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養生與保健-3

養生與保健-3

發布時間:2020-07-18 15:30:21

1、養生與保健

1.燈光與家居
卧室是擺脫勞累、休整身心、養精蓄銳的空間。因此,卧室里的燈光應該是溫馨、愜意的。使用暖色調的光,有助睡眠。
對於廚房來說,白光發散性好,可使人的視線更清晰。衛生間用暖光燈,給人一種安全感。
另外,像壁燈、射燈這些輔助光源,一般都以暖色調為主,起到調節氣氛的作用,如果家裡已經足夠明亮,最好不要同時打開這些光源,否則很可能會受到「彩光污染」的威脅。彩色光源讓人眼花繚亂,不僅對眼睛不利,而且干擾大腦中樞神經,使人感到頭暈目眩,出現惡心嘔吐、失眠等症狀。
2.100克紫茄中維生素P的含量高達720毫克。維生素P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改善微細血管脆性,防止小血管出血。茄子中的皂苷具有降低血液膽固醇的功效,與維生素P協同,可提高微血管的彈性,有利於心血管病的防治。
3.剩菜加熱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魚類加工的菜中的細菌很容易繁殖,上面的大腸桿菌在20攝氏度左右的溫度里每8分鍾就能夠繁殖兩倍,在五六個小時之內一個細菌就會變成一億個。如此的數量足以讓您的腸胃感到不舒服。所以,打包的魚類一定要加熱四五分鍾。但過長時間加熱,魚中所含的全價蛋白,魚脂和豐富的維生素等有益於人體神經系統的營養素就會失去營養價值。
肉類和動物類的食品打包回去後再次加熱,最好是加上一些醋。因為這類食品都含有比較豐富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加熱後,都會隨著水分一同溢出。那麼,在加熱的時候加上一些醋,這些物質遇上了醋酸就會合成為醋酸鈣,不僅提高了它的營養,同時還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吸收和利用。
貝類,海鮮類的食品在加熱時最好另外加一些酒,蔥,姜等作料,這樣不僅可以提鮮,而且還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滅潛伏其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防止引起腸胃的不適,特別是姜,在中醫里具有殺菌和解毒(特別是魚蝦蟹之毒)的功效。
打包回來富含澱粉類的一些食品,最好在4小時內吃完,因為它們容易被葡萄球菌寄生。而這類細菌的毒素在高溫加熱之下也不會被分解,解決不了變質的問題。所以,如在短時間內大家還沒有吃完,那麼即使從外觀上看沒有變質也不要再吃了。
健康飲食小提示:冰棍雪糕吃多影響食慾 經常熬夜多吃胡蘿卜
4.專家建議,杯子每次用完如能即刻清洗最好,若覺得太麻煩,至少應每天清洗一次,可以在晚上臨睡前洗干凈,然後晾乾。清洗杯子時,不僅要清洗杯口,杯底和杯壁也不應忽略,尤其是杯底,平時不常清洗,可能會沉澱很多細菌及雜垢。蔡春教授特別提醒女性朋友,口紅不但含有化學成分,而且極易吸附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病原體,喝水時會將有害物質帶入體內,因此杯口殘留的口紅一定要清洗干凈。清洗杯子時用水簡單沖洗是不夠的,最好用刷子刷。另外,由於洗潔精的重要成分是化學合成劑,使用應慎重,要注意用清水沖洗干凈。若要清洗沾有大量油膩、污垢或茶垢的杯子,可以在刷子上擠上牙膏,在杯子內來回擦刷。由於牙膏中既有去污劑,又有極細的摩擦劑,很容易將殘留物質擦去而又不損傷杯體。

2、3養生是人們都應該做的嗎

當然了,年輕時候我們不懂這個道理,結果把身體都給糟蹋了,等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各種疾病都來了才知道養生是伴隨著人的一生的。所謂你不養生,生自然就不養你!

3、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4、養生與保健的區別

保健意思是保持健康。指醫療保健機構或者個人為保護和增進人體健康、防治疾病所採取的綜合性措施。養生是養護生命。調劑精神、飲食進補、氣功運動、節欲等可以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活動都是養身活動。概而言之,保健是人體在外部因素的保護下,保持正常健康、維持和保障生命的基本運行;養生則是通過自身有益的活動,讓我們的身體去適應自然e68a847a6431333361323030環境,增強抵禦各種疾病侵襲的能力,並最終達到延緩衰老的目的。
雖然說養生與保健都是為了自身的健康,但嚴格來說還是有的:養生注重的是根本的調節,涉及每一個日常細節,確保身體的健康發展;保健注重的是對已經病變的身體進行調節,以期達到恢復健康的目的。養生是基礎,保健是維護。養生沒有做好,保健也就失去了意義。
健康離不開樸素的快樂,生活方式的樸素就是生活也要順其自然,不要過於做作。"心少"快樂多,快樂促健康,像個"頑童"一樣,無憂無慮,該玩就玩,想閑就閑,只要玩樂適度,量力而行,任何玩樂都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只要有樸素的心靈,身心一定會健康的。
通過上面介紹的內容,相信大家對於養生和保健的區別都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簡單一點來說,保健是維護健康的一種措施和手段,而養生是維護健康的一種態度。養生是健康的基本態度,保健是養生的綜合措施。所以必需要有養生的前提,才能實行保健的手段。

