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季怎麼養生?
1.起居調養
睡懶覺不利於陽氣升發,春季應早睡早起,進行鍛煉。
2.精神養生
春季養生要戒暴怒抄,戒憂郁,保持心胸開闊,樂觀豁達,心情愉快。在春光明媚風和日麗的時候,應該多踏青問柳,登高賞花,來陶冶性情,使我們的精神神志與大自然的勃勃生機相適應。
3.飲食調養
春季養陽,宜進食辛甘發散之物,不宜進食過酸,酸味入肝收斂,不利於陽氣升發和肝氣疏泄,而且容易影響脾胃消化功能。所以zd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一般來說,適宜進食的食物有:小麥、大棗、豆製品、香蔥、香菜等。
4.運動調養
冬藏春發,春季要加強鍛煉,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廣場、樹林、河邊、山坡等地打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盡量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進行鍛煉。年老行動不便的,也可在園林亭台樓閣等虛敞半開放的空間憑欄遠眺。
2、春天要怎樣養生?
春季如何養生
晚睡早起養脾氣
《黃帝內經》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行,廣步於庭。」意思是說,春季萬物復甦,應該晚睡早起,在室外緩緩散步,有助於身體健康。
所以,在這個時節的運動,不宜太過激烈。畢竟人們是才從冬季的寒冷中舒緩過來,需要循序漸進。外出踏青、郊遊、放風箏都是不錯的選擇。
備兩杯潤喉茶
有諺語雲:「驚蟄地氣通」。初春時節,咽喉類疾病有上升趨勢。家裡有慢性咽喉炎病人的,不妨提前給自己和家人備上兩杯潤喉茶。
一杯茶為桔梗菊花茶,有清咽利喉、止咳化痰的功效。茶料為胖大海、甘草、桔梗、金銀花、菊花。另外一杯茶為玉蝴蝶茶,特別適合經常感覺眼乾咽燥的上班族,有清咽利喉、清肝明目的功效。茶料為胖大海、玉蝴蝶(木蝴蝶)、甜葉菊。飲用葯茶,多主張溫服、頻飲不拘次,每日一劑。
三月韭菜最該吃
三月飲食宜遵循「養陽」的原則,建議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或助陽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葛根、小米、糯米、菜花等。
韭菜中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的含量較高,葉酸和鉀含量也不錯。而且,韭菜中有大量膳食纖維,能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另外,韭菜特殊的辛辣香味來自於其中含有的異硫氰酸鹽,有抑制多種細菌的作用。春韭比較細嫩,經不起大火旺油的折騰,所以烹炒時要注意火候和時間,不要過度烹飪。
春季養生常識
1、每天堅持多喝水
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在春天的時候每天堅持多喝水,能夠增強身體系統的循環速度,還能有效的緩解緊張的身體機能,提升預警能力和能量消耗。其實喝水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減肥。如果你每天攝入16盎司的水,一年就能瘦掉5磅。
2、不要急於減穿衣服
很多人在這時候都將棉襖脫掉,但這是個錯誤的決定,因為春天因氣候變化大,加上陽光普照,常讓人忽略初春的善變與寒冷。因此衣著最好慢慢減少,不要一下子換上夏季的短袖短褲,寒邪傷肺,容易導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中老年人不要急於減穿衣服。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凍」,捂的度就是不能過汗,如果天氣很熱了還里三層外三層的捂著,出很多汗就不好了。
3、徹底大掃除,遠離過敏
春天是過敏、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傳染性疾病的高發季節,所以想要身體遠離疾病的發生的話,大掃除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了。大掃除盡量選擇天氣好、空氣清潔時進行,掃除前先開窗通風,盡量用濕掃代替干掃,防止室內揚塵,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用吸塵器,尤其要徹底清潔床下、沙發下、衣櫃等衛生死角,被褥也最好拿到室外晾曬,地毯、窗簾每次換季時都應該清洗。
4、早上梳頭、晚上泡腳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至夜卧時,用熱湯下鹽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風毒腳氣,勿令壅滯。」就是說,春天早上梳頭、晚上用淡鹽水泡腳,能促進人體氣血運行,保健防病。
5、晚睡早起,不可戀床
春季養生在睡眠上要保持「晚睡早起」的習慣。晚點睡覺指晚上9點以後入睡。早起是指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起床,有利於氣機的生發,晚點睡不是越晚越好,最好在晚11點前入睡,否則第二天容易雙目赤紅,容易肝火上升。
6、晨起提倡宜伸懶腰
之所以提倡晨起宜伸懶腰,是因為經過一夜睡眠後,人體松軟懈怠,氣血周流緩慢,故方醒之時,總覺懶散而無力,此時若四肢舒睜岈伸腰展個岈全身肌肉用力,並配以深吸深呼,則有吐故納薪、行氣活血、通暢經絡關節、振奮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氣力、活肢節。
