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養生知識 > 曾國藩 養生

曾國藩 養生

發布時間:2020-07-18 09:10:30

1、曾國藩老是說養生,但為什麼活的歲數不大,,,

人活多久是相抄對的 曾國藩的壽命對於他本襲人來說已經是長壽了 如果他本人不是很嚴格的自百律的話 他可能早就英年早逝了 應為他本身的身體就先天不度足 再加上他身居高位而不被信任的 卻屢擔重任 身家性命時問刻危在旦夕 心力憔悴是催他早逝答的最主要原因

2、《曾國藩家書修身篇 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古詩原文及翻譯

作者:
修身篇
致四弟·述養身有五事
【原文】
澄弟左右:
吾兄弟體氣,皆不甚健;後輩子侄,尤多虛弱。宜於平日講求養身之法,不可於臨時亂投葯劑。養身之法,約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恆①,二曰懲忿,三曰節欲,四曰每夜臨睡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後各行三千步。懲忿,即余匾中所謂「養生以少惱怒為本」也。眠食有恆及洗腳二事,星岡公行之四十年,余亦學行七年矣。飯後三千步近日試行,自矢永不間斷。弟從前勞苦太久,年近五十,願將此五事立志行之,並勸沅弟與諸子侄行之。
余與沅弟同時封爵開府,門庭可謂極盛,然非可常恃之道。記得己亥正月,星岡公訓竹亭曰:「寬一雖點翰林,我家仍靠作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此語最有道理。今亦當守此二語為命脈,望吾弟專在作田上用功,而輔之以「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字。任憑家中如何貴盛,切莫全改道光初年之規模。
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時之官爵,而恃長遠之家規;不恃一二人之驟發,而恃大眾之維持。我若有福,罷官回家,當與弟竭力維持。老親舊眷,貧賤族黨,不可怠慢。待貧者亦與富者一般,當盛時預作衰時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注釋】
①有恆:不變。此處指有規律。
【譯文】
澄弟左右:
我們兄弟身體都不太好,後輩子侄尤其虛弱,要在平日講求養身的方法,不可臨急亂看郎中亂吃葯。養身的方法,大約有五個方面:一是睡眠飲食有規律;二是制怒;三是節欲;四是臨睡洗腳;五是兩餐飯後,各走三千步。制怒就是我所說的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睡眠飲食有規律及洗腳二事,星岡公實行了四十年,我也學了七年。飯後三千步近日試行,從此永不間斷。弟弟從前太勞苦,年近五十,希望把這五個方面的事實行,並勸沅弟和子侄們實行。
我與沅弟同時封爵開府當督撫,門庭可說極盛,然而,這不是長久可以依仗的。記得己亥正月,星岡公訓竹亭公說:「寬一雖點翰林,我家仍然靠種田為業,不可靠他吃飯。」這話最有理,現在也應當以這句話作為命脈。希望弟弟在種田上用功,輔以「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八個字,任憑家裡如何富貴興盛,切不要改變道光初年的規模。
凡家道可以長久的,不依仗一時的官爵,而依靠長遠守家規;不依仗一兩個人的驟然發跡,而依靠大眾的維持。我如果有福,罷官回家,當會與弟弟同心竭力維持。老親舊戚,貧困的族黨,不可以怠慢人家。對待貧困的與對待富有的一個樣,在興盛時要想到衰落時,那自然便有深厚堅實的基礎了。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

3、曾國藩八本

讀書以訓怙為本
讀書要以文字的形體與聲音,解釋文字意義的學問為主。
訓詁是一本學問,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詞義,尤其著重於研究漢魏以前古書中的詞義、語法、修辭等語文現象。
更深刻的原因時,清朝文字獄大興,讀書人只能去故紙堆中避禍。曾國藩如此也算是為後代著想。

治家以不晏起為本
晏就是晚的意思
不要晚起
曾國藩對於治家還有這樣的八字流傳下來,可參考下
早、掃、考、寶、書、蔬、魚、豬

4、曾國藩為什麼這么短壽

在古代六十歲差不多算上壽了,如果一定要抄說,從科學的角度想,可能是他作為一介書生,卻戎馬半生,總會落下病根,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從心理的角度上,太平天國殺那麼多無辜的人,損陰德啊,襲保不齊他自己晚年有沒有被自己早年的屠刀從夢中知驚醒,老人嘛心裡一不太平,基本就快了;從厚黑的角度上,開玩笑清政道府能容忍一個位極人臣,門生子弟多控軍事的漢人,想怎麼下黑手怎麼下啊,君要臣死,你死不死?

5、曾國藩家書中:就「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發表你的感言,不少於100字。

藝多不壓身,藝多也不養身,縱觀古今,每個成功的人都有自己專精的一面,中國有句古話,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行業能做的出彩的人就是做的最精的那個人,沒有哪個人是能在各個行業都能做的突出的,術業有專攻說的也是此理,對於一個人而言,做事要做精,對於一件事而言,做好,就需要一個團隊的力量,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做的盡善盡美,這件事也就成功了。

6、曾國藩家訓

7、曾國藩小時候怎麼可以熬夜通宵背書?古人不是很注重養生的么?

都是忽悠,誇大其詞,有助於名人效應。聰明在於積累,天才在於識別。

8、古書中關於泡腳養生的記載

我是看了馬悅凌的不生病的智慧後開始堅持天天泡腳的,剛開始我有時候會腰疼,泡腳一段時間後就自然消失了,當然本來也就只是因為zd久坐導致腰疼,但是我自己感覺泡腳後睡內覺很舒服,所以就一直堅持並且推薦身邊親人朋友都泡腳,我覺得只要自己感覺舒服的習慣又不用昂貴的費用,何樂不為呢?有些事情就是很簡單的事情,何必非要找到什麼權威的記載證明呢,容盡信書不如無書,生活應該順應自己的身體嘛,呵呵。。祝健康開心!

9、養生的名人都有哪些?

這些都不是,養生的要數道家,儒家的代表人物,比如陳摶老祖,彭祖,張三豐祖師,老子,李時珍,張仲景,華佗,葛洪,孫思邈,乾隆皇帝等等,這些是真正的一輩子養生的人

10、曾國藩八本是什麼

曾國藩家教理論的核心思想為:以八本為經,以八寶為緯,以四字要訣(勤儉孝友)三致祥三不信穿插其中,經緯連貫,脈絡相通,形成的一套治家的完整可師的理論體系;這套理論不同中國傳統的關於教育後代的核心理念,反對孔孟朱子顏氏等著名家訓所一貫堅持的學而優則仕的學說,並付諸實施。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的曾氏後人。它對當今社會幾乎每個家庭所面對的教育困惑問題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八本即:
1.讀書以訓詁為本,
2.詩文以聲調為本,
3.事親以得歡心為本,
4.養生以少惱怒為本,
5.立身以不妄語為本,
6.居家以不晏起為本,
7.居官以不要錢為本,
8.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八寶即:書、蔬、魚、豬、早、掃、考、寶;
三致祥即: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三不信:不信僧巫,不信地仙,不信醫葯;
四字訣:勤儉孝友(勤勞儉朴持家,孝敬父母長輩,友好兄弟姐妹,團結左右鄰居)。
為了教育後代,曾國藩將其在雙峰荷葉堂所建的住宅命名為「八本堂」,並將其內容刻於其匾額之上以宣示後人。它是集古今中國家教思想之大成的,最系統最科學的家教殿堂。(後來其子曾紀澤將其改為富厚堂)。

與曾國藩 養生相關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