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張群 養生

張群 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9 17:03:03

1、宋美齡如何養生

終於找到106歲宋美齡秘而不傳的養生秘術,趕緊收藏,怕以後找不到了

 

寒冬來臨,謹把此文獻給我的的所有好朋友和來訪的每一位朋友!

 

讀了一本書,竇應泰寫的《破譯宋美齡長壽密碼》,獲益良多,采擷幾個要點濃縮成健康精華作為送給大家的新年禮物,也算是一種分享。

 

宋美齡壽高106歲,橫跨三個世紀,在中國近代女性中極為少見。多數人會以為宋美齡從小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而且生活在台灣美國環境好,當然就身體好。其實不然,宋美齡從小體弱多病,是宋氏三姐妹中身體最差的,常常感冒發燒不說,還患過肺炎、胃病、過敏症和失眠症,中年得過膽結石並做過手術,60多歲還罹患乳腺癌,切除了左邊乳房,在72歲遇上一場車禍,腰部中樞神經損傷和右腿膝蓋損傷,從此患上關節痛和腰酸痛,92歲高齡竟然得了卵巢腫瘤並做了切除手術。

 

宋美齡也是人,也食人間煙火,也曾有過不良嗜好。抗戰時期她染上了煙癮,一度嗜煙如命,在台灣還沉迷於麻將和象棋。她還是個電影迷,喜歡看電影竟然到了通宵達旦的地步,有時候她睡覺的時候已經是蔣介石清晨起床的時候了,所以她有熬夜的習慣。

 

宋美齡一直到壽終正寢,皮膚上沒有老人斑,沒有幾根白頭發,臉上沒有明顯的皺紋,牙齒潔白堅硬,她怎樣做到的?

 

 

首先是宋美齡喜歡素食,蔬菜沙拉每餐必用,同時喜歡吃水果,她最喜歡吃的水果有三種,西瓜、獼猴桃和芒果,當然也喜歡水蜜桃、荔枝和葡萄。她最喜歡的飲料,除了綠茶、葡萄酒外,就是白開水和茯苓紅棗阿膠湯了。喝白開水的習慣,是聽從了一位美國養生專家的意見之後養成的。這位專家說,白開水的營養比任何一種地下水、礦泉水、自來水都要好。 

   而喝茯苓紅棗阿膠湯的習慣,則是來自與宋美齡母親的家傳。宋美齡的母親倪桂珍,浙江餘姚人,溫婉賢淑,當為賢妻良母一世之楷模,一生育有六名子女。初嫁宋美齡父親宋查理的時候,身體一直不行,始終未能懷孕,幸遇見浙江名醫周岩,教其養生之道,給了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的方子,讓其堅持服用,有虛補虛,無虛健體,只要堅持服用,身體必定好轉,宋母服用半年,果然懷孕生了大姐靄齡,隨後又為查理育了五名子女。

宋家三姐妹,在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雖然人生際遇各異,理想抱負亦有所不同,但是喝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則是她們三人共同的習慣。筆者特意查閱了很多養生資料,了解這個茯苓紅棗阿膠湯。

茯苓

 

 

   據《本草正》記載,茯苓能利竅去濕,利竅則開心益智,導濁生津;去濕則逐水燥脾,補中健胃;袪驚癇,厚腸臟,美顏,祛斑,潤膚,治痰之本,助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補陽。但補少利多。這什麼意思,用白話文來說,茯苓可以治療女性體內的痰濕之氣,痰濕是肥胖,皺紋,色斑等一切衰老之症的罪魁禍首,同時還可以美容,養顏,祛斑,在防的時候,還可以補,確實是女人駐顏養生之必備良品。但是好像我們生活中,還是很少吃到這個的。

   紅棗:關於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之功效 。這些自然毋須多說的,姐妹們都在吃,我也一直在吃。

 

 下面重點說說的還是阿膠

 

阿膠,在中國偉大的國葯史上,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了,一直被人們奉為補血保健的良方,它性平,味甘,入肺,肝,腎三經,集治療保健於一體,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能,被成為血病要葯,婦科病良葯和強壯滋補劑量,有「血液保護神」和「固體代血漿」之稱。

   現代臨床證明,阿膠具有升高紅細胞,升高白細胞,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氧含量,擴充血容量,能增加血清鈣的含量等作用,是真正的補血益氣的良葯。

