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紅樓夢 養生文化

紅樓夢 養生文化

發布時間:2020-07-19 23:52:40

1、什麼是養生文化

一、養生文化概述 祖國傳統養生文化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諸多的因素,集中華民族數千年養生文化於一身,以獨特的理論體系為基礎,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為特點,在世界傳統養生文化中舉世無雙,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二、養生文化特徵 養生一詞,原出《管子》,乃保養生命以達長壽之意。在漫長的人類發展歷史中,健康與長壽一直是人們嚮往和追求的美好願望,因而養生文化不斷豐富和發展,遍布世界。相對於世界其他地區的養生文化而言,中國的養生理論與實踐由於有著古代哲學和中醫基本理論為底蘊,所以顯得尤為博大精深。它匯集了我國歷代勞動人民防病健身的眾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諸子百家的思想精華,堪稱一棵充滿勃勃生機和濃厚東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樹。探索中國養生文化這棵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智慧之樹,不但有利於弘揚傳統文化,而且符合當今世界科學發展趨勢。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終於以自己的聰明睿智創造出了一系列與疾病和衰老抗衡的獨特理論方法,逐漸使養生成了一種極具華夏民族特色的文化現象。 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義就在於探求各種文化現象的內在目的和特徵。就感應的中國養生文化而言,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提醒我們,研究和探求中國養生文化的基本特徵決不能僅僅囿於人體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須結合社會、經濟、政治、哲學,乃至藝術的諸多層面加以綜合考察。 中國養生學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交叉的產物,其理論體系本身具有這種學科所具有的雙重特徵。具體來說,中國養生文化的社會科學性質主要體現在其理論體系與中國古代哲學存在著一種千絲萬縷的關系,中國養生文化的自然科學性質則主要體現在它的傳統醫學發生一種血肉相聯的關系。 作為一種煥發著勃勃生機的文化現象,傳統養生學在數千年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不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理論體系,而且也積累了一整套實用、同時又充滿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睿智的實踐方法。三、中醫養生觀 養生和生活的關系決定了養生觀點的多面性。那麼,什麼是養生?為什麼要養生?如何養生?讓我們從養生文化高峰論壇上各位專家的精彩發言中,領略養生文化的悠久歷史和豐富內涵,以及無限極健康理念深厚的文化淵源。 中醫養生主要有預防觀、整體觀、平衡觀、辯證觀。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預防觀 《黃帝內經》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觀點。喻示人們從生命開始就要注意養生,在健康或亞健康狀態下,預先採取養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於未然。這種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哲學思想是中國文化的精華。 2,天人相應、形神兼具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理論,特別強調人和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的協調,講究體內氣化升降,以及心理與生理的協調一致。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會的人。影響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會和心理的因素,這是自古以來人們已經感覺到的客觀事實。 3,調整陰陽、補偏救弊的平衡觀 在人體正常生理狀態下,保持陰陽相對平衡。如果出現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會使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亂,出現病理狀態。人體養生離不開協調平衡陰陽的宗旨。 4,動靜有常、和諧適度的辯證觀 生命在於運動,因為運動是生命存在的特徵,人體的每一個細胞無時無刻不在運動著,只有保持經常運動,才能增進健康,預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壽。 養生就是「治未病」,是通過養精神、調飲食、練形體、慎房事、適寒溫等各種方法去實現的,是一種綜合性的強身益壽活動。 中醫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防學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治未病」是中醫葯奉獻給人類最先進、最超前的思維。「治未病」的實質是「人人享有健康」。發揮中醫學特色和優勢,以「治未病」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 養生文化和養生學與社會醫學、心理醫學、預防醫學、行為科學,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關系。「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能否健康長壽,不僅在於是否懂得養生之道,而更為重要的是能否把養生之道貫徹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養生要注重五個方面的平衡。分別是人與自然的平衡、人與社會的平衡、人體陰陽的平衡、人體臟腑的平衡、氣血經絡的平衡。而在這其中,對於當今社會,人們尤其要注意人與社會的平衡。健康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是最為重要的。常觀天下之人,凡溫和者壽,質之慈良者壽,量之寬宏者壽,言之間默者壽。蓋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壽」。總結起來,就是溫和、善良、寬宏、幽默。四、陰陽五行與養生 祖國傳統醫學的五行所謂『木火土金水』,是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它所相對應的則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對於人體來說則是『肝心脾肺腎』,我們應採取的相應的措施清、調、補,以維持人體、生態、自然的平衡。 當今社會環境污染嚴重,人食五穀雜糧難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質,而使身體受到侵害,因此首先傷害到的是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主持機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氣(腎氣)充足與否要看脾胃功能有無傷害,人體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運化、輸送到全身,然後調心肝肺之氣血,補充腎之元氣,預防病害侵入。 通過五臟六腑與形體諸竅的聯系,與精神活動的關系,來溝通體內外環境之間的聯系,維持其相對的平衡協調,五行以生克來調節體內臟器而達平衡,就五行而論可說明人與自然的關系,木火土金水與人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六腑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季春夏長夏(中)秋冬;五氣風暑濕燥寒;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方東南中西北;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等等。這些人與自然的現象為我們養生保健提供了明確的方向。 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陰陽,有「孤陰不長,獨陽不生」的道理之說,世界是物質的整體,世界本身是陰陽對立統一的結果。陰和陽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的物質屬性,人與自然都與五行----金木水火土不可分隔,木曰曲直升發、條達通暢而為陽,水曰潤下而為陰,火曰炎上而為陽等等,而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如水潤下為陰而水面為陽水底為陰,這說明陰陽五行對立統一的整體觀念思想,人與自然都與陰陽五行相生相剋而孳生、衰亡。猶如人體的五臟---肝、心、脾、肺、腎,在陰陽平衡的狀態下,相互資生、相互助長身強體壯延年益壽,而任何一個臟器受到影響都會累及其他的臟器,與五臟相表裡的六腑----膽、大腸、胃、小腸、膀胱、三焦,也同樣受累。 在了解五行與自然界的關系後,可分析可能發生的疾病,因而推演出方位、季節、邪氣、臟腑及口味的變化,五官九竅的感應及神經的反射,無處不在提醒著你的身體改變的預兆,由此可做到未卜先知,防患未然,預防保健,強體健身、清除體內毒素、調節體內機能、補充均衡營養,延年益壽。這即是祖國傳統養生文化獨到之處。五、健康與養生 人與其他生物一樣,都離不開生、長、壯、老、死的自然規律,但人為的力量可以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延緩衰老,以至避免夭亡,其關鍵就在於積極的預防和及時的治療,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黃帝內經》中曾提到:「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也就是說沒病的時候要預防疾病的發生,若已經得病則應盡早治療,阻斷疾病的發展,善於養生的人,常先處理沒有發病時的隱患,驅除潛伏於體內外的種種危險因素。 祖國醫學以整體觀念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統一、全身各系統組織的協調統一,以陰陽五行「天人相應」的理論為主導思想,認為人體「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有病防變「的原則,因人、因時、因地制宜,通過,由表及裡、由此及彼的分析判斷,來探索生命的奧秘。 健康就是長壽的基礎,而健康是指體內沒有對身體有害的物質與毒素存在。目前人們把人群分為三類,一類是健康者佔有5%,一類是患者佔有15%,而約80%的人群是亞健康人群,這種亞健康狀態的人群就是沒有發病前時常體內有所隱患,卻無大礙的危險狀態,在這個時期人們需要的是清、調、補,清理脾胃腸道;調節氣血陰陽;補充營養不足;從而達到預防保健的目的。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陰陽平衡的失調會影響臟腑功能紊亂,如果有一個臟器受損,其他的臟器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人體平衡的失調,因此要提早清理體內不利因素,調節平衡、補充營養,正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正氣是指人體正常的功能活動和抗病能力,而邪氣是指各種致病因素,當病邪作用於人體,正氣奮力抗邪,引起邪正相爭,破壞了人體的陰陽平衡或使臟腑功能失常,氣血運行紊亂,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理變化,若正氣強盛,邪氣消退,則疾病趨於好轉、痊癒。若正氣虛弱,邪氣強盛,則疾病日趨嚴重,甚至惡化、衰亡。 由此可見人們在平時的養生保健是何等的重要,往往致病因素已在體內潛伏而未發病的狀態下,很容易忽視,認為自己處在健康狀態,誰知身體猶如大壩「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把潛伏病灶祛除,才不至於身體受損,而人們往往是得到疾病的信息後才開始補救,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若想體質猶如冰塊般堅實,必須平時注重保養、保健,而在遇到流行病災時,就可輕松避過了,那麼在平時應該如何保健養生呢?首先要明白人生活在自然界中,是要靠陰陽五行的作用來調節人與自然的平衡,要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在不同的時節、地域、時間的狀態下要有不同方法進行調補,方能達到「天人相應」。

