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八卦掌 養生

八卦掌 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8 12:47:04

1、八卦掌基本功都有哪些?如何練習?

如果自學,自學不久以後會出現動作不正確,動作一旦做錯而形成習慣後就需要幾倍的時間才能改過來,而且視頻中的拳師一般不會把八卦掌的核心完全錄進去,即使錄進去的核心東西初學者聽不明白有沒有老師及時教就會很容易練錯進入誤途,而且八卦掌的核心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雖然我是學陳式太極拳,但是當初就是走過這樣的歷程,最後不得不找個師傅練的,所以你最好找個師傅教,同時看書、看視頻最為合適。

八卦掌派別太多我只找著程派的,其他派別的自己找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J-ZP-VE2y8/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QdGaAlExScI/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P56gDHQQp0o/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ZbkErFjoSxs/

八卦掌是我國流傳很廣的拳種,是武當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 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托等。 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於其它拳術。並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道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八卦掌的特點是身捷步靈,隨走隨變,與對方交手時身體起伏擰轉,敏捷多變。拳諺說它「形如游龍,視若猿守,坐如虎踞,轉似鷹盤」。其基本功以樁步、行步為基礎。身型要求頂頭豎項,立腰溜臀,松肩垂肘,實腹暢胸,吸胯提襠。步法要求起落平穩,擺扣清楚,虛實分明,行步如蹚泥,前行如坐轎,出腳要摩脛(兩腳踝關節相貼而過)。走圈時,內腳直進,外腳內扣,兩膝相抱,不可敞襠。身法講究擰、旋、轉、翻,圓活不滯。手型有龍爪掌、牛舌掌兩種。主要手法有推、托、帶、領、搬、攔、截、扣、捉、拿、勾、打、封、閉、閃、展16法。要求能進能退,能化能生,虛實結合,變化無窮。每掌發出,皆要以腰作軸,周身一體,內外相合,外重手眼身法步,內修心神意氣力。
八卦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滾鑽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回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剎直,以動擾靜,以靜剎動為修煉原則。
八卦掌分為「定架子」、「活架子」、「變架子」 3步功夫。「定架子」是基礎功夫董海川祖師塑像,要求一招一式,規規矩矩,宜慢不宜快,以求姿勢正確,樁步牢固,行步平穩;切實做到「入門九要」,即塌(塌腰)、扣(含胸)、提(尾閭上提、穀道內提)、頂(頭上頂、舌上頂、手前頂)、裹(裹臂)、松(松肩、沉氣)、垂(垂肘)、縮(胯根、肩窩內縮)、起鑽落翻(臂內外旋)等要領;切忌挺胸提腹、努氣、拙力(稱為 3大病),「活架子」主要練習動作協調配合,使基本要領在走轉變換中運用嫻熟。「變架子」要求內外統一,意領身隨,變換自如,隨意穿插,不受拳套節序限制,做到輕如鴻毛,變如閃電,穩如磐石。
八卦掌的基本內容是八母掌,也稱老八掌,即單換掌、雙換掌、順勢掌、背身掌、翻身掌、磨身掌、三穿掌和回身掌,各地流傳內容不完全相同,有以獅、鹿、蛇、鷂、龍、熊、鳳、猴八形代表的,也有用雙撞掌、搖身掌、穿掌、挑掌等作為基本八掌的內容。其中每一掌都可以衍化出很多掌法,素有一掌生八掌、八八六十四掌之說。
八卦掌有單練、對練和散打等形式。根據老拳譜記載,八卦掌拳系尚有十八趟羅漢手、七十二暗腳、七十二截腿,但目前很少傳習,八卦系統所有器械,有刀、槍、劍、戟等,練法仍體現隨走隨變、械隨身走、身隨步換、勢勢相連的特點,另外,還有鴛鴦鉞、雞爪銳、風火輪、判官筆等短小的雙器械,這在其他拳種中較為少見。八卦掌有利於訓練人的柔韌、速度、耐力,對下肢力量的培養尤為突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八卦掌被列為全國武術表演和比賽項目。
「八卦」最早見於《周易》:「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原指八個方位,即北、南、東、西、西北、西南、東北、東南。八卦掌以掌法為主,其基本內容是八掌,合於八卦之數;在行拳時,要求以擺扣步走圓形,將八個方位全都走到,而不像一般拳術那樣,或來去一條線,或走四角,所以稱為「八卦掌」。其實,八卦掌與八卦並無什麼內在聯系。