   所謂氣血足,百病無,人的體內氣血充盈暢通了,身體自然就好了。

筆者再此特獻上此方,大家沒事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做。

原料:茯苓30g 紅棗30g  阿膠10g  紅豆30g  冰糖10g(根據情況加減)

製法:將紅豆  茯苓,紅棗洗凈,盛入燉盅,放入800ml水,文火燉三小時後,放入阿膠,冰糖,文火燉1小時。

服法:早晚各一次,連渣服用。

 

此湯質軟滑,味甜香潤,可口。可滋陰清熱養心,益氣補血止血。適用於吐衄便血、體虛疲乏無力、面色無華、低熱盜汗、心悸失眠、陰虛血熱,白血病,要堅持服用,不僅可以美容養顏,還可以強腎健體,女人可以吃,男人也可以吃。

 

如果大家平時工作忙,也可以買現成的,筆者比較懶,之前在樂購超市買的,產品是南京農業大學研製的,叫南農茯苓紅棗阿膠粉.南京農業大學也算百年名校了,東西喝了,確實還不錯,他們研製這個東西,跟宋美齡估計也有點關系,因為配方是一樣的,但這只是筆者臆測。可是樂購就是比較貴,要200多一瓶,只能吃12天。

  關於宋美齡的養生和美容,坊間流傳她用牛奶洗澡,經過考證其實只是誤傳,宋美齡只是在洗澡的同時,把一些牛奶當成美容霜塗抹在身上而已。 

宋美齡的包包頭發型幾乎可以說百年不變,體現了一種持之以恆的生活信念。但是她對頭發的保養卻是非常細致,她從不染發、不電發,不用塑料梳子梳頭,不用電吹風吹乾頭發,避免遭受強烈日光的照射。她的理念是,頭發的烏黑不白和年深日久保持柔軟不脆,必須使頭發飽含豐富的水分,這是頭發能不能過早變脆變細和變白的原因,雖然在國外長大,但是她一直注重傳統養生,即使在國外的時候,也經堅持吃媽媽做的芝麻核桃首烏粉,宋家是上海人,上海人對這種粉喜愛,是歷來已久的,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個粉,南農居然也有,所以懷疑這個大學研製的產品,跟宋美齡到底有沒有關系,畢竟南京是曾經的國都,第一夫人的影子或許依舊在影響著這座城市。

 

宋美齡的排毒觀念可能是國人中最早的,她早年開始就有一個令人聞所未聞的好習慣,就是利用灌腸方法,完成人類每日的通便大事,保持了大便暢通,沒有毒素的積聚,這也許是宋美齡臉上沒有老年斑的重要原因之一。她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排除一夜累積的肺部毒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她喜歡戶外行走,增加出汗的機會,同樣也起到了排毒的功效。

 

更高一個層次的養生,就到了養生哲學的層面。國民黨元老張群送給宋美齡一本書,孫思邈的《千金翼方》,裡面有一句話讓宋美齡受益無窮:「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她把這句話濃縮成為,要想長壽,就必須要心靜!宋美齡從真正的世俗中得到超脫,把地位、權柄、物質、金錢、榮耀視為過眼煙雲,這一點應該是構成宋美齡長壽心理基礎的重要原因。

 

宋美齡與繪畫結緣,不能不說構成了她保持精神長壽的主要原因。她30多歲就學習畫畫,但是到50多歲還是一個新手。她說,繪畫可以忘記很多煩悶,讓情緒變得更加欣喜和快樂,久而久之,繪畫就形成了我個性修養的一部分,它會讓我的心態更好,有了好的心情,就會讓人年輕,這就是繪畫的好處。

 

 

以上僅僅是俺讀完本書以後的點滴收獲,要想知道作者怎樣破譯宋美齡的養生密碼的細節,最好買本書來看看。

2、張群是國民黨的什麼人?

