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菜 道家

養生菜 道家

發布時間:2020-07-18 15:42:08

1、德道道教秘傳菜養生館怎麼樣

剛剛去過。定好價位,不知有什麼菜。528元,冷盤知:辣藕、魚、紫甘藍、鴨脖子道、雞胗子、毛豆。熱菜;魚湯不錯、小鮑魚一隻、茶香魚、蛋皮包蝦、荷蘭豆、銀耳花生湯版,都是很小的量,還有茄子面、鱔魚。沒了。環境不錯,在四合院。主人很好,幫你找車位權。最好不開,單行,繞繞,麻煩。

2、道家養生的秘訣有哪些

養生保健百秘訣一:多喝粥
粥補人、養胃,歷來都被養生家視為養生保健的最佳食物。它由大米經過熬制而成,易為人體消化吸收度。粥溫和易進食,攝生養體,適合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消化能力不好,進食比較少的老年人。常喝粥,能為老人補充能量,強身健體知,延年益壽。
養生保健秘訣二:常飲茶

也是養生保健的佳品,其抗衰老作用讓人驚嘆,甚道至超過維生素E的18倍。茶葉中含有豐富的茶色素能防治老年人常有的動脈硬化,有些茶還有高效的防癌功能。
經過調查顯示,每天飲茶的老回年人壽命普遍都比較長。喝茶的確有益答健康,比如枸杞參茶就有滋補抗衰老的作用,平日里可以在茶里加入枸杞和西洋參,充分利用了

3、道家 白菜療法

道家 白菜療法全文:

這是一個道家的奇效秘方,不僅清腸,排宿便,甚至可以清除五臟的毒素!每個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沒有風險副作用。

無意間和蕭道長聊起浙江有位醫生秦兆虎指導病人用大白菜治高血糖和便秘等病,蕭道長有點驚訝:「這位秦先生是道門中人嗎?」

「他和道門頗有淵源。」

「難怪!」道長一捋鬍子,「這白菜在咱們道家上清派被稱為四秘之一,非常不得了!」

大白菜非常不得了?這話聽起來就像有人說「筷子能當槍使,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記得辟穀結束我給你吃什麼嗎?」

「哦,大白菜」,想起來了,好一大盆,帶點姜絲辣椒,道長說大白菜「刮腸」很厲害。「有些腸胃病怎麼也治不好的人,只要認真吃一陣子大白菜,一定有奇效!」

「要想長生,五臟當清!」道長說現在不是很多人期待辟穀排毒、治病、養生、補氣嗎?不必千里迢迢滿世界找大師指點,每個人在家就可以做到,而且沒有風險副作用,趕緊記下來吧:

大白菜,以葉為主(少量菜幫)加水煮,不加油鹽,可適量放少許辣椒、花椒或是去皮生薑(生薑皮性寒,姜肉性熱)。每天肚子餓了就吃,連吃三天,不吃別的食物,第三天除了吃白菜葉外可再喝些白菜湯。白菜要煮得爛一點。

這種吃法排毒效果奇佳,對便秘或者腸胃不健康的人是一次大掃除。如果每個月能堅持一次,或者一次能增加到七天更佳。吃了以後會排出宿便,剛開始黑色,吃的時間長的會排出果凍一樣的宿便,堅持二十一天以上的人會排出五種顏色的大便,那是把五臟的毒都清了......

「這樣吃不會走不動路了吧?」我這是替很多喜歡提問的網友問的啊。

「呵呵,保證你跑得比吃草的馬還快!」道長哈哈大笑。不過他建議大家吃白菜的三天最好放在周末,避開社會應酬社交活動,靜心在家讀書打坐。

「體內沉垢惡穢一旦排出,妙不可言!」

蕭道長補充說明:「宿便一出,清氣會發生,陽道易旺,應禁房事數日。祝有緣眾生人安身寧,返璞歸真。」

據美國紐約一家專門從事癌症研究的權威機構透露,中國和日本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比西方低得多,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在比較了世界各國的三餐食譜後得出結
論:是由於中國和日本婦女多吃大白菜的緣故。調查資料表明,每10萬名婦女中,每年乳腺癌的發病率為:中國9人,日本21人,北歐84人,美國91人。

大白菜何來如此神功?實驗證明,大白菜所含有的許多物質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因此在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發表的防癌食品排行榜中將白菜排在僅次於大蒜的後面,名列第二。

