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賀氏針灸三通治療的患者多嗎?
這種治療我見過,國內的賀氏針灸派弟子坐診的醫院、診所接診的患者還是挺多的
2、賀氏針灸怎麼樣
就是毫針+火針+三棱針火罐,都是傳統外治療法
3、誰知道針灸治病是傷人正氣嗎?—賀氏針灸三通法研究會
祖國傳統醫學的針灸療法因其方法簡單、療效快、對人體無副作用等特點而深受患者歡迎,在防治疾病與保健養生中發揮了很大作用。是頗受國內外患者青睞的中醫療法之一。然而在針灸臨床中,經常遇到患者對針灸是不是傷人正氣的疑問。這是針灸治療中的誤區,本人從事中醫針灸30年,有一點發言權,我認為有必要澄清之。
為了說明此問題有必要先從針灸為什麼能治病說起。針為在腧穴上行刺,灸為在一定部位上溫熱灸療,針灸治病是通過對人體經絡系統的針灸刺激,調整氣血運行狀態,提高人體生理機能水平,達到祛除病痛的目的。我們大家都知道,氣與血是人體生命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物質基礎,二者之間又有著密不可分的孿生關系,氣由血生,血由氣化,氣血在人體中運行充盈流暢,是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任何病恙的產生一定與氣血失常有著因果關系。所以在中醫學看來,維護體內氣血的協調關系,提高臟腑代謝水平,是中醫治病的根本宗旨。
針灸療法是建立在經絡理論上的治療方法,以針灸刺激為主要手段,通過經絡系統的傳導,達到調整氣血的目的。同其他中醫治療方法一樣,針灸療法在治病中也是以辯證施治為中心,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達到泄實補虛的目的。首先針刺手法中就有補的手法和瀉的手法,如:燒山火就是補法,透天涼就是瀉法,在針刺中施用不同手法就可以達到不同的治療目的。其次,三棱針的放血療法,因其有血液放出,就是瀉法,而溫灸療法因其有溫熱效應,肯定是補法。總之,針灸療法就是通過不同的針法,產生不同的效果,調整機體不同的偏差,達到治病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在針灸治病中,不要一聽到補法就認為對身體有好處,瀉法就認為對身體不利,其實為了能使氣血運行通利,在很多情況下,瀉法是很重要的治療手段。如消化道不暢造成的腹脹,就得用在足三里上施用瀉法通暢消化道,肝陽上亢造成血菀於頭部,在肝經的太沖穴上施瀉法就有瀉肝潛陽的作用,對體表瘡瘍一類疾病用放血的方法瀉出病灶附近的瘀血,就能治癒其病等等,都是瀉法治病的實證。
總而言之,針灸療法中既有補法又有瀉法,通過補瀉的不同方法,祛除疾病。針灸療法中的瀉法並不可怕,是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但需要說明的是:由於針灸治病是通過經絡調整氣血,所以當人體的體質太弱,氣血虧甚太多時,針灸刺激無氣血可調,就確實不宜用針灸療法治療了。
針法得體,補瀉有常,是針灸治病的根本。
4、賀普仁師傅是誰
●鍾健夫
2009年5月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聯合授予首批「國醫大師」30位,這是共和國誕生以來第一次對國家級名老中醫授予的最高榮譽,廣東只有鄧鐵濤入選。針灸界入選兩位,其中一位是北京的針灸大臨床家賀普仁。2010年底,僅一年多過去,30位「國醫大師」已有7位離世,剩下的23位堪稱國寶。