目前流行的八卦掌,又名「游身八卦掌」或「龍形八卦掌」,為董海川在北京所傳。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為主的拳術。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不僅有強身健體之功用,而且能夠鍛煉攻防搏擊的技能,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享譽武林。
八卦掌是一種以掌法變換和行步走轉(走圈)為主的拳術。也就是,以自己的一個臂長的距離為半徑畫一個圓,然後沿著這個圓走圈。它將武功與導引吐納溶為一體,內外兼修。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夠鍛煉攻防搏擊的技能。也有一個例外,有一套六十四式的掌法是在一條直線上打拳。
傳統八卦掌經許多名師的不斷研究,以八卦為理論基礎,一圈八步八個掌勢,以單換掌為基本掌勢,套路非常靈活,並不固定,習練者的不同,套路也不相同,但是現在許多演練的八卦掌已不完全按照這個傳統了。
八卦掌注重身法的靈活性,要求練者在不斷走圈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
八卦掌的運動特點是:一走、二視、三坐、四翻。這些特點為發展身手的捷徑、靈活,特別是下肢的力量提供了必要的鍛煉條件。八卦掌以「行樁」、「蹚泥步」內功功法為入門基礎,以擰翻走轉為基本運動形式,以掌法的變化為主要技擊手段。內外兼修,強調身心合練,身捷步靈如龍游空,擰翻走轉掌法幻變無窮。出手成招,剛柔相濟,踢打摔拿溶為一體。擰裹鑽翻,避正打斜, 圍圓打點,循循相生無有窮盡。
八卦掌以掌代拳,步走圓形,突破了以拳為主、步走直線的傳統拳法,為中國武術開辟了一方新天地。其步法以提、踩、擺、扣為主,左右旋轉,綿綿不斷。八卦掌以走為上,要求意如飄旗,氣似雲行,滾鑽爭裹,動靜圓撐,剛柔相濟,奇正相生。好手行拳,真個是行如游龍,見首不見尾;疾若飄風,見影不見形;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常常能使對手感到頭暈眼花。以此應敵,則避實擊虛,手打肩撞,皆可以意為之。
八卦掌技法以實戰為主,同時在強身健體,卻病延年上有獨特的功效。
八卦掌另有對練和散手,器械有刀、劍、棍、鴛鴦鉞等,其步法要求與掌法相同。八卦刀又名「八盤刀」,長1.4米,重2公斤,其長度和重量都超過一般的單刀。
八卦掌的器械主要有: 春秋刀、戰身槍、連環劍、連環純陽劍、連環蟠龍棍、五行棒、昆侖鏟、八卦刀等。
八卦掌的功理很多,主要講究:
▲(一)八要:
1.三形三勢:三形即「行走如龍,動轉若猴,換勢似鷹」。 三勢即「步如蹚泥,臂如擰繩,轉如磨磨」。
2.三空三合:三空即:「手心涵空,腳心涵空,胸心涵空」。 三合即:「意與氣合,氣上力合,力與意合」。
3.三圓三頂:三圓即「脊背要圓,兩膀抱圓,虎口張圓。」 三頂即「舌頂齶,頭頂天,掌頂前」。
4.三裹三敏:三裹即「氣要裹,肩要裹,兩肘要裹」。三敏即「心要敏,眼要敏,掌要敏」。
▲(二)九論
"九論」是:論身、論肩、論臂、論指、論手肘、論股論足、論穀道、論腿。
1. 論身:頭正身直,虛靈頂勁,以腰為軸,跨為先鋒。
2. 論肩:肩宜松,松則肩穴開,氣貫全身。
3. 論臂:前臂圓則內勁伸出,似曲非曲,似直非直,曲如弓形其力無窮。
4. 論指:食指勾眉,中指上指,無名、小指並攏,大指微扣。
5. 論手肘:前手向外推,後手向下墜,前肘對准腳跟,後肘對准後腳尖。
6. 論股:前股領路,後股坐勁。
7. 論足:里足直出,外足微扣,足扣要小,足擺要大,足如趟泥,平起平走。
8. 論穀道:股道上提氣通督脈,接至任脈,氣如丹田,此所謂提肛實腹。
9. 論腿:上腿帶動跨部,小腿後膝帶動踝部。
歌日:十要九論理要明,生花變化妙無窮。
若能悟出此中妙,周身渾圓任意行。
▲(三)八卦掌的技法主要講究:
1.掌型掌法:
掌型有仰掌、俯掌、豎掌、抱掌、穿掌、劈掌、 撩掌、挑掌、塌掌、撞掌、掖掌等。
掌法主要有:推託帶領,搬扣劈進。穿閃截攔,沾連粘隨。 削砸劈挎,纏挑刁鑽。撩塌掖撞,片探切翻。
2.步型步法:
步型:掰步、扣步、仆步、半馬步等。
步法:起落擺扣,進退跟撤,開掰插閃等等。
3.腿型腿法:
兩腿形似剪,行步如蹚泥。腿法:擺扣踢曲,兜崩翻踹,劈蹬截切。八卦掌有明腿、暗腿之用,但以腿掌齊至,暗腿為主。
4.身型身法:
八卦掌身形似游龍,腰如軸立,身法講究擰裹鑽翻,圓活不滯,身隨步動,掌隨身變,步隨掌轉,上下協調。
周身一動無有不動,擰旋走轉似流水,上下翻動如驕龍。
【技擊原則】
以掌為法,以走為用,溶踢打摔拿為一體,循循相生無有窮盡。避正就斜,順勢順勁,虛實莫測,脫身化影。柔則綿里藏針,沾粘隨化;剛則冷彈崩炸,迅如閃電驚雷。
八卦練功者從行步入手,內功為基,正形、通氣、懂勁、熟技、明變。以八大掌為母掌,演化出不同風格的實用掌法和套路。 八卦掌的器械種類很多,尤以八卦刀最為著名。
八卦掌不但是我國著名的三大內家拳之一,在國內各地廣為流傳,而且更為國際友人所喜愛而廣為傳播。
【程式總訣】
八卦掌,走為先,收即放,去即還,變轉虛實步中參。
走如風,站如釘,扣擺轉換步法清。腰為纛,氣為旗,眼觀六路手足先。
行如龍,坐如虎,動似江河靜如山。陰陽手,上下翻,沉肩墜肘氣歸丹。
抱六合,勿散亂,氣遍身軀得自然。扣擺步,仔細盤,轉換進退在腰間。
腳打七,手打三,手腳齊進莫遲緩。胯打走,肩打撞,委身擠靠暗頂膝。
高不扼,低不攔,迎風接進最為先。數語妙訣掌中要,不用純功亦枉然。