1928年1月,蔣介石通電宣告復職。2月,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後,蔣集國民黨軍政大權於一身,繼續進行北伐。張群時任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同時兼陸軍部政務次長、上海兵工廠廠長和同濟大學校長。
1928年6月,北伐結束。此後,張群再次銜命赴日。他在與田中義一會見時表示,蔣介石即將就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希望日本在東北問題上保持友好態度,對中國的統一事業不加阻難。12月,東北易幟,國民政府實現表面上的統一。黨中央執行委員。不久接替黃郛任上海特別市市長
1931年張群到武漢,任鄂豫皖「剿匪」總司令部黨政委員會常務委員兼政務指導委員會常務委員,主持武漢行營政治處,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鄂豫皖根據地進行多次「圍剿」。
從1933年中到1935年底,張群任湖北省政府主席。這期間 為穩定華中,他在湖北推行了以下幾項工作:賑災、調整稅率、促進地方工業、平衡財政收支、提高行政效率、選拔縣長、召集省參議會等。
1935年張群出任外交部長。從此至1937年12月25日,張群任外交部長職一年兩個月又十天。
1937年張群改任中政會秘書長兼外交專門委員會主任委員
1948年5月,張群辭去行政院長職務,改任總統府資政。
張群到台灣後,蔣介石委以「總統府」資政。1950年初任國民黨中央非常委員會委員,同年又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翌年兼任「行政院」設計委員會委員。張群還被推為國民黨中央直屬黨部第一小組組長。
1972年5月,張群向蔣介石提出依例自退,蔣仍命其為「總統府」資政。1974年7月6日,張群妻馬育英因心臟病不治在台北去世,終年86歲。1975年4月5日,蔣介石病逝,張群表示「痛苦的心情,是不能以語言文字所能形容的」。1979年5月9日,國民黨中央在台北授予張群中山獎章,蔣經國宣讀功績詞並親自為張群佩戴中山獎章。
1990年12月14日上午,張群在台北病逝,終年101歲。張群去世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於15日發去唁電,表示哀悼。

3、大結局的簡介是什麼

概述
一部連續劇的最後一集或一部書的最後一回(章),是整部故事的最終結局,一般要對主要人物的歸宿作一個明確的交待。
編輯本段分類
1.大團圓結局 2.喜劇結局 3.悲劇結局 4.普通結局(正常的結尾)
編輯本段圖書信息