初聞國醫大師賀普仁,只知他是「針灸外交」的代表及見證人,並曾用放血針法,給前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夫婦治療過高血壓,獲得立竿見影的療效。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的事情。賀普仁獨創的「賀氏針灸三通法」影響力達東南亞、日本和南美洲,奠定了他在針灸界的扛鼎地位。
在賀普仁87歲從醫70年之際,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了《國醫大師賀普仁:「一針一得」治百病》,裡面不僅有他歷盡風雨滄桑總結出一套適合家庭保健的「獨穴療法」,更感人的是國醫大師對孩子們實施的言傳身教故事。
「普仁」是怎麼來的
賀普仁原名賀師牛。小時候,他身體不好,因為他自幼偏食——只吃肉,不愛吃蔬菜,結果得了慢性胃腸病。經人介紹,父母領著他到北京,找到了一位老鄉——當時著名的針灸醫生牛澤華。北京有「四大名醫」,也有「四小名醫」,牛澤華就是「四小名醫」之一。
牛澤華果然名不虛傳,手到病除,幾下子就治好了賀師牛的病。太神奇了,這孩子決心追隨牛澤華學習中醫,這一年他才14歲,離開了家鄉河北省淶水縣,進入牛家當徒弟。舊社會當徒弟要給師傅提「三壺」:茶壺、酒壺、尿壺。賀普仁什麼活都干,學醫很有領悟力,漸漸於眾徒弟之中脫穎而出,深得師傅厚愛,也引起了師傅長女的關注。師傅長女漂亮矜持,兩人年紀相當,默默相愛。「普仁」這個名字是師傅起的,普是「普度眾生」的普,仁是「仁義為懷」的仁。醫乃仁術,醫德為上。師傅牛澤華對他說:「普仁普仁,就是說當醫生應該對病人富有同情心!」
師傅的教誨,賀普仁用一生去實踐。
1948年,賀普仁從師8年之後,娶了師傅的長女。結婚就要自立,他在北京天橋上開了一家診所,獨自創業。之後他們生下7個孩子。長子賀林回憶自己在外公家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姥爺家裡有一個大院子,他收了很多學徒。算起來我爸爸算是第一撥徒弟。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徒弟們整天歌訣不離口,抄方,生爐子,做飯,倒痰盂,在院子里進進出出,念念有辭,跟唱歌似的。當時姥爺出診,後面徒弟跟著提包,姥爺愛養鳥,養百靈啊什麼的,他的徒弟要剁肉給鳥吃,一邊剁肉,一邊背著穴位歌。我就跟著他們學了起來。」
從30平方診所到聲名遠播
北京天橋上的「賀普仁診療所」最初只有30平方米。這還是賀普仁借錢買下一匹「大五幅白布」做抵押租下來的,每個月的租金是一袋50斤重的白面。
天橋一帶,三教九流,要立足並不容易。當時的診金是每位3角。診所不敢招助手,賀普仁事無巨細,全部親力親為,他的醫術贏得了口碑。
第二年他們的門診從路西搬到路東,面積擴大了一倍,有4間房,賀普仁的孩子接二連三地出生,家裡雇了兩個保姆;再過兩年,診所又搬迴路西,這回變成了7間房了,生意日益興隆。
賀普仁對經營診所自有一套,除了技術求精,還要心懷慈悲,應診不分晝夜。此外,在診金上不能太計較:有錢的,沒錢的,只要來了病人都要看。這點太不容易,但北京天橋一帶卻是窮苦人的聚集地。有一年,從端午節到中秋節,一撥撥病人沒給錢,先記著賬,100天算下來,病人拖欠的金額達到1700元,簡直是天文數字了。這個數目病人是不會付的了,賀普仁更不會追討,他全部當成了義診,結果名聲遠播。