【基本方法】
動作徐緩舒暢,要求練拳時正腰、收顎、直背、垂間,有飄然騰雲之意境。同時,八卦掌還很重視練氣,所謂「氣」,就是修煉人體自身的精神力(我個人認為此種「氣」是通過練拳的過程中調節呼吸的節奏而形成的),這是八卦掌作為內家功夫的特點之一。
【練拳要領】
①靜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練拳都要求思想安靜集中,專心引導動作,呼吸平穩,深勻自然,不可勉強憋氣;
②中正安舒,柔和緩慢,即身體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動作如行雲流水,輕柔勻緩;
③動作弧形,圓活完整,即動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轉換圓活不滯,同時以腰作軸,上下相隨,周身組成一個整體;
④連貫協調,虛實分明,即動作要連綿不斷,銜接和順,處處分清虛實,重心保持穩定;
⑤輕靈沉著,剛柔相濟,即每一動作都要輕靈沉著,不浮不僵,外柔內剛,發勁要完整,富有彈性,不可使用拙力。
八卦掌對人體各部位姿式的要求如下:頭——保持「虛領頂勁」,有上懸意念,不可歪斜搖擺,眼要自然平視,嘴要輕閉,舌抵上顎;頸——自然豎直,轉動靈活,不可緊張;肩——平正松沉,不可上聳、前扣或後張;肘——自然彎曲沉墜,防止僵直或上揚;腕——下沉「塌腕」,勁力貫注,不可松軟;胸——舒松微含,不可外挺或故意內縮;背——舒展伸拔,稱為「拔背」,不可弓駝;腰——向下松沉,旋轉靈活,不可前弓或後挺;脊——中正豎直,保持身型端正自然;臀——向內微斂,不可外突,稱為「溜臀」、「斂臀」;胯——松正含縮,使勁力貫注下肢,不可歪扭、前挺;腿——穩健扎實,彎曲合度,轉旋輕靈,移動平穩,膝部松活自然,腳掌虛實分清。

