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湯 pdf

養生湯 pdf

發布時間:2020-07-19 01:46:19

1、謝謝給介紹一種好的養生湯吧?

2、2015最流行的養生湯

春季
一年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養生的最佳時機。醫學上認為,春養於肝,夏養於心,秋養於肺,冬養於腎,所以春天進補,重在養肝。
春季唱湯宜選用較清淡、溫和且扶助正氣、補益元氣的食物,同時還應根據不同的體質來調養。
偏於氣虛的人,可多選一些健脾益氣的食物煲湯,如紅薯、山葯、土豆、雞蛋、鵪鶉蛋、雞肉、鵪鶉肉、牛肉、瘦豬肉、鮮魚、花生、芝麻、大棗、栗子等;偏於氣陰不足的人,可選一些益氣養陰的食物來煲湯,如胡蘿卜、豆芽、豆腐、蓮藕、荸薺、百合、銀耳、蘑菇、鴨蛋、鴨肉、兔肉、蛙肉、龜肉、甲魚等。另外,春季飲食還要注意多食低脂肪、高維生素、高礦物質的食物,如新鮮的薺菜、芹菜、菠菜、馬蘭頭、枸杞子、香椿頭、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開胃等作用。

夏季
夏天,酷熱天氣使人體出汗很多,消耗了大量體液,並消耗了各種營養物質,因此很容易感覺到身體乏力和口渴。這是一種耗氣傷陰的表現,通常會影響到脾胃功能,引起食慾減退和消化功能下降,所以不少人在夏季都會感到,箋虛或氣陰兩虛。根據中醫「虛則補氣」的原則,夏天飲食也應該注意進補。
夏天進補,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一般以清淡的滋補食品為主,如鴨子燉冬瓜就是夏天食補之佳品。另外,如瘦豬肉、鮮瓜果、芡實、綠豆等食品都是夏天用以清補的食療佳品。

秋季
初秋之時,食物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古代醫學家認為,秋季,草木零落,氣清風寒,人體容易受疾病的侵擾,所以此時宜進食滋補的食物。
中秋炎熱,氣候乾燥,容易疲乏。此時應多吃新鮮少油的食品,其次,還應多吃含維生素和蛋白質較多的食物。現代醫學認為,秋燥症應多食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類營養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藕、梨、蜂蜜、芝麻、木耳等,以養血潤燥,從而提高抗秋燥、抗病毒的能力。
晚秋季節為心,肌梗死的高發病期.高血壓病人在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此時日常飲食中應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等營養素的食物,這樣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因此秋季煲湯宜多選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山葯、秋梨、藕、鴨肉、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陰清煤。還需注意的是,夏季剛過,暑氣消退,人們食慾普遍增加,此時不宜進補過度,以免過極傷胃。

冬季
進入冬天,又到了進補的最佳時節。現代醫學認為,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萬物處於封藏狀態,是一年中最適合飲食調理與進補的時期。冬季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於體內,有助於體內陽氣的升發,為來年的身體健康打好基礎。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冬季煲湯進補應順其自然,注意養陽,以溫補為主。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同時因人們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差異很大,在選擇冬季進補的方案時,應因人而異。如形體偏瘦、性情急躁、易於激動者,應以「淡補」為主,採用滋陰增液、養血生津的食材煲湯,禁用辛辣等食物;而形體豐腴、肌肉鬆弛者,宜採用甘溫食物,忌用寒濕、冷膩、辛涼的食物;腦力工作者,則宜多進食有益心、脾、腎三臟的食物,如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蛋類、海產品、新鮮的蔬果等。