解放後,人民政府要求從醫者要重新考證。1950年賀普仁又到北京衛生局考試,這次考試非常不容易:頭天考口試,考了一個上午;第二天考筆試,一百多道題,中醫全科內容都在裡面。結果,賀普仁考了個全北京第六名。他得以繼續開診。
延續46年的義診
1956年公私合營,私人診所不能辦了。30歲的賀普仁進入北京中醫醫院,負責針灸科。開始時他每月工資106元,依當時的生活水平,這樣一份工資已經很不錯,只是家裡孩子多,他依然不寬裕。後來一次次漲,漲到121元。
他白天在醫院上班,晚上回到家裡開義診。義診並不是刻意所為,因為過去開過私人診所,名聲大,大批病人跟著他走。怎麼辦?唯有利用晚上的時間給尋上門來的病人義診。當時如果要收錢,就會被打成「資本主義尾巴」。時間長了,這個義診就延續了下來。
有一個時期,賀家住在宣武區南柳巷52號,單門獨院,裡面有9間房,其中一間成了賀普仁的書房兼診室。每天吃完晚飯,從6點半看到9點半,一般能看30多人,主要是幫街坊鄰里、親戚朋友看病,後來病人搭上搭,輾轉到來的有很多,其實他並不認識,但只要有病人,他就親手施治,不收診費。他的名聲越傳越遠。病人里工農兵學商都有。80年代,一些國家幹部也來了,最多病人的晚上,南柳胡同里來了20輛小卧車,把胡同的通道都堵住了。
在賀老的弟子謝新才等編著的《賀普仁》一書里(中國中醫葯出版社,2007年11月版,P18),對賀家義診有這樣的描寫:在老賀家,賀大夫的朋友上門求醫,小賀大夫不敢怠慢,就是老賀大夫從理發館、洗澡堂帶回來的患者,他們也不敢稍有疏忽。賀家附近有位燒鍋爐的胖師傅常常牙疼。多少次他挺著大肚子,穿著大褲衩,滿身汗,滿臉黑,來找賀大夫。扎完針,他吸口氣:「咦,不痛了,真靈。」胖師傅高高興興地走了,賀家沙發上留下了一片黑印。洗沙發套的任務,自然是他們小賀的。
賀大夫不允許對上門求醫患者失信,對賀家街坊鄰里的輕慢,他賀家也是不允許的。1975年,賀家買了一台9英寸黑白電視機,街坊鄰里的,常到賀家看電視。天暖以後,一到晚上,賀大夫就把電視機搬到院子里,供大家觀賞。一天晚上,來的病人多,看電視的人也多,里里外外,黑壓壓一片。小賀從外邊回來了,一股無名火,幾句粗聲話,把看電視的人撅走了。賀大夫發現人突然少了很多,問家裡人:今兒是咋回事兒?小賀說,是他把人給轟走的。父親沒批評他,說道:「去挨門挨戶把走了的觀眾給請回來。」
七個孩子七根針
賀家的義診,治好過多少人,已經無法計算。除了家庭義診,賀普仁每年還領著孩子,回到缺醫少葯的家鄉——河北省淶水縣舉行跨村跨鄉的義診。
賀普仁的7個孩子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父親的言傳身教,對病人的同情和關懷,感染了他們,結果「7個孩子7根針」:個個都愛中醫,都成了針灸好手。長女賀書元,大學念的是西醫,出國回來,轉向了中醫,也做針灸。長子賀林,如今在北京草橋開了一家「北京賀氏三通中醫專科門診部」,門庭若市,應接不暇。二子賀喜,退休後在北京郊區一家四合院式的高級度假村裡工作,度假村有中醫門診。我們采訪的那一天,他在東廂房診室與西廂房診室之間幾十米空地來回穿梭,兩邊都有若干病人躺著等他施針、留針、運針。三子賀信,退休後在自己家裡幫人診病,針葯並用。小女賀暢也會針灸,退休後專門整理父親的著述。四子賀明,在科威特做針灸。五子賀偉,在日本做針灸。賀家第三代,賀林之女、賀信之女都從事針灸。
賀家的小字輩對始自童年的家庭義診充滿感情,他們說:「義診是我們的搖籃,我們是從那兒起步從醫的。」
賀普仁雖長年舉義診,卻不願為此沽名釣譽。有一年春節,有人往他家大門上貼了一副大紅對聯:真功知吉祥,善門度眾生。橫批:功德無量。