首先,大白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其中維生素C(抗壞血酸)的含量比黃瓜高4倍、比番茄高1.4倍;維生素A(胡蘿卜素)的含量,比黃瓜高
1.8倍。維生素A是天然無毒的抗癌物質,它能減少咽喉、食管和胃腸等上皮組織的炎症,可以阻止致癌物質引起的細胞突變,從而能抑制某些組織的癌前病變;
維生素C也叫抗壞血酸,能夠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生成,同時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

其次,大白菜含有一種叫做吲哚-3-甲醇的化合物,其含量約佔大白菜重量的0.01%,它能促進人體產生一種重要的酶,這種酶能夠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分裂。

另外大白菜所含有的微量元素鉬,鉬——是人體金屬酶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在食道癌的高發地區,人們頭發當中鉬的含量最低,這與當地水土中缺鉬是有關
的。能夠防止致癌物亞硝銨合成的微量元素鉬大量存在於大白菜中,能阻斷亞硝胺等致癌物質在人體內的生成,所以能防止癌症的發生。據測算,每天吃1磅大白
菜,或白菜榨汁,每天飯後服200-300克,就能吸收到500毫克這種化合物,達到預防癌症的目的。

同時大白菜中還含有微量元素硒——是心臟代謝不可獲缺的微量元素,被譽為「生命火種」。如果人體缺硒,就好象失去了一道抵抗癌症的堅固防線。硒也是人體
一種重要的過氧化酶的組成部分,這種酶不僅可以防止不飽和脂肪酸的氧化,還能夠抑制可能成為致癌過氧化物和游離基的形成。科學家們認為,硒通過吞噬細胞的
功能能夠影響癌細胞的能量代謝和干擾癌細胞的蛋白合成,從而抑制癌症,還能夠影響化學致癌物的代謝,使它們失去致癌的活性。

大白菜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鐵也是飲食中防癌、抗癌的一種重要的成份。

4、道家四秘 是什麼菜

上清四秘是道家上清派推崇的四種養生食物,道人內流通,常人難以知曉。
它們分別是:蘿卜,白菜,豆腐,生薑!
這大白菜如果是卷心的白菜,其氣有向內收的趨勢,散白菜將氣往外發散。當代人思慮過多,上熱下寒,大白菜可以將相火從食道往下降,將氣往下收斂,又可通腸道。白蘿卜可以降氣化痰消食。所以大白菜加蘿卜,就相當於黃芩加半夏。
「要想不死,腸中無滓。」這是道家修行的一句話。現在大多數人腸中有許多污滓。而白菜可刮腸,蘿卜可順氣,常吃蘿卜白菜,便可以清腸通濁氣。道家常說的辟穀,若沒有掌握法門,不可輕易嘗試。
生薑可通神明,孔聖人便有不撤姜食之說。可解魚蟹毒,又可溫脾陽止嘔逆。男子主陽,不可百日無姜。況且現代人喜歡飲食冰凍飲料瓜果,其惡習是當時快意,卻嚴重傷害脾陽,於養生有大害。故平日每餐少食姜可撥亂反正。

最後一味豆腐呢?是佛家道家恩物,也是我們健康的寶物。《論語》講「七十可以衣帛食肉。」說明古人飲食譜中蛋白質攝取以豆製品為主,肉食不多。當代農牧業發達,人們食肉過多,造成身體嚴重偏酸化,還容易臃滯氣機,阻礙中焦,許多人脾虛得只能運化粥米之類,卻要再填塞肉,滿足口腹之慾,卻不管腸胃負擔。未來十年將是癌症高發期,許多飲食無度的人都是結腸癌肝癌高危人群。萬物平等且有靈,我們口中食,是以它物生命以換來。我們吃得是肉,其實是動物的屍體。動物臨死前的恐懼悲鳴諸多怨氣必然留藏在屍體中,我們咽下口中美食,亦是咽下死亡的怨氣,無異於砒霜鴆酒。

自古道家著重性命雙修,身體為靈魂的載體,自是要好生愛護。所以豆腐這清嫩白凈之物可滿足人們多種蛋白質需要,又可素心安神。

這普通白菜蘿卜豆腐生薑被道家稱為「上清四秘」且不輕易外傳,必有其珍貴意義。食素食,亦是養素心,養素心,即是安神靈,心神得安,即是長生久視之道。
希望有所見聞者,能生善念,發善心,身病心來養,心病身可調,最終得到健康長壽大道~!

