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道與茶道是什麼關系?
茶道與香道文化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茶道有五千年的歷史,香道更早,有六千年的歷史,兩者均均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後經歷了明、清發展成熟,成為一種休閑養生的精緻生活,屬於雅士文化的范疇。可惜是由於清末、民初時期政局不穩,茶道和香道被人忽視,漸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今天,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重新愛上了這些傳統文化,要想研習真正的香道,茶道,找一家合適的培訓機構頗為重要,知名的培訓機構香翼香道,以復興和傳播中國傳統雅文化為己任,推出香道培訓,茶道、花道培訓,受到業內諸多香友雅士的親睞。
2、香道,真的可以養生嗎
香道可以養生
我覺得
應該說點香或玩香可以養生嗎
當前
香在中國並不多
多見的是
佛教用香
寺廟用
點沉香
我想
只能算是玩
買不到好的
不小心用到假的
那就不是養生了
養生重在
靜
3、什麼是香道?香道有何好處?
1、香道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藝術,通過眼觀、手觸、鼻嗅等品香形式對名貴香料進行全身心的鑒賞和感悟,並在略帶表演性的程序中,堅守令人愉悅和規矩的秩序,使我們在那種久違的儀式感中追慕前賢,感悟今天,享受友情,珍愛生命,與大自然融於美妙無比的清靜之中。香,不僅芳香養鼻、頤養身心,還可祛穢療疾、養神養生。端午節期間,漢族民間更有在端午節掛香袋、戴艾蒿的習俗。
2、香道的好處:
1)葯用
香做為葯用的起源極早。香味有助於人體健康,如耶魯大學精神物理學中心的學者,指出香薰蘋果的氣味可以使焦慮的人降低血壓,並避驚慌;薰衣草則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人提高警覺。辛辛那提大學相關測驗則顯示,空氣中所加入香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這些都使精油等芳香療法變成極為流行的健身法。在宋代,也有將香葯調入飲食而作成香葯果子、香葯糖水,並調龍腦、麝香入「龍凰茶園」中。而製作名貴的墨錠,也常調入龍腦、麝香。
2)祭祀慶典
開始大量豐富使用香的埃及人,最初就是將香運用在繁復的禮拜儀式中,在祭祀的過程中,有時甚至必須燃燒數以噸計的香,乃至死亡時復雜的埋葬和防腐方式也需要用到大量香料和香膏。在古代的巴比爾塔寶塔形的建築頂上,祭司經常點燃成堆的馨香來祭祀天神,他們認為在高塔上焚香,能更接近諸神。在中國,有很多用香來祭祀及舉行典禮用香的記載,例如祭天地、祖先、親耕禮等。北宋仁宗慶歷年間,由於河南開封地區發生旱災,仁宗就在西太乙宮焚香祝禱求雨,儀式中曾焚燒龍腦香十七斤。此外如南宋淳熙三年(公元一一七六年)皇太後聖誕,從十天以前,皇後、皇太子、太子妃以下至各級官員,及宮內人吏都要依序進香賀壽。
3)薰衣
早在西漢就記載著以焚香來薰衣的風俗,衣冠芳馥更是東晉南朝士大夫所盛行的。在唐代時,由於外來的香輸入量大,薰衣的風氣更是盛行。
在《宋史》中記載,宋代有一個叫梅詢的人,在晨起時必定焚香兩爐來薰香衣服,穿上之後再刻意擺動袖子,使滿室濃香,當時人稱之為「梅香」。北宋徽宗時蔡京招待訪客,也曾焚香數十兩,香雲從別室飄出,蒙蒙滿座,來訪的賓客衣冠都沾上芳馥的氣習,數日不散。
4)宴會
古代在宴會及慶典中,香也是不可缺乏的場景。在埃及,上流人士參加宴會時,大都會在頭頂上戴一個蠟制的香膏圓錐體,讓它慢慢融化,使臉和肩上都滴上芳香的糖漿。而古羅馬人,則常在公開的典禮和宴會上,遍灑芬芳的玫瑰。在酒神祭等狂歡節目中,沒有大量的玫瑰,是非常不禮貌的。古羅馬人甚至設了「玫瑰日」這樣的節目。有時在酒宴中,他們會從天花板上灑下布滿香水和花瓣的香雨。