賀普仁回家時看到,把小賀們叫到跟前:「誰貼的?把對聯給我取下來!治病救人是大夫的職責。你們千萬別叫路人產生誤會,以為是咱自家人貼上去的。」小賀們便跑到門口去揭對聯,正在這時,鄰居看到了,過來攔住小賀們:「你們不能撕,這副對聯不過分。」
賀氏家庭養生法
1.轉睛功
「文革」時期,賀普仁作為「針灸外交」的使者,曾經參與國際醫療隊,到西非工作了一年多時間。西非缺醫少葯,賀普仁是醫療隊里的唯一中醫,曾創下一天為260人治病的紀錄。回國後,他發現自己視力下降,最嚴重時,看不清徒弟遞過來的針,要靠手指觸摸。他知道,這是「援非」的後遺症。
為了自救,他練起了中醫傳統的轉睛功:雙目微閉,全身放鬆,順時針轉動眼球36次,再逆時針轉動36次。長期堅持鍛煉,不僅對白內障有療效,對老花眼、近視眼都有治療和預防作用。如果閉眼轉睛不便,也可以睜眼轉睛。
「這種功法使局部的經絡通暢,氣血運行加快,有些廢物隨時隨地就吸收了,這樣白內障就形成不起來。」他說。
結果轉睛功讓他獲益非凡,他到現在都不用戴老花鏡。2010年,他還在央視一個節目里,表演了穿針引線!
2.叩齒功
賀普仁今年87歲,一口潔白的牙齒全部保持完好,可以吃硬飯,還能嚼豆子,他的秘訣是常年叩齒——空口咬牙。民間俗語說:「晨起叩天鍾,睡前鳴天鼓」。「叩天鍾」,指的就是叩齒。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引書》中就有叩齒功的記載,以後歷代的醫學書籍中都列有此法。方法其實很簡單,每天早晚起床睡覺前叩齒36下,同時將產生的口水咽下,每天堅持下來。腎中精氣虧虛,髓乏化源,牙齒才失於調理。叩齒不僅可以治標,防治牙病,還可以治本,固齒健齒,對腎臟亦有一定保健作用,可以預防腰痛、頸椎痛和耳聾目腫等腎經疾病。
3.擦耳功
人年齡大了,腎氣衰了,難免會耳聾眼花,可是賀普仁已是耄耋之年,卻耳不聾眼不花。他在空曠的屋子也能辨出很小的聲音,根本不用助聽器。賀普仁有一種防止耳聾的簡易方法:每天用食指和中指,按擦雙耳的耳門、聽宮、聽會、顱息、瘛脈、翳風穴位,上下按擦,每天50次。此法對防治耳疾、耳聾都有良好的效果。
4.搓鼻功
賀普仁為我們介紹了一個常用的鼻子保健法。用雙手食指夾住鼻根兩側,上下擦拭,擦摩鼻翼15—20次。這運動不僅能促進鼻黏膜的血液循環,還有利於正常分泌鼻黏液。搓鼻功既可增加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預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濕潤,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能有效地減輕冷空氣對肺部的刺激,減少咳嗽之類的疾病發生,增強耐寒能力。
5、賀氏針灸三通法西安代表人物王強真的是賀喜的徒弟嗎?地址是在甘家寨西三門里嗎?
王強是抄賀氏針灸傳承人針爺賀喜的大徒弟,他是真正拜過師的。毛主席的保健醫生田從豁,盧溝橋醫院的院長等給做的拜師見證人,深得賀喜教授的喜歡,也學習到了賀氏針灸三通法的真諦!對於治療中風後遺症,面癱,眼部疾病,婦科男科,各種皮膚病都很有心得,我去過他那裡,上午人比較多,還好人比較隨和。聽病人議論效果很好,有好多疑難雜症都zd治療好了1
地址;是在甘家寨西三門里門臉不大不慎好找,好在哪裡不大你應該能找到。門口有一個牌子,好像寫的是三通養生館。
6、北京賀氏針灸治療中期靜脈曲張,真的可以讓突出的青筋恢復嗎?有人去針灸過嗎?
