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季保健養生的重要性有哪些
眾所周知,冬季的氣候特點為「寒」。傳統醫學認為,寒為陰邪,人體受外界影響,陰氣也相應增加,傷及人體的陽氣。此時人體為抵禦嚴寒,需要儲存更多的能量和營養物質,因此冬季到來時,營養物質在體內也最易吸收和儲存。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冬季飲食的小知識:
冬季飲食小常識1:冬天適當吃點冷盤有利於減肥。「迫使」身體自身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
冬季飲食小常識2:在冬季應多攝取含蛋氨酸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製品、葉類蔬菜。
冬季飲食小常識3:在冬季不要經常飲用一些過熱的飲料。溫度過高的飲料可造成廣泛的皮膚黏膜損傷,蛋白質在43攝氏度開始變性,胃腸道黏液在達到60攝氏度會產生不可逆的降解 ,所以不要飲用過熱的飲品。
冬季飲食小常識4:香菇味道鮮美且具有防治流感的作用,常吃能阻止血管硬化。
冬季飲食小常識5:冬季保健應適當吃「冷」,常飲涼白開水有預防感冒之功效。平時要多飲水,以維持水代謝平衡,防止皮膚乾裂。
冬季飲食小常識6:怕冷與飲食中缺少無機鹽有關,應多攝取含根莖的蔬菜,如山芋、藕、大蔥、土豆等。
冬季飲食小常識7:多吃蔬菜、水果,以補充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中和體內多餘的酸性代謝物,起到清火解毒潤肺之效;多吃豆類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少吃油膩辛辣食物,不宜多吃燒烤。
冬季飲食小常識8:冬季常吃蘿卜,可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溫馨提示:傳統醫學認為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而腎是人體的根本所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它滋五臟的陰氣,發五臟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調養攝取食物當以補腎溫陽、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要原則。
2、冬季養生知識大全
冬季養生知識有:早上晚點起,晚上早點睡;早飯晚點吃,晚飯早點吃等等。
1、早上晚點起,晚上早點睡
中醫理論認為,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人應該順應自然的四時變化,合理安排起居休息。著名健康教育專家、北京安貞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醫師洪昭光教授也指出,當太陽升起時,人體生物鍾就會發出指令,交感神經開始興奮,這就意味著你該起床了。
2、早飯晚點吃,晚飯早點吃
冬天晚起床,早飯也應順延。因為人在睡眠時,消化系統仍在努力工作,消化一天中吃下的食物。如果早飯吃得過早,會使消化系統疲勞應戰。起床後,可以先喝一點水,再不慌不忙准備早飯,給消化系統留下足夠的休息時間。
3、早上吃「硬」,晚上喝稀
這里說的早吃「硬」,其實並不是指口感硬的東西,而是營養豐富、能量較高的食物。劉德泉說,早飯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保證一天活動所需的能量。如瘦肉、穀物食品等。但消化功能較弱的老年人也得同時考慮食物是否易消化。
4、早上喝水,晚上喝蜜
中醫有句話叫:「早喝鹽水晚喝蜜」。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解釋說,鹽有清熱、涼血、解毒、養腎的作用。晨起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助於降火益腎,緩解便秘、改善腸胃的消化功能,且對上火、咽喉腫痛者也有好處。
5、晨練晚一點,晚練早一點
不論是早起鍛煉,還是傍晚鍛煉,也都需要適應冬天的時令特點。劉德泉認為,選擇鍛煉時間的一大原則是:見不到太陽不要鍛煉。所以,晨練要等到太陽出來後,晚練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人體內的陽氣不受損。
3、冬季養生飲食小常識
1、冬季用大棗、紅糖、桂圓、生薑熬湯可以起到促進血液循環流通、益氣補血、安神驅寒的功效。
2、冬季常吃羊肉、狗肉這些性溫的食物,可以起到驅寒解表、促進血管擴張、改善體表血液循環,使大家全身暖和。
3、冬季可以用西洋參泡茶,能夠起到益氣潤肺、滋陰補陽的功效,對於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有益冬季養生保健。
4、冬季常吃一些芝麻和花生,可以對身體起到增強禦寒能力、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5、冬季可適當吃點生薑,人們常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常食生薑能促進血液的循環,可發汗,並有促進胃液分泌以及腸管蠕動,幫助消化,增進食慾的作用。生薑還有抗氧化作用,臨床上常將生薑用於外感風寒、頭痛、咳嗽、胃寒、嘔吐等症的輔助治療。
6、 冬季不能忽視飲水,有不少人認為冬季寒冷,人體出汗少,可以少飲水或不飲水,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冬天雖然人體出汗少,但組織液通過皮膚蒸發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個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約600毫升水,這種水蒸發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故也稱「無感蒸發」。人在呼吸時,也會失水,呼吸道在吸進氧氣排出二氧化碳時,必須保持表面的濕潤,每天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體一天排出的水分約在 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體只要損耗5%的水分而未及時補充的話,皮膚就會皺縮,肌肉也會變得軟弱無力,體內代謝產物滯留,人便會感到疲勞、煩躁、頭痛、頭暈和無力,甚至還會誘發更為嚴重的疾病。
4、冬季健康小知識
現在以進入冬季,溫度也隨之降下了.由於沒有注意保溫,現在的我正處於感冒當中,感冒了真的難受所以我一直很小心,但是這次卻難以逃脫.