2、求紅樓夢的飲食文化報告

《紅樓夢》中有關飲食生活的內容散見於各章各回,林林總總,至繁至細,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它是我國飲食文化的一部寶典。《紅樓夢》中寫到的飲料、糖果、茶點、菜餚、羹湯,以及成桌的筵宴菜餚,絕大部分都是精品,代表著當時飲食的最高水準,給人以炊金饌玉之感。更重要的是,它在寫這些飲食生活的時候,總是結合原料產地、烹飪技術、生活習慣、民俗風情、禮儀制度、歷史掌故……從而賦予飲食以文化的形式和內涵,顯示了一種高雅的、詩意化的生活方式。

在《紅樓夢》中,曹雪芹用了將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描述眾多人物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活動。就其規模而言,則有大宴、小宴、盛宴;就其時間而言,則有午宴、晚宴、夜宴;就其內容而言,則有生日宴、壽宴、冥壽宴、省親宴、家宴、接風宴、詩宴、燈謎宴、合歡宴、梅花宴、海棠宴、螃蟹宴;就其節令而言,則有秋宴、端陽宴、元宵宴;就其設宴地方而言,則有芳園宴、太虛幻境宴、大觀園宴、大廳宴、小廳宴、怡紅院夜宴等等,令人聞而生津。
據研究者統計,120回的《紅樓夢》小說,描寫到的食品多達186種。所有這些包括主食、點心、菜餚、調味品、飲料、果品、補品補食、外國食品、洗浴用品九個類別。其中主食原料11種,食品10種,點心17種,菜餚原料31種,食品38種,調味品8種,飲料23種,果品30種,補品補食10種,外國食品7種,洗浴用品4種。這186種食品有的詳寫,有的略寫,有的隨文而出,有的精心安排,名目繁多,精妙絕倫。

 火腿燉肘子

【原文摘錄】——賈璉向桌上揀兩盤餚饌與他放在杌子上自吃。鳳姐又道:「媽媽很嚼不動那個,倒沒的硌了他的牙。」因向平兒道:「早起我說那一碗火腿燉肘子很爛,正好給媽媽吃,你怎麼不拿了去趕著叫他們熱來?」又道:「媽媽,你嘗一嘗你兒子帶來的惠泉酒。」(第十六回)
【考證分析】——火腿燉肘子,清代名菜,今鎮江、揚州一帶仍行此食,美其名曰「金銀蹄」,亦稱「煨火肘」。《北硯食單》上說:「煨火肘:火腿膝灣配鮮膝灣,各三副同煨,燒亦可。」「金銀蹄:醉蹄尖配火腿煨。」這是一隻火工菜,口感要酥爛,適合老年人食,故王熙鳳用以招待趙嬤嬤
【DIY製作方法】——用火腿肘子(南方叫「蹄膀」)與鮮肉肘子合燉,食鹽調味,少加酒糖,燉極爛

 火腿鮮筍湯

【原文摘錄】——晴雯麝月揭開看時,還是只四樣小菜。晴雯笑道:「已經好了,還不給兩樣清淡菜吃。這稀飯鹹菜鬧到多早晚?」一面擺好,一面又看那盒中,卻有一碗火腿鮮筍湯,忙端了放在寶玉跟前。寶玉便就桌上喝了一口,說:「好燙!」(第五十八回
【考證分析】——火腿即火肉,用豬腿腌熏而成。《遵生八箋》中說:「火肉,以圈豬方殺下,只取四隻豬腿,乘熱用鹽,每一斤肉鹽一兩,從皮擦入肉內,令如綿軟,以石壓竹柵上,置缸內,二十日次第,三番五次用稻柴一重一間重疊起,用稻草煙熏一日一夜,掛有煙處。初夏水中浸一日夜,凈洗,仍前掛之。」火腿鮮筍湯在清代中葉,是高檔食品,《調鼎集》上說:「上席……冬筍火腿湯。」明清時食火腿鮮筍湯是江南食俗。火腿與春筍合烹,其滋味特佳,揚州人稱「一啜鮮」,故寶玉急急地端起來就喝,被熱湯燙了嘴

【DIY製作方法】——用好火腿、好湯、鮮筍或玉蘭片(即好筍干)配綠色蔬菜,按常規燒湯

    糟鵝掌鴨信

【原文摘錄】——寶玉因見他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衿褂子,因問:「下雪了么?」地下婆娘們道:「下了半日雪珠兒了。」……這里薛姨媽已擺了幾樣細茶果來留他們吃茶。寶玉因誇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鵝掌鴨信。薛姨媽聽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來與他嘗。寶玉笑到:「這個須得就酒才好。」(第八回)

【考證分析】——糟鵝掌糟制菜餚為江南食俗,由來已久。五代時僧人謙光說:「願鵝生四掌」,言其極嗜此食。雪芹之祖父曹寅亦愛食此類物,其《葯後除食忌謝方南董饋炸雞二品,將有京江之行》有句「百嗜不如雙跖羹」,也是這個意思。看來,此亦為曹家之食。糟鵝掌用的是熟掌,《宋氏養生部》說:「糟:熟鵝、雞同掌、跖、翅、肝、肺,同獸屬。鵝全體剖四軒,糟封之,能留久,宜冬月。」寶玉食糟鵝掌之時,外面已下了半日雪珠兒了,說時此食正當其時。

糟鴨信鴨信,即鴨舌。鴨舌作菜,江南食俗。糟鴨舌為清?乾隆年間揚州名菜。童岳薦《童氏食規》說: 「糟鴨舌,冬筍片穿糟鴨舌。」蘇州亦行此食。清袁棟《書隱叢說》說:「其宴會不常,往往至虎阜(即虎丘)大船內羅列珍饈以為榮。春秋不待言矣,盛在夏之會者,味非山珍海錯不用也。雞有但用皮者,鴨有但用舌者……」今揚州、蘇州一帶鴨舌名菜仍很多,如琵琶鴨舌、燴鴨舌掌、瓢兒鴨舌、糟鴨舌等等。

【DIY製作方法】——將鵝掌及鴨舌煮熟,剔骨,用雞湯加鹽復煮,撈出後用香糟汁或糟油糟食。

    野雞崽子湯

【原文摘錄】——王夫人又請問:「這會子可又覺大安些?」賈母道:「今日可大好了。方才你們送來野雞崽子湯,我嘗了一嘗,倒有味兒,又吃了兩塊肉,心裡很受用。」(第四十三回)

【考證分析】——即野子雞煨的湯,肉嫩味鮮,故賈母嘗了湯,覺得「倒有味兒」。吃了肉,「心裡很受用」。清袁枚《隨園食單》中「野雞五法」大略介紹了這兩種吃法:「野雞披胸肉,清醬郁過,以網油包放鐵奩上燒之,作方片可,作卷子亦可,此一法也。切片加作料炒,一法也。取胸肉作丁,一法也。當家雞整煨,一法也。先用油灼,拆絲,加酒、秋油、醋,同芹菜冷拌,一法也。生片其肉,入火鍋中,登時便吃,亦一法也,其弊在肉嫩則味不入,味入則肉又老。」
【DIY製作方法】——「崽子」即仔雞。切塊,過油,加黃酒、食鹽、蔥姜,用好湯代水燉之,燉極爛出鍋