2、初學八卦掌要從那裡開始

1、踏掌:轉掌時步子不停,兩手分別放在左右胯旁,雙手手心向下,手指向前方,掌根向下有頂力,雙眼目視前方。

2、青龍探掌:轉掌時步子不停,兩胳膊向圓習方向伸去,兩手成立掌,兩手手心朝圈中心方向,右手向前伸,左掌放在右肘下方一拳的位置,雙眼目視右手虎口。

3、芊幢:轉掌時步子不停,左手向頭部上前方推去,手心向身體前方,右手向身體的背後穿去,右手向背後,雙眼目視右前方。

(2)八卦掌 養生擴展資料

八卦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滾鑽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回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剎直,以動擾靜,以靜剎動為修煉原則。

技擊原則

以掌為法,以走為用,溶踢打摔拿為一體,循循相生無有窮盡。避正就斜,順勢順勁,虛實莫測,脫身化影。柔則綿里藏針,沾粘隨化;剛則冷彈崩炸,迅如閃電驚雷。

3、八卦掌有什麼功效

一:八卦掌有利於訓練人的柔韌﹑速度﹑耐力﹐對下肢力量的培養尤為突出。
二:八卦掌的動作要求順頸提頂,松肩垂肘,暢胸實腹,立腰溜臀,縮胯合膝,十趾抓地。八卦掌以「滾鑽爭裹,奇正相生,走轉擰翻,身隨步走,掌隨身變,行走如龍,回轉若猴,換勢似鷹,威猛如虎」;以曲剎直,以動擾靜,以靜剎動為修煉原則。