7、多曬太陽補鈣
春分過後,日照時間漸漸變長。當大地脫去冬天寒冷的外衣,陽光灑在身上溫暖而柔和。此時,我們應該盡情享受陽光帶來的健康益處。民間素來有「學會曬太陽,勝過吃補葯」的說法。最好走出家門曬太陽,不要隔著玻璃曬。
春季養生應忌什麼
1、上火就吃葯
春主生發,燥是一大特點,很多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干結等「上火」症狀。預防上火應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規律排便等,還可喝點菊花茶、金銀花茶。
2、「春捂」不當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凍,但做起來卻出現兩個極端:年輕人靠著火力壯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單衣和單鞋;老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了汗還「頑固」地不脫衣服。「春捂」有兩個要點:第一,別急著「換季」。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等氣溫穩定了再換季;第二,別捂出汗。捂過頭了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3、吃得太酸、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推崇的養生准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系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於調節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葯等也很適合春季吃。
4、門窗緊閉
春天氣溫上升,濕度提高,各種細菌、病毒等開始大量繁殖。如果長時間門窗緊閉,或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春季通風比任何季節都重要。家裡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鍾,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
3、春季養生應注意些什麼?
春天的養生與保健?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季節。因為這個季節陽氣生發、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甦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
吃:多甘少酸是春季飲食原則
中醫認為,春季與五臟中的肝臟相對應,很容易發生肝氣過旺,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補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斂,多吃不利於春天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還會使本來就偏旺的肝氣更旺,對脾胃造成更大傷害。這正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復發的原因之一。
在「補」的問題上,健康人完全可以不用進補,而有慢性病的人則可按照春夏養陽的原則,及時咨詢醫師進行辯證調治,這樣既能控制舊疾,還能預防新病,或在醫師指導下以各種參進行調養,增強體質,但千萬不要濫用補葯。中醫專家介紹,眼下人們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類、牛奶、蜂蜜、豆製品、新鮮蔬菜。由於春季肝氣旺、脾氣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氣不旺,四肢酸軟無力,所以還要補脾。葯補不如食補,補脾多吃鯽魚、胡蘿卜、蘋果、淮山等。
穿:春捂四原則
中醫養生之衣篇中醫講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天冷,到了春天,人就和植物一樣開始復甦,可春天正是各種病毒活躍的時候,加上春天時寒氣還沒有完全散去,人也就很容易患病。所以,在穿衣上中醫講究養生防病應當「春捂」。
中醫專家介紹,「春捂」也就是著重於保暖,而「春捂」的時期應該是在早春,一般從三月初到四月中旬。「捂」的程度也應當因人而異,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決定增減衣物,一般來說,「春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隨時增減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體陽氣生發,抗禦外邪侵襲。對嬰幼兒、老人和孕產婦更為重要,「老病號」更應注意防寒保暖,以預防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發生。捂得過多也不好。如果衣物穿得過多,捂得過厚、過緊,不僅不利於肌體禦寒,而且還會限制活動。
睡:睡個午覺防春困
經過漫漫寒冬,人體陽氣消耗不少。初春時陽氣升發不足,人就感到非常睏乏。如果出現「春困」現象,就要注意自我調節
4、春天如何養生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僅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
