高、頭暈等症狀。此時可通過適當的活動將負面情緒發泄出來,例如大步走、登山、遠足等,都可以使人身心調暢,神清氣爽。同時,自然界春季的特點在於所有的生命都在涌動,打破冬季沉悶的蟄伏,順應著天地升發的陽氣拚命生長。冬天久居室容內所致的氣血積郁,在春暖花開時節可以得到清除,老年朋友若多多進行戶外運動,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快體內廢物排出,促進氣血循環,增強對疾病的抵抗力。

3、春季養生運動 有哪些適合春季的養生運動

快走

在春意初露的日子裡,快步行走健身法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平常缺少鍛煉的人來說,剛開始就練跑步可不太科學,容易對膝關節造成沖擊。快走就不同了,在空氣新鮮的郊外逛逛,既呼吸了新鮮空氣,又達到了運動耗脂的效果。專家建議,一個人每天運動量的最低限度應該是消耗3000大卡的熱量,這正好與步行一萬步所耗熱量相當。

提示:准備好防寒的衣物、舒適的鞋,做一做適度的伸屈運動,漫步5分鍾之後,就可加快步伐了。走路速度較快的人,每分鍾約能行120-130步左右。每天一萬步的量需要1。5小時,可以分次完成,每次至少應快走30分鍾。

騎單車

騎著這種靠體力去踩的腳踏車,穿越周圍像畫卷一樣美妙的風景,心情不禁暢快無比,頓時感覺這不僅是一種健身運動,更是一種心靈放逐的愉悅。人的手和腳上有許多人體相應的穴位,當你緊握車把與用力蹬單車時,實際上已經不知不覺開始了身體的穴位按摩。騎單車不僅能借腿部運動使血液循環加速,同時也強化了微血管組織。

提示:自由騎車法就是不限時間和強度,主要是以緩解由於生活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疲勞;強度騎車法可以規定自己每次、每小時多少公里的騎車速度,可以有效地加強對心肺的刺激,鍛煉人的心血管系統;間歇性騎車法可以快慢交替騎行,例如,先慢騎5分鍾,然後快騎5分鍾,再照此循環反復幾次;有氧性騎車法主要以中速騎行,一般要騎45-60分鍾,對減肥和提高心肺功能都有好處。

瑜伽

瑜伽姿勢運用古老而易於掌握的技巧,除了能改善形體外,還能改善人們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一的運動方式。對於工作壓力大的白領一族,瑜伽還能很好地幫助你放鬆全身肌肉、緩解疲勞!

有氧搏擊

bodycombat源自一系列搏擊格鬥動作,將中國武術、泰拳、西洋拳擊、空手道、跆拳道等結合在一起,在注重鍛煉耐力的同時提高全身的力量和靈活性,進行全面的體能調節,消耗大量卡路里,修整肌肉輪廓,並能自我防衛

杠鈴操

說起杠鈴,人們會聯想到舉重,其實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看上去杠鈴操像是一項力量型的健身項目,而且在杠鈴操中,有5公斤、10公斤、2.5公斤等多個級別的杠鈴片可選擇,實際上這是一項強度低且十分有趣的運動,練習者的整個運動過程在杠鈴和音樂的伴隨中完成。在訓練過程中,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選擇不同重量的杠鈴片。

4、春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孩子春天copy的飲食調養以養肝(生)為主
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利於人體化生氣血津液,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是孩子生長發 的黃金季節。在這美妙的季節里,他們的消化吸收能力將會增強,進食量隨之增加,身體迅速生長發育。營養是孩子生長發育的基礎,父母要抓住百這一關鍵時機,合理給他們增加營養。
五行中,春是木,肝也是木,所以春養肝,可以為孩子選用一些」葯食同源「的養肝食物。度
養肝血:食用大棗,桂圓肉,蘑菇,香茹,木耳,雞蛋,魚蝦,雞肉,牛肉,奶製品和豆製品等,主食上多選用大米,小米,小紅豆等。這些食物味甘性平,只要適量進食問,不失為孩子答強身壯體的天然食物滋補佳品,可提高身體的免疫力。蛋,肉,魚 盡量不要用油炸,米不要淘洗得時間過長,也不宜放在熱水中浸泡。

5、春季運動好處,春季運動要注意什麼

春天出去健身運動和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在春天外出也算是不辜負春光的一種美事了。那麼春季運動小常識有哪些呢?春季運動注意實現有什麼?春季做什麼運動好呢?