3、養生湯的四季養生

4、簡單易學的養生湯推薦

5、喝什麼湯最滋補 推薦十款養生湯做法

~~zd~蓮藕火腿淮山陳皮湯~~~

材料及做法:蓮藕淮山花生排骨新會陳皮火腿3片

1 蓮藕刮皮,洗干凈,切塊。

2 淮山削皮,洗干凈,切塊。

3 花生泡水,去衣,也可以不去,個人喜好。

4 火腿切薄片,陳皮用清水泡軟,颳去白版色的內皮。

5 排骨洗干凈。

6 清水加入薑片把排骨放入飛水,撈出洗干凈。

7 燉盅放入燉鍋里,所有材料放入燉盅。

8 加入開水,八分滿即可,燉鍋也加入開水,到刻度線即可。

9 蓋上蓋子權,再把燉鍋的蓋子蓋上,開大火燉足四小時,撇去浮油,加入鹽,攪拌均勻,即可。

6、推薦一下養生湯

7、推薦8種養生湯,想變年輕就全靠這幾種湯了

推薦八款秋季養生湯做法
1、秋季養生湯:南杏仁雪梨湯
南北杏有理氣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體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循環,故對血熱津傷之肺燥者有一定療效。常飲此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材料:南北杏仁各10克,雪梨1個,白糖30克。
做法:先將南北杏仁用水稍浸去皮;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四塊。燉盅內注入200毫升清水,放入南北杏仁、雪梨和白糖,加蓋隔水燉1小時,便可食用。
2、秋季養生湯:白果蓮子山葯湯
山葯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葯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症。
材料:新鮮山葯200克、白果10顆、紅棗15顆、枸杞子20顆、干蓮子10顆、冰糖10-15克。
做法:干蓮子和紅棗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白果敲碎外殼。山葯去皮,切成小方塊用清水浸泡備用。鍋內先注入清水6碗,加入白果,蓮子,紅棗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煲20分鍾後,再加入山葯塊繼續煲20分鍾左右。最後10分鍾再加入枸杞子,煲至剩3碗水時,加入調味料即可。
3、秋季養生湯:沙參玉竹老鴿湯
民間有說:一鴿勝三雞。鴿子又名白鳳,肉味鮮美,所含蛋白質中有許多人體的必需氨基酸,尤對體虛病弱者、手術病人有恢復體力、癒合傷口的功用。沙參味甘潤而偏於苦寒,能補肺陰,兼能清肺熱,適用於陰虛肺燥,常與潤肺利咽的麥冬、杏仁煲老鴿,更能起到生津潤肺的功用。
材料:鹽、適量老鴿1隻(約500克)、沙參20克、玉竹20克、杏仁10克、豬瘦肉20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將老鴿剖洗凈,去除內臟。老鴿可整隻,也可斬塊,然後放進開水鍋內焯過,洗去血水,瀝干待用。洗凈沙參、玉竹,備用。豬瘦肉斬小塊,備用。將以上備料與薑片一同放進砂鍋內,加蓋大火燒沸,改用小火煨約1.2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即成。
4、秋季養生湯:玉米淮山海參湯
海參的營養,據古人認為和人參相同,因此被稱為是「海中人參」,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等功效,無論男女都適合食用。玉米淮山海參湯,能健脾補腎、滋潤養顏,對於皮膚粗糙、毛發枯幹人士最為適合。
材料:豬展300克、冰凍海參2條、玉米2根、淮山30克、姜2片、水8碗。
做法:海參提前半天放冷藏格解凍;取出洗凈,切段,汆水撈起;玉米去衣,洗凈切段;淮山洗凈;豬展洗凈切塊,汆水撈起;將8碗水倒入瓦煲燒開,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飲用。
5、秋季養生湯:綠豆薏仁鴨湯
鴨子在水中生活,因此其肉性偏涼,有清熱解暑的作用,適合上火者食用,而綠豆也有消暑清熱的功效,所以綠豆老鴨湯是夏秋季的絕佳補品。此湯消暑清熱,健脾益臟腑,美容養顏。
材料:薏仁38克、綠豆38克、陳皮2片、老鴨1隻、清水12碗、鹽適量。
做法:老鴨去內臟,切半,切掉鴨尾,洗凈,汆燙。陳皮用水侵軟,颳去瓤。其他材料洗凈。將清水煮沸,把各種材料放入煲內,用大火煮20分鍾,再改用小火熬煮2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6、秋季養生湯:冬瓜荷葉煲鴨湯
秋季養生少不了冬瓜和荷葉,鮮荷葉可清暑利濕,冬瓜清熱解暑,老鴨能滋陰養血,益胃生津。將三者煲成湯飲用,既能清熱解暑去濕,又能益胃生津,最適合秋季節食用。
材料:水鴨肉250克,冬瓜200克,嫩荷葉3小塊,薏米25克,赤小豆25克。
做法:水鴨洗凈,切成中塊。冬瓜連皮切成大塊。未展升的嫩荷葉洗凈。薏米、赤小豆浸透後淘洗干凈。將所有用料放進燉盅,加沸水適量,把燉盅蓋上,隔水燉之。先用大火燉30分鍾,再用中火燉50分鍾,後用小火燉90分鍾即可。燉好後,取出葯渣,加入適量油、鹽、昧精便可服用。
7、秋季養生湯:霸王花百合煲豬肺
霸王花又名劍花、七星劍花,它是廣東有名的特產,有潤肺、生津、清熱、消燥之功,無論鮮、干品均佳,性微涼而味甘鮮濃香,為廣東民間家喻戶曉的秋日入湯佳品。百合食葯兼之,中醫認為它性平,味甘、苦,有補中益氣、潤肺止咳之功。蜜棗甘潤清甜,有潤肺生津的作用。根據中醫「以臟補臟」之理,凡肺虛之病,宜用豬肺,對治療肺虛咳嗽、嗽血一定功效。
材料:霸王花70克、百合50克、南杏15克、北杏10克、蜜棗3個、豬肺1個、豬碎骨100克、生薑3片。
做法:各湯料洗凈。豬肺從喉部灌入清水後揉擦,反復多次至洗凈,切塊,置鑊中不下油鹽,稍炒片刻;霸王花、百合、南北杏浸泡;蜜棗去核,與豬碎骨、生薑片一起一瓦煲,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約兩小時,調入適量食鹽便可。
8、秋季養生湯:蓮藕排骨湯
蓮藕具有健脾開胃、益血生肌的功效;豬排骨提供人體豐富的鈣質,同時還具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宜於氣血不足,陰虛納差者。如果想讓湯喝起來味道更鮮甜些,可以另外加些許眉豆、幾顆紅棗和干瑤柱。
材料:蓮藕500克,豬排骨500克,黃酒、生薑、蔥、鹽少許。
做法:豬排骨切段,飛飛水;將藕洗凈切片,與排骨同置1500毫升溫水之中,加黃酒、姜、蔥少許,水沸後文火燉90分鍾左右,加少許鹽,即可食用。