天冷了要添加衣物並且要多運動,也需要了解一些健康小知識,來更好的保護自己.
我國許多地方都流傳著這樣的民間諺語:「冷水洗臉,美容保健」;「溫水刷牙,牙齒喜歡」;「熱水洗腳,如吃補葯」。這些諺語都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尤其在冬季,更不要忽視像洗臉、刷牙這樣的日常小事。
冷水洗臉可預防感冒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早晨起床或午休之後,用冷水浸過的毛巾濕潤臉部,頓時就有一種頭清眼明的感覺,精神也為之振奮。在洗冷水臉的過程中,冷水的刺激既可改善面部的血液循環,又可改善皮膚組織的營養結構,增強皮膚的彈性,消除或減輕面部皺紋。可見,冷水洗臉不僅利於衛生,也利於美容。冷水洗臉的保健作用還在於:鍛煉人的耐寒能力,預防感冒、鼻炎,對神經衰弱的神經性頭痛患者也有益處。當然,洗臉用的冷水溫度也不能太低,以高於10℃為宜,這樣的溫度在寒冷的冬季會有一種溫熱感。
溫水是口腔保護劑
資料表明,人的牙齒能在35-36.5℃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如果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則可能導致牙髓出血、牙髓痙攣或其它牙病的發生。科學家通過研究認為,用溫水刷牙有利於牙齒的健康。反之,長期用涼水刷牙,就會出現「人未老,牙已老」的結局。日本厚生省的一項調查表明,牙齒的壽命平均比人的壽命短10年以上,根源便出在「涼水刷牙」這一群體習慣上。實踐也證明,35℃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用這樣的水漱口,既利牙齒,也利咽喉和舌頭,還利於清除口腔里的細菌和食物殘渣,會使人產生一種清爽、舒服的口感。
5、冬季養生小知識
6、冬季健康小常識
冬季注意養生
重要原則是「養腎防寒」。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腎氣旺,生命力強,機體才能適應嚴冬的變化。而保證腎氣旺的關鍵就是防止嚴寒氣候的侵襲。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准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循環,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松軟。
[增苦少咸]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
[冬保三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局部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7、冬季保健小常識有哪些 冬季保健養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隨著天氣越來越暖和,春季養生被提到「議事日copy程」上來。春季保健最應該做到以下7件事。
1、保護肝膽最重要。春季會讓肝臟和膽囊中的一些小毛病變得更為嚴重。
2、進行「身體大掃除」。春季是掃除季節,身體也需要大掃除。
3、春季應該多吃豆芽。豆百芽處於一種不斷的生長過程中,其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最為鮮活。度
4、適合做伸展運動。整個寒冷的冬天,人的身體彷彿都是蜷縮著的,因此春季最適合做的就是伸展運動,以喚醒身體。
5、最應補B族維生素。知春季人的大腦容易處於興奮狀態,而B族維生素對神經系統有鎮定作用,有助增強細胞能量,還能防止春季滋生的蚊蟲叮咬。
6、到戶道外和大地「共振」。春季,室外不僅空氣清新,花香能使人放鬆,減輕壓力。
8、冬季養生保健小常識有哪些?
冬季養生保健的原則及方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在冬季,人們習慣把房子的門窗關得緊緊的,如此會造成室內二氧化碳濃度過高,若再加上汗水的分解產物,消化道排除的不良氣體等,將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污染。 人在這樣環境中會出現頭昏、疲勞、惡心、食慾不振等現象。另外,冬季是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好發季節,茵此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調節飲食
冬季膳食的營養特點應該是:攝取充足的、與其曝寒和活動程度相適應的熱能。營養素的比例,以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別佔15~23%、25~35%、 60~70%為宜。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應較平時需要略高一些。維生素的部分,應特別注意增加維生素C的需要量。攝取足夠的動物性食品和大豆,以滿足優質蛋白 質的需求,適當增加油脂,其中植物油最好達到一半以上,此外,蔬菜、水果和奶類得攝取量也需充足。
斂陰護陽
冬季,由於自然界陰盛陽衰,寒氣襲人,極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應從斂陰護陽出發。首先要盡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可使意 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這是冬季保健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透過人體的背部侵入,引發疾 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冬日要注意背部保暖,避免陽氣受到傷害。接著要避寒就暖。冬天氣候較冷,人們要注意盡量待在溫度室中的房間哩,減少外出次數。如要 外出,就要穿上保暖的衣服和鞋襪。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傷風感冒,並誘發呼吸道疾病等。茵此應減少洗澡次數,及洗澡過程的保暖 動作,幼兒、老年人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應注意。
適度進補
在一般民眾的觀念里,寒冷的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中醫對人體的調節滋補十分講究,根據天人相應,時臟對應的理論,冬季屬腎,腎主臟精而為生命之元,故冬月為四季進補的最佳 季節。意思是天氣與人體方面四季時令對應五臟,冬季宜調理腎臟,腎是生命之元,茵此冬季進補重要的是滋補腎臟,腎強壯人體亦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