5、如何進行養生與保健?

1.雖然氣溫較高,但仍要顧護人體的陽氣。亦即常說的「春夏養陽」。陽氣是人的動力,隨季節和日月的交替變化而產生一定的波動,夏季陽氣旺盛且常浮躍於外,反易被外邪折傷,如大汗則亡陽。換言之,在炎熱的夏季,一般不宜進行大量運動,運動之後應及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物質。
2.立夏之後,北半球陽光照射充足,日照時間延長,加之氣溫升高,人的睡眠會減少。有睡眠障礙的人則更易加重,輾轉難眠,或夜卧不安。中醫講夏季宜「早卧早起」,順應節氣。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適當的午休仍不失為一個很好的調整。夏季早起進行適度的晨練,是最佳的安排。
3.當進入盛夏時節,氣溫高且濕度大,給人以悶熱難耐的感覺,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長夏。長夏在五行中屬土,與中醫五臟之脾臟相應,而脾最惡濕喜燥,所以長夏多患脾胃病,出現食慾不振、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弱的人,應及時調理好飲食,營養充足又不增加脾胃負擔,可以少食多餐。夏季動輒出汗,使人口渴,但要注意不可在飯前大量飲水,更不能喝大量冷飲,反之,極易損傷脾胃,導致慢性脾胃疾病。
4.夏季瓜果豐富,可以多吃一些,但應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體質,以免造成損傷。如脾胃虛寒的人,不宜大量吃西瓜、梨、獼猴桃、柚子等涼性水果;內火大、痰濕盛者,少吃桂圓、荔枝等;過敏體質,慎吃芒果、菠蘿等。又常言:「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抬死人」,李子多吃使人生痰、助濕,甚至令人發虛熱、頭昏;尿路結石的人不能多吃草莓;胃酸多、易腹瀉的人少吃香蕉;蘋果、桃、葡萄、哈密瓜、桑椹、西瓜等水果含糖量高,故糖尿病人慎食。
5.夏季人體陽氣浮躍於體表,隨出汗而外泄,使衛氣不足,抵抗力減低,若此時感受外風,同樣可引起風寒、風熱、暑濕等症。因而夏季感冒也分多種類型:風寒感冒,發熱不甚而明顯惡寒,同時鼻流清涕,噴嚏連連,此時應立即服感冒清熱沖劑兩袋,一定熱服。或喝蔥白薑片紅糖水,每2-3小時再飲一次,大多症狀會明顯緩解。若體溫迅速升高,伴惡寒、咽喉不適等,多為風熱感冒,早期可以服雙黃連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開靈、維C銀翹片等。若發熱伴惡心或嘔吐、腹部不適、腹瀉等,多為暑濕感冒,類似西醫胃腸型感冒,此時應及時服用藿香正氣膠囊或水,初次可以加大劑量,每日3-4次,同時控制飲食,煮些荷葉綠豆粥食用。
6.潮濕悶熱的氣候,使人皮膚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膚病多發的時節。注意皮膚護理,同時適當採用一些天然的草葯洗浴,則會令人度過健康、愉快的夏季。如桑葉浴,將桑葉100克左右放入鍋內煮10-15分鍾,再倒入浴盆內即可,能消除皮膚痤瘡、癤腫、褐色斑等;又如薄荷浴,可預防濕疹痱子。
7.游泳注意安全
首先要選擇一個水質較好的游泳場所,最好到游泳池中去,那兒比較安全。其次,做好下水前的准備活動,避免進入水中後發生手足抽筋的現象。最後,身體疲倦、腹中空空以及過飽時都不宜游泳。
8.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要少量多次飲白開水
夏季氣候比較悶熱,出汗較多,平時一定要養成主動飲水的習慣,在清晨起床後、上午10點左右、下午3~4點、晚上就寢之前這四個「最佳飲水時間」要飲用1~2杯白開水,在出汗較多、運動或洗澡後也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此外多吃蔬菜和水果也是補充水分的好方法。

6、養生小常識

與養生與保健-3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