8、台灣十全養生湯的做法大全

材料
雞一隻,雪蓮花少許,扁豆少許,薏仁少許,百合少許,芡實少許,山葯少許,玉竹少許,薑片少百許,鹽少許
做法
1.把雞洗凈,剁小塊。用沸水焯一下去除雜質和血沫
2.然後與薑片以及度葯材同燉1-2小時,加鹽調味,即可
小訣竅
用文火慢慢地熬。使食物的營養成分有效地溶解在湯水中。放幾片姜,經過文火慢慢煲上幾個小時後,姜去寒暖胃的功能與它特有的味道完全融入其中。火不要過大,開鍋後回,小火慢燉即可。

煲湯時忌中途添加冷水,因為正加熱的肉類遇冷收縮,蛋白質不易溶解,湯便失去了原有的鮮香味。同答時也忌早放鹽,因為早放鹽能使肉中的蛋白質凝固,從而使湯色發暗,濃度不夠。

9、來份養生湯配方?

原料:酸棗仁10克、蓮子10克,赤小豆20克

製作方法:酸棗仁、蓮子淘洗干凈入砂鍋中,桂園去殼放入砂鍋中,赤小豆洗凈掰開,放入砂鍋中。加入3000毫升水,煮至1500亳升,一天不拘時飲,每日1劑。

10、劉太醫養生湯

生北山楂果100克、廣木百香50克(或雲木香50克,加大棗10個),放1升水,泡半小時,再度把泡葯水倒去不用。然後放1升涼水,蓋上蓋大火熬問開,再變小火熬30分鍾,把葯汁倒出來;再放1升涼水熬答。兩次熬的葯放在保溫壺里保溫,每次喝100ML左右。<14歲或>70歲以及回體重不及50公斤者劑量減半。這是開胃湯的做法答,另外還有保元湯的做法和一些保健知識,你去這里看下吧:http://xnb.newoo.com/200611/10963_2.shtml

與養生湯 pdf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