    鴿子蛋

【原文摘錄】——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來,高聲說道:「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第四十回  
【考證分析】——鴿子蛋,為清宮御食,有清宮老檔可查。鴿子蛋有多種製法,《童氏食規》上載揚州制整煨鴿蛋之法:「煨鴿蛋:法如煨雞腎同。」——「煨雞腎……又,雞腎數十枚,煮微熟去膜,同雞湯、作料煨之,鮮嫩絕倫。」揚州盛行鴿饌,鴿肉、鴿蛋為高檔筵席常用之物
【DIY製作方法】——把鴿蛋煮微熟,去皮,用雞湯加作料煨燉,令入味

     酒釀清蒸鴨子

【原文摘錄】——說著,只見柳家的果遣了人送了一個盒子來。小燕接著揭開,裡面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並一大碗熱騰騰碧熒蒸的綠畦香稻粳米飯。(第六十二回)

【考證分析】——酒釀,即江南人所謂酒娘。《調鼎集?白酒娘》中說:「白糯米一斗,夏日用冷水淘,浸過夜,次日撈起蒸熟,不要傾出,用冷水淋入甑內至微溫為度,傾扁缸攤涼。用白酒葯三粒,搗碎如粉,拌飯鋪平,飯中開一鍋穴,再用碎白葯一粒。糝勻窩穴四周。其缸用包袱蓋好。三日,其窩有酒,即成酒娘。」清蒸,指不加其它配料,不用濃重調味品,以主料略加調味蒸制而成。凡清蒸菜,都特別講究原料之新鮮。鴨饌,為乾隆宮廷御膳常物,種類甚多,如炒雞白鴨子雜燴、燕窩八仙鴨子、清蒸鴨子糊豬肉攢盤、肉絲清蒸肥鴨旋子、酒燉鴨子……等等。《呂氏春秋?孝行覽?本味》:「三群之蟲,水居者腥。」鴨肉略帶腥氣,以酒蒸之,可解腥味,故江南鴨饌調味多用酒
【DIY製作方法】——鴨肉切塊,用酒釀汁(北方叫「糯米酒」)細鹽拌腌片刻,盛湯碗中,上擺小蔥及生薑片適量,入鍋蒸四小時

    燕窩

【原文摘錄】——燕窩成了御膳常饌,多用燕窩配雞、鴨,配得最多的還是鴨子:燕窩秋梨鴨子熱鍋、燕窩蘋果燴鴨子熱鍋、燕窩冬筍燴糟鴨子熱鍋、燕窩鴨子蔥椒面、燕窩鴨子徽州肉鏇子、燕窩松子清蒸鴨子、紅白鴨子燕窩八吉祥、燕窩鴨子燉麵筋、燕窩醋溜熏鴨子、燕窩攢絲鴨子。此外野鴨、小雞、鹿尾配燕窩菜也較多 ;而《紅樓夢》中寫賈府吃燕窩也是連篇累牘、第14回寫秦可卿損虧吃第45回寶釵因黛玉多咳,便取自家的燕窩勸黛玉食冰糖燕窩粥,第87回寶玉因哀悼晴雯,未吃晚飯,一夜未眠,襲人要廚房做燕窩湯給寶玉吃,清人裕瑞就此批評《紅樓夢》「寫食品處處不離燕窩,未免俗氣。」實際也有認為是不切實際的誇張。實際上是不了解實情,此中消息,在當時非皇親國戚、宮中寵幸是不得而知的。難怪一些外省縉紳之家出身的當代紅學老先生也不了解《紅樓夢》美食為何多有燕窩
【考證分析】——燕窩又稱燕菜,有自燕、毛燕、血燕等不同分類,是與魚翅、熊掌齊名的山珍海味之一,歷來被人們奉為美食極品。其主要成分為七人體所必需的各種高級蛋白質、氨基酸、含氮物質、纖維、多種曠物質、微量元素、多種維生素及獨特的表皮生長因子,具有很好的滋補養生作用。燕窩作為珍貴滋補品,對大多數人都很有稗益。燕窩甚為平和,容易消化,男女老幼皆宜。對老人、體質虛弱者、裳美女士特別有效。適用量:每次干品10-15克

【DIY製作方法】——烹調燕窩的方法最好是文火隔水燉。燕窩要持續吃才有功效。因為它性質平和,功效慢慢滲透,不能期望吃一兩次就神奇效果。大約有20%的兒童因吃了燕窩而引過敏症,故兒童應慎食

    油鹽炒枸杞芽兒

【原文摘錄】——柳家的忙道:「……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第六十一回

【考證分析】——枸杞菜,即枸杞的嫩芽莖。茄類,落葉小灌木。莖叢生,有短刺,葉卵狀,披針形,春夏季開淡紫色花,漿果卵圓形,紅色。嫩莖、葉可作蔬菜。《茹草編》中說:「枸杞頭:昨有道士揖余言,厥惟靈卉可永年。紫芝瑤草不足貴,丘中枸杞生芊芊。摘以瑩玉無瑕之手,濯以懸流瀑布之泉,但能細嚼辨深味,何以勾漏求神仙?村人呼為甜菜頭,春夏采嫩頭,湯焯,鹽醢拌食。」《遵生八箋》中說:「枸杞頭:枸杞子嫩葉及苗頭採取如上食法,可用以煮粥更妙。四時惟冬食子。」枸杞芽、枸杞子,乾隆時為宮中後妃所食之物,大觀園姑娘們亦食之

【DIY製作方法】——春天採摘枸杞之嫩葉,用油鹽清炒,有滋腎養陰、清肝明目、退熱解毒之功。

   牛奶茯苓霜

【原文摘錄】——又笑道:「……只有昨兒有粵東的官兒來拜,送了上頭兩小簍子茯苓霜。……這地方千年松柏最多,所以單取了這茯苓的精液和了葯,不知怎麼弄出這怪俊的白霜兒來。說第一用人乳和著,每日早起吃一鍾,最補人的;第二用牛奶子;萬不得,滾白水也好。我們想著,正宜外甥女兒吃。」(第六十回
【考證分析】——用鮮茯苓去皮,磨漿,曬成白粉,因色如白霜,質地細膩,故得名。茯苓,《史記》稱伏靈,又叫松苓、伏菟,屬擔子菌綱,多孔菌科,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根上,以雲南產者為最佳,號雲苓。《本草正》中說:「若以人乳拌曬,乳粉既多,補陰亦妙。」所以柳家的哥嫂把她丈夫值班分的茯苓霜包了一包,送給怯弱有病的外甥女柳五兒吃
  

3、古代有哪些養生文化?

我國歷史悠久,積累了博大精深內容豐富的養生理論與實踐,形成了世界上獨具特色的中華養生文化。我國古代的養生文化經典要首推《黃帝內經》,其他一些古籍中也廣泛涉及不同的養生觀點與理論。1.《黃帝內經》:古老的養生文化經典

《黃帝內經》是我國現存醫學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比較全面地闡述了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系統結構,反映出中醫學的理論原則和學術思想,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黃帝內經》一書,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而且也是一部光輝的養生學、康復學著作。因為它全面地反映並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養生學、康復學成就,對於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有關理論、原則和方法,進行了比較全面而系統的論述,從而奠定了我國養生學、康復學的理論基礎,是學習中醫養生學、康復學的必讀之書。

《黃帝內經》是戰國秦漢以來各醫家的論文匯編,其匯編成書的時間約在西漢。然自成編以後,直至唐代,仍有增損。因此,《內經》這部著作,並不是出自一人的手筆,也不是一個時代、一個地方的醫學成就,而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各醫家的經驗總結匯編。所謂黃帝著《內經》,亦僅是託名而已。

《黃帝內經》中所闡述的養生學思想如下:

第一,正確地回答了「生命的起源是什麼」。《黃帝內經》認為生命與自然界息息相關,如《素問?寶命全形論》里指出:「天地合氣,命之曰人」;《靈樞·本神篇》亦曰:「德流氣薄而生者也」,即認為自然界的陰陽精氣是生命之源,這種認識是符合實際的。