春季運動小常識

1、防運動拉傷

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降低,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鍛煉前若不充分做好准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准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2、防受涼感冒

春天的早晚涼十分嚴重,喜歡晨練或是夜跑的小夥伴要注意做好保暖的工作。不要就穿一件單衣出去運動,鍛煉的時候熱的話可以適量脫下一件外套,但是不能一次性減去太多的衣服,否則很容易引起受風著涼,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3、防運動過度

春天是運動的好時節,但是春季人們身體處於養陽階段,所以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適量運動。春天的運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否則出汗太多容易引起陽氣的損耗。春天做一些緩和的運動是做養生的。

春季運動注意事項

1、忌驟然鍛煉,提倡循序漸進

要以恢復身體機能為主要目的,循序漸進、因人制宜;運動前做足充分熱身的准備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的放鬆

2、忌無氧運動,提倡有氧運動

春天宜選擇適合的有氧健身項目,如:到空間寬敞、通風條件好的健身場館進行騎自行車、登山、快步走、打籃球、踢足球等戶外運動項目。

3、忌用嘴唿吸,提倡用鼻子唿吸

我們在鍛煉的時候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唿吸節奏,避免出現用嘴唿吸的情況。春天空氣的污染物和病菌很多,尤其是霧天的時候,如果用嘴唿吸的話會吸入更多的有害物質,這樣很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身體疾病和不適症狀。

4、忌衣著單薄,提倡保暖防寒

春天開始鍛煉時不應立即脫掉外衣,等身體微熱後再逐漸減衣,鍛煉結束時,應擦凈身上的汗液,立即穿上衣服,以防著涼。

5、忌空腹鍛煉,提倡運動前進食、飲水

如麵包、牛奶、雞蛋、水果,吃至半飽後到鍛煉。多飲水保持機體水分。

6、忌早起外出鍛煉,提倡午後進行

春天霧大,清晨空氣並不新鮮,日出前地面空氣污染最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後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方達清新。建議黃昏鍛煉,春天,下午4時左右的空氣含氧氣負離子豐富。

春季做什麼運動好

垂釣

二月驚蟄節,魚兒灘上歇。春季的魚最肥,正是垂釣好時光。垂釣能去除雜念,平心靜氣,舒緩神經,對於高血壓、神經衰弱、消化不良患者均有益處。

早春和仲春時節乍暖還寒,魚兒大多在中午前後暖和的時候才肯露面。所以,春天垂釣應選擇水面較小、水深在1.5米以下的坑塘或水面雖大但有大片的向陽淺灘的地方。如有水草或葦茬則更佳,這樣的釣場,最適合春季下竿。

散步

散步是一種值得推廣的養生保健方法。不管你有多忙,當一天緊張繁忙工作結束之後,到街頭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勞。由於腹部肌肉收縮,唿吸均勻乃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環,增加胃腸消化功能。眾多壽星的長壽秘訣之一,就是每日要有一定時間散步,尤其更重視春季散步,因為春季氣候宜人、萬物生發,更有助於健康。

慢跑

慢跑對於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和增強機體免疫力、延緩衰老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還有助於調節大腦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消除便秘。春天慢跑,還能看到滿眼綠色,對視力的恢復也很有好處。

騎行

騎自行車是一種改善人體肌肉耐力和心肺耐力的有效的健身方式。在騎行過程中,人體主要的肌肉群都要參與工作,包括腿部、手臂和腰腹部的肌肉。騎自行車是典型的有氧運動,以70%-80%最大心率騎行15分鍾或者更長的時間可以幫助你消耗卡路里,並且改善心肺耐力。

此外,騎自行車也可以幫助我們釋放壓力,在一天緊張的工作之後可以選擇騎自行車來給自己的身心放鬆一下。

爬山

爬山是一項極佳的有氧運動,如果以每小時2公里的速度在山坡上攀登30分鍾,消耗的能量大約是500kcal,相當於45分鍾游泳所消耗的能量。爬山雖好,但是也有一些講究。強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傷到身體。因此,爬山之前一定要做准備活動,要讓肌肉、關節活動起來。同樣,爬山結束後,也一定要做一些整理和放鬆活動,比如說下山後繼續在平地上走大約5分鍾。爬山過程中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鍾最為適宜。

總結:春天進行運動鍛煉的時候我們要注意把握好運動的量,不要進行太過激烈的運動。在運動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天氣狀況,霧天最好不要外出鍛煉,天氣晴朗的時候出去鍛煉也要做好保暖准備。春天萬物復甦,出去散步、郊遊、爬山或是垂釣都是很好的健身項目哦。

6、春季養生的小提示

女性春季養生應該注意:
一、起居規律
在春天到來之時,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睏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因為這不利於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蔭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春天氣候多變,時寒時暖,同時人體皮表疏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減弱,所以春天到來之時不要一下子就脫去厚衣服,尤其是體質虛弱者。
二、飲食調養
春季人體新陳代謝開始旺盛,飲食宜選用辛、甘、微溫之品。
春季飲食應避免吃油膩生冷之物,多吃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飲食過量、缺少維生素B是引起春天發困的原因之一。
春天是肝旺之時,多食酸性食物會使肝火更旺,損傷脾胃。應多吃一些味甘性平,且富含蛋白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水果等。
三、養足精神
人的精神活動必須順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季節更替期間,尤其是冬春之交。有些人對春天氣候的變化無法適應,易引發精神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致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陽春三月是萬物始生的季節,此時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四、運動養護
入春以後要適應陽氣升發的特點,加強運動鍛煉,可以到空氣清新的大自然中去跑步、打拳、做操、散步、打球、放風箏,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病能力強、思維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五、保暖防病
春季養生五點小常識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是四季之始,春季飲食打好基礎,對一年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專家提醒,春季飲食注意以下幾點。
一、 「多主少副」
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復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二、 「多菜少果」
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盡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地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多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三、 「多奶少肉」
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發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四、 「多水少油」
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症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五、 「多彩少單」
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7、春季養生常識有哪些