書 名: 大結局 作 者:李萬青 葉健君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1月 ISBN: 9787543859937 開本: 16開 定價: 98.00 元
內容簡介
《大結局》內容簡介:1948年12月25日,新華社發布了43名國民黨「戰犯」的名單,這一名單基本上囊括了當時國民黨政府黨政大員。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塵埃落定,第一個死去的是戴季陶,最後一個離世的是宋美齡。這43人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叱吒風雲、赫赫有名的人物,卻又成為主要「戰犯"。敗走大陸,或梟雄、或丑角,或積極促進祖國統一、或聯共、或反共,或榮華富貴、或窮困潦倒…… 該書將解開這段塵封的歷史,再現他們傳奇的一生,評說其人生歷程。
圖書目錄
上卷 目錄: 蔣介石:懸棺孤島 少年蔣介石頑劣成性,對慈母的撫孤之恩長記於心 蔣介石因陳其美的引薦認識了孫中山。孫在廣州蒙難後,對蔣十分器重 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他公然宣稱:「中正始終為共產黨之敵人」/006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對「剿共」和「抗日」的態度有了明顯的變化 七七事變發生後,蔣介石積極組織抗戰,表示「寧為玉碎,毋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但由於實行片面抗戰,出現了喪師失地、一潰千里的局面 蔣介石出任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成為四大國領袖之一,志得意滿的蔣介石自恃有英美的支持,發表了《中國之命運》,詆毀中國共產黨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接連三次電邀毛澤東赴重慶談判,企圖以「和平攻勢」掩蓋積極備戰 蔣介石決心改造國民黨,把台灣建成「反共復國的基地」,重振蔣家王朝 蔣介石在台灣實行土地改革,不失為他的明智之舉 蔣介石對島外的分裂勢力和島內「台獨」分子的分裂活動,均採取堅決的打擊政策,毫不手軟 20世紀70年代之後,接二連三的疾病使蔣介石的身心處於極度痛苦之中 宋美齡在鎮靜、傷心之餘,內心已做好了蔣介石撒手人寰的准備 蔣介石病逝。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以他89歲的高齡在這個世界上永遠地消失了 李宗仁:回歸大陸 陳誠:死於肝癌 白崇禧:死公館 何應欽:夢關山 顧祝同:俯首聽命 陳果夫:晚年潦倒 陳立夫:反對「台獨」 孔祥熙:客死美國 宋子文:雞骨死 張群:暮年養生 翁文灝:終老北京 孫科:清廉辭世 吳鐵城:激憤而亡 王雲五:學者從政 待季陶:廣州死亡 吳鼎昌:遺恨香港 熊式輝:晚景凄涼 張勱生:鬱郁而終 朱家驊:消沉度日 下卷 目錄: 王世傑:離政閑王世傑受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大法學教授,後任法律系主任。他所撰《比較憲法》講義,在北大獨樹一幟 抗戰後期,王世傑調國民黨外交部工作,後任外交部長,負責對英、美兩國的外交事務抗戰勝利前夕,王世傑赴西安與中共和談 王世傑回憶說:重慶談判時,我提議政治會議加上「協商」二字,毛澤東、周恩來覺得常好,很爽快地採納了 王世傑臨終前給兒女留下遺囑:切不要在其墓碑上刻上教育部長、外交部長這些官銜就寫「前國立武漢大學校長王雪艇先生之墓」 顧維鈞:孤懸海外 顧維鈞外交生涯中最成功的一幕是參加巴黎和會。他毅然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這他在國內外名聲大振 在20世紀中國最激烈的兩大政治力量的角逐中,顧維鉤最後一段時期的外交生涯不幸國民黨聯在了一起 顧維鈞對杜魯門聲明心情十分復雜,他認為,聲明中有關台灣主權未定的內容「措辭是暴的,簡直很蠻橫」 顧維鈞在美台「共同防禦條約」的談判中,對美國製造「兩個中國」的企圖一直保持著度的警覺,始終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 顧維鈞結束了駐美的使命,也結束了他在外交界漫長的服務生涯。此時,距他首次赴華盛頓擔任中國駐美公使已整整40年了 顧維鈞辭去台灣「總統府」資政的職務,當選為海牙國際法院法官。這次完整的9年任期,是他擔任公職以來最愜意的時光 …… 宋美齡:跨越三個世紀 吳國禎:情縈故國 劉峙:教師為生 程潛:陣前起義 薛岳:百歲而終 衛立煌:回到北京 余漢謀:種萊賭棋 胡宗南:死非其所 傅作義:和平解放北平 閻錫山:孤島哀鳴 周至柔:仍受重用 王叔銘:蔣家甘草 桂永清:短命總長 杜聿明:接受改造 湯恩伯:鬱郁而死 孫立人:幽禁台中 馬鴻逵:難回故土 馬步芳:病死中東 陶希聖:參政不知政 曾琦:「醒獅」難吼 張君勱:聲啞《自由鍾》 ……

4、誰有張群的《論修養》

《談修養》這本書中,首篇是論健康之道。張群主張養生必須從「起居有時,飲食有節」做起。他說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來身體很好,但在強壯有為的年紀里,自負體力過人,或縱情聲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生保健之道應隨時注意節制,以保持細水長流。
其次,要有愉快的心情。他說:「我曾在韓國看到一副對聯『一笑一少,一怒一老』。對聯雖然只有寥寥八個字,含義卻很深遠。我說對聯改寫為『大笑一次,年輕一天;大怒一次,短壽一年』,更精闢動聽。」
再次,張群認為健康與勞動有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用不盡。
最後,他用一首《不老歌》來勉勵讀者: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
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
天天忙,永不老。
這8句話,24個字,可以概括為張群的養生之道。
張群經常四處演講,演講時他把《談修養》一書的主旨概括為一篇「五養箴」,以幫助人記憶:
五養箴
修身之道,五養為本。
養身:須保持生活規律,愉快心情和勤勞習慣。
養心:須培養虔誠信仰,澹泊胸襟,堅毅意志與永恆熱忱。
養慧:要有冷靜頭腦,客觀態度,求知精神,並能實踐力行。
養量:端賴謙益以應世,寬恕以待人,忍耐以自製,協和以容眾。
養望:務期以公誠化忿怨,以負責樹眾信,以服務為領導,以犧牲求創新。
張群說,按照這五條修身養性,行動要誠懇,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收獲,才能達到養生、高壽的目的。他還說,他更從美國醫生哈瑞斯博士所研究的20位百歲老人的報告中,得到長壽要訣,那就是:有鎮靜幽默的性情;節制飲食的習慣;經常忙碌,以及有足夠的休息。