第二,認為「天人相應」,養生學、康復學的根本點在於「順應自然」。《黃帝內經》把人與自然界看成一個整體,自然界的種種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即天有所變,人有所應,因而,強調要適應自然變化,避免外界侵襲。如《靈樞·本神篇》指出:「要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則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順養原則。《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從而開辟了中醫防病養生的先河。

第三,清楚地闡明了生命的發展規律。《黃帝內經》對人體生、長、壯、老、已的生命規律有獨到的觀察和科學的概括,不僅注意到年齡階段的變化,也注意了性別上的生理差異,如《素問·上古天真論》中,男子8歲為一生理階段,女子7歲為一生理階段的遞變規律,《靈樞·天年篇》以10歲為一階段的遞變規律,分別詳細闡述了人的生理變化特點。

第四,對衰老的認識是正確的。《黃帝內經》詳細論述了衰老的變化過程及衰老表現,並指出情志、起居、飲食、縱欲、過勞等諸方面若調節失當,是導致早衰的重要原因,並提出要「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素問·上古天真論》),初步建立了抗老防衰及老年病防治的理論基礎。

依據《黃帝內經》的原文,可以看出其中的養生思想包括以下內容:

(1)養生之道與健康長壽

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很多,諸如先天遺傳、自然環境、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發展、醫療水平、營養狀況、個人職業等等。但能否講究養生之道,也很重要。《內經》中已把「治未病」的預防為主的思想提到戰略高度來認識,並提出能否抗衰老的關鍵是實行正確的養生之道。疾病是健康的大敵。但《內經》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為了培補人體正氣,增強抵抗力,從而不得病或少得病。

(2)養生學、康復學的原則和方法

《黃帝內經》里提出了許多重要的養生學、康復學原則和方法,至今仍有效地指導人們的預防保健和康復實踐。現分述如下:

①協調陰陽

疾病是健康的大敵,而一切疾病發生的根本原因,《黃帝內經》都認為是由於陰陽失調,故主張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因此,要想不得或少得疾病,就必須注意協調陰陽,切實做到「法於陰陽」,補其不足,糾其偏勝,正所謂:「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②保陽氣,益陰精

保養陽氣和補益陰精,這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一條重要原則。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所以,「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養陽。但善養生者,又必須寶其精。因為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

③順應自然

自然界的陰陽消長運動,影響著人體陰陽之氣的盛衰,人體必須適應大自然的陰陽消長變化,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如果不能適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就會引起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說:「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此,順應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養生,是中醫養生康復學的基本原則。此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還提出了四時「養生」、「養長」、「養收」、「養藏」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方法,來抗禦外界的侵襲,預防疾病的發生,保持機體陰陽平衡,達到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

④調攝精神

注重調攝精神,是促進人類健康長壽的重要條件之一。精神意志活動,是五臟精氣活動的體現,但反過來,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又能控制自己的精神和臟腑的活動,正如《靈樞?本臟篇》說:「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御」、「收」、「適」、「和」,都有主動的含義。所以,充分發揮人的意志作用,重視精神的調養,既是養生防病、預防早衰的重要原則,也是內因為主的學術思想在攝生學說中的體現。精神意志調攝的方法,有兩個具體內容,一是養意志,二是調情志。培養意志是為了加強臟腑氣血的活動能力,調和情志則在於排除干擾臟腑氣血活動的精神因素。⑤飲食有節

《黃帝內經》十分重視飲食調理,認為飲食是人體營養的主要來源,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飲食調理得當,不僅可以保持人體的正常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還可以治療某些疾病,飲食不足或調理不當,則可誘發某些疾病。因此,《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食飲有節」的養生方法、維護脾胃化源。其內容包括節飲食、忌偏嗜、適寒溫諸方面。

⑥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生活起居要有一定規律,這里主要包括睡眠、勞作、性生活等幾個方面。古人觀察到,日月江河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天行有常」,人要長壽,就要「法則大地,象似日月」(《素問·上古天真論》),使自己的生活作息保持一定的規律,才能「生氣不竭」。故《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四季卧起早晚之宜,《素問?生氣通天論》有平旦、日中、日西將暮三時勞作歇息之分。現代生物學也認為,人體存在許多生命節律,控制著機體的生理活動。《內經》「起居有常」的養生方法,就是要人們順從這些生命節律,安排起居作息,維持機體生理功能的協調統一,保持生命力長久不衰。

(3)關於發育、衰老與長壽的論述

「生、長、壯、老、已」,是人類生命的自然規律,這說明人的生命是有一定限度的。所謂限度,是指自然壽命可以活到的年齡,傳統醫學稱之為「天年」。《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春秋皆度百歲」的記載。唐,王冰注曰:「度百歲,謂至一百二十歲也。」《靈樞·天年》則重點討論了關於天年的問題,提出「人之壽百歲而死……百歲乃得終。」並對人體自出生以後,從幼年、健壯、衰老直到死亡的各個階段(10~100歲)生理上、體態行動上和性情變化上的情況,作了詳細的論述,認為人生的一般壽命應當有百歲,到百歲以後才是自然趨向衰老的最終階段。《黃帝內經》認為造成早衰的主要原因是起居無節,精神失於調攝,缺少鍛煉,不注意養生防病;指出養生長壽的要旨在於順應天時,形神兼養,保全精氣,這些精闢的論述,包含著十分科學的內容,對於我們今天研究健康長壽問題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4、請問《紅樓夢》里有哪些醫學知識?謝謝!