5、看道教經典怎麼論飲食養生

道家養生的飲食文化
道士食素,其原因主要是持戒。《積功歸根五戒》第一戒不得殺生,第二戒不得葷酒。
素食除上述原因外,還因為素食有利於健康長壽,換言之,道士食素是為了養生的需要。因為道士出家修道的主要目的,就是追求長生成仙。
素食
從世界范圍看,中國便是一個以素食為主的大國。素食有素食的好處,綜括人類長壽因素,平時多吃素食,也是要點之一。有關素食長壽的文章比比皆是,孫中山先生的《中國人應保守中國飲食法》寫的發人深省,中國人的飲食習尚,暗合於科學衛生的,尤為一般人望塵莫及。中國常人所飲的是清茶,所吃的是淡飯加蔬菜豆腐。這些食料,經當今衛生家們證實,確為最有益於養生者也。為此,中國窮鄉僻壤之人,飲食不碰酒肉的常多長壽。結語是:「單就飲食一道而言,中國之習尚,當超乎各國之上。此人生最重要之事,而中國人已無待於利誘迫勢,而能習之成自然,實為一大幸事。吾人當保守之勿失,以為世界之導師也可。」從某種意義上完全可以說中國道教當為素食者之楷模。
科學證明,素食和蔬菜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保持自律神經的平衡,蔬菜中含有很多人體所需營養,還有抗衰老及抗癌作用。素食者血液偏弱鹼性,肌肉和身體不易疲勞。素食者血液粘度低,血液流暢相對供應充足,頭腦就清醒。
總之,道教徒素食既體現了道教和慈善愛的精神,又暗合養生之道。
少食
道教除主張素食外,還提倡少食。
道教經典《太平經》中說:「少食為根,真神好潔,糞穢氣昏。」《神仙傳》一書里寫到:「食戒過多」。其它道書還講:食慾少而數,不須頓多難消。常如飽中飢,飢中飽。多食酒肉,名曰「痴脂」,優狂無恆。貪美食令人瀉痢。食熟勝於食生,食少勝於食多。
曾有人試驗:一個堅持一日三餐的人尿中排毒量為百分之七十五。堅持午、晚兩餐的人排毒量近百分之百。
多食,不但影響健康,影響體形,而且還影響精神和情緒。當我們飯飽後,往往都想睡覺。因為大量血液都要供應消化系統,相對腦部供血減少,使我們有昏昏欲睡的感覺。這就是古人所說的「飯飽神虛」。
由此可知,道教提倡少食是科學的。
辟穀
辟穀是指不吃穀物,並非不吃食物,所以「辟穀」又稱「休糧」或「絕谷」。這是道教的一種養生方法。
道教認為人體有「三屍」,靠五穀而生,危害人體。若經過「辟穀」修煉,便可除「三屍」,以達到「長生不死」。辟穀時,仍食葯物,並兼做導引等功夫。道教辟穀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生。
當今社會,人們的養生、健身方面崇尚倒走、爬行、大喊、餓透等返序運動。其中「餓透」法,與古之「辟穀」法頗為相似。不妨在此簡單介紹一下。餓透,說白了,就是一日或兩日不進食,僅以開水充飢,或補充營養液,目的是使腸胃滯留的有毒物質排盡。據悉,海外的一些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餓透對神經官能症、早期高血壓、低血壓、單純性肥胖、神經性厭食、異咽症都有一定療效。
四不吃
在這里,順便介紹一下天師世家有「四不吃」的規矩,即不吃牛肉、狗肉、烏魚和鴻雁。
究其原因據說是1.牛。一輩子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終生勞作,普濟眾生,它太辛老了,不能吃。2.烏魚。人們常說:「烏魚精最可惡,連自己的親生子都吃」,但天師世家的說法與此恰恰相反,他們認為:烏魚一到產卵期,兩眼昏花,什麼也看不見,只待餓死升天,烏魚魚崽最有孝心,寧可自己游入母嘴,給娘充飢,也不能讓娘餓死,其精神可貴可嘉,吃不得。3.鴻雁。失偶孤雁,終生獨居,處境凄涼,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該吃。狗。古往今來,人們常說:「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終生隨主,為主效勞,不可食也。
道教是一個養生的宗教,對飲食養生非常重要。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自己既有宗教色彩又符合科學養生的飲食習慣。這些飲食習俗,無論是對於保護野生動物,還是對於人們的健康,都大有裨益。

6、道家的養生之道?

不分古今中外,人的身體只有一個,所以正確的理論是互通的,如果不同,必有謬悟。

精:指基礎能源(不是精來液,未變成精液,化為情感之前物質)情動乎中必搖其精;
人身體由 化學變化為主導。情感與強烈的化學變化互相影響。所以要清虛涵養。
飲食,睡眠,情緒,外界環自境 都要注意
氣:高等能源,人體活動直接利用的。包括一些未知的東西。可從怒發沖冠去體會。
神:主要指生物電能及其系統,來源於前兩種。
中和之道: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不是忍,是不被外界環境影響),
發爾「皆中節」謂之和。(正確的釋放自己的情緒,情感)
涵養精氣神,用中和之道,調劑身心,就是道家的養生。

7、道教養生內容有幾種?