在中國南宋官府的宴會中,香更是不可缺少的。如春宴、鄉會、文武官考試及第後的「同年宴」,以及祝壽等宴會,細節繁瑣,因此官府特別差撥「四司六局」的人員專司。在《夢梁錄》卷十九中說,「六局」之中就有所謂的「香葯局」,掌管「龍涎、沈腦、清和、清福異香、香疊、香爐、香球」及「裝香簇細灰」等事務,專司香的使用。
4、什麼是養生茶道與養生香道
養生茶道
茶最先是一種葯食物,葯食同源,將葯物與茶文化融合在一起,是茶療發展的開始。茶雖無毒,亦需養命以應天,不可隨意多服、久服。還要考慮性味歸經的因素。很多人不了解自己的體質,盲目的喝茶,甚者喝出疾病,現代都市人有抽煙、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從而導致體質的多樣、多變,體質往往難以用燥熱、虛寒簡單劃分。
佛法講地、火、水、風,每個人的身體由此四大合成,道理和中醫的五行同中有異,何為養生茶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根據眾生的體質配製「補元茶飲」,選用天然植物配製,補腎健脾,培元固本。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故凡欲養生防病,保重生命者,以此培補元氣,不可忽也,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如診斷、配製、飲用正確得法,3-5天即可有明顯效果。
養生香道
香做為葯用的起源極早,在經典中,就有以牛頭旃檀作為葯用的記載。根據密宗醫學內病外治法,香乃外治法中吸法門,源於寺廟僧人日常修習禪定時用,藉助本香縷縷的葯香,經口鼻吸入,進入血液而發揮葯理效應,由於經絡有「內屬臟腑,外絡肢節、溝通表裡,貫半上下」的作用,所以外治法不但能治局部病變,而且還可通過特定部位或經穴以治療全身疾病,從而達到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冶愈疾病的目的。
藏傳佛教非常注重以香供養三寶,藏香在配製上也極其考究,藏香是多種名貴中草葯配製而成,極具葯用價值。很多人盲目的認為只要名貴的香就好,而能不能起到治療全身疾病的作用卻不得而知。養生香道應該結合不同人具體情況進行配伍,只有這樣才能起到提高身心健康的作用。
5、香道和茶道有什麼關系嗎?感覺好像呀兩者
中國傳統讀書人有四道,分別是茶、花、香、弈,深得文人雅士的喜歡,香道相對於茶道來講,現在影響力雖沒有那麼大,但也正慢慢地在一些追求健康、藝術的人群中普及開來。香道是以小型的香爐溫熱天然香木,然後聞其香氣。與茶道一樣,在實施過程中,茶葉與沉香所產生的清幽香氣使人感到心曠神怡,身心愉悅,達到陶冶性情的目的,是個人修養的高雅藝術活動。
茶道與香道文化都是源於中國,兩者均起源於唐代,至宋代達到高峰,後經歷了明、清發展成熟,成為一種休閑養生的精緻生活。可以到搜索善松堂在官網上有很多這樣的信息供您參考!可惜是由於清末、民初時期政局不穩,茶道和香道被人忽視,漸漸推出了人們的生活。但是隨著近些年社會經濟的發展,香道又開始在人們的生活當中風行開來,特別是像沉香、檀香這樣的高品質養生香品,更是受到人們的推崇。被許多人用於日常的起居生活當中,而在一些茶樓、會所、咖啡廳等這些文化娛樂場所更是及其多見的。
茶與香都是純天然的東西,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體驗,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試試看哦!
6、茶有茶道,香有香道,還有什麼道
日本人
很自信,茶有茶道、花有花道
而我國呢
不敢稱道
又被台灣改為茶藝、香藝、花藝
有些丟臉
但是
名稱不重要
更笑話的還在後頭
學個——泡茶流程表演 稱茶藝
點個香表演一下——稱香藝
有時都想哭出來
也不管了解不了解茶,或了解不了解香
學個皮毛
兩天就稱藝,稱道
這也就是
為什麼
創辦天晟
茶藝培訓學校
的原因
不了解茶、喜歡茶、珍惜茶
都不可稱「藝」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