一、有關葯物方面的知識
整部《紅樓夢》中,涉及的單純葯物就有二十多味:如肉桂、附子、鱉甲、麥冬、玉竹、冰片、房香、紫蘇、桔梗、防風、荊齊、積實、麻黃、石膏、鉤藤、獲薈、千年松根獲菩膽、地黃、當歸、黃花、牛黃、硃砂、黃灑、山羊血、人參、人形帶葉參、上等人參、龜大何首烏、珍珠、古墳珍珠、頭胎紫河車。這些葯物,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性葯物。其中解表葯麻黃、紫蘇、防風、荊並;清熱葯石膏、地黃、牛黃;滲濕葯秧茶;溫里葯肉桂、附子;化痰止咳桔梗,安神葯硃砂、獲答膽(即獲神);平肝息風葯珍珠、鉤藤;開竅葯珍珠、演香;補益葯黃苗、人參(上等人參、人形帶葉參)、頭胎紫河車、當歸、何首烏、麥冬、玉竹、鱉甲;理氣葯積實;活血葯黃酒、山羊血c臨床上運用中葯.大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偶然羅列,亦不是無重點、無組織的見症付葯.而是有目的、有重點、有組織的配伍運用葯物。《紅樓夢》中.通過旁觀者的口來評說方中葯物的配伍使用、葯物的多寡、性味的強弱、療效的好壞、劑量的增減、方劑的化裁早在《神農本經名列》中就指出:「葯有七情,……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畏著,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又雲:「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葯有陰陽配合.子恥兄弟。」《內經》講得更具體,謂葯有酸、辛、苦、咸、甘、淡。辛甘相合,可以發放,酸苦相合,能涌能泄.鹹味涌泄,談味滲泄,各隨五臟之病,而制葯性之品味。紅樓夢作者是深知中葯知識的,對歷代本草、方劑理論都有研究,因此能對醫者制方用葯不能因人而異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批評意見。
二、有關方劑方面的知識
《紅樓夢》中涉及的方劑有二十多個:如氣血雙補的人參養榮九(出自《和劑局方》)、氣血雙補的八珍九(出6正體類要》)、補陰的左歸丸(出自《只岳全書》)、補陽的右歸九(出自《只岳全書》)、滋養安神的天五補心丹(出自《攝生秘剖》)、祛暑解表的香善飲(出自《和劑局方》)、用於療瘡發背的拇花點舌丹(《王洪緒方》)、調和肝脾的黑退遙散(出自《醫略六書一女科指要》)、六味地黃九(出自《醫級》)、活絡丹(現通稱為小活絡丹《聖濟總錄》)、涼性開竅的至寶丹(出自《和劑局方》)、溫性開竅的紫金錠(又名太乙玉樞丹)、十香還魂丹、延年神驗萬全丹、歸肺固金湯、八珍益母九、調經養榮九、催生保命丹、黎洞丸、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上方秘制)、四神散(則由牛黃、珍珠、冰片、硃砂組成)。傳統的葯方,一般只提名,不詳寫葯物組成、服用方法和劑量。
而書中涉及的偏方雜葯則較詳細記述,其一是冷香九,是一個和尚說的一個海上方,他又給了一包葯末子作引子,異香異氣的。薛寶釵的熱毒發作時,會喘嗽,—『吃就好了,倒靈驗些。這個海上方,東西葯料一慨都有限,只難得『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英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干,和在葯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線,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葯,再加十二線蜂蜜,十二線白糖,九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壇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拿出來吃一九、用十二分黃榮煎湯送下其二是在秦可卿生病時、張先生開了益氣養榮撲脾和肝湯,葯用人參二錢,白術二線土炒,雲薈三錢,熟地四錢,歸身二線酒洗,白芍二錢炒,川芍錢半,黃英三錢,香附米二錢制,醋柴胡八分,淮山葯二錢炒,清阿膠二錢蛤粉炒,延胡索錢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紅棗二枚。煎了吃了——劑,頭眩的賂好些,別的仍不見怎麼樣大見效。
此外,書中未有詳細講清葯名的有三處。其一為王夫人對寶玉說的:前兒的丸葯都吃完了,明兒再取十九來,天天臨睡的時候,叫襲人服侍你吃了再睡;其二為寶玉被熱油燙傷後用敗毒消腫葯外敷;其三為寶釵送一九葯來治療捧傷。後兩者是治療性葯物,就其舉例來看,是相當好的葯物,其使用效果很理想,沒有遺留下什麼後遺症。
三、有關西洋醫葯
《紅樓夢》書中還提到西葯,一是寶釵生病時用過西葯,一是晴更生病時用西葯依弗哪外貼太陽穴處來治療頭痛以及用鼻煙來治療感冒風寒鼻塞不通。十八世紀以來,歐洲資本主義逐漸發展,傳教土進入中國,也把西洋醫學和西葯帶人中國,在朝廷和達富貴人中,就有人使用西洋葯物來治療疾病。《紅樓夢》中,雖然只有兩處講到西洋葯物,但我們可以看到西醫和西葯慢慢被百姓所接受。按陳邦賢所著的《中國醫學史》記載的西洋醫學的輸入中,外國人在中國設立的醫院就有37所,幾乎各省都有,大都是教會所設。
四、有關處方用葯知識
紅玉向林姑娘要些葯來吃。十七歲的林紅玉道:「胡說,葯也是混吃的。」病症雖同,用葯靈活.因人而異。又如寶五看處方時,發現上面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葯,後面又有松實、麻黃。寶玉便道:該死,該死,他拿女孩兒們也象我們一樣的治療,如何使得憑他什麼內滯,這權實、麻黃如何禁得。
治病求源,用葯不可偏廢如林黛玉的病症,治療了好久,總不見效,寶釵見葯方上人參肉掛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認為先以乎肝傻胃為要,腫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鏡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在此提出食補。而襖薈霜,為當地千年松柏根的襖苔的精液和了葯,弄出的白霜兒。說第一用人乳和著,每日早起吃一鍾,最補人的.第二用牛奶子,萬不得,滾白水也好。雖然是個貴紉兒,卻是吃多了也最動熱。香雪潤律丹、木犀清露、玫瑰清露等都具有滋補作用。
在家庭備用葯方面:賈府是富足之家,人口多,常備用葯物。彩雲只得又去找,拿了幾包葯材來說,我們不認得這個,請太太自看。除這個再沒有了。王夫人打開看時,也都忘了,不知都是什麼葯,並沒有一枝人參。之後找到一包人參,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連三十換也不能得這樣的了,但年代太陳了。這東西比別的不同,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後,便自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末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爛木,也無葯性的了。因此備用葯物有其方便的一面,也有浪費的一面。
縱觀《紅樓夢》這本書,在許多章節中都有醫學知識,有的是為故事的發展需要而鋪設的,但作者能將醫葯學知識放在這樣小說中來寫,而且寫得合情合理,可見作者對醫學知識也是深有研究的,成竹在胸的,信手拈來,皆成文章,非肩文理醫理兼通者不可做到。

《紅樓夢》這部古典文學巨著,經緯縱橫,包羅萬象,不僅塑造了眾多柵柵如生的藝術形象,而目對飲食、保健等方面也有極為突出的描寫,特別是其獨特的養生之道更是鮮為人知。
以茶養生
《紅樓夢》一書中有多處描寫吃茶養生的情節,每處雖著墨不多,但是各有意趣,耐人尋味。
老君眉 老君眉是《紅樓夢》沖賈目最愛吃的養生茶。此茶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所產的一種銀針茶,因為它是君山所產,外形象眉,故稱。老君眉。。每次賈目吃此茶時,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而且此茶色澤鮮亮,香氣高爽,其味曰醇,既養心又養生,所以成為賈目最喜愛的養生茶。
女兒茶 所謂女兒茶,是川、責兩省之中的草葯,別名岩果紫、黃茶根、女兒紅。《紅樓夢》中第63回寫寶玉吃了麵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勸他悶「普洱茶」。寶玉飲後,頓時食慾大增。悶此茶時,可加入少許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此茶還有通經的功效,少女食之,效果更佳。
六安茶 這種茶是賈寶玉最愛喝的養生茶。此茶產於安徽霍山,據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載:「六安,宜入葯品,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苫,茶之本性實佳
以酒養生
《紅樓夢》中的酒有多種,能使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中的老節、太太、少節、小姐們養生的酒出不乏幾例,如合歡花浸的燒酒。此酒成了林黛玉的療養酒。《紅樓夢》第38回,因膀蟹性寒,籬玉吃後覺得心口微微地痛,要喝口熱熱的燒酒。所渭「燒酒。就是白酒。寶玉忙道:『有燒酒。」便令將那『合歡花浸的燒酒。燙一壺來。合歡花是合歡樹上開的小白花,有安神、解郁等功效。中醫認為,合歡性平、味甘,能舒郁理氣、安神活絡、安五臟、和心志,治郁結胸悶、失眠健忘之症,令人歡樂忘憂,久服輕身明目。所以黛玉用它不僅能范除寒氣,而且對黛玉的多愁善感、夜間失眠出有獨特的功效。
目蘇酒 在大觀園里有除夕獻「屠蘇酒的習俗。除習俗之外,此酒還是寶玉、黛玉、寶釵的養生之酒。每當他們外出遊玩時,總以喝點居蘇酒來「促生」。其實此酒是葯酒,採用赤木桂、防風、蜀椒、桔梗大黃、赤小豆等浸泡而成。昌有祛風寒、請濕熱及預防疾病的作用。
黃酒在《紅樓夢》第63回寶玉生日那天,襲人特地向平兒要了一壇。紹興酒」給寶二芍助興。這紹興酒也稱黃酒,是寶玉特別喜愛的養生酒。因酒性平和、不傷人、有營養,系優質糯米釀造,因而深受大觀園里上下人的歡迎。
蔬菜養生
《紅樓夢》中寫蔬菜很多,除有茄子、豆、扁豆、葫蘆、灰條菜以外,還有南京的特產蘆高、構記芽(俗稱拘記頭)其中特別受這個貴族家庭歡迎的要數戶高和拘記芽了。
蘆蒿 《紅樓夢》第61回中有問:「晴要姐要吃蘆高,用肉炒,用雞炒,麵筋炒?」蘆高其味獨特,鮮香可口,而目還有滋腎、養肝、潤肺、清涼明目之功效,是晴呈的獨特的養生佳品。
飢餓養生
賈府數百人,各有著不同的醫療保健方法和養生之謹。如《紅樓夢》第53回,晴要感昌後幾近痊癒,後因補孔雀裘,復感,病勢漸重,便用了賈府中的風俗秘療:飢餓療法,凈餓曰,又慎服葯調治,便漸漸地好了。象襲人感冒後僅飲米湯,也是遵循此種秘法采調理養生。
散步遊玩
賈母是《紅樓夢》—書中著名的老壽星,而她的養生之謹卻鮮為人知。首先,她很注意散步遊玩。她認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她還喜歡熱鬧,每逢節日,她和兒孫媳婦們在大觀園內走動、玩樂。其次,賈母是個性格豁達的人,她不象王熙鳳那樣,工於心計,責得無厭,更不象林熏玉那樣長期悲戚疑慮,郁悶不已。賈母對飲食調節、寒溫調攝也很注意,她愛吃甜爛之物,吃東西是「少而精」。至於衣著保溫,自有大小丫頭打點。賈目的養生之謹可以用高代名醫程鍾齡的「保生四要」采概括:「一曰節宦;二曰慎風寒;三曰惜精神、四曰戒噎怒。」 :) 古代都崇上自然東西紅樓夢就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5、《紅樓夢》中描寫的養生食品有哪些?