全文下載地址如下:

5、宋美齡是如何養生的

首先是宋美齡喜歡素食,蔬菜沙拉每餐必用,同時喜歡吃水果,她最喜歡吃的水果有三種,西瓜、獼猴桃和芒果,當然也喜歡水蜜桃、荔枝和葡萄。 晚年一直保持著喝燕麥粥的習慣,她的經典早餐是,一杯檸檬水,一碗燕麥粥和一杯熱咖啡。她最喜歡的飲料,除了綠茶、葡萄酒外,就是白開水了。喝白開水的習慣,是聽zd從了一位美國養生專家的意見之後養成的。這位專家說,白開水的營養比任何一種地下水、礦泉水、自來水都要好,沒有一種東西比得上白開水。宋美齡只是在洗完澡後,把一些牛奶當成美容霜塗抹在專身上而已。但是宋美齡喝牛奶的習慣幾乎就持續了一生,盡管她患有過敏症,喝牛奶斷斷續續。宋美齡對頭發的保養卻是非常細致,她從不染發、不電發,不用塑料梳子梳頭,不用電吹風吹乾頭發,避免遭受強烈日光的照射。她的理念是,頭發的烏黑不白和年深日久保持柔軟不脆,必須使頭發飽含豐富的水分,這是頭發能不能過早變脆變細和變白的原因。
宋美齡利用灌腸方法,完成人類每日的通便大事,保持了大便暢通,沒有毒素的積聚,這也許是宋美齡臉上沒有老年斑的重要屬原因之一。她還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每天清晨到室外呼吸新鮮空氣,對於排除一夜累積的肺部毒素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6、談修養的《談修養》作者:朱光潛

