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儒家、道家、佛家各自養生主張
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養生不如養心。殺生短命報,吃肉多病報。不造十惡業,自然健康長壽。
如果一個人殺生吃肉,再怎麼鍛煉身體也無濟於事,禍福無門,唯人自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2、筒述儒家、道家、佛家各自的養生主張
道教養生是非常厲害的!道教修煉者,在人間修煉時可以輕輕鬆鬆活到幾百歲。張三豐在人間修煉212年,彭祖800年,孫思邈142歲,吳雲清160歲,飛升仙境,永恆自在,化身無量,度化有緣......道教是修煉仙道的,道教的天仙就是佛教」佛「一樣的境界,是超出三界外的,在印度叫「佛」,在中國人稱為仙,就像一個是英文一個是中文名,還是一個意思。道教徒修到」陽神「可以獲得佛教所說的第六神通」漏盡通「,這個漏盡通屬於聖人證得。道教徒收徒來版說是比較嚴格的,要求比較高。佛教徒來說要求簡單,七八十歲老頭老太太,只要會念佛號,都可以權進來,佛教徒不怎麼注重身體的保養,比如宣化老和尚就死於淋巴癌。
3、佛家,儒家,道家養生的聯系
您好,末學對三家之學是如此理解的,簡而言之就是 道以修身,儒以治世,佛以治心。佛家主張了脫生死,寂照涅盤,證得無上等覺,所修行其實不側重在養生上而是無生。養生只是修行中的附加品,不是佛家的主要目的,佛家重在煉心,心能轉物,即同如來。心的境界高了也能調節身體達到養生的目的。道家可以說是養生的專家,道家修行多是性命雙修,當然其間功夫偏於命功性功或其他的分支派系很多,撿特點的說下,一般都由明師教導,從先命後性的功法煉起,大家都知道的築基 起火 煉精化氣 煉氣還神 煉神還虛 煉虛合道或粉碎虛空的步驟來煉,其中煉氣還神以前的步驟都是命功以後的是性功,命即生生之本,生命。性即與生俱來本心本性是形而上的東西強名曰道。祖國醫學認為人身體上分布有十二經脈調節人體陰陽氣血的平衡十二經絡正常則人體正常無事否則輕則生病重者夭亡,一般的吐納導引,健身運功多是只能調節十二經脈達到衛生的目的是談不上養生的,養者有滋養,增加的意思在裡面,道家命功起修煉的不是輸通十二經脈,其命功的目的是打通能夠調控十二經脈及生命的奇經八脈,奇經八脈在中醫上也提到,但其病理就沒有記載了,所以道家有言,凡夫只能用十二經脈,而仙家則能開通運用奇經八脈。具言開通八脈的高道是不會生病的還能控制生死,其他一些簡單的道家功法比如八段錦,太極拳等多是道之末梢只能調節十二經脈的,沒有道家內丹功法超脫,所以說道家是養生的權威,其養生方法道藏中數不勝數!儒家養生直接談的很少都是融會於生活規律之中,時時保持君子之風,儒雅姿態則心自凈,氣自伏。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有點中國佛教禪宗的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意味!其養生代表應該是孔子教顏回的心齋方法但亦出在莊子的筆錄上面,所以儒家的養生是從行往座立飲食起居上調節的相對佛道兩家不是很方便。佛教進入中國後與道儒都有融通,各家學說有其特點但又互相可以印證,同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缺一不可!
若講其三家養生學說的聯系其清靜是共同特點,佛道的慈悲度世與儒家出世平天下的思想有一點點相同亦有所其別,各有各的特點又互相吸取對方優良特長,強而分別亦不能全一家之言,混沌不分又各有千秋。言多必失,還請海涵!
4、道家養生和佛家養生的異同
道家是回歸自然,是無我
佛家是苦其自我,是為他
5、醫家養生、佛家養生、道家養生、儒家養生、法家養生、兵家養生、縱橫家養生都為智慧養生,我們如何養生?
宮殿之上,有閑情逸致可平心品茗;
庭院之中,得仙風道雅當靜氣賞蔎;
王道之行,能寵辱不驚則隨緣啜荈;
普世之時,堪詼諧若愚且如意嘗檟。
養生之道,在當下安心,吃茶去罷~
6、道、儒、佛家的養生思想主要區別在哪裡
從兩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
一 敬,靜,百凈
從這3個字上看,儒家講的是敬,道家講的是靜,佛家講的是凈.度從修為的層次上,我認為一個比一個層次高.
二 修身,練氣,養心
儒家更重視的知是修身,道家注重的是練道氣,佛門主要是養心.
雖然從初始的層次看儒\釋\道勉強可以講出這兩點分別.但如果說養生到最高層次,他們三家的歸專宿是一樣的,那屬就是養形,養氣,養心合而為一.這是養生的最高境界.
7、佛家與道家養生問題的分歧
道家講究的是精神,不求長生.一切順其自然.
講究養生的是道教.
道教和道家是有區別的.
佛教也是宗教,和道家對不上,只能和道教比.
佛教和道教的養生都不對.養生只能從科學入手,要講究科學方法.靠宗教毫無作用.
若說精神上的養生,當奉道家.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大方無隅,大器免成。
順其自然,人心就會快樂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