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和質怎麼養生?
☆飲食調理方案:(預防體質下降)
適合食品:黃豆、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粳米、雞肉、牛肉、鱔魚、桂魚、花生、人參、黃芪、山葯等。
☆葯膳調理方案:
(1)玉屏風散粥(2)人參蓮肉湯(3)黃芪紅棗湯(4)芪歸燉雞湯
(5)山葯粥:
☆運動調理方案:
以柔中含剛的內養為主的傳統健身法如氣功、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鍛煉方式(靜氣功對人體的內分泌具有雙向調節,有利於養氣、補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加體液的生成)。還可以通過一些現代運動來調理氣虛,比如慢跑,步行,爬山等。
☆生活起居調理方案
(1)總體說明:預防體質下降,重點需要補氣養氣,就是要補人體脾、胃、肺、腎之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先天之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後天之氣),但這其中要緊緊抓著脾(後天之氣),補脾健脾。這不意味著你就要去吃葯,關鍵是你不要傷它,不規律的用餐及食用不消化食物會傷脾,即嚴重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過度思慮傷脾,例如有的人失戀時根本不想吃飯,過度的體力活動傷脾。中醫養生整體觀非常強,脾被傷了之後,心、肺、腎之氣就會被拉下來,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氣虛表現。所以脾氣強了,其他臟器之氣就強了,那麼針對天氣環境等變化的適應性也就強了。
(2)環境起居調攝:經常聽興奮的、振奮性的音樂,可以讓人們保持愉悅的心情,這對於抗衰老是有用的;不能太勞累,不能太憂思,同時要注意三暖:頭暖、背暖、腳暖。
(3)家居按摩調理:經常按摩一些保養用穴位可以維持健康體質和抗衰老,常用穴位有:膻中穴、足三里穴、陰谷穴、神闕穴、關元穴、腎俞穴、脾俞穴(按摩時用可購買按摩棒,簡單方便,效果又好)
更多「康管家」來幫你
2、平和質有什麼自我養生調理法
☆飲食調理方案:(預防體質下降)
a.適合食品:
黃豆、扁豆、香菇、大棗、桂圓、蜂蜜、粳米、雞肉、牛肉、鱔魚、桂魚、花生、人參、黃芪、山葯等。
b..適合葯膳:
(1)玉屏風散粥(2)人參蓮肉湯(3)黃芪紅棗湯(4)芪歸燉雞湯
(5)山葯粥:
☆生活起居調理方案
(1)總體說明:預防體質下降,重點需要補氣養氣,就是要補人體脾、胃、肺、腎之氣,因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先天之氣),脾胃為「氣生化之源」(後天之氣),但這其中要緊緊抓著脾(後天之氣),補脾健脾。這不意味著你就要去吃葯,關鍵是你不要傷它,不規律的用餐及食用不消化食物會傷脾,即嚴重影響脾的運化功能;過度思慮傷脾,例如有的人失戀時根本不想吃飯,過度的體力活動傷脾。中醫養生整體觀非常強,脾被傷了之後,心、肺、腎之氣就會被拉下來,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氣虛表現。所以脾氣強了,其他臟器之氣就強了,那麼針對天氣環境等變化的適應性也就強了。
(2)體育鍛煉:柔中含剛的以內養為主的傳統健身法如氣功、太極拳、太極劍、八段錦、五禽戲等傳統鍛煉方式(靜氣功對人體的內分泌具有雙向調節,有利於養氣、補氣,促進脾胃運化,增加體液的生成)。還可以通過一些現代運動來調理氣虛,比如慢跑,步行,爬山等。
(3)環境起居調攝:經常聽興奮的、振奮性的音樂,可以讓人們保持愉悅的心情,這對於抗衰老是有用的;不能太勞累,不能太憂思,同時要注意三暖:頭暖、背暖、腳暖。
3、為什麼說平和是佛教養生的起點
就是淡然嘍。
佛教修心。
修心者,淡然為上。
4、如何養身?