《紅樓夢》中寫蔬菜很多抄,除有茄子、豇豆、扁豆、葫蘆、灰條菜以百外,還有南京的特產蘆蒿、枸杞芽。《紅樓夢》第六十一回提到探春和寶釵「要吃油炒枸杞芽度」,因為油炒枸杞芽問鮮香可口,營養豐富,而且她們還喜歡枸杞芽燒蛋湯,此湯更有爽答口清涼之感,從而成為探春和寶釵兩位小姐的養生食品。

6、紅樓夢中的飲食雜談

要說《紅樓夢》的飲食就不得不提劉姥姥幾進大觀園,劉姥姥因生活所迫,來到賈府求助,賈府上上下下對她還挺不錯,托賴賈府上下恩光,她跟著吃了不少好東西。她吃到了那種連她們鄉屯裡最手巧的姑娘用紙鉸也鉸不出的花朵樣的面點;吃到了掉在地上連個響聲兒也沒聽見便被撿走的「一兩銀子」(鴿子蛋),但給她同時也是給絕大多數讀者留下印象最深的恐怕還是那道要用「十隻雞」來配的茄子吧。 那天劉姥姥托賈母的福一起用飯,鳳姐兒奉賈母之命將那道有名菜--茄鮺撿些去「餵」,劉姥姥吃後聽說是茄子不禁「失笑」(是「失笑」不是「吃驚」),說出了下面的話:「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這里的「失笑」比「吃驚」更有力地反映了茄鮺的味道--一個應該常吃茄子的老年村婦竟然不相信她吃的是茄子。 及至眾人再度保證,她又細嚼細品之後才半信半疑,於是向鳳姐探問做法,想回去弄著吃,鳳姐就告訴了她: 「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剝了,只要凈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釘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成在磁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至此劉姥姥發表了那著名的,被周汝昌老先生認作「不凡」的感嘆:「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不得這個味兒!」 就如周老先生說的「這正是向讀者宣示了中國高等食譜中的真奧妙」。中國高等食譜並不一定都是些什麼龍肝鳳髓、熊掌猩唇等罕見之物,而是更加註重用最平凡的材料做出美味且賞心悅目的菜餚,講究的是做法而不是材料。金庸先生也在其優秀作品《射鵰英雄傳》中就借武學宗師同時也是一位美食家的洪七公的口說明了這一觀點--當黃蓉說要做燒白菜、蒸豆腐給洪七公吃時,他欣喜若狂,並向讀者介紹了中國高等食譜的精華所在。真正的考究飲食要道,本不在那些珍稀之物上見其用心,示其豪侈,只是在最普通的常品中顯示其心思智慧、手段技巧而已。《紅樓夢》中的茄鮺、《射鵰英雄傳》中「二十七孔明月夜」(把豆腐弄成圓球,嵌在金華火腿中蒸熟後只食豆腐,火腿則捨去不食),均是代表之作。有人曾經按《紅樓夢》的指導,仿製了這一道茄鮺,但結果「不太好吃」。其實《紅樓夢》中的飲食並不是為了誇耀作者自己如何如何懂吃,自己的生活如何如何闊氣,而是體現中國飲食的精神、哲理與美學情趣,所以「畫虎不成反類犬」的事才會發生。 《紅樓夢》中還有一處關於飲食的描寫也令人印象深刻且與茄鮺風格迥異,那就是寶玉請芳官吃的那頓便飯。那天是寶玉生日,芳官是南方女子,吃不慣壽面,又無資格上「檯面」去喝酒,於是悶悶不樂,向廚房傳索,送一個食盒來, 「裡面是一碗蝦丸雞皮湯,又是一碗酒釀清蒸鴨子,一碟腌的胭脂鵝脯,還有一碟四個奶油松瓤卷酥,小燕和芳官都笑了。」 這餐飯雖規模小,但十分精緻,特別是那碗蒸得熱騰騰碧瑩瑩的綠畦稻粳米飯,很能引起人的食慾,逼真極了。再從整體來看,那一食盒子--綠米、紅鵝脯、乳白色的鴨子,淡黃色的粳卷酥,真是五光十色,讓人看了就想吃。 《紅樓夢》中的人物對禽鳥類情有獨鍾,就說芳官的「便飯」,三個菜,禽鳥佔了兩樣--蒸鴨子、鵝脯,再看「史太君兩宴大觀園一回」,賈母又是對一味禽鳥類菜--糟鵪鶉十分中意,這些細節告訴我們當時有錢人家十分重視飲食與健康的聯系--禽鳥類一般都「性涼」,「敗火」,與那麼養尊處優的人是十分相配的,所以我們查明清宮廷檔案發現宮中的貴人們肉食也以禽鳥類為主,尤其是鴨子。(大清高宗純皇帝乾隆五十三年七月初七的早膳為:燕窩扁豆燒雞絲,酒燉鴨子,酒燉豬肘子,燕窩肥雞絲,燒羊肉片,托湯鴨子,清蒸鴨子,竹節小饅頭,白糕,奶子,還有幾樣時鮮蔬菜。)大清慈禧皇太後最愛吃的菜就有清燉鴨子,燜蒸鴨子,烤鴨子--大概是他們操心的事太多,容易上火,所以要注意敗火消炎。 《紅樓夢》中記述著飯後人們吃茶漱口的細節--林黛玉初來榮國府,第一次用完飯「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作者下面寫了一段話:「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食粒咽盡,過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林黛玉還覺得不妥,但因為入鄉隨俗,接了茶,「早又見人捧過漱盂來」才又明白過來,「也照樣漱了口」。這個細節再次說明了當時中國的飲食不只是為了生存必要的能量補充,更是一種文化--一種保健,養生的文化--茶水呈鹼性,飯後用茶漱口可潔牙,防治牙齒酸蝕大大有益。要知道當時是沒有專門的牙醫的,也沒有人會裝假牙,所以護齒養生要從小做起,從細節抓起,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紅樓夢》是一部奇書,內涵深刻,無邊無際,我們僅從書中提到的幾個小片段里就可以引出中國飲食的精神、哲理、美學情趣及飲食與養生的聯系,足以說明這一點。但由於知識的局限、社會閱歷的淺薄、時代的差距,我們未能更加深入,在此特別提出。

麻煩採納,謝謝!