北京大學已故教授朱光潛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美學家,他和宗白華先生被稱為20世紀我國美學的雙峰。朱先生從事美學研究60多年,著、譯宏豐。研究朱先生的學術歷程,可以寫出很厚的專著。事實上,我國已經出版了多種研究朱先生的專著。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是朱先生旅歐第二年、即1926年在一篇文章中首先提出來的,以後他多次重復過。從中國傳統文化的觀點看,這句座右銘是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的結合,也是一種審美的境界。
在20世紀40年代的《談修養》中,朱先生專門說到儒家的入世精神,對孔子的執著精神和人格力量十分推崇。他寫道:「例如孔子,他是當時一個大學者,門徒很多,如果他貪圖個人的舒適,大可以坐在曲阜過他安靜的學者的生活。但是他畢生東奔西走,席不暇暖,在陳絕過糧,在匡遇過生命的危險,他那副奔波勞碌凄凄惶惶的樣子頗受當時隱者的嗤笑。他為什麼要這樣呢?就因為他有改革世界的抱負,非達到理想,他不肯甘休。」有一次孔子叫子路向兩位在鄉下耕田的隱者問路,隱者聽說是孔子,就告訴子路說:如今世道到處都是一般糟,誰去理會它,改革它呢?孔子聽到這話嘆氣說:「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意思是說,我們既是人就應做人所應該做的事;如果世道不糟,我自然就用不著費氣力去改革它。朱先生認為孔子生平所說的話這幾句最沉痛、最偉大。 本書共出版過兩次,分別為《談修養》(朱光潛著) 188.6/2593 中周出版社 1946年;2B825/160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年
5.1 1947年初版 朱光潛著《談修養》32開.中周出版社
書籍作者:朱光潛
圖書出版社:中周出版社
圖書標簽:朱光潛出版社 談修養
出版時間:1947
開本:32開
頁數:208頁
裝訂:平裝
版次:1
5.2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各版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頁碼:124 頁
開本: 24開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
ISBN:756334986363349869
條形碼:9787563349869
版本:第1版
裝幀:精裝
開本:24開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頁碼:124 頁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
ISBN:7563349863
條形碼:9787563349869
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正文語種:中文
叢書名:朱光潛作品系列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頁碼:160 頁
出版日期:2008年09月
ISBN:7563349863/9787563349869
版本:第2版
裝幀:平裝
開本:32 在個人本位主導的中國,只有個人好了,社會才能好;只有把個人修養提高了,全社會的風氣才能好轉。
懶,所以苟且因循敷衍,做事不認真;懶,所以貪小便宜,以不正當的方法解決個人的生計;懶,所以隨俗浮沉,一味圓滑,不敢為正義公道奮斗;懶,所以遇引誘即墮落,個人生活無紀律,社會生活無秩序。知識階級懶,所以文化學術無進展;官吏懶,所以政治不上軌道;一般人都懶,所以整個社會都「吊兒郎當」暮氣沉沉。懶是百惡之源,也就是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徑走。如果要改造中國社會,第一件心理的破壞工作是除懶,第一件心理的建設工作是提倡奮斗精神。 自序
一番語重心長的話——給現代中國青年
談立志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徑走
談青年的心理病態
個人本位與社會本位的倫理觀
談處群(上)——我們不善處群的病症
談處群(中)——我們不善處群的病因
談處群(下)——處群的訓練
談惻隱之心
談羞惡之心
談冷靜
談學問
談讀書
談英雄崇拜
談交友
談性愛問題
談青年與戀愛結婚
談休息
談消遺
談體育
談價值意識
談美感教育 這本書中,首篇是論健康之道。張群主張養生必須從「起居有時,飲食有節」做起。他說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來身體很好,但在強壯有為的年紀里,自負體力過人,或縱情聲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生保健之道應隨時注意節制,以保持細水長流。
其次,要有愉快的心情。他說:「我曾在韓國看到一副對聯『一笑一少,一怒一老』。對聯雖然只有寥寥八個字,含義卻很深遠。我說對聯改寫為『大笑一次,年輕一天;大怒一次,短壽一年』,更精闢動聽。」
再次,張群認為健康與勞動有關,從小養成勤勞的習慣,一生受用不盡。
最後,他用一首《不老歌》來勉勵讀者: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
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
天天忙,永不老。
這8句話,24個字,可以概括為張群的養生之道。
張群經常四處演講,演講時他把《談修養》一書的主旨概括為一篇「五養箴」,以幫助人記憶:
五養箴
修身之道,五養為本。
養身:須保持生活規律,愉快心情和勤勞習慣。
養心:須培養虔誠信仰,澹泊胸襟,堅毅意志與永恆熱忱。
養慧:要有冷靜頭腦,客觀態度,求知精神,並能實踐力行。
養量:端賴謙益以應世,寬恕以待人,忍耐以自製,協和以容眾。
養望:務期以公誠化忿怨,以負責樹眾信,以服務為領導,以犧牲求創新。
張群說,按照這五條修身養性,行動要誠懇,要持之以恆,才能有收獲,才能達到養生、高壽的目的。他還說,他更從美國醫生哈瑞斯博士所研究的20位百歲老人的報告中,得到長壽要訣,那就是:有鎮靜幽默的性情;節制飲食的習慣;經常忙碌,以及有足夠的休息。 張群在1954年做過一次「談修養」的演講,闡述了「修養」對「養生」的指導作用。1969年,他又把演講的內容加以擴充、修訂,出版成書,書名就叫《談修養》,這本書在台灣很有影響,書名幾乎成了張群養生之道的代稱。
《談修養》這本書中,首篇是論健康之道。張群主張養生必須從「起居有時,飲食有節」做起。他說他生平遇到很多朋友,本來身體很好,但在強壯有為的年紀里,自負體力過人,或縱情聲色,或恣意口腹,以致未老先衰。因此,他認為養生保健之道應隨時注意節制,以保持細水長流。

7、佛山市南海區芊鈺盈美容店怎麼樣?

佛山市南海區芊鈺盈美容店是2012-04-19在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市注冊成立的個人獨資企業,注冊地址位於佛山市南海區桂城海六路21號海景花園海順/利軒二樓4號寫字樓之二。

佛山市南海區芊鈺盈美容店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40605059936735C,企業法人張群連,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佛山市南海區芊鈺盈美容店的經營范圍是:美容服務(不含醫療整容)(持有效許可證經營);營養和保健品零售;養生保健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百度企業信用查看佛山市南海區芊鈺盈美容店更多信息和資訊。

與張群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