4、八卦掌是什麼,練什麼,怎麼練

八卦奧密在轉掌(單換掌),一式通,百式通,千變萬化在心中。不必將八掌練全,只將單換掌習熟,則變換之理油然而生。只在單換掌或轉掌上下功夫足矣,開始時一定要把要求吃透,每一個字都要琢磨,有一處做不到就白練了,且氣易上浮,應平心靜氣,放慢速度一招一式的練。八卦是慢功,走三五年的單換掌,而且從頭到腳、從里到外的要求都要做到,自然會有內勁產生,身體會有整勁的感覺,再練其它套路會很容易。單換掌形簡意深,實戰性強,八卦功夫盡在其中。基本功在單換掌中,其它七掌多是變化而已,只要步法、單換掌對,八卦掌就已經掌握了一半以上,以後多練增加功力,否則掌握的掌法再多,可能也只是空有其形,所以要多練走轉和單換掌。八卦全部變法都以單、雙換掌為本。各派不同的單換掌本質東西對了,外形很隨意,所以單換掌的用法就很多。單雙順為基本掌法,式子簡單,但身法難練,練好單雙順就得到八卦真諦。
單換掌從動作外形看,兩掌掌心一向里一向外,兩腳一擺一扣,從外表看它是一個面對圓心、左臂屈肘外旋向右則掩肘,於頭右側上方,右掌於左肘外側下方,兩手指向上,兩腳對弧線的推掌動作;要求周身上下完整不懈,頭頂氣沉、沉肩墜肘、兩臂圓撐、空胸拔背、肩肘松垂、收臀裹胯、兩膝相抱、腳趾扣地,無一處不在頂勁,無一處不在用力。一掌前伸,一掌護後下方,沉肩墜肘、含胸拔背、裹胯合膝、虎口圓撐、五指微扣,雙手感覺是在抓抱籃球一般,勁力達到五指,既是外頂內按。通過「舌抵齒扣、提肛溜臀,氣沉丹田」的心法,結合里直外扣、平起平落的趟泥步,加上合膝、擰腰、裹胯的方法練習。只要架正、氣通、意合就強掌力和產生螺旋力,積累在走轉換式之中逐漸打通全身筋脈,平衡陰陽,也具備了擊技的基礎。換勢的時候是穿掌,腰轉掌穿,易做成類雲手的開掌而不是穿。
初習單換掌,掌對前方;繼續努力,掌對圓心;繼續苦練,掌過圓心,胸對圓心,此時雖有了一定功夫,但身架仍沒有擰旋到位,沒有越過這一層面,功夫不能產生根本性突破。在此基礎上,至胸腰過圓心、頭扭向里圈肩的肩窩處,下額放在肩井穴,後掌的掌指在前掌的肘尖下,後掌的肘尖下對肚臍,前掌下對後腳跟,也就是前掌的掌根與後腳的腳根在一條垂直線上。這樣才是身架擰旋到位。如此身架,走轉自如,似行雲流水,運掌轉換,突變灑脫,說明四肢、腰胯及周身骨節已解開貫通,力自然達四梢,周身勁力必飽滿無疑。遵照下順上逆中圓的身架而練至渾身擰成一股繩,從而所獲得的整勁,也叫渾元勁、螺旋勁。
走八卦單換掌可用劈拳的架子,一手前撲一手後兜,將這個架子維持住,兩手不要再動。在圈子上的內腳直走,外腳內拐,這樣就走成了圓圈。劈拳一手前撲一手後兜時,隱含著向左右的撐起之力,既然走了圈,就要將這隱含的勁撐圓了。走八卦練的是渾身的完整,手勢不動,要以身動手。內腳直走,身子前進,架子就有了向前撲的勁,外腳內拐,身子側轉,手臂就有了向外擼的勁。一撲一擼地走圈,勁力就鼓盪上了。練單換掌看似兩手不動,其實勁力在不斷地翻騰,一比武就有了招。走圈就是蹬身子,雞翹腳般隨時能獨立,但不能露了形,要看似腳不離地的走。
有人練八卦轉一會,就頭暈目眩,這是光蹬身子了。八卦圈不是腳脖子轉出來的,而是頭領出來。頭首先要虛頂,只有虛頂了才能轉動靈活,頭微一側轉,整個身子就得調過來。這個圈子是一側一側走出來的,所以偏門攻防的意識就養成了。學會了調身子,重量就跟上了。這么走走,就是「全身重量上拳頭」的好法子。而且劈拳兩臂發揮向左右之力,架子就抱圓了,所謂「兩弘圓則氣到丹田」,可以養生出內勁,有身輕力厚之妙。弘是兩臂內側的肌肉,兩臂通著呼吸,兩弘伸展,胸就含住了,氣息就能向下深入。腦門有頂意,拳頭的分量就加大,後腦有仰意,撤身就快。可見單換掌「以頭領身」的訓練多麼巧妙,脖頸僵硬地走八卦,就走不著東西了,單換掌是先有頭功再有腿功。