春天的三個月,可以稱之為是承上啟下吐故納新的時節,此時天地自然的生發之氣都已經萌生,萬物可謂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時候就應該天黑入夜則睡,日出而早起。不僅如此,還要解開緊束的頭發,寬衣松帶以便讓自己的身體得到舒展,精神也順應春天的生發之氣而得到滋養,此時,只可順著春日陽氣的生發而讓自己胸懷舒暢,切忌不可殺生;相反,要多施予少斂奪,多行賞而少責罰,從而達到一種內外和順的狀況,這就是順應春季時令進行養生的道理。不順反逆的話,則會使肝臟受到損傷,而且還會因為不能供給夏長之氣的不足而在夏季引發身體的寒性病變。
春季身體的調養重在一個「生」字,具體該怎麼樣「生」呢?《黃帝內經》說得很清楚:「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而「以使志生」。這里的「以使志生」,就是說人們在春天要順應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順應大自然的生機勃發之機,讓自己的意志、情趣得到生發,讓自己的心胸更加開闊,心情更加豁達樂觀。
夏之疾在於春之患,就像上面說的,春天不能供給夏長之氣疾病就會在夏天被引發。同樣的道理,如果在春天得了疾病,那麼,疾患多源於在冬天未能做好「精」的固守,未能在冬天儲藏以供給春天生發所需要的身體能量,在了解了春夏秋冬四季的養生之道後,大家就不難發現,這些養生的道理就像一個「救生圈」一樣,對於生命的護衛可以說是環環相扣的,組成了生命賴以循環往復的通道。
隨著冬與春的季節更替,陰陽之氣也就近似太極圖一樣,冬寒極而至春暖,陰滿而至陽長。此時,人體的陽氣就在經過冬天後開始「蘇醒」過來了,形成一種向上向外的噴發,那些處於半休眠狀態的身體機能也開始變得活躍,陽氣向外宣發。冬天因為氣溫低身體相對的僵直,或許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規勸那些活躍分子的時候常說要「冷靜」的原因,因為冷而靜。
春天是個被很多詩人歌頌的季節,小時候學孟浩然的詩句就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也有杜甫的「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更有白居易對春天看似低調的盛贊「人間四月芳菲盡」。是呀,四月芳菲盡,那不說的就是芳菲盡在春三月嗎?春天包含三月六個節氣,在盡享那些「好雨知時節」的喜悅的時候,我們很多時候卻忘記了「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對我們健康的輕柔提醒,甚至還忘卻了「二月春風似剪刀」的警醒。剪刀不僅是剪出了柳條和細葉,也可能剪卻健康。
春季是一個多風的季節,風是一把健康的雙刃劍,幫助我們促進散熱,促進空氣的流通,讓我們總能在空氣的流動中享受到「流水不腐」般的清新;但另一方面,春季的氣候多變,氣溫高,人感到暖和的時候,氣血趨於體表,而當風速大、人感覺寒冷的時候,又像是逃避轟炸一般流回內臟。在這種來回的「奔波」中,氣血流動的波動性自然加大。這也是很多人納悶的地方,總是感覺寒冷的冬天都扛過來了,春天自然不在話下,只等「瀟灑走一回」,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地球表面的凹凸不平,自然受熱就不均衡,所以來去匆匆的風就形成了。可以說,風自其誕生之日起,就有兩張「臉譜」,或者是綠葉的「信使」,或者是落葉「屠戶」。而後者就是我們很多時候在說的「賊風」。為什麼將之稱為是「賊風」呢?到底竊了什麼,又偷了什麼呢?簡單地說,趁虛而入謂之邪,竊害中和謂之賊。這也是《素問·上古天真論》中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的道理。所以,對於來犯的邪風最好有一種「惹不起躲得起」的迴避策略。
2010-2-28 09:46 回復
易之期貨
1位粉絲
2樓
邪風可以單獨成為致病的因子,一個非常明顯的感覺就是口乾唇裂了,鼻子缺少水分變得乾燥,由於大量水汽的席捲和濕度的減弱,很多的病菌就開始趁虛而入,支氣管炎、流感、肺結核等許多疾病的流行,都是因為有風充當「幫凶」,所以又有「風者,百病之始也」的說法。具體說來,春風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面打你健康的主意。
一是傷肺,最為常見的莫過於「傷風感冒」了,因為「傷風」,人體的健康可謂是遭受了一場「掃盪」,從上往下看,頭要痛,鼻子或塞或流鼻涕,咽喉要痛。當然,這些並非是排隊對你進行攻擊,而是分兵合擊同時進攻。從《黃帝內經》的中醫理論來看,頭痛多源於肺部受到了侵襲,風邪在表的原因,當然如果是賊風避之不及,或者汗出當風的話,風邪則會趁虛而入,導致肺氣不宣、衛氣不固、營衛不和等。
二是傷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風勝則動」的說法,此時,身體多會有一種肢體運動的異常,比如痙攣、抽搐、顫抖等症,最為典型的就是面部神經癱瘓所致的口眼歪斜和抽搐。
春季養生,養心在樂
春為四時之首,既是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的時令,也同樣可以看作是養生的開始,此時,人應該本著「人與大地相應」的基本出發點,順其自然向上向外疏發人體之陽氣。所以,春季養生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使之由弱到強逐漸旺盛起來。凡有耗傷陽氣及阻礙陽氣的情況皆應避免,而且還要積極地去倡導一種雅緻舒心的生活。那麼,人們應如何養生,才能使身體更健康呢?