7、介紹一下《紅樓夢》中的飲食文化

清朝貴族生活的網路全書《紅樓夢》,多次寫到粥,其中粥的品種,明寫的就有7種之多。其中分為兩類,一類是單味主料粥,如碧粳粥、紅稻米粥、江米粥;一類是加配料的粥,如臘八粥、棗兒熬的粳米粥、鴨子肉粥、燕窩粥。鍾鳴鼎食之家,吃粥不是為了省米,而是為了「食補。」
第十四回,寧國府賈珍的兒媳秦可卿病亡,悲痛欲絕的賈珍決心要為兒媳操辦一場隆重體面的葬禮,然而妻子尤氏這時卻偏偏卧病在床,於是賈珍想到要請精明強乾的王熙鳳過來幫忙料理。曹雪芹沒有忘記對王熙鳳的飲食做出交代,他寫道,王熙鳳在去寧國府之前:「收拾完備,更衣凈手,吃了兩口奶子糖粳米粥」。
為什麼這道粥里一定要用粳米呢?原來粳米的過人之處在於它的「平補」功效。在中醫看來,食物分為寒、涼、平、溫、熱五種性質,不同體質的人適合不同性質的食物,像糯米、小米是溫性的,體質偏熱的人就不適合多吃,而像薏米是涼性的,體質偏寒的人不能多吃,唯獨粳米是平性的,既不熱也不涼,適宜的人群更廣,能養胃。
同書第45回寫黛玉每歲春分、秋分之後,必犯咳嗽;今秋咳得比往常又重。寶釵來探望她,勸她「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銚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
賈府里的老祖宗賈母,是一位很懂得養生的老人。她絕少吃飯,所以每次酒筵上都為她備下各種高檔粥品。
《紅樓夢》第54回,元宵節夜宴,賈母覺得有些餓了,鳳姐忙說:「有預備的鴨子肉粥。」賈母說:「我吃些清淡的吧!」鳳姐忙說:「也有棗兒熬的粳米粥,預備太太們吃齋的。」
舉幾個例子,可見粥的好處,而且是老少咸宜呢!

8、《紅樓夢》中涉及了哪些飲食文化?

曹雪芹在他的巨著《紅樓夢》中對賈府貴族家庭的飲食生活作了細致傳神的獨特描寫,其中點心、飲品和主食類的36種,餚饌有58種,形成了一個完整、獨具一格的紅樓食譜。


1、美味茄鯗 
出自《紅樓夢》第41回,鳳姐奉賈母之命,挾了些茄鯗給劉姥姥吃,劉姥姥吃了說:「別哄我,茄子跑出這味兒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了,只種茄子了。」 這道菜的做法,書中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鳳姐向劉姥姥講解說:「把才摘下來的茄子把皮去了,只要凈肉,切成碎丁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俱切成丁子,用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聽得劉姥姥直念佛。 
2、炸鵪鶉 

《紅樓夢》第46回寫了王熙鳳勸邢夫人不要因大老爺先生(賈赦)要娶鴛鴦的事去找老太太(賈母),臨了說了一句:"才我臨來時,舅母那邊送來了兩籠鶉,我吩咐他們炸了。"這就是"炸鵪鶉"這道紅菜的來歷。由於鵪鶉有食補的價值,所以在紅菜研製中也大顯身手。 

3、鴿子蛋 
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第40回) 

4、糟鵝掌鴨信  
寶玉因見他外面罩著大紅羽緞對衿褂子,因問:「下雪了么?」地下婆娘們道:「下了半日雪珠兒了。」……這里薛姨媽已擺了幾樣細茶果來留他們吃茶。寶玉因誇前日在那府里珍大嫂子的糟鵝掌鴨信。薛姨媽聽了,也忙把自己糟的取了些來與他嘗。寶玉笑到:「這個須得就酒才好。」(第8回) 

5、野雞瓜子 
《紅樓夢》第49回「琉璃世界白雪紅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中寫雪後李紈、寶玉等約新到的邢岫煙、薛寶琴、李紋、李綺等人於次日在蘆雪亭聚會作詩。次日早,寶山因性急,只拿茶泡了一碗飯,就著野雞瓜子忙忙地吃完了。賈母說:「我知道你們今兒又有情,連飯也不願吃了」。這是一道野味菜餚。在清代,以野味入饌成為當時人們飲食之風尚。《清稗類鈔飲食》中談到這道菜的做法:「將野雞肉切做長條,配以醬瓜、生薑、蔥白、蝦干,用香油炒之即成。」

9、紅樓夢里的養生

一、有關葯物方面的知識
整部《紅樓夢》中,涉及的單純葯物就有二十多味:如肉桂、附子、鱉甲、麥冬、玉竹、冰片、房香、紫蘇、桔梗、防風、荊齊、積實、麻黃、石膏、鉤藤、獲薈、千年松根獲菩膽、地黃、當歸、黃花、牛黃、硃砂、黃灑、山羊血、人參、人形帶葉參、上等人參、龜大何首烏、珍珠、古墳珍珠、頭胎紫河車。這些葯物,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性葯物。其中解表葯麻黃、紫蘇、防風、荊並;清熱葯石膏、地黃、牛黃;滲濕葯秧茶;溫里葯肉桂、附子;化痰止咳桔梗,安神葯硃砂、獲答膽(即獲神);平肝息風葯珍珠、鉤藤;開竅葯珍珠、演香;補益葯黃苗、人參(上等人參、人形帶葉參)、頭胎紫河車、當歸、何首烏、麥冬、玉竹、鱉甲;理氣葯積實;活血葯黃酒、山羊血c臨床上運用中葯.大都有一定的配伍,既不是偶然羅列,亦不是無重點、無組織的見症付葯.而是有目的、有重點、有組織的配伍運用葯物。《紅樓夢》中.通過旁觀者的口來評說方中葯物的配伍使用、葯物的多寡、性味的強弱、療效的好壞、劑量的增減、方劑的化裁早在《神農本經名列》中就指出:「葯有七情,……有單行者,有相須者.有相畏著,有相惡者,有相反者,有相殺者。凡此七情,合和視之。當用相須、相使者,勿用相惡、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不爾,勿合用也》」又雲:「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攝。」「葯有陰陽配合.子恥兄弟。」《內經》講得更具體,謂葯有酸、辛、苦、咸、甘、淡。辛甘相合,可以發放,酸苦相合,能涌能泄.鹹味涌泄,談味滲泄,各隨五臟之病,而制葯性之品味。紅樓夢作者是深知中葯知識的,對歷代本草、方劑理論都有研究,因此能對醫者制方用葯不能因人而異提出一些自己的見解和批評意見。
二、有關方劑方面的知識
《紅樓夢》中涉及的方劑有二十多個:如氣血雙補的人參養榮九(出自《和劑局方》)、氣血雙補的八珍九(出6正體類要》)、補陰的左歸丸(出自《只岳全書》)、補陽的右歸九(出自《只岳全書》)、滋養安神的天五補心丹(出自《攝生秘剖》)、祛暑解表的香善飲(出自《和劑局方》)、用於療瘡發背的拇花點舌丹(《王洪緒方》)、調和肝脾的黑退遙散(出自《醫略六書一女科指要》)、六味地黃九(出自《醫級》)、活絡丹(現通稱為小活絡丹《聖濟總錄》)、涼性開竅的至寶丹(出自《和劑局方》)、溫性開竅的紫金錠(又名太乙玉樞丹)、十香還魂丹、延年神驗萬全丹、歸肺固金湯、八珍益母九、調經養榮九、催生保命丹、黎洞丸、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上方秘制)、四神散(則由牛黃、珍珠、冰片、硃砂組成)。傳統的葯方,一般只提名,不詳寫葯物組成、服用方法和劑量。
而書中涉及的偏方雜葯則較詳細記述,其一是冷香九,是一個和尚說的一個海上方,他又給了一包葯末子作引子,異香異氣的。薛寶釵的熱毒發作時,會喘嗽,—『吃就好了,倒靈驗些。這個海上方,東西葯料一慨都有限,只難得『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英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干,和在葯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線,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葯,再加十二線蜂蜜,十二線白糖,九了龍眼大的丸子,盛在舊磁壇內,埋在花根底下。若發了病,拿出來吃一九、用十二分黃榮煎湯送下其二是在秦可卿生病時、張先生開了益氣養榮撲脾和肝湯,葯用人參二錢,白術二線土炒,雲薈三錢,熟地四錢,歸身二線酒洗,白芍二錢炒,川芍錢半,黃英三錢,香附米二錢制,醋柴胡八分,淮山葯二錢炒,清阿膠二錢蛤粉炒,延胡索錢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蓮子七粒去心,紅棗二枚。煎了吃了——劑,頭眩的賂好些,別的仍不見怎麼樣大見效。
此外,書中未有詳細講清葯名的有三處。其一為王夫人對寶玉說的:前兒的丸葯都吃完了,明兒再取十九來,天天臨睡的時候,叫襲人服侍你吃了再睡;其二為寶玉被熱油燙傷後用敗毒消腫葯外敷;其三為寶釵送一九葯來治療捧傷。後兩者是治療性葯物,就其舉例來看,是相當好的葯物,其使用效果很理想,沒有遺留下什麼後遺症。
三、有關西洋醫葯
《紅樓夢》書中還提到西葯,一是寶釵生病時用過西葯,一是晴更生病時用西葯依弗哪外貼太陽穴處來治療頭痛以及用鼻煙來治療感冒風寒鼻塞不通。十八世紀以來,歐洲資本主義逐漸發展,傳教土進入中國,也把西洋醫學和西葯帶人中國,在朝廷和達富貴人中,就有人使用西洋葯物來治療疾病。《紅樓夢》中,雖然只有兩處講到西洋葯物,但我們可以看到西醫和西葯慢慢被百姓所接受。按陳邦賢所著的《中國醫學史》記載的西洋醫學的輸入中,外國人在中國設立的醫院就有37所,幾乎各省都有,大都是教會所設。
四、有關處方用葯知識
紅玉向林姑娘要些葯來吃。十七歲的林紅玉道:「胡說,葯也是混吃的。」病症雖同,用葯靈活.因人而異。又如寶五看處方時,發現上面有紫蘇、桔梗、防風、荊芥等葯,後面又有松實、麻黃。寶玉便道:該死,該死,他拿女孩兒們也象我們一樣的治療,如何使得憑他什麼內滯,這權實、麻黃如何禁得。
治病求源,用葯不可偏廢如林黛玉的病症,治療了好久,總不見效,寶釵見葯方上人參肉掛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認為先以乎肝傻胃為要,腫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氣無病,飲食就可以養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窩一兩.冰糖五錢.用銀鏡子熬出粥來,若吃慣了,比葯還強,最是滋陰補氣的。在此提出食補。而襖薈霜,為當地千年松柏根的襖苔的精液和了葯,弄出的白霜兒。說第一用人乳和著,每日早起吃一鍾,最補人的.第二用牛奶子,萬不得,滾白水也好。雖然是個貴紉兒,卻是吃多了也最動熱。香雪潤律丹、木犀清露、玫瑰清露等都具有滋補作用。
在家庭備用葯方面:賈府是富足之家,人口多,常備用葯物。彩雲只得又去找,拿了幾包葯材來說,我們不認得這個,請太太自看。除這個再沒有了。王夫人打開看時,也都忘了,不知都是什麼葯,並沒有一枝人參。之後找到一包人參,固然是上好的,如今就連三十換也不能得這樣的了,但年代太陳了。這東西比別的不同,憑是怎樣好的,只過一百年後,便自己成了灰了。如今這個雖末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爛木,也無葯性的了。因此備用葯物有其方便的一面,也有浪費的一面。
縱觀《紅樓夢》這本書,在許多章節中都有醫學知識,有的是為故事的發展需要而鋪設的,但作者能將醫葯學知識放在這樣小說中來寫,而且寫得合情合理,可見作者對醫學知識也是深有研究的,成竹在胸的,信手拈來,皆成文章,非肩文理醫理兼通者不可做到。