前掌虛實牛舌樣,轉掌時一手在前,松肩、墜肘、舒指、坐腕,五指上豎回裹,虎口撐圓,掌根向前頂,其外形酷似耕牛口中伸出上舔的舌頭,虛是五指,實是掌根,其勁力也和牛舌一樣,舌根處是硬的,舌體是柔軟的。另一隻手藏於前肘下,隨時出擊,後手變前手,出手不見手,暗藏殺機,使敵難防。左手推右手拉時用單換掌就能換成右手推左手拉。
單換掌就是八卦拳的核心。太極學最出丹田之氣,並產生八卦拳的核心勁法。因太極左陽右陰,故以兩儀平衡。單換掌在一氣變化中是兩儀,兩儀練的是中和陰陽二氣,實質上單換掌還是在練走,還是在練太極學。八卦走的是動的三體式。單換掌上承陰陽旋轉一氣流行,自求一氣伸縮,四象萬象變化之源。一氣出,其餘掌式,盡由意動。式上講求上下相連、內外六合。知單換,八卦明。前輩所說苦練單換掌三年,實際上就是練習左旋右轉。單換掌整個過程只有一個轉身,雙換掌轉換了兩次,雙換掌無宮位為內取象,雙換掌屬外取象,單換為八掌式母,雙換掌為八形掌母。每個掌勢都是要左右練,不管敵人在左或在右都能熟練的使出來打擊敵人。單換掌是外用的根基和變化,雙換掌是內修的基礎,走法與要領不同。單換掌煉氣與力的分合,氣歸氣,力歸力,雙換掌煉氣與技,先天八掌只有觀念,沒有定法。其動作皆用行步,毫無停止,進行中皆以變化擊人,有一定形無一定之勢,神明莫測,然終不出單換掌之功。
單換掌裡麵包含了八卦掌的主要的勁法,如雙手爭勁,身體擰勁,雙肘和雙腿的裹,掌根的翻塌等等。單換掌勢包含了八卦之勁,拳架工整,勁技完整,內含推、托、帶、領、搬、扣、劈、進八法。知開合、了收放、明吞吐、曉翻轉,八卦真理了悟大半,與順勢掌同參事半功倍。對於八卦掌之十六字勁法都會有所體會,八卦走轉身形之基礎;陰陽、虛實、剛柔、動靜之變化;包含了八卦掌的基本打法。練好後八卦掌的基本要求及勁法可以說基本掌握。雖然其它七掌各有特點,但是總的原則、勁法是不會改變的,單換掌不能作為一個套路訓練,手、眼、身、法、步;精、氣、意、力、神缺一不可。再訓練時注重伸縮、周身鼓盪,丹田擠壓、身體開合,轉換時要求擰、纏、包、裹等方面。
八卦起手結尾都無非單換掌,功純後未見其手人已敗跌,無非是一手單換掌與敵互動間沾抹變化,如停於那手如何用,則必真用之時發覺無一掌堪用,掌握好最基本的要領就行了,並不在乎一招一式的如何如何,具體的招式在實戰中,可以用出來的很少的,真正可以用的只有八卦掌的本質。松,墜,輕,擰,疾,還有氣沉丹田。功夫不到八卦一招都用不上稍幫點擋架而已,功夫一到單換掌即是無量掌,可沾穿翻壓撞探捆搬截攔擗搜骨戳搓,無一不在單換法內,微動即得。功深時周身一掌,無處不能捆人擊人。八卦掌中暗藏點法甚多,點時必以抵隙貼實,再用全身氣力一吐,則沉重如山,必透膚里。
單換掌的用法,應加上暗腿的要求,起步擺,跟步扣,擺到位置,扣到地方,方能打的脆;以斜取正是八卦掌的特長,馬上能形成以兩手對一手,兩腳對一腳的優勢局面。應注意暗腿的使用,不要讓對方起腿膝。單換掌不在乎是否真的力大或快,只要讓的對手覺得快和力大就行,也許並不快和力大,這才是真正修煉出來的力大和快,其中大部分來自於巧。第一個接手主要是分內門及外門,如右手接對方右手為內門接手法, 反之右手接對方左手為外門接手法,無論內門及外門接手, 目標都是穿開正面, 在左右兩門擊打, 步法會在穿掌時自動走位,一接一穿一打是手法打人,或一接一穿拔對方根是鑚翻勁打人,又或一接而拔對方根是胯步打人。第二手可穿可上架可欄亦可捋。第三手打上打下可用拳用掌。