(1) 養神
春天陽光明媚、風和日麗,精神的調攝也應該是順應自然而疏泄通達,心緒豁達,或踏青問柳,或遊山玩水,不僅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而且有一種融合於大自然的和諧感。除此之外,有意識地培養自己開朗的性格也很重要,一項有關長壽秘訣的調查顯示,結果發現其中96%的壽星都是性格開朗的。可以想像,在大自然鳥鳴、泉水叮咚、和煦暖風中的奏鳴下,人融入其中,自然氣血通暢而精神旺盛。
日常生活要安排得豐富多彩。《壽親養老新書》里載有十樂:讀義理書,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弈棋。清代畫家高桐軒也有「十樂」,即耕耘之樂,把帚之樂,教子之樂,知足之樂,安居之樂,暢談之樂,漫步之樂,沐浴之樂,高卧之樂,曝背之樂。可見,在生活中結合自己的情趣愛好,不僅是生活的豐富,還是一種生命的頤養。
(2) 人緣
好人緣,在很多時候被現代的人作為了人力資源來看,這本身沒有什麼不對的,但那樣做往往對應於自己的理想、目標。換句話說,就使人與人之間的一種相互關系變成了為了一定目的的利用,自然,人際關系的培養也就成為了一種策略,偏離了協調好周圍的人際關系,從而引起愉快情緒、產生安全感、舒適感和被認同感,也就脫離了健康養生的正道。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女子傷春,男子悲秋。」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因為冬天屬陰,春天屬陽,春從冬來,春天是從陰到陽逐漸生發的階段,這個時候不管性別如何,只要是一個正常的人,心情也都會開始「發動」,所以女性較男性更容易「傷春」。在古代甚至有一個節日——上巳節,即在「三月三」這一天,男女被認為是可以合法私奔的,男女聚會,談情說愛以免「傷春」。後來演變成「三月三,風箏飛滿天」,實際上也是順應一種心情的放飛,是一種治療春三月產生情緒變化的良方。
(3) 知足
人,面對失敗是無可奈何的事,但重視過程,輕視結果卻是可以控制的。對於追求的目標在過程之中盡可能以一種平常心去盡力,在結果的問題上抱著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試想,那些所謂的成功不都是過眼雲煙嗎?那些歷史上的英雄豪傑不都在演繹著「是非成敗轉頭空」的人生的悲喜劇嗎?當我們在關注《孫子兵法》,關注《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的時候,是否也該看看古人對於我們「知足常樂」的提醒呢?如《黃帝內經》里所倡導的「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即不論社會地位的高低,都不要去傾慕,無論吃什麼都感到很滿足,穿什麼也不挑剔,不管社會風氣如何,都能夠處得好。這里不擇、不挑就是一種「大順」的倡導,因此,從這個意義上,我們也可以看出,在祝福很多人「六六大順」的時候,往往被誤解成了做事要順,其實最大的順在心中,是要「心順」。
2010-2-28 09:46 回復
易之期貨
1位粉絲
3樓
春季養生,養肝在睡
春季養肝重在晚睡而早起,為什麼不是早睡早起呢?