《紅樓夢》這部古典文學巨著,經緯縱橫,包羅萬象,不僅塑造了眾多柵柵如生的藝術形象,而目對飲食、保健等方面也有極為突出的描寫,特別是其獨特的養生之道更是鮮為人知。
以茶養生
《紅樓夢》一書中有多處描寫吃茶養生的情節,每處雖著墨不多,但是各有意趣,耐人尋味。
老君眉 老君眉是《紅樓夢》沖賈目最愛吃的養生茶。此茶是湖南洞庭湖中君山所產的一種銀針茶,因為它是君山所產,外形象眉,故稱。老君眉。。每次賈目吃此茶時,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而且此茶色澤鮮亮,香氣高爽,其味曰醇,既養心又養生,所以成為賈目最喜愛的養生茶。
女兒茶 所謂女兒茶,是川、責兩省之中的草葯,別名岩果紫、黃茶根、女兒紅。《紅樓夢》中第63回寫寶玉吃了麵食,怕停食,林之孝家勸他悶「普洱茶」。寶玉飲後,頓時食慾大增。悶此茶時,可加入少許糖,泡一夜即可服之。此茶還有通經的功效,少女食之,效果更佳。
六安茶 這種茶是賈寶玉最愛喝的養生茶。此茶產於安徽霍山,據明代文震亨《長物志》載:「六安,宜入葯品,但不善炒,不能發香而味苫,茶之本性實佳
以酒養生
《紅樓夢》中的酒有多種,能使這個封建貴族大家庭中的老節、太太、少節、小姐們養生的酒出不乏幾例,如合歡花浸的燒酒。此酒成了林黛玉的療養酒。《紅樓夢》第38回,因膀蟹性寒,籬玉吃後覺得心口微微地痛,要喝口熱熱的燒酒。所渭「燒酒。就是白酒。寶玉忙道:『有燒酒。」便令將那『合歡花浸的燒酒。燙一壺來。合歡花是合歡樹上開的小白花,有安神、解郁等功效。中醫認為,合歡性平、味甘,能舒郁理氣、安神活絡、安五臟、和心志,治郁結胸悶、失眠健忘之症,令人歡樂忘憂,久服輕身明目。所以黛玉用它不僅能范除寒氣,而且對黛玉的多愁善感、夜間失眠出有獨特的功效。
目蘇酒 在大觀園里有除夕獻「屠蘇酒的習俗。除習俗之外,此酒還是寶玉、黛玉、寶釵的養生之酒。每當他們外出遊玩時,總以喝點居蘇酒來「促生」。其實此酒是葯酒,採用赤木桂、防風、蜀椒、桔梗大黃、赤小豆等浸泡而成。昌有祛風寒、請濕熱及預防疾病的作用。
黃酒在《紅樓夢》第63回寶玉生日那天,襲人特地向平兒要了一壇。紹興酒」給寶二芍助興。這紹興酒也稱黃酒,是寶玉特別喜愛的養生酒。因酒性平和、不傷人、有營養,系優質糯米釀造,因而深受大觀園里上下人的歡迎。
蔬菜養生
《紅樓夢》中寫蔬菜很多,除有茄子、豆、扁豆、葫蘆、灰條菜以外,還有南京的特產蘆高、構記芽(俗稱拘記頭)其中特別受這個貴族家庭歡迎的要數戶高和拘記芽了。
蘆蒿 《紅樓夢》第61回中有問:「晴要姐要吃蘆高,用肉炒,用雞炒,麵筋炒?」蘆高其味獨特,鮮香可口,而目還有滋腎、養肝、潤肺、清涼明目之功效,是晴呈的獨特的養生佳品。
飢餓養生
賈府數百人,各有著不同的醫療保健方法和養生之謹。如《紅樓夢》第53回,晴要感昌後幾近痊癒,後因補孔雀裘,復感,病勢漸重,便用了賈府中的風俗秘療:飢餓療法,凈餓曰,又慎服葯調治,便漸漸地好了。象襲人感冒後僅飲米湯,也是遵循此種秘法采調理養生。
散步遊玩
賈母是《紅樓夢》—書中著名的老壽星,而她的養生之謹卻鮮為人知。首先,她很注意散步遊玩。她認為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她還喜歡熱鬧,每逢節日,她和兒孫媳婦們在大觀園內走動、玩樂。其次,賈母是個性格豁達的人,她不象王熙鳳那樣,工於心計,責得無厭,更不象林熏玉那樣長期悲戚疑慮,郁悶不已。賈母對飲食調節、寒溫調攝也很注意,她愛吃甜爛之物,吃東西是「少而精」。至於衣著保溫,自有大小丫頭打點。賈目的養生之謹可以用高代名醫程鍾齡的「保生四要」采概括:「一曰節宦;二曰慎風寒;三曰惜精神、四曰戒噎怒。」 :) 古代都崇上自然東西紅樓夢就是體現中國傳統文化

與紅樓夢 養生文化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