1、春季養肝為首 。按照中醫的「天人相應」理論,春季養肝是綱,用適當的中醫養生方法,抓住春季養肝,維護和加強人本機體陰陽平衡。老中醫說,春季養肝在飲食上,要選甘、辛、溫之品,清淡可口,盡量不要吃不要油膩、生冷、粘硬食物。由於春季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因此應多選用既升發又富營養之品,如黃豆芽、綠豆芽、豆腐、豆豉、大麥、小麥、大棗、瘦肉、魚類、蛋類、花生、黑芝麻、柑桔、蜂蜜之類;由於冬季新鮮蔬菜較少,攝入維生素不足,聚積一冬的內熱要散發出去,所以還要多吃些新鮮蔬菜,如春筍、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薺菜、馬蘭菜、枸杞頭、香椿頭等。這對於因冬季過食膏梁厚味導致內熱偏勝者,還可起到清熱瀉火、涼血明目、消腫利尿、增進食慾等作用。對於體質過敏,易患花粉過敏、蕁麻疹、皮膚病等,應禁食含異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豬頭、雞頭、海腥魚、蝦、蟹之類。
2、保持心情舒朗的養生觀 春季養生小常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穴位「太沖穴」。中醫認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順心的事,就會脾氣大容易發火。膽紅素高是西醫的說法,在中醫裡面,就是木旺肝氣盛。有一個穴位可以緩解,在腳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頭交匯處,有一個穴位叫太沖穴,早晚穴位這個穴位可以平肝氣,舒郁結。不僅春季可以自己經常按摩,日常工作被老闆訓了、生活遇到不平事了,都可以按摩這個太沖穴。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養生觀,其實養生的根本目的也就達到了。
3、起居要有規律。在春天到來之時,人體陽氣漸趨於表,皮膚舒展,末梢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體各器官負荷加大,而中樞神經系統卻發生一種鎮靜、催眠作用,肢體感覺睏倦。這時千萬不可貪圖睡懶覺,它不利地陽氣升發。為了適應這種氣候轉變,在起居上應早睡早起,經常到室外、林陰小道、樹林中去散步,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4、精神要養足。人的精神活動必須應氣候的變化。人體受季節影響最大的時候是過渡之際。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緒易導致肝氣郁滯不暢,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應注意情志養生,保持樂觀開朗的情緒,以使肝氣順達,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春天要力戒動怒,更不要心情抑鬱,要做到心胸寬闊、豁達樂觀;身體要放鬆,要舒坦自然,充滿生機。
5、要注意經常鍛煉。春季綠色植物增多,空氣中的陰離子倍增。在這樣的環境下鍛煉,有助於提高生理機能和健康水平,還有利於調節情緒,因此,宜多做些戶外活動,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放風箏、釣魚、賞花、慢跑、打太極拳等,讓機體吐故納新使筋骨得到舒展,為一年的工作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證明,春季經常參加鍛煉的人,抗菌素病能力強、思想敏捷、不易疲勞、辦事效率高。
6、要注意身體保暖。春天到來天氣轉暖,致病的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腦膜炎、猩紅熱、肺炎等傳染病更容易發生。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中老年人,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病的發生。
7、要多補充水。春季風大,氣候乾燥,水分缺乏,應多喝白開水補充體液,增強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多飲水還可以促進腺體,尤其是消化腺和胰液,膽汁的分泌,以利消化吸收和廢物的排除,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
8、日常保健時刻牢記健康家居 春季養生在我們在健康家居中要注意的是流感、流腦的肆虐,但麻疹、猩紅熱、肺炎也是易發病,故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還有春季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 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至。故當此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松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9、日常牢記健康家居 春季養生在我們在健康家居中要注意的是流感、流腦的肆虐,但麻疹、猩紅熱、肺炎也是易發病,故大家要做好預防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加強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還有春季雖暖和,但別急著減衣服,因早春氣溫乍暖乍寒,如同孩兒臉, 說變就變,常有寒潮來襲。特別是老年人,氣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風寒,易發宿疾。因驟冷會使血管痙攣,血液粘稠,血流速度減慢,臟器缺血,於是感冒、肺炎、氣管炎、哮喘、關節炎、偏頭痛、冠心病等便會接踵而至。故當此時,應防風禦寒,時備夾衣,遇暖易之,棉衣不可頓去。春季衣著款式應寬松舒展,純棉織品吸濕性好,暖和又貼身,是內衣的合適選料。

與春季運動養生小常識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