春天屬木,肝屬木。春季養生要注意養肝自是情理之中。那麼,春天養肝應該遵從「夜卧早起」之道,而不是人們常說的早睡早起。說來還是一個「順」字。順的就是春季的生發之氣。因為春天充滿了生發之氣,晝夜的時長發生了變化,白天長而晚上短,所以可以將在白天工作的時間適度延長,而將晚上睡覺的時間適度縮短。聽來或許有點糊塗了,要養生,還要延長工作時間,事實上就是如此。打個比方說吧,水在半罐的時候,搖晃起來對於罐壁的碰撞會產生很大的力量,而在水滿罐的時候,不僅沒有半罐時候的響叮當,而且對於罐壁的碰撞力也會減弱很多,甚至將雞蛋放置其中也不會有什麼破損。
春季萬物生發,我們在對待自己身體的時候,也要像對待新生的事物一樣,扶助其生長而不要傷害它。對於工作時間的適度延長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給身體「加滿水」,是一種防止受到春天氣息震盪的一種方法,所以適度的工作時間的延長實際上就變成了一種保養,是給了身體一個生發的機會。如果違反了這個道理,就會傷害到肝臟、肝氣,到了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的病變,就會使得人們適應夏季盛長的能量不足。這也可以用五行相生的原理來解釋,春天屬木,夏天屬火,木能生火。現在木沒有養好,就會影響到下一階段的火,火一旦弱了,就會引起寒性的病變。所以,如果前一個季節沒有養好身體,那麼,淤積的病氣就會在下一個季節表現出來。這就是順應春天生發的養「生」之道,因此要早起而晚睡。
當然,我們強調春季養生要順勢而為,以防止體內的陽氣被抑制,氣機不暢,各種邪氣乘虛而入,形成我們熟悉的「上火」,但並非就是沒有一個限度,甚至走上極端,晚上堅持越晚越好,早上越早越好。對於睡眠,要有一個時間上的充分的保證和睡眠規律的基本的遵從。除了適度之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即使在愛美的女孩那裡,早起的時候建議你也不要做形與容上的精心打扮,甚至不需要緊束頭發,就像印象中的「懶大嫂」一樣,可穿著防止著涼的拖鞋「披頭散發」地在庭院散步,只要不嚇著人,只盡管舒緩自己的身體就好,要知道,身體好了自己收益,活在美的贊許中,更要活在屬於自己的健康中。
春季養生,養身在動
動,即運動,如果說運動還很專業,涉及到的范圍很狹小的話,那麼,理解為活動或許更有實用性,因為盡管我們不可能花太多的時間在專門的場所進行專業的運動,但活動卻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的,而且活動是必需的,所謂的「人挪活」說的也就是這個意思。春季多做戶外活動,如可以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釣魚、賞花、郊遊等,還可以聞聞花香,聽聽鳥叫,看看野鴨嬉水等。大自然中富含負離子的空氣,同樣對於骨骼的生長發育能起到直接的營養供給的作用。
當然,這並非完全說春季你的鍛煉可以無所顧忌,比如春季霧多,風沙也大,所以鍛煉時肢體裸露部分不宜過大,以防受潮寒誘發關節疼痛;在鍛煉中或鍛煉後,不要在草地上隨處躺卧,否則容易引起風濕性腰痛或關節炎;也不要起得太早,或者在塵土隨風飄飛的地方鍛煉,太早外出鍛煉易受「風邪」的侵害,塵沙過重則容易嗆風。《黃帝內經》里說「風者,百病之長也」,又說「風者,百病之始也」。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常常與風邪有關。受「風邪」的侵害較輕者易患傷風感冒,重者可引發關節疼痛,胃痛發作,甚至能使人凍歪嘴,患面神經麻痹、心絞痛等病。所以,一般來說,適宜選擇在太陽將出來時起床鍛煉較好,地點最好是一些較為開闊的樹林和草地等處,有流水尤佳。
5、春天養生需要注意什麼?