5、什麼八卦掌最好

程式八卦掌影響最大,你哪裡有八卦掌名師了,可以跟他學,不用管是什麼流派,好老師比好流派重要,要是沒有,可以搜下八卦掌視頻,看喜歡哪個。我雖然練的太極,但也喜歡程式八卦掌的套路風格, 而且程式的傳人最多,老師容易找,如果學個冷僻的八卦掌,連老師都找不來,那就不好辦了。

6、八卦掌厲害嗎?

八卦掌厲不厲害,可以說用八卦掌技擊和對方實戰時對方只能一出手到輸這個過程都不會在看到對方的,你認為練好八卦掌厲不厲害呢。

7、八卦掌的基礎知識

八卦掌為河北省文安縣人董海川所創,主要傳人有:尹福、程廷華、史計棟、馬維祺、梁振圃、樊志勇、劉德寬、宋永祥等。八卦掌是中國流傳很廣的漢族拳術,是內家拳三大名拳之一,也是道家養生、健身、防身陰陽掌的一個體現。它以八大樁法為轉掌功,又集八大圈手於一體,下配一至八步的擺、扣、順步法為基礎,以繞圈走轉為基本運動路線,以掌法為核心,在走轉中全身一至,步似行雲流水,身法要求:擰轉、旋翻協調完整,走如游龍,翻轉似鷹。手法主要有:穿、插、劈、撩、橫、撞、扣、翻、托等。八卦掌是融養生和技擊於一爐,涵養道德的拳術,是董海川先師將武功及內功融為一體,博採眾長,加上自己的豐富經驗,獨創以掌為主的技術手段。以沿圈走轉和「趟泥步、剪子腿、穩如坐轎」,扣掰轉換以及避正打斜等為運動形式,有別於其它拳術。並且在治病、內功、技擊和涵養道德方面,有明顯的效應。尤其在內功和涵養道德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國務院第二批公布八卦掌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9年9月國務院任命任文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卦掌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8、八卦掌與太極拳在養生保健方面,哪個更優勝?

要說祛病養生的話,都是差不多的,要看你練的如何。

但是這抄兩種拳法適合練習的人群不太一樣,太極極靜,練習時基本都是身正體直,而且不需要太多移動,腿腳不好的人也可以練習。八卦極動,一開始練就要練腿,要走圈,基本上所有的招式都是在運動中完成的,所以一定要腿襲腳好,有一定的體力才能練習。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年輕時學兩者皆可,八卦更好。如果是年老體弱的人學,太極更好。如果雖然上了zd年紀,可是身體不錯的人,也可以練八卦掌,但是可能沒法學的太快。

9、太極拳 八卦掌 在去病養生方面哪個更強?

要說祛病養生的話,都是差不多的,要看你練的如何。

但是這兩來種拳法適合練習的人群不太一樣,太極極靜,練習時自基本都是身正體直,而且不需要太多移動,腿腳不好的人也可以練習。八卦極動,一開始練就要練腿百,要走圈,基本上所有的招式都是在運動中完成的度,所以一定要腿腳好,有一定的體力才能練習。

所以我覺得,如果是年輕時學兩者皆可,八卦更好。如問果是年老體弱的人學,太極更好。如果雖然上了年答紀,可是身體不錯的人,也可以練八卦掌,但是可能沒法學的太快。

與八卦掌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