大多數的患者靜脈曲張並不嚴重且不需治療,保健與預防是最重要的。但若靜脈曲張太嚴重時則容易產生反覆潰瘍、感染和出血的現象,誤信偏方與用錯治療方法反而會加重靜脈曲張的症狀。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請教專科醫師給予適當的建議。
7、近代針灸大師
1、王樂亭。
名金輝,河北省香河縣人,生於1895年,卒於1984年。曾考入中國大學學習,兩年後,棄學從醫,拜北京針灸名醫陳肅卿為師。1929年考取「醫師執照」後,王樂亭開始使用針灸行醫治病,人稱「金針王樂亭」。
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醫學會,曾任北京市第二中醫門診部顧問,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醫師,北京第二醫學院(現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北京中醫學會委員、針灸委員會理事。《金針王樂亭》一書是其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很好總結。
2、承淡安。
江蘇江陰人,我國近現代著名的針灸學家、針灸教育家。承淡安出生於世醫家庭,少隨父學針灸及兒科,後又師從同邑名醫瞿簡庄,通內、外、兒各科,尤以針灸見長。1929年創辦中國針灸學研究社,並設通函研究科,廣征社員,予以指導。
1934年秋,為振興針灸絕學,東渡日本,在歷時八個月的游學考察中,以學生般的謙遜投身其中,探得其詳。回國後創辦了中國近代針灸專業學校「中國針灸學講習所」。抗日戰爭期間,他輾轉全國,辦學育人。解放後,他的針灸教育事業得到黨和政府的支持。
3、賀普仁。
賀普仁,字師牛,號空水,河北省淶水縣人。14歲從師於京城針灸名家牛澤華,深得老師真傳。八年後,以精湛的醫術獨立應診,解放後聲名鵲起。1956 年,調入北京中醫醫院,任針灸科主任達26年之久。
賀普仁是中國科協全國委員、中國針灸協會高級顧問、北京針灸學會會長、北京針灸三通法研究會會長、原中國國際針灸考試中心副主任。首屆國醫大師、「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針灸」代表性傳承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中心教授。
87歲從醫70年,針灸大臨床家,國家級非物質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幼師從京城中灸名家牛澤華,22歲懸壺應診,1966年調入北京市中醫院,任針灸科主任達30年之久,創「賀氏針灸三通法」、針灸臨症獨穴療法,影響力達南美、東南亞、日本等地區和國家。
4、石學敏。
中醫、針灸學專家。1938年6月6日出生於天津市,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授銜針灸學專家。
1962年天津中醫學院中醫專業畢業,丙行天津中醫學院副院長兼天津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成都市錦江人民醫院名譽院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確定的全國針灸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全國針灸專科醫療中心主任,天津市重點學科針灸學科學術帶頭人。
世界著名中醫針灸學專家、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針灸學會副會長,天津針灸學會會長,中國針灸臨床研究會副理事長,歐洲傳統中醫協會顧問,聯邦德國巴伐利亞洲中國傳統醫學研究第一副院長。
5、陸瘦燕。
出生於上海市嘉定西門外嚴廟鄉一個針灸醫師家庭。其父李培卿,育有6子2女,陸氏排行最小,因出嗣陸門,故改姓為陸,遷居崑山。陸氏幼年精讀《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類經》、《針灸大成》等書。
陸瘦燕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針灸學家和教育家。他少年時隨父習醫,得其真傳,18歲即在上海懸壺濟世,因針刺沉痾,屢見奇效,求治者絡繹不絕,成為一代名醫。他開創了針灸實驗之先河,還開辦了「陸瘦燕朱汝功針灸學習班」,在國內外針灸界頗具影響。
「陸氏針灸療法」已被列為「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與會人士充分展現了陸瘦燕先生在針灸學臨床、科研、教學方面的學術成就,以及對當下針灸學發展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