1.早晨6至7點鍾空腹一杯清腸水 2.8至9點之前一定要吃早餐 早餐最好要有豐富的高蛋白 膳食纖維 維生素 3.多做運動 比如 健身 跳舞 游泳 跑步 4.修生養性方面 多看書 積極發泄不良情緒 5 .上班族每3個月回去養生館做一次全身大排毒 6.多泡腳 因為可以促進睡眠 緩解疲勞 通經絡 6.少吃垃圾食品 不吃宵夜 少喝飲料 多吃答蔬菜水果 多喝花茶 7.少食多餐 不暴飲爆食 8.晚上不要吃太飽
5、平和體質的人如何安排自己一天的飲食?
一、平和體質的形體特徵
平和體質以平和為特徵,是最為理想的一種體質類型。平和體質的人,膚色潤澤,頭發濃密有光澤,目光有神,嗅覺靈敏,唇色紅潤,味覺正常,睡眠安和,胃納良好,二便正常,舌色淡紅,舌苔薄白,脈和有神,能耐受寒熱,不易疲勞。但平和體質的人平常也應注意健體調護,養生主要以協理陰陽、飲食平衡為原則。
二、平和體質的膳食舉要
1.南瓜豆糊
原料:老南瓜250—500克,綠豆20—50克。
製作方法:將南瓜去掉皮和瓤後洗凈。切成小塊,將綠豆洗凈後與南瓜一起放入鍋中同蒸。至熟爛後,加適量油、鹽調勻,作點心食用。
功效:益氣生津,健脾養胃。
2.芝麻山葯
原料:鮮牛奶200毫升,黑芝麻50克,粳米60克,山葯15克。玫瑰醬6克,冰糖適量。
製作方法:將山葯洗凈去皮,切成小塊;將黑芝麻炒香;將粳米淘洗干凈後浸泡1小時。將以上用料與鮮牛奶、玫瑰醬一起放入豆漿機中,打碎並煮熟成糊。
功效:理氣健脾,可長期服用。但糖尿病患者忌用冰糖;過敏體質者忌用牛奶、玫瑰醬。
3.杞棗楂茶
原料:山楂3—6克,枸杞子3克,紅棗3顆。
製作方法:將山楂、紅棗分別掰碎去核,與枸杞子洗凈一起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最後將渣吃掉。
功效:理氣健脾,平補氣陰。
4.冬菊圓茶
原料:麥冬(去心,用潔凈紗布包好)3~6克,白菊花、龍眼肉各3克。
製作方法:將原料一起放入保溫杯中,用沸水沖泡,代茶飲,最後將麥冬丟棄,葯渣吃掉。
功效:滋陰去火,平補陰陽。
三、平和體質的經絡調養
1.飯後摩腹
部位:小腹。
方法:平躺,自己用手在小腹部旋摩32圈左右。注意:如果大便秘結,就按順時針方向旋摩;如果大便溏薄,就按逆時針方向旋摩;如果腹痛隱隱,就先順時針方向再逆時針方向旋摩,可同時配合熱敷。
功效:健脾益氣助消化。但腹部有腫瘤或皮膚表面有炎症、感染者,均不能旋摩。
2.穴位按摩
部位:氣海(穴位定位:前正中線上,肚臍眼下,自己的手指兩橫指處)、命門(穴位定位: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即褲帶上緣,自己的手指1橫指處)、三陰交(穴位定位:小腿內側,脛骨後緣,內踝尖上,自己的手指4橫指處)、腎俞(穴位定位: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自己的手指兩縱指處)。
方法:自己用手指揉搓穴位,每穴3—5分鍾:或用健身錘敲擊、拍打穴位,每處數十或數百下,均以局部感覺酸脹為度。
功效:益腎強身,鎮靜安神。但局部有炎症、感染者以及孕婦,均不能按摩。
3.艾條熱灸
部位:關元(穴位定位:前正中線上,肚臍眼下,自己的手指四橫指處)、湧泉(穴位定位:屈足卷趾,腳掌前1/3、人字紋處)、足三里(穴位定位:小腿外側,脛骨嵴外緣,外膝眼下,自己的手指四橫指處)。
方法:先將各穴位揉搓至發紅發熱,再將生薑切成2厘米左右的薄片,用針刺幾個小孔,放在穴位上,上面再放黃豆大小的熟艾絨灸,以局部感覺灼熱發紅為度(但灸後感覺頭面潮紅、口唇乾燥者,應停止艾灸)。
功效:助陽益氣,扶正健體。但局部有炎症、感染者,不能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