6、春季養生法則
都不知道你說的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先給你中老年的吧! (一)老人春季養生五忌一、忌睡眠過多 春天人易犯困,有些老年人有睡懶覺的習慣。中醫認為「久卧傷氣」。因為久卧會造成新陳代謝下降,營養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經脈僵硬不舒,身體虧損虛弱。因此,老年人在春天要早睡早起,一般每天睡足八小時就夠了。
二、忌懶於活動 春光明媚,正是老年人走出家門參加健身活動的大好時光。常到戶外活動,可以盡情地呼吸新鮮空氣,盪滌體內污氣,增強心、肺功能,可以舒適地沐浴和煦陽光,殺死皮膚上的細菌、病毒,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三、忌衣著不當 春天氣候多變,忽寒忽暖。因此,老年人不要過早脫棉衣,而應適當「捂」一段時間,以便身體各個器官能夠適應。這樣可以防止受涼感冒,從而免除誘發肺炎、肺氣腫、肺心病的危險。
四、忌生冷食品 在春天老年人宜多吃些富有營養而又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不吃或盡量少吃生冷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引起疾病。胃寒者早晚喝點薑糖水,有禦寒暖胃和防止感冒的雙重作用。
五、忌四處串門 春天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多發季節,老年人由於免疫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在疾病流行期間,老年人不要頻繁出入商場、影劇院等人多的公共場所。每天吃幾瓣生大蒜或在室內熏蒸食醋,均有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良效。(二)春季養生「三不」原則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借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際,採用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以此為依據總結出的中老年人春季養身「三不」原則,希望能給廣大會員讀者一些啟發。一、不「酸」春季飲食應「省酸增甘」,因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季飲食忌「酸」。酸性食物有羊肉、狗肉、鵪鶉、炒花生、炒瓜子、海魚、蝦、螃蟹等。宜食用甘溫補脾之品,可多吃山葯、春筍、菠菜、大棗、韭菜等。二、不「靜」春天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動」,切忌「靜」。老年人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春季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大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老人春練不要太早,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易患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老年人晨起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輕柔的活動軀體關節,防止應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三、不「怒」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郁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三)正確的養生之道一、節飲食養肺生津老年人由於五臟衰弱,腸胃薄弱,如果飲食生冷無節,飢飽無常,勢必傷胃犯病。因此,秋季老年人應少吃多餐,多食熟軟開胃易消化之物。二、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秋風蕭瑟,自然界凄涼的景色容易導致老年人悲觀傷感的消極情緒。因此,老年人應特別注意精神保健,可適當選擇琴棋書畫、養花種草、玩物賞鳥等文化娛樂活動,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安度晚年。三、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秋季溫差變化較大,風寒邪氣極易傷人,加上老年人抵抗力和適應能力降低,較易患感冒、肺炎、肺心病,甚至發生心衰而危及生命。因此應注意防寒保暖,有條件的可堅持用冷水洗臉、擦鼻,甚至冷水浴,以提高耐寒防感冒能力。四、警惕秋季易發病秋季的特殊氣候特點,極易發生「秋燥咳嗽」、感冒、慢性支氣管炎發作、胃病、風濕病、哮喘及心腦血管疾病等。因此,老年人應結合自己體質情況重點防範,積極控制原發疾病,警惕秋季易發病的發生。五、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秋天的氣候轉涼,是室外運動的好時機,老年人可根據個人的愛好和興趣,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選擇適宜的鍛煉項目,如散步、慢跑、做操、練拳、打球、郊遊等。
7、春天有哪些養生視頻
春季養生飲食要注意五多五少: 「多主少副」。即多吃主食,少吃副食。春天風多雨少氣候乾燥,氣溫變化反復無常,人體免疫力和防禦功能極易下降,誘發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此時可以多吃些主食,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既經濟又能直接轉化成熱量,提供身體基本所需。此外,春季應注重調養脾胃,而米飯同菜中的大魚大肉相比,要容易消化得多,能很好地保護腸胃。 「多菜少果」。即多吃蔬菜,少吃水果。春季以養肝為主,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纖維素和礦物質,有疏通血管和腸道的特殊功能,肝和心都喜歡它,蔬菜能幫助肝臟盡快實現蛋白質、糖類、脂肪代謝;若缺少它,肝臟代謝就差。少吃水果並不是說不吃水果,而是要適量的吃。春天氣溫回暖,人們愛多吃酸甜的水果來解渴。但水果含有較多果酸,屬生冷食物,吃多了容易傷害脾胃。 「多奶少肉」。即多喝奶類,少吃肉類。春季是萬物復甦、陽氣生發的季節。一年之計在於春,牛奶是全營養食品,春天多喝奶能滿足人體生長、健康等多方面的需求,是各類人群春季養生的首選佳品。肉類膽固醇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發胖,誘發「三高」等富貴病。 「多水少油」。季節更替帶來多風、乾燥的氣候,加劇了身體水分的流失。頭痛、便秘、體重增加等症狀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簡單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來,喝點蜂蜜水,將有助於清洗腸道,排毒祛火。 「多彩少單」。即多吃五顏六色的食物,少吃顏色和口味單調的食物。在人體中,五臟各有所愛,如心愛紅、苦;肝愛綠、酸;腎愛黑、咸;肺愛辣、白;脾愛黃、甜。人們在飲食中,應當照顧到各臟器的愛好。
8、春季養生要補什麼?