綜觀道教的養生方式,其主要內容有以下幾種:(1)守一之道

守一之道指的是在身心安靜的狀態中,將意念集中對於「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長生的養生方法。約在東漢時就廣泛流行過。魏晉以後,逐漸同存思、吐納、導引等融合在一起,成為後來內丹修煉的一個重要環節。

(2)存思之道

存思之道指的是在高度入靜的情況下,將意念存放在體內或體外的某處,以求得到長生。魏晉時廣泛流行。有的稱體內各部分各有神靈居位,將意念存於體內,稱為存神。存神而與神合一,即可登臨仙界。有的主張存思中,應以意念內觀自身臟腑,就可獲得自身臟腑之形象,這就是內觀。但值得注意的是,存思類文獻,一般有較濃重的神秘主義色彩。

(3)導引之道

導引之道指的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多種人的肢體運動。它與氣息調節配合,求得血脈暢通、延年益壽和祛除百病。大約在秦漢時已有流行。其後,導引之法越來越多,並與氣息調節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成為後來的內丹修煉的一個內容。

(4)吐納之道

吐納之道指的是呼吸調節中,吐出胸中的濁氣,吸進新鮮空氣,以長生延年。大約在秦漢時已有流行。後來的內丹功法也重視氣息,強調在呼吸中獲得先天之氣以補後天之氣。

(5)胎息之道

胎息之道指的是呼吸調節達到一定程度時神氣相結,鼻息若有似無,呼吸似在臍部進行,如同胎兒在母腹中一樣。大約在秦漢時已有流行。魏晉以後,逐漸同吐納、導引等方法融合一起。調節呼吸達到似胎之狀,成為後來內丹功法的一個重要環節。

(6)服食之道

服食之道指的是通過服用特定的食物或葯物來求長生成仙。戰國時期就已流傳,魏晉和唐代兩度成為養生的主要方法。服食的對象大致又有兩類,即草木葯和金石葯。草木葯的功效在於補救「虧缺」,就是中醫家們常說的補養元氣,調理五臟,滋養精血,治療疾病的意思。金石葯因為來自天地之間,古人以類附比,認為服金石葯即可長存不朽。

(7)外丹之道

外丹之道指的是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煉制不死丹葯,以求長生。大約成於西漢時,到唐代達到鼎盛。由於服食丹葯致死者甚多,因此一直受到朝野的批評,唐以後即衰微。從歷史實際和現代科學的角度審視,礦物燒煉的丹葯,對於人的長壽延年是沒有意義或者意義極微,有些丹葯則是有害的,過量即導致死亡。但是它在道教養生方式的發展史上卻是一項有影響的客觀存在,並在客觀上對於中國古化學史和古醫葯史產生過相當大的影響。

(8)內丹之道

內丹之道指的是人體作為爐鼎,以人的精氣神作為對象,運轉意念,經過一定步驟,使精氣神在體內凝聚成丹,以求長生。內丹與外丹相對。內丹之說約起於南北朝的後期。在外丹術衰微以後,內丹術逐漸成為道教養生主要方法。從元直至明清,道教內丹術內容逐漸豐富,融會貫通了古代的守一存思、導引、吐納和胎息等種種方法,並形成了南宗、北宗、中派、東派和西派等派系,各派功法也各有側重。

(9)房中之道

房中之道指的是男女生活節制和諧,還精補腦等房中方法,以求長生。戰國時期,房中術已形成。西漢時就有較系統的理論。早期道教並不禁慾,遂將房中術納入道術之中。後流於淫靡,在南北朝時期被排斥出道術。從現存少量文獻看,其中包含的性衛生的內容,至今仍不失其科學意義。

(10)起居之道

起居之道指的是人生活方式和環境要求,包括飲食、言語、作息、穿著、房舍等等,要求取法自然,適應變化,順乎天時地利,以求健康長生。上述幾個方面的養生術是整個道家遺產中的瑰寶,也是中國傳統養生方法的主幹。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書中高度評價說:

「道教思想中從一開始就有長生不死的概念。而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這方面的例子。這種不死思想對科學具有難以估計的重要性。」

正因為如此,道教的養生方式就成了世界傳統養生方法中不可代替的寶貴財富